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 第95章 宗族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95章 宗族

作者:酒神葡萄绿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9-20 23:26:01 来源:全本小说网

【说完一长串话,刚叫完下一个的小小就听见了书房敲门声。

小小赶紧把耳麦挂到脖子上然后喊进,看着门口的家长,问:“怎么了,爸?”

诸葛浩然问:“我还问你怎么了呢,刚在门口都听见你的声音了?”

她指了指脖子上的耳麦:“刚刚和网友聊明朝的殉葬制度呢,现在挂了。”

诸葛浩然来了点兴趣,走进来申请加入讨论。

“你们现在高中生聊天内容还挺深。

虽然明史常被人笑是野史似的,明朝皇帝各个都有很大争议,但是从朱元璋开始的殉葬制度,大家对这点事毫无争议的骂。

甚至有不少人戏言,朱元璋重整衣冠,直接一步到位整回周。‘有株连之大,故称夏;有殉葬之美,谓之华’。”】

“胡说八道!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岂可如此戏言!”

朱元璋出奇的愤怒,先前主播骂的他都还能忍,但是到了主播父亲这里,已经是算得上是对他疯狂辱骂了。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只是一个殉葬,就让后人如此辱骂。

另一个时空的朱棣也很愤怒,毕竟是自己老爹,他也是认可老爹驱除胡虏,再造衣冠的功绩,老爹的功绩被这么嬉笑他自然是很生气。

而写出这句话的孔颖达,和知道孔颖达这左传注释的人,一时也沉默下来。

长孙无忌迟疑道:“这明……为何后人形容史书和野史似的?”殉葬的事情他们唐也不怎么搞,就不用说了,也不调笑大外甥的老师,但是这个史书,他是真的好奇。

房玄龄猜测:“明后面的就是清,异族朝廷,难不成是过程中丢失太多史料,还是改了太多给后人看出来了?”

而关于这点,看过自家太祖实录的两位堂兄弟大概是能明白的。

【诸葛浩然还没走,继续说道: “一直到大家公认明朝最垃圾的皇帝明英宗上台,这才废除了皇室的殉葬制度。

这个让大明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都能被人夸是人道主义的进步,有可歌可颂的一件大功德,是个明君。”

小小:“那个一辈子做了两次皇帝的?”

虽然做两次皇帝的人也不少,比如武则天的儿子们,但这个的确更有名。

诸葛浩然:“对!明有个做了两次皇帝的,清也有个做两次太子的。你别说,秦汉、明清……”】

他是说着说着笑了起来,但是被迫知道剧透的人可能一点都不好受。

目前为止,清就一个太子,也只有一个废太子。

开始修身养性的胤礽一脸冷漠。

老爷子年纪大了是发什么疯,他最好别是别真的选不出继承人搞这一套,老子现在被废了挺好的,谁要做太子谁自己去做!

总觉得这个两次太子说的就是他们兄弟,康熙的儿子们一个个神色微妙。

都把老二废掉了,老爷子以后居然还会想让他做太子,他到底是对其他儿子多不满意?这个人眼里,只有老二才是他的儿子是吗?

完全知道英总是个什么人物的朱厚照和朱厚熜:虽然是直系祖先,但是主播父亲完全没有说错,皇帝的确做的很差。

一辈子没干什么正经事的英宗,在这件事情上还真的无法指责,原来在你们后世居然还能靠这个,在一部分人里混到个不错的评价吗……

好难评啊……

不知道这个英宗是什么样子,但一听他让大明由盛转衰,朱元璋和朱棣就知道是个不肖子孙。

手痒了,手是真的痒了。

明清以前的王朝是真的纯纯吃瓜了,这又是当两次皇帝,又是当两次太子的,你们后世王朝真是会玩。

【诸葛浩然补充道:“清朝一样啊,从入关前就有殉葬制度,康熙后面给废除的。

明清这方面八斤八两,不过清好歹人家本人就是野蛮文明,朱元璋开倒车恢复殉葬制度……各种说法都有,总之这点上骂他是没错。”】

康熙:就算你证实朕废了这个落后的殉葬制度,朕一点也不想说谢谢,你才野蛮文明!

又被嘲讽的朱元璋:你们也已经骂的够多了!

