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 第57章 沧海桑田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57章 沧海桑田

作者:酒神葡萄绿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9-20 23:26:01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以前的城市,几乎都承担着军事防御功能,所以普通县城也会有城墙,里面城市各个区域职责划分明确。

跟着主播在七楼的视角往外看,他们都不能把城市全貌尽收眼底,还能看见更多的高楼建筑。

和他们现有的城市区别实在太大了,哪怕宋以后没有坊市之分了,但也不是没有城墙的,怎么都看见远处青山了,还没看见城墙?

九号幸运观众周九韵也是一个在当下格格不入,喜欢四处出行的人。

他自己也是江南人,现在碰巧就在南昌,看着天幕上城市远处的青山,在看看自己所在的绿荫茂密的小城,时空交汇的神奇让他心头无比震撼。

他问主播,这里真的是百年后的洪城吗,变化怎的如此之大?

【看了看他所在的时间,嘉靖年间呢,四百快五百年前的古人,小小嗯了一声,点点头,“这里就是四百多年后的南昌,滕王阁和万寿宫都还在呢。”】

万寿宫改名太多可能不是谁都清楚,但是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读书人几乎都清楚,

历代的南昌本地人看着自己所在的洪都,再看天上千百年后的南昌,相似的天空和绿水青山,城市却截然不同,真切体会了一把什么叫沧海桑田。

最后一位幸运观众李德好奇的看着远处那个正在建设的水泥框架房子,好奇为什么要这么建房子,四四方方新奇归新奇,但是那么高人怎么住啊。

【“也不全是用来住的,那边是在建酒店,就是能吃饭住宿的旅店。多的楼层也会另做商用,比如其他公司的办公点、个人工作室什么的,有的兴趣班都在里面呢。”小小尽量说的简单一些,好方便他们理解。

“现在也很流行做仿古建飞檐楼的,不是全只有这种四方楼。至于上去,有楼梯也有电梯,十几层楼也不高,问题不大。”】

有人咂舌:“十几层楼,这爬楼梯也要爬的累死了吧。”这还问题不大?

旁边人给了他一个无奈的眼神,“主播不是说了,还有那个什么电梯呢,想来应该是有那电梯才问题不大。”

所以,电梯是什么,带电的梯子,还是放电的梯子,这真的不会出事吗?

【“今天上午的直播就到此为止了,我们晚上见!”】

他们是还想在看看千百年后的南昌,但是主播已经对着他们挥手下播,大家也只能期待晚上,而孩子们更是期待晚上的动画,一整天都兴奋的不行。

直播结束,历朝历代其他人继续做事,君王臣子们也开始了朝会。

虽然是又早了点,不过确实主播这时间一调毫不耽误他们做事情,还是很贴心的。

嬴政算是知道什么叫甜蜜的烦恼,知道的好东西是真的多,但也不是可以全部拿来,还是要自己这边下功夫弄的,但是越想搞就越发现人才不够。

在长生这个问题上,他选择相信天幕。至于那群方士……就让他们自己分一分吧,看看谁能把主播说的化学学的最好,能炼出优质铁的或者做出酒精。

酒精的提炼主播是有给视频,但是没有制盐那么详细,有些材料不是他们现在有的,该怎么能少花钱办大事就看这群方士的了。

嬴政都懒得见他们,让蒙毅去传达命令,时间一年,要是什么都做不出来,那就去死吧。

至于蜀地那边,现成的作业能抄,就让扶苏带人去做盐吧。

这次朝会前嬴政想了很多,之前是朝中官职有限,他也不太放心那些六国余孽,但是现在是必须要人才了。好在这些需要的新人职责特殊,不影响目前朝廷上的官职,招贤令是必须发了。

李斯写完招贤令,就赶紧看看自己师弟到哪里了,既然新人会越来越多,那肯定是自己人越多越好。

-

至于汉,刘彻拉着自己的亲信班子正在开会。

他想干的事情很多,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有地方豪强和诸国辖制,整体形势并不乐观。

