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 第205章 朝堂暗流

三月初一,寅时末,紫宸殿。

殿内鎏金蟠龙柱在宫灯映照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沉水香的淡雅气息也压不住空气中那无形的凝重。

乾合帝君昭明身着明黄常服,并未落座龙椅,而是负手立于巨大的山河舆图前,目光沉沉地落在河东道青云府那片区域,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清河”二字。

他手中紧握着一封墨迹犹新的密信。

这是监察司通过特殊渠道,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在昨夜悄然送入宫中的。

信,来自清河县代县令周平安,由他安插在清河、默许留下的监察司密探亲笔誊录转呈。

信的内容,让这位登基二十载、见惯风浪的帝王,心潮难平。

“臣周平安顿首:二月初五,金国黑狼骑五百精锐,绕行冰封海岸线,突破渔阳关,直扑清河。幸赖陛下洪福,清河军民早有警备,于鹰愁涧预设战场。”

“臣率清河陆军特战营五百新卒,依托地利、奇械,浴血奋战,歼敌三百余,俘斩敌酋塔克世!敌仅余五十残兵溃逃…此役,清河将士伤十七,阵亡……二!”

“然,敌绕行千里,精准避开边军主力,突破渔阳关如入无人之境,疑有内奸接应,或为清津县令钱守财。”

“其心可诛,其行可灭九族!恳请陛下明察!清河初定,元气未复,强敌环伺,臣必秣马厉兵,守此一方净土!”

“阵亡……二?”

乾合帝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指尖在舆图上“清河”的位置重重一点,眼中精光爆射,随即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惊诧、狂喜、欣慰、还有一丝深沉的忌惮,五百,还是新卒,阵亡二,歼灭五百凶名赫赫的黑狼骑?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若非是监察司密报,他几乎要怀疑这是邀功的谎言!

但,这是周平安!

是那个酿酒安民、哦,灭匪代政、定商税、屡创奇迹的年轻人!

乾合帝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苏晚描述的那个在县衙废墟中彻夜复盘、眼神清亮的少年身影。

一股久违的、老怀欣慰的暖流涌上心头。

“好一个周平安!真乃朕的福将!国之干吏!”

他低声自语,胸中块垒为之一清。内奸之事,如同毒刺,但此刻,他更愿意沉浸在这份难得的捷报带来的振奋中。

此功,当重赏!

他心中已默默记下。

“陛下,卯时已到,百官已至殿外候朝。”

大总管赵德全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殿门口,低声禀报。

乾合帝深吸一口气,将密信仔细折好,贴身藏入袖中,脸上恢复了帝王的深沉与威仪。

“宣。”

“宣——百官觐见——!”

赵德全尖细悠长的声音穿透殿宇。

…………

早朝伊始,按部就班。

冗长的述职,繁琐的礼仪,文官们引经据典的奏对,武将们例行公事的陈情,紫宸殿内弥漫着一股令人昏昏欲睡的沉闷气息。

柳相垂着眼睑,立于文官之首,仿佛老僧入定,唯有微微捻动玉扳指的指尖,泄露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掌控感。

突然!

“报——!!!八百里加急军情——!!!”

一声凄厉的、带着风尘仆仆沙哑的嘶喊,如同惊雷般撕裂了朝堂的平静!

一名身背插着三根红色翎羽,乃是代表最高级别军情的信使,他在两名禁军的搀扶下,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入大殿,扑倒在地,手中高高举着一个沾满泥泞和汗渍的铜筒!

“呈上来!”

乾合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赵德全疾步上前接过铜筒,验过火漆,迅速打开,取出一份同样布满污迹的紧急军报,双手奉上。

乾合帝展开军报,目光如电般扫过。

这封军报来自青云府边军将领,内容却是另一番景象:

“臣泣血急奏:二月间,金国黑狼骑残部约五百余骑,绕行海岸线,突破渔阳关!此獠凶残,屠戮我渔阳关军民近千,血流漂橹,惨绝人寰,罄竹难书!”

“万幸天佑大夏,清河县代县令周平安似有警觉,于其境鹰愁涧处重创来犯之敌!敌寇溃败北逃!”

“臣部将陈峰,闻讯星夜率军追击,于野狼峪处截杀溃逃之敌!激战半日,斩首五十级,缴获战马三十余匹!我军奋勇,伤亡二十五人,此役虽未能全歼,然重挫敌酋气焰,扬我国威于北境!”

朝堂,瞬间死寂!落针可闻!

随即,“轰”的一声!如同冷水滴入滚油,彻底炸开了锅!

“什么?!黑狼骑绕过了边防?屠了渔阳关?”

“陈峰将军截杀?斩首五十?好!打得好!”

“天佑大夏!扬我国威!”

