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 第64章 伤患营的革新

第64章:伤患营的革新

童贯大军的围困如同铁桶,虽经夜袭挫其锐气,但每日里小规模的冲突、冷箭的偷袭,依旧让帮源洞的伤患营人满为患。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气、草药味,以及一种伤口腐烂特有的、令人作呕的甜腻恶臭。呻吟声、压抑的啜泣声,以及医官和帮忙妇孺们急促的脚步声,交织成一曲乱世中生命挣扎的悲歌。

方腊在庞万春、赵普的陪同下,再次踏足这片与前线杀场同样残酷的区域。他的脸色比上次来时更加凝重。虽然取得了战术胜利,但看着这些为天策府流血的勇士在伤痛中煎熬,甚至因得不到有效救治而白白死去,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责任感灼烧着他的内心。他带来的现代知识,绝不应只用于杀伐,更应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和挽救上。

伤患营被粗糙地划分为几个区域:轻伤区,伤员大多能自行活动,包扎后等待恢复;重伤区,多是断肢、破腹或高烧不退者,生死难料;还有一片用草席勉强隔开的角落,被称为“等死区”,那里躺着的,是伤势过重、连医官都摇头放弃的人,气息奄奄,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方腊的目光首先落在轻伤区。这里情况稍好,但问题依旧明显。伤员包扎用的布条五花八门,脏污不堪,反复使用;分发下去的汤药,也是根据几个老医官的经验大致熬煮,剂量、疗效全凭感觉。他看到一名年轻士卒,胳膊上只是一道不算深的刀伤,却因包扎不当,已经红肿化脓,正疼得龇牙咧嘴。

“这样不行。”方腊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小伤拖成大病,能战之士变成累赘,这是最大的浪费!”

他随即走向重伤区。景象更是触目惊心。一名腹部被刺穿的壮汉,肠子都隐约可见,仅用草药糊住伤口,人已昏迷,气息微弱。旁边一位老医官正在用一把未经任何处理的锈蚀小刀,试图剜出另一个伤员腿上的箭镞,那伤员被几个汉子死死按住,发出凄厉的惨嚎。

“停下!”方腊厉声喝道。

老医官和众人都吓了一跳,连忙停下动作。那老医官认得方腊,惶恐地躬身:“圣……圣公……”

方腊没有责怪他,他知道这已是当下能做到的极限。他蹲下身,仔细查看那中箭伤员的伤口,周围皮肉已经发黑溃烂,显然箭镞带毒,且处理不及时。

“这样取箭,十有**会要了他的命。”方腊沉痛地说,“而且,这把刀……”他指了指那锈迹斑斑的刀具,“用它来割肉,没死战场上,也要死在这把刀下。”

老医官一脸茫然和委屈:“圣公,小老儿行医几十年,都是这般……这刀,已是营里最好的了……”

方腊心中叹息,这不是医官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时代医疗观念的落后。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看到的是伤员们无助而渴望生存的眼神,看到的是医官和帮手们疲惫而麻木的神情。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方腊的声音提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从今日起,伤患营必须革新!一切,按我的规矩来!”

他立刻开始了雷厉风行的改革部署:

第一,建立分类救治制度。

“庞将军,立刻调一队手脚麻利、识字的士卒过来!赵普,准备大量干净的白布条,还有笔墨!”

方腊亲自指挥,将伤患营重新划分区域:

* 急危区: 生命垂危,需立即抢救者。

* 重伤区: 伤势严重,但暂时稳定,需密切观察和精细处理者。

* 轻伤区: 伤势较轻,可常规换药、观察者。

* 观察区: 新送来、尚未明确诊断者。

* 隔离区: 出现发热、呕吐、有疫病嫌疑者。

他要求所有新送来的伤员,必须先到“观察区”,由指定的“分类官”(他挑选的识字士卒担任)进行初步检查登记,记录姓名、所属、受伤部位、伤势大致情况,然后根据伤情紧急程度,佩戴不同颜色的布条(如红色代表急危,黄色代表重伤,绿色代表轻伤),再分流到相应区域。这样避免了轻重伤员混杂,有限的医疗资源可以优先用于最需要的人。

第二,推行消毒与清洁概念。

这是最颠覆传统、也最难被理解的一步。

“把所有包扎用的布条,全部用沸水煮过,晒干后才能使用!”

“所有医官、帮手,接触伤员前后,必须用清水和皂角(方腊命赵普紧急寻找)反复洗手!”

“伤患营每日清扫两次,污物及时清理焚烧!”

“处理伤口用的刀具、剪刀,必须用火烧灼后再使用!”

命令下达,别说普通士卒,连老医官们都面面相觑,觉得不可思议。煮布条?洗手?烧刀子?这有什么用?不是多此一举吗?甚至有人私下嘀咕:“圣公是不是……被什么冲撞了?”