天幕教的制盐的法子很好,但是蜀地豪强本来就很会铸铁了,再让他们学了制盐,那怕是真的管不了了。

必须要派人进蜀地管管了。

至于人选,成都人司马相如自荐,觉得这个要紧的指职责他可以办。

-

邓绥和自己的亲信团队们先讨论过一番,觉得不能操之过急。除了蜀地的盐政是第一紧要的,就是要办学培养人才。

她召来邓家人,决定让邓家人一部分人来入正在筹建的医学馆跟着学医,另一部分去寻找不同行当的奇人异事,邓家自己办个学校。

有她在和家族的配合,邓家的确是外戚里最省心低调的,但是她也不能全然不为邓家考虑。

时下里其他大儒们看不上,但通过天幕可以看的出来,日后发展好了极其有用的那些行当,朝廷置之不理,其他豪族可不会。

至于纸张,目前的纸还是造价太贵了,蔡伦也学着天幕做了一些实验池,再看看能不能改进降低成本。

-

摸着手里重新规整誊抄的方子,年迈的刘备双眼激动:“这盐井一定要好好办,孔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诸葛亮点头,深泽郑重:“臣自当不负陛下所托。”

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刘备现在坐镇后方,诸葛亮带人亲自去自贡弄盐井,阿斗跟着一起出门。

益州的实力还是差了,人口数量就是一大硬伤,现在要做的事情都很多,造纸、培育良种、制盐、还要寻访大夫争取培养。

但是有一件事可以开始去办了,比如去东吴那边和孙权再谈谈。

目前已经确定了曹魏和以后的司马晋会吞灭他们两家,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怎么样也需要联合了,而且后面他们蜀地产出了盐,真的量很多的话,也是要和蜀锦一起往外销的。

-

蜀地那边加紧动作,东吴这边孙权也在焦头烂额。

东吴大姓们可能无所谓后面到底是不是北边吞了他们,但是孙权不能不在意。就算那时候的后果是倒霉子孙背,他现在都被天幕剧透了,也不能一点事都不做了,不然下去怎么面对父兄。

而魏都,往常也只是躬身行礼的司马懿正低头伏跪,态度十分战战兢兢地向曹丕请罪。别的半句话不多说,就紧扣后世子孙闯祸,自己深感对不住曹丕,总之就是自己和现在的孩子们都毫不知情。

曹丕坐在上面听他请罪半天,让他起来,“仲达的为人,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司马懿起身,但是依旧紧紧低头,十分紧张恭顺。

果然,下一秒曹丕就说:“朝野怕是人心躁动,你就在府中怡儿弄孙吧。”这时候司马懿也没了军中的督军职位,只是在朝中任右仆射,至于什么时候回来,那就后面再看。

心下一沉,但司马懿也知道这个结果已经够好了,换了曹操,现在司马家估计就满门尽灭了,于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拜谢曹丕之后出宫。

至于后面全家周围多出的眼线,还能说什么呢。

-

李世民在朝堂上和大臣们商议自贡盐井的开采和后续的盐政计划,李泰和李承乾趁着还没开始上课,争分夺秒在做实验玩。

宫里最好的琉璃杯里灌上水,那块木板算个小孔好让光通过,果然光毫无痕迹;在学着主播往里面滴几滴牛乳,淡黄色的光束慢慢清晰可见。

兄弟俩对视一眼,开心的不行,已经开始期待下次主播会做什么有趣的化学试验了。

-

李治和武媚娘开始交流心得。

李治:“在献帝说话前,主播好似都不知道我们是谁。”小姑娘表情波动虽然不大,但人精一眼就能看出来她的不对。

武媚娘:“知道以后,主播态度也一如既往,倒也不错。”最关键的是,她知道关于历史的部分大可以不讲,但也还是说了。

有了刘协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以后大家想问点什么都方便了。

“蜀中盐政的事情得找个能臣去做,顺便让他去给武侯祠翻修一下吧。”不是为了主播,只是为了天幕上的诸葛丞相而已。

别看盐的问题是刘禅问的,他能有这种上进心,八成就是丞相列好让他问的。

武后点头:“关中匠人们也得再多关注关注了。”

之前没觉得匠人很重要,几天下来,发现这些事情还真是没了他们不好做,想想后世那些培养人才的方向,他们也必须要变变了。

武周朝,已经看过国外那几个女王事迹的武则天也知道了后世评价执政者的标准,什么私德、上位方式,只要是能做的好,把国家变的富强,后世人就会认可你的功绩。那个伊莎贝拉都把丈夫变成自己的征战将军了,后世人还是认可她的地位,可见一斑。

