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 第21章 数学卷子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 第21章 数学卷子

作者:酒神葡萄绿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9-20 23:26:01 来源:全本小说网

众人看主播又拿出一套卷子,上面写着“数学”二字。

和之前的地理一样,第一块儿也是选择题。

自信自己算术很好的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和主播一起刷题,然后就在第一道题被干趴下来了。

[已知集合A=……]

张仓放下笔,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这些符号都什么跟什么啊?

就算系统贴心地在符号后面给出解释,那一句一句严谨专业的句子,也没几个人看着不晕。

康熙看着儿子们:“你们几个,应该学的东西没忘吧?”

底下的孩子们:老爷子你发什么疯,我们当时有学这个吗?

好在主播也很犹豫,看着她的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最后选了一个C,大家期待赶紧下一题。

[a>b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很多觉得自己从小就已经够聪明的人都双眼发直,开始怀疑思考这都是什么。

当然,有一定数学基础,能快速理解系统给出的符号解释,并且跟着主播的计算草稿一起做题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很少。

因为是比那天文地理还要让人觉得头晕眼花的知识,尽管看不懂,但不妨碍他们觉得厉害,不少人也坚持记录,抄写下来。

向量、顶点原点、什么逆时针旋转、非负半轴……这张卷子,真的是除了数学爱好者和个别天才,大部分人比看天书都晕。

天书还能欣赏欣赏,这个数学,他们连欣赏主播的字都做不到,看到那些数字符号都头疼。

终于,在一堆看不懂的题里,他们也看到了个自己终于能看的懂的题。

[中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是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最早巅峰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

译文是“今有一女子很会织布,每日加倍增长,5天共织5尺,问每日各织布多少尺?,则该女子第二天织布()]

终于有个能看的懂的题了,不少人都大大松一口气,而且《九章算术》成书很早,连秦汉的大家都看过。

嬴政一个眼神,旁边的郎官立刻安排人下去找书。

张仓轻松得出答案,然后看着主播试卷上那么直白简单的数字符号,再看看自己用小篆写的文字,比较之下茅塞顿开,明白了这些符号的重要性。

刘彻也让人去找书了,但是他依旧一脸迷惑:“这还需要再写上译文吗?”

刘备一个眼神落下,不会做题跟着抄题的刘禅立刻继续抄写。

没想看他的刘备:“孔明,这后世难不成读书都看不懂先贤的书了吗”

诸葛亮思索一番,想到:“陛下,他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这些书,想必是真的没有时间去钻研。”

“学这么难的数学,居然连这么一句话都看不懂吗?”李世民不懂,并且大受震撼。

后世人到底什么路数啊,都那么厉害了,考个试也还会时不时拉古籍出来,怎么都会写题了,一句话还需要翻译地这么直白。

康熙一看这题这么简单,立刻问道:“你们都选了几?”

都成年了还要被考试的儿子们:……

要不去咸安宫找老二一起待着算了。

[求知学校于三月份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某班级5名女生和2名男生,分成两个小组去两地参加志愿者活动,每小组均要求既要有女生又要有男生,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种。]

又是一道能看的懂的题,不少人已经摆着手指数开始算了起来,脑子快的已经得出了答案。

张衡也快速算出了答案,然后看着主播解题的步骤,细细记下。

而某些人,则是注意到了题上的处境。

“难不成,这后世上学,还是男女同班的?”

小孩子们也不玩闹,结伴看着天上,好奇学校和班级、小组都是什么,是和镇上的学堂一样,教人念书的地方吗?

识过一点字的老人摸着胡须,拍拍孩子们的头:“不用干活了就好好看,这就是教我们念书呐……”

结束选择题,后面的填空题和解答题看不懂人就更多了,还没有答案蒙,基本上就和主播当时讲物理天体公式一样,除了天才和听得懂的,大家就是疯狂抄写,因为实在看不懂,三棱台什么的,这些题也太古怪了。

早早放弃做题的李世民批着奏折,希望他儿子们争气,同时等着时间赶紧过去,他实在是看“数学”二字都有阴影了。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知识!

好在主播写的很快,而且她不会的就空着,一点多余思考的时间都不浪费,开始对答案,大家纷纷紧盯答案,跟着记下。

有结果有步骤的详细答案,赶紧记下,自己不懂就让家族子弟琢磨,再不济也能传家或者卖出去,总是不亏的。

然后叮的一下,一小时就过去了。

【小小放下笔,伸了个懒腰,也被数学折磨的脑袋发晕。

“时间到了,让我们开始抽幸运观众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有等着这句话的人都精神一振:可算来了!