武将行列瞬间沸腾!

以兵部尚书李崇义为首,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将激动得满面红光,仿佛那斩首之功是他们亲自立下。

李崇义率先出列,声如洪钟:

“陛下!此乃大捷!陈峰将军奋勇当先,重创黑狼骑残部,黑狼骑可是精锐部队,此战扬我国威于北境!实乃陛下圣德感召,将士用命之功!臣为陛下贺!为大夏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请大家收藏:()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刻意强调了“陈峰”和“残部”,将首功悄然揽向了边军体系。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夏贺!”

一群武将立刻附和,声浪震得殿梁嗡嗡作响。

文官队列也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多是些无关痛痒的颂圣之词。

柳相依旧垂着眼睑,但捻动玉扳指的指尖却骤然停住,一丝极其细微的震动从他宽大的袍袖下传来。

他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三百黑狼骑!还是最精锐的!

这都没弄死那小畜生!

还被截杀了!

塔克世呢?

陈峰截杀的是溃兵?!

一股冰冷的寒意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惊怒瞬间攫住了柳相的心脏!

乌恩其!巴特尔派来的难道是帮废物草包?!

还是说那周平安何方神圣?他怎么可能将铁狼骑打的溃败?

他才执掌县令多久?就算满配五百护城之兵,那也是新兵蛋子,如何重创最精锐的三铁狼骑呢?

他苦心安排的借刀杀人之计,不仅没伤到周平安分毫,反而又给他送了一份泼天军功?!

那账本……那账本还安然躺在清河吗?!

惊怒交加之际,一个清越而带着愤怒的声音陡然响起,压过了满堂的贺喜:

“陛下!臣都察院御史王琰有本奏!”

一位身着青色御史袍服、面容清癯的中年官员出列,神色激愤,“渔阳关惨案,千百名百姓无辜罹难,血流漂橹!军报中虽言陈峰将军截杀之功,然臣有三问!”

“一问:三百黑狼骑,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绕行千里海岸线,突破我大夏边关重镇渔阳关?!沿途关卡驻军何在?斥候何在?难道尽是摆设?!”

“二问:黑狼骑残部?残部从何而来?被谁重创?军报语焉不详!此中疑点重重,恐非‘残部’如此简单!或有更大隐情!”

“三问:渔阳关守备官陈峰,守土有责,关隘被破,军民惨遭屠戮,其罪难逃!纵有截杀溃兵之功,焉能抵其失地陷民之过?”

“功过岂可混为一谈!臣恳请陛下,严查此战始末!彻查失职之责!以慰数千枉死百姓在天之灵!”

王御史的话如同冰水浇头,瞬间让喧嚣的朝堂冷却下来。

武将们的脸色变得难看,文官中也有人露出尴尬和不安。

“王御史此言差矣!”

吏部侍郎孙继宗立刻出列反驳,他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柳相,朗声道:

“匈奴、金国游骑劫掠边关,自古有之,防不胜防!渔阳关地处偏僻,守备力量薄弱,被狡诈之敌钻了空子,虽令人痛心,却非陈峰将军一人之过!”

“此次陈将军能及时追击,重创敌酋,已是将功折罪,彰显我大夏军威!此时严查,岂非寒了边关将士之心?”

“正是!”兵部一位郎中接口道,“金国游骑来去如风,飘忽不定,各边镇皆在严加防范!”

“王御史久居庙堂,不知边塞险恶,岂可妄加指责?当务之急,是嘉奖有功将士,提振军心士气!”

“王御史忧国忧民之心可嘉,”吏部一位官员也慢悠悠地开口,“然查案耗时费力,恐扰边事。不若令地方详查后报,朝廷再行定夺?眼下春耕在即,当以安抚地方、恢复生产为重。”

武将和文官,此刻竟展现出一种诡异的默契。

武将怕担失察之责,急于将功劳坐实;

文官则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出更多他们不愿深究的“内情”。

王御史的质疑,被他们用“边患常有”“防不胜防”“当以大局为重”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

“陛下!”

兵部尚书李崇义再次出列,声音带着杀伐之气,“金国蛮夷,屡犯我境,屠我子民!此仇不共戴天!臣请陛下下旨,整饬军备,择良将,发精兵,出塞北伐!犁庭扫穴,以血还血!扬我大夏天威!”

“臣附议!”

“臣附议!当为渔阳关死难百姓报仇!”