她现在除了地方李唐宗室的人,更要紧的是把学校开出来,从培养人才开始。想想后世那几百个专业,她都羡慕,能一个专业给她匀一个老师也好啊。

难怪后世要全民念书,不念真的没人才。

蜀中才收到宋没几年,川军还闹过乱子,本来赵匡胤和宋高层对蜀中的想法就是予以优待,但是对四川官员严加挑选。

现在知道那边自贡能产那么多的盐,放任不管的话又会加剧四川割据,但是怎么管,盐和其他当地事务要不要分开,又是一桩桩麻烦官司。

而苏颂问完问题照常和同僚们上朝,下了朝连心爱的水运仪象台都不看了,一心想试着自己也造出水泥。

虽然主播没说的详细,但是公式都给了,多试试总能造出来。

也是他会做人,其他同僚没想对沈括和苏轼一样那么嫉妒,都默契地就当他上榜这事情不存在。至于哲宗倒是过问了,知道苏颂的想法后也任他去做事,这个水泥要是能造出来,不说修房子,修路一定很好。

洪武朝,朱元璋觉得赶走蒙古也都不是什么很大的事情了,想想海外,还有更多的西洋人也对中原虎视眈眈。

已经和臣子们商量好了,决定要由朝廷主持开海,每年商定海船份额和税收了。盐铁什么的他们这时候已经很发达了,更在意的还是后世的教育体系,还有成群培养的几百个不同学科人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开国皇帝做起事情总是要比后面的皇帝好做的,但是现在面对的问题同样很多。

比如他也很馋那么多的人才,但是现下的人才就是各种不同儒学门派的,也就医生多点。新人才后面都给什么待遇,以前一贯的科举生又给什么待遇?

大家也都看到西洋是怎么对待人才的,封爵、国葬,还有专利法,他们待遇差点人才肯定还是会选择科举,之前觉得这些以前政策都挺好,直接拿来用就好,现在仔细想想都觉得窒息。

朱元璋越想就越火大,刘协都是废帝了无所谓,他是真怕问出什么东西,让整个才建立的大明动荡。

一想想那句‘明朝,懂得都懂’,他就浑身难受,心里滋味简直了。

本来就想下西洋的朱棣对开海这事情毫无难度,也在琢磨怎么开设新的人才,他可也是看一些朝堂上的儒生不爽很久了。

本来他也还在纠结老爹设置的各种政策,但是转念一想,他都靖难了,还怕什么啊。

后世对能干实事的女皇都那么推崇,他们自己也对唐太宗那么推崇,可见还是实打实的政绩最重要。

还是修书的时候一并征召天下的奇人巧匠,拉到京城来想办法开个大学吧,永乐京城大学这名字就不错。

天幕一没朱厚照就知道是该上朝了,他的朝臣们一个个果然没人提后世的教育,只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盐政也没人出头说,也就只有王守仁这个愣头青说要把能工巧匠们召集起来,研究新的格物——科学。

但是被其他人拍下来了。

他们都是科举出身,哪能看着小子吃完饭摔碗。开了这个注重匠人的头,后面是不是连念什么书也要改了?

朝堂上朱厚照冷眼旁观,下了朝就自己在做小实验玩,然后自己去组合那些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把主播写的题自己换个形式来做,越做越开心。

朝臣们不允许朝廷弄,但估计一个个私下里都会让家里子孙学,怕是有一个出头的就会拉到皇帝面前来举荐了。

不过没关系,他也可以自己学,如果能自己钻研出比天上还要厉害的火器,朱厚照觉得哪怕手上的兵少点也不用再看大臣们的脸色了。

至于朱厚熜,熟记元素周期表和化合价后,也在沉迷配化学公式中。

当皇帝的好处就是什么材料都能拿得到,现在他自己搞得道房里面已经多出了很多瓶瓶罐罐,开始科学炼丹。

而康熙年间,废太子也在沉迷化学做实验,已经懒得管他的康熙也在想教育的事情。

他以前也不是没想过把西学引入教育,但是基本上就没人同意的,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现在看来,果然还是得改。但是怎么能不得罪这些读儒的汉人和各地学子达成目的,这是个更麻烦的事情。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