九号幸运观众应敏学问到:“如果长辈硬要媳妇殉葬,那子孙和旁人又该如何呢?”

他有认识的朋友就和他说过这么个事情,一个镇子上的大户,给爱子取了个童养媳冲喜,结果孩子还是没了,他们也硬要让童养媳殉葬。

【小小把原话翻译一下,直接问她爸。

诸葛浩然嗤笑一声:“你看,这就是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本该是一国之基的法律,都要给地方宗族势力和社会礼法让道。

现在,这种行为是蓄意谋杀,遇上了就是直接报警,三代别想考公;放古代,谋害了一个无辜人,结果是宗族说这是守节,朝廷还会给发贞节牌坊。

至于怎么办,子孙大概率不敢顶撞父母宗族,报官地方衙门也不一定管,人都要没了,建议被害人不如走之前带走几个。

不然怎么贞节牌坊现在听了都人人喊打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寡妇嫁不嫁是她的自由,但从第一个守寡被夸节妇还送了贞节牌坊收到表彰开始,风气就开始让社会给寡妇套上枷锁,多的是被迫守节甚至殉葬。”】

一国之基的法律,都要给地方宗族势力和社会礼法让道?

有地方势力,但没有后世那种礼法的大秦人不能理解,寡妇再嫁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让命贵之人给命格不够厚的丈夫守节殉葬?

而一直到宋都鼓励娶寡妇,不少都有二婚妃嫔的皇帝和官员们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不让寡妇再嫁?

不该是鼓励寡妇再嫁,多多生育吗,居然不让人再嫁还发什么贞节牌坊。

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好好一个人,被婆家逼死,这就是杀人,怎么一国之法就这样成了摆设?

一些人倒是反应过来,这是亲亲相隐的弊端。

搞刑律工作的人对主播父亲说的这个‘受害者’的身份名词十分同意,以律法的角度,她不是哪家的媳妇,谁家的女儿,就是被害人。

虽然是被主播父亲喷了他们朝廷不作为,但真的在朝廷角度考虑的话,的确这种事情应该归律法管,不应该是归地方家族私自处理。

不少窝在院子里,只能抬头看天幕开缓解每天一成不变生活的寡妇们不敢相信,自己和家族视之为荣耀的贞节牌坊,在后人眼中居然人人喊打?

惊讶、愤怒、惶恐,她们不明白, 她们这样的行为,为什么要被后世如此看轻?

清朝的罗单总觉得主播父亲说话语气不太对劲,他们社会没有皇权了,但是怎么对宗族态度好像也不太对?

“主播,你们后世都不在意宗族了吗?”

【小小看到了这个问题,聊天心态问道:“爸,我们现在还有宗族吗?”

“有些地方还有,大部分是有大家也不怎么在意了,不然怎么每年回家我都带你回去上香扫墓。”

蹲下来在书架里随意抽出一本书又塞回去,诸葛浩然说道:“也就是因为封建社会没有什么公平可言,更没有什么基层治理,只能让一群人抱团取暖,有了这种封建糟粕。

你可别以为宗族很好,一群人欺负另一群人而已。皇帝还能有朝臣约束,宗族里头有自己的行事逻辑,但对有权力的人可没什么约束。

搁以前,回家祭祖拜年,我带你去都要被骂,无论祠堂还是祖坟,你可都别想进。

我和你妈没个儿子都要被指指点点,要么我出点事家里被别人分了,要么人家非要给我过继个儿子。”

他站起来,动了动肩膀,“明天早上我和你妈带你去医院,照常起来,我们七点出门去”。

说完他关门就走了,小小摊手:“好的,你们也听到了。”】

被指责为封建糟粕的诸朝宗族们:你们诸葛家是没宗族是吗,这说的是什么大逆不道的混账话?

的确地方宗族势力强势,也的确皇权不下县,没有基层治理能力的明清两朝:你还骂?

从来只能看着家里兄弟跟着父亲去祭祖的女孩们也是疑惑,女孩子,还可以跟着父亲去祠堂烧香祭祖?