几位主战派武将立刻响应。

乾合帝目光扫过群情激奋的武将,又看向文官队列。

户部尚书钱益之立刻哭丧着脸出列:

“陛下!万万不可啊!国库……国库实在空虚啊!去年天灾频仍,赈济已耗空积储。”

“今岁各地驻军饷银尚在筹措,若再兴大军北伐,粮草、军械、犒赏……动辄需银数百万两!钱从何来?户部……户部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他捶胸顿足,仿佛下一刻就要晕厥。

兵部侍郎也紧跟着出列,面露难色:“陛下,李尚书忠勇可嘉,然,如今正值春耕,若大规模征调民夫、抽调兵员,恐误农时,影响秋粮收成!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请陛下三思!不如令各边镇加强守备,严加操练,待秋收粮足,再议征伐?”

北伐之议,瞬间被“没钱”“没粮”“影响农时”三条大棒打了回去。

主战派武将虽有不甘,却也知是实情,只能愤愤然退回班列。

柳相一直冷眼旁观着这场闹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请大家收藏:()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刻,他缓缓睁开眼,出列一步,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陛下,李尚书忠勇,钱尚书、兵部侍郎所虑亦是实情。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

“其一,守疆卫土乃根本。当严令各边关,尤其沿海、沿边薄弱之处,增派兵力,加固城防,广布斥候,绝不能再给金国、匈奴等游骑可乘之机!守备不力者,严惩不贷!”

他目光似无意地扫过兵部诸人。

“其二,农为国本。当严令各地,不得因边事过度征调民力,务必确保春耕,以待秋实。唯有国中仓廪充实,方能谈得上御敌于国门之外。”他看向户部和工部。

“其三,”柳相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清河县代县令周平安,屡立奇功,此次又‘似有警觉’,挫败敌寇,其能可嘉。”

“然,清河商税新法推行,其县衙库银必丰。值此国用艰难之际,臣以为,当令清河县除留足日常运转所需外,将其库银大部,收归国库!以解燃眉之急!此乃能吏报国之举,亦为天下表率!”

图穷匕见!

柳相终究还是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周平安的命脉——钱!

他要釜底抽薪!断掉清河发展的根基!同时,也是试探皇帝对周平安的态度。

朝堂再次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龙椅上的乾合帝。

乾合帝面无表情,心中却是冷笑连连。

尸位素餐之辈!

渔阳关近千百姓的血还未冷,他们就在这朝堂之上,为了推诿、为了抢功、为了争利,吵得不可开交!

王御史的质问被无视,陈峰军报中的疑点被掩盖,真正的功臣周平安,却被柳相惦记着要掏空家底!

他看着柳相那张道貌岸然的脸,想起袖中那份密信里“清津县令钱守财”的字眼,一股冰冷的杀意在胸中翻腾。但此刻,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威压,瞬间压下了所有杂音:

“诸卿所奏,朕已知悉。”

“渔阳关惨案,百姓何辜?朕心甚痛!着吏部、兵部、刑部,会同监察司,详查此战始末及渔阳关失守之责!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绝不姑息!”

他特意点出了“监察司”,让柳相的眼角几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

“北伐之事,牵涉甚广,非旦夕可决。户部、兵部所虑亦是实情。暂缓。”

乾合帝一锤定音,断了主战派的念想。

“边防守备,确需加强。着兵部即刻拟定章程,增派精锐,加固险要,严密巡查!以免金国狗急跳墙,若再有此等疏漏,兵部上下,提头来见!”

兵部尚书李崇义等人冷汗涔涔,连忙躬身领命。

“至于清河县税银……”

乾合帝的目光落在柳相身上,停顿了一瞬,那目光深邃得让柳相心中一凛。

“周平安代掌清河,整饬吏治,推行新法,剿匪安民,又御敌有功,实乃干练能臣。值此艰难之际,更需地方稳固,以为朝廷屏障。”

乾合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回护之意。

“着令清河县,其税银上缴,按该县以往三年税银均数,上浮两成即可。余者,留于地方,用于抚恤伤亡、修葺城防、奖励有功、发展民生。此乃特例,不得攀比。”

以往三年均数?上浮两成?!

柳相瞳孔猛地一缩!清河县以往在李崇山治下是什么光景?税银能收上来几成?那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

就算上浮两成,比起如今“燎原酒”、“琉璃镜”、“新商税”支撑下的清河库银,简直是九牛一毛!

皇帝这哪里是收税?分明是变相给周平安送钱!还堵住了悠悠众口!

好一个权衡!好一个回护!

柳相心中怒极,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能和其他大臣一起躬身:“陛下圣明!”

“退朝!”

乾合帝不再多言,拂袖起身,在赵德全的唱喏声中,大步转入后殿。

留下满朝心思各异、暗流汹涌的文武百官。

柳相缓缓直起身,望着皇帝消失的方向,又瞥了一眼舆图上那个小小的“清河”,宽大袖袍中的手,紧紧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周平安,好一个周平安!

此子不除,必成心腹大患!

喜欢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请大家收藏:()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