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与官军的零星战斗
童贯那几十万大军,在帮源洞被打得丢盔弃甲、哭爹喊娘一路往北蹽的消息,就跟平地刮起了一阵带着嘴的旋风似的,嗖嗖几下就传遍了东南各路。好家伙,那可是枢密院相公,平日里鼻孔朝天、走路带风的主儿,手里攥着大宋最精锐的兵马,结果呢?在方腊这块硬得硌牙的帮源洞面前,愣是把门牙给崩飞了!
这消息对于周边州府的宋朝官军来说,那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简直就是在每个人心头糊上了一层厚厚的老泥,又沉又闷,还透着一股子霉味儿。尤其是跟帮源洞就隔着一道“院墙”、已经被天策府兵锋蹭到了脖梗子的睦州,从当官的到当兵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成了惊弓之鸟。知州大人担心自己的乌纱帽,都监老爷担心自己的脑袋瓜,底下的小兵则担心自己那点可怜的饷银还没花完就得去见了阎王。总之,整个睦州城,一日三惊,晚上睡觉都恨不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怕天策军半夜来砸门。
睦州知州郑有功,名字起得是挺响亮,可惜人跟名字不太沾边。他能坐上这个位置,全靠把童贯的马屁拍得山响,真本事嘛,大概只够管理一下后院的鸡毛蒜皮。如今靠山童贯自己都差点折在帮源洞,郑有功那点“有功”的心思早就喂了狗,只剩下“有过”的恐惧填满了心窝。他一边跟火烧屁股似的,玩命地往临安方向发八百里加急求救信,信里把方腊描绘得青面獠牙、三头六臂,恨不得一口能吞下整个江南;一边又扯着尖利的嗓子,严令麾下的兵马都监王仁:“给老子守好了!连一只方腊那边的苍蝇都不许飞进睦州!不然老子掉脑袋之前,先把你给剁了!”
被推上火线的都监王仁,是个什么货色呢?这么说吧,欺负起老百姓来,他是威风八面,手段狠辣,属于能把穷人家下蛋的母鸡都能逼得多下两个蛋的主儿。可真要让他拎着刀枪去跟连童贯都打不过的“悍匪”玩命,他那颗小心脏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咚咚咚跳得那叫一个欢实。可上司的命令他不敢不听啊,心里还存着点侥幸:方腊刚跟童贯死磕完,总得喘口气吧?哪能立马就来揍我?就算他们真要来,我先派点小股部队出去蹭蹭,搞点小动作,一来显示我王都监没有躺着等死,还在积极“剿匪”,二来万一走了狗屎运,摸到点便宜,比如砍几个流民脑袋冒充战功,岂不是又能糊弄上头,又能给自己脸上贴金?这买卖,想想还挺美!
于是,在这种“不打怕被上司砍头,真打又怕被敌人砍头”的拧巴心态驱使下,睦州官军开始了对天策府控制区边缘地带的零星骚扰。这些行动,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心虚和滑稽劲儿,与其说是正经的军事进攻,不如说是王都监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蹩脚政治秀。
头一回骚扰,选在了黑风隘以东二十里的一处无名山口。王仁拍着脑袋,派了一个姓钱的哨长。这位钱哨长,平日里克扣军饷、吃空额那是一把好手,真本事半点也无。他带着手下百十号人,个个歪戴帽子斜瞪眼,走起路来七扭八歪,身上的破皮烂甲叮当作响,活脱脱一群叫花子打了劫。他们的目标是摸掉天策府设在山头上的一个前哨烽火台,计划是趁着黎明前最黑的时候动手,神不知鬼不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帮人离着烽火台还有二里地呢,那脚步声、盔甲碰撞声、还有偶尔压不住的咳嗽声,在黑夜里传得老远。韩冲手下的暗哨,都是山里猎户出身,耳朵比兔子还灵,早就把这动静听了个一清二楚,猫着腰就把消息递回了烽火台。
烽火台里,只有天策府一个什的兵力,满打满算十个人。带队的什长叫赵铁柱,人如其名,是个憨厚结实的汉子,以前也是在山里追着豹子跑的狠角色,加入天策府后因为机灵勇敢,刚被提拔起来。接到暗哨信号,赵铁柱不慌不忙,啐了口唾沫:“狗日的,还真敢来!兄弟们,抄家伙,给睦州的老爷兵们醒醒瞌睡!”
他一边吩咐手下点燃烽火,那狼烟滚滚而起,向后方传递警报;一边指挥弟兄们占据烽火台周围的险要地形,张弓搭箭,严阵以待。最厉害的是,他们这个小小的烽火台,居然还配了两杆“稀罕物”——经过天策府能工巧匠改良过的“震天雷”(早期火铳),这玩意儿声音巨响,火光冲天,吓唬人效果一流。
钱哨长带着人鬼鬼祟祟摸到山脚下,看着黑黢黢的山头,心里正盘算着拿下烽火台后能捞多少赏钱,忽然就听头顶上“砰砰”两声炸雷般的巨响,火光一闪,硝烟弥漫,震得他耳朵嗡嗡直响。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阵箭雨就跟长了眼睛似的泼了下来,虽然没射中几个人,但那架势够吓人。
“我的亲娘咧!中埋伏了!大队人马杀来了!”钱哨长魂飞魄散,脑子里那点立功受赏的念头瞬间灰飞烟灭,扯着变调的嗓子嚎了一声:“风紧!扯呼!(黑话:情况不妙,快跑!)”,第一个掉头就跑。主将一跑,底下那百十号歪瓜裂枣更是撒丫子就蹽,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丢下几具跑得慢被同伴踩踏致伤的“倒霉蛋”和几杆破旧不堪的长枪,比来的时候速度快了十倍不止,一溜烟逃回了睦州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请大家收藏:()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