方腊知道空口无凭。他亲自示范,让人端来沸水,将一捆脏污的布条扔进去煮,捞出后,原本浑浊的水面上漂浮起一层污垢和细小的虫卵。他又让两个手上明显有污垢的帮手,分别用清水和皂角洗手,再让他们用手在雪白的布上擦拭,对比之下,洗手后的布几乎洁净如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请大家收藏:()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看见了吗?”方腊指着那些污垢,“这些看不见的脏东西,就是让伤口化脓、让人发烧死去的元凶!我们称之为‘病菌’!煮沸、洗手、火烧,就是为了杀死这些病菌!”

直观的对比,加上方腊不容置疑的权威,虽然众人仍半信半疑,但开始严格执行。沸水的大锅架起来了,皂角被分发下去,烧红的烙铁成了处理器械的标配。伤患营的卫生状况,开始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

第三,规范创伤处理流程。

方腊凭借有限的现代急救知识,制定了简单的清创、止血、缝合(针对较大伤口)、包扎流程。他特别强调:

* 彻底清创: 必须仔细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不能用草药一糊了事。

* 相对无菌: 尽量使用消毒过的布条包扎,减少感染风险。

* 观察引流: 对于深部伤口,包扎不能太紧,要留出引流脓液的空间。

他甚至亲自上手,为一名腿部重伤的士卒做示范。他用烧红冷却后的小刀,小心地剜除腐烂的皮肉,用煮过的布条蘸温水清洗伤口,然后撒上赵普后勤司能找到的最好的金疮药粉,再用干净的布条松紧适度地包扎好。整个过程中,他动作沉稳,讲解清晰,让一旁观看的老医官们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细”甚至“繁琐”的处理方式。

第四,重视术后护理与隔离。

“重伤员需要安静、清洁的环境休息,专人照顾,定时喂水、翻身,防止褥疮。”

“凡是发热超过三日的伤员,必须移至隔离区,与其接触者需特别注意。”

方腊还下令熬制大量的淡盐水(补充电解质)和简单的退烧草药(如柴胡、黄芩汤),要求定时给伤员喂服。

改革之初,阻力巨大。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许多老派医官和帮手私下抱怨新规矩“麻烦”、“没用”,执行起来磕磕绊绊。伤患营一度比以往更加忙乱。但方腊铁了心,每日必到伤患营巡视,亲自检查分类、消毒、换药的情况,对执行不力的当场严厉斥责,甚至撤换;对严格执行且有效果的,则当众表扬赏赐。

邵仙英也全力支持,她带领妇孺们,承担起了清洗布条、熬煮汤药、照顾重伤员饮食起居的大量工作。她的温柔细致和以身作则,极大地缓解了改革带来的抵触情绪。

成效,在坚持了数日之后,开始悄然显现。

最先发生变化的是气味,伤患营那股浓烈的腐臭气息明显变淡了。接着是声音,凄厉的惨叫声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伤员平稳的呼吸和偶尔的交谈声。

最有力的证据是数字。韩冲的侦察司被方腊临时赋予了统计任务。数据显示,革新实施十日后,伤患营的死亡率从过去惊人的近四成,骤降至不足一成!尤其是轻伤员,因感染导致伤势加重的人数大大减少,归队时间平均提前了五天以上。那些原本被放弃的“等死区”的伤员,在得到规范清创和护理后,竟有近三分之一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伤势稳定。

一名曾被老医官判定“必死无疑”、腹部重伤的队正,在方腊亲自指导下的清创缝合和精心护理后,竟然退去了高烧,伤口开始愈合。当他能虚弱地开口喝下第一口米汤时,整个伤患营都轰动了。老医官看着那逐渐长拢的伤口,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方腊连连叩拜:“神术!圣公真乃天神下凡!小老儿行医一世,今日方知以往皆是草菅人命啊!”

这一刻,所有的质疑和抱怨都烟消云散。伤患营的每一个人,从医官到帮手再到伤员本身,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规矩带来的生命奇迹。他们看方腊的眼神,充满了近乎迷信的敬畏和感激。

方腊站在焕然一新的伤患营中,看着秩序井然的分区,听着不再那么痛苦的呻吟,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只是最初步的改善,距离真正的现代医疗还差十万八千里。但这是一个开始,一个将科学、秩序和人文关怀注入这个残酷时代的开始。

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有效挽救,比任何封赏更能凝聚人心。伤兵们知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圣公和天策府就不会放弃他们。这种信念,化作了伤愈归队者更加死心塌地的忠诚,也激励着前线将士更加无畏地奋战。

伤患营的革新,看似只是后勤保障的一环,却深深触及了这支队伍的灵魂,让天策府在冷血的乱世征战中,保留住了一份可贵的人性温度与科学精神。这份潜移默化的力量,将成为未来帝国大厦一块不可或缺的基石。

喜欢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请大家收藏:()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