被抽上天幕,不止是能获得主播赠与的知识,也是证明他们远超旁人的幸运,更是他们扬名天下,甚至改变命运的机会。

几秒钟后,新鲜出炉的幸运观众名单出现。

【1.秦:董五

2.汉:许由

3.汉:张琦

4.汉:义妁

5.唐:颜真定

6.唐:狄容

7.周:上官婉儿

8.宋:苏轼

9.明:宋子文

10:清:李卫】

看到自己名字的人欣喜若狂,没看到的人再次失望。

不过为什么唐朝整整有两个,你们不觉得很过分吗?还有,之前你们宋就已经有沈括两次上榜了,为什么这次这个苏轼又来了啊?

宋朝:我们也很酸、啊不,是好奇,为啥他俩就轮着来,天幕你看看我们啊!

【小小试卷放好,拄着拐杖去了厨房,又给自己泡了杯咖啡。

“一号幸运观众,请发言吧。”】

跟着师父一起下田干活的小弟子瞪大眼睛,才反应过来是自己上榜了。几岁的小孩子昨天也看见主播这么泡,那些粉末瞬间变出黑乎乎的水了。

他好奇道:“主播,为什么你那个壶里能倒出热水啊,你是腿受伤了在喝药吗?喝药还能加糖加奶吗?”

【小小看了眼自己的还没扔掉的咖啡包装袋,哭笑不得:“这不是药,叫咖啡。黄豆加水磨出的豆浆可以喝,这个咖啡就和豆浆一样。”

觉得拿豆浆类比不太合适,小小拿起旁边的茶罐,换了种说法:“它和茶一样,都有烘焙甚至发酵的步骤,而且里面都含有咖啡因。熬夜加班的人一般都是喝浓茶或者咖啡,消解疲劳。”

“加奶加糖是因为咖啡比茶要苦,这个全看大家喜好,也有人喝茶也会加糖加奶做奶茶喝。”】

看着那白色的瓷罐打开,里面蜷缩的茶叶静静放着,漂亮极了。

喝茶还会加葱姜花椒一起煮的朝代对加糖加奶毫无压力,甚至不少有钱人家也想煮来尝尝试试。

洪武朝的皇子朱棣嘟囔道:“那不就是蒙古人的吃法了?”

也很喜欢这种散茶的朱元璋给了自己四子一掌:“闭嘴,老四!”

蒙古不蒙古,人家怎么喝,你管那么多,还非要说出来。那是武侯后人,姓诸葛,提什么蒙古。

不过这种散茶确实也漂亮,也不需要特意制成团茶,他瞅着挺节省民力。

【小小提起自己的壶,解释道:“这个能倒出热水,是因为之前就把水烧开了放在这里。这个叫保温壶,里面是热导率很低的绝热材料,热水倒进去,热量流失就很慢,壶口还有密封盖子,用来防止外部的冷空气进入。

这壶水应该是早上烧的,现在过了两个小时还是烫的。我家这个壶有点年头了,现在有的基本上都是保温一夜的。”】

有人惊讶道:“那不就是晚上我烧了水,没用完的就放进去,睡一觉起来就能喝了?”

周围人听他这么一说,如梦初醒:“是极!平时想喝口热的也不用再烧柴,冬天也可以随时喝上热的。”

古代不是没有什么保温材料,大户人家也会有鉴缶,内缶放酒或者食物,外鉴和内缶之间的空隙放热水或者冰块,只是这些东西都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东西而已。

宋朝开始也有了两层真空的保温瓶子,但真空陶瓷瓶的保温,显然和主播的保温壶截然不同。

沈括就知道,他们的原理相同但手段完全不一样。

鉴缶需要热水,所以除了不停更换热水,还可以底下放个炭盆,但太奢侈了,也没人会为了一口白水再去烧水。

暖壶是可以保温,但绝没有一夜这么厉害的保温效果。

重点还是在那个绝热材料上。

热水壶只是一个形式,它可以是这种的,也可以是别的形状。重点是保温、密封两个功能。

如果要是能做成军用水壶……

想到这里,李世民感慨道:“绝热材料、导热率……一个小小的水壶也有如此大的学问。”

说完看向大舅子:“辅机,看看我大唐能不能有能人异士做出这热水壶,给行军的将士们先用上。”

底下的武将们原本看自己陛下灼热的眼神瞬间挪到了长孙无忌身上。

长孙无忌:……

谢谢,你们自己也可以找人做的。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