主播可以读书,到了年纪还不出嫁,知道那么多的知识……一切在一些人眼中,都不如她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还能带着她回家烧香祭祖来的有冲击。

主播收了卷子,跟着一起继续看动画片,但脑子疯狂转动的人却越来越多。

清朝,广州将军已经在城里找到了好几个孙酉,只是审问后哪一个都不是上过天幕的那个,倒是找人的过程中,有一个父母双亡的孙大庆人失踪了。

不过这年头,平头百姓出个什么事情太正常了,连尸体都没有一个,不是偷偷出海了就是遇上什么意外了,甚至被人暗害或者悄悄卖猪仔了。

天下里汉人那么多,完全不知道真的是自己这里放跑反贼的将军给北京写奏章,广州一切安好,抓到的孙酉都不是反贼。

放在以前,这些人叫了孙酉,管他是不是反贼可能都直接杀了,但是现在有了天幕在,无论是官员还是皇帝都多了点敬畏。

孙酉还好,就怕万一哪天来了个更反贼的,对着天幕哭诉什么,再以汉人的身份问主播也要点不得了的书或者后世的武器。

怎么说她也是汉人,人一看就没经历过什么但就她一个现在在给这么多王朝直播,随手送出去的东西都可能改变很多。

大清现在已经暗流涌动了,只嗯呢该尽力保持面上的彼此和平,如果真干了什么过激的行为让主播偏向了反贼那边,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而在京城,康熙没叫汉人臣子,只把宗室和满族大员叫到乾清宫,一起讨论关于下层八旗子弟的安置和关外老家的事宜。

他们认可的老家是奉天(沈阳)那一片,至于更偏远的黑龙江和吉林,那是哪里?这些京城高层满人都把那边看做征服地,压根不认为那是自己老家。

听到主播说后期反清的都有满人,大家下意识想起的除了下层旗人,就是关外旗人,那些驻防的八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为了防止关外再出现一个努尔哈赤,他们清楚自己都是怎么对那边的,如果后期是他们的话,反清似乎是干得出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蒙古也需要提防。以前的蒙古是什么,几百年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被赶回草原依旧一如既往,但是现在作为大清版图的一部分,蒙古四处都是可以看见天幕的。

也就是说,原本大部分蒙文都不认的小牧民们,也跟着主播看到了百年后汉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会跟着一起学习汉字、学习那些珍贵的知识。

蒙古那边已经给京城来了信说了这些,他们都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对天幕那是抬头可见,平时大家日常生产活动都是在外面,不可能避开天幕。

现在大冬天的,听说都有牧民跑到外面跟着天幕学写字。

西北那边同样。就算外地的奏报没有传过来,康熙也已经能猜的到了,凡是大清可以实际控制的地方,不管城市乡间还是那个民族,统统都能看见天幕。

他们连关外的索伦兵种地都不让,更别说是现在看着那些人一夕之间接受这种后世的汉化了,这一切突如其来的变化都让他们恼火。

现在汉人不能强行镇压,蒙古只能拉拢,还得防止关外兵变,自己这边的下层旗人还需要想办法养。

几个宗室王爷和大臣们说了半天,最后一起商量要不让一些旗人学学那些天幕的新学,就让他们学,学好了在朝廷搞一些新的部门,这怎么也算是做官,不是种地、做工、经商,不算违背祖训。

康熙和几个儿子们 也都就觉得这条可以,不会让旗人每天无所事事,给了文武外新的路子,也不愁汉人们闹,毕竟他们学都是满人自己学,那些汉人继续学他们的科举仕途,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而在躺着吹风看动画片的胤礽还能喝着茶,心里想到别人正焦头烂额,他就开心。

不做太子了,这看事情的角度就是不一样。

下层旗人那点份例根本不够在京城和几个大城活的。

禁令在,旗人又不能务农,不能做工,不能经商,还不能随意离开驻地,只做兵或者念书的话,又能有几个人真的天资聪颖,混出头。

别说什么看后世老家那么好,也让一些人回去开荒,首先这些入关后的旗人就没种过地。让他们回去,愿不愿意另说,必然是需要会种地汉人或者汉军旗一起的。

再其次,北边越是能好好种地,他的好阿玛就更不可能让那边在成为别人的龙兴之地。

他大概能想到朝廷不会对关外旗人怎么样,但会严格控制运往关外的物资,顶多管管关内的旗人。

只是没人是傻子,不管什么民族,都不愿意饿肚子。

有天幕在,他们知道了世界到底有多大,脑子正常点的都会想办法跟着主播学东西,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