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 第165章 星火燎原 砥柱擎天

泰昌九年的寒冬,比往年来得更早,也更为酷烈。北风裹挟着雪粒,如同细密的沙尘,抽打着帝国的疆土,仿佛要将一切生机与躁动都冻结在这岁末的严寒之中。然而,人心深处的谋划与力量,却非自然之力所能完全冰封。帝国的四方砥柱,在这极致的寒冷中,非但没有蜷缩,反而如同经过淬火的精钢,愈发坚韧、锐利,以其各自的方式,支撑并拓展着泰昌盛世的宏伟版图。

朝鲜,汉城。

大明“文化使团”的驻地,夜半时分突然被喧嚣与火光打破!数十名蒙面黑衣人手持利刃,矫健地翻墙而入,目标明确,直扑使团首领,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翰林所在院落。他们动作迅捷,配合默契,显然非寻常毛贼,而是精通刺杀之道的死士。

“有刺客!保护大人!”护卫的呼喊声与兵刃交击声瞬间响成一片。驻地的明军护卫虽拼死抵抗,但刺客人数众多,且武功高强,眼看就要冲破防线。

千钧一发之际,驻地侧院突然传来一阵低沉而迅疾的机括声响!

嗖!嗖!嗖!

数支劲弩从黑暗角落精准射出,瞬间放倒了冲在最前面的几名刺客!紧接着,十余名身着普通仆役服饰,但眼神锐利、行动如风的身影从阴影中扑出,手中持着特制的短刃和锁链,与刺客缠斗在一起。他们的招式狠辣刁钻,专攻要害,配合无间,竟在短时间内稳住了阵脚,甚至隐隐反压刺客一头。

这些“仆役”,正是徐允贞通过特殊渠道,秘密安排混入使团护卫队伍的东厂精锐番子!她早已料到,文化渗透触及根本利益,必会引来最激烈的反扑。

战斗很快惊动了汉城守军和赵士桢派驻在附近的明军小队。大队人马赶到,刺客见事不可为,迅速撤退,丢下数具尸体,消失在夜色中。

老翰林虽受惊吓,但安然无恙。次日,大明使团向朝鲜国王李倧提出最严厉的抗议,斥责其“纵容匪类,袭杀天朝使臣,形同谋逆”!李元翼等西人党官员吓得魂飞魄散,连连请罪,并立刻展开全城大搜捕,誓言揪出幕后主使。

此事,如同一道惊雷,炸响了朝鲜看似平静的湖面。它彻底暴露了北人党残余势力及其背后豪强的疯狂与绝望,也彰显了大明在朝鲜无孔不入的监控与强大的应变能力。徐允贞的“文心之战”,以一次血腥的刺杀与反刺杀,证明了其背后不可或缺的武力支撑。 经此一役,朝鲜国内反对声音被强力震慑,亲明势力更加倚仗天朝,李元翼等人推行“依附”政策也少了诸多掣肘。文化的细流,需以铁血来开辟河道。

北疆,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罗刹人显然不甘心前次的失败,趁着严冬降临,大明军队行动不便之际,由一名名叫伊万的头目率领,纠集了约四百人,其中混杂了部分被裹挟的土着和少量多尔衮部的散兵游勇,携带数门轻型火炮,试图突袭刚刚完成主体结构的“磐石堡”,摧毁这个卡在他们南下咽喉的钉子。

然而,他们低估了朱由检的决心,也低估了“铁血骑”与“山地斥候营”在极寒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伊万的人马在没膝的深雪中艰难跋涉,速度缓慢。他们的一切动向,早已被“山地斥候营”的战士利用白色伪装,在远处看得一清二楚。消息迅速传回磐石堡。

朱由检没有选择被动守城。他留下部分兵力守堡,亲率五百“铁血骑”主力,一人双马,携带充足的炒面、肉干和烈酒,悄然出堡,迂回至伊万部队的侧翼。

这是一个滴水成冰的黎明,能见度极低。伊万部队正在一条冰河河谷中休整,点燃篝火取暖,人马疲惫不堪。

“时机到了。”朱由检放下千里镜,脸上被冻得青紫,眼神却锐利如鹰,“李永芳,带你的人,从上游凿开冰面,放水!其他人,随我冲锋!”

命令下达!

上游处,早已潜伏多时的工兵奋力挥动冰镐,很快,冰封的河面被破开一个大洞,冰冷的河水汹涌而出,沿着河谷向下奔流!

几乎同时,朱由检一马当先,率领五百铁骑,如同雪原上刮起的死亡风暴,沿着冰河一侧的高地,向着混乱的罗刹营地发起了决死冲锋!马蹄踏碎冰雪,声势惊人!

伊万部队猝不及防!下方是突然涌来的刺骨冰水,冲垮了临时营地,卷走了部分物资和人员;侧翼是如同神兵天降的明军铁骑!燧发铳在极寒中依然可靠,轰鸣着将弹丸射入惊慌失措的敌群。随后,马刀出鞘,雪亮的刀光在惨白的雪地反射下,更显森寒。

罗刹人的火绳枪在潮湿和混乱中难以有效射击,轻型火炮更是成了累赘。战斗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与追击。伊万本人试图组织抵抗,被朱由检一眼锁定,策马直冲过去,手中长刀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将其连人带厚重的皮袄斩为两段!

残存的罗刹人肝胆俱裂,丢盔弃甲,向着来路亡命奔逃,但在齐膝深的雪地和“山地斥候营”不间断的骚扰追击下,能活着逃回去的,十不存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战,“铁血骑”开创性地利用严寒与地形,以骑兵突击结合“水攻”,以极小代价几乎全歼来犯之敌。 朱由检的威名,连同“铁血骑”的悍勇,如同这北疆的寒风,深深刺入了每一个敌人心中。北疆的冬天,不再是罗刹人和建奴的保护伞,反而成了埋葬他们的坟墓。

龙安州,虽也天寒地冻,但新开通的官道上,依旧有商队冒着风雪艰难前行。州衙内,柳文耀正在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云南沐王府的特使。

特使带来了沐王府的善意与合作的提议。沐王府看中了龙安日益增长的桐油、茶叶产量和独特的手工艺品,希望建立稳定的采购渠道,并愿意提供云南特有的药材、铜矿以及通往南洋的部分贸易渠道作为交换。

“国公爷治理龙安,成效卓着,令人钦佩。”沐王府特使言辞恳切,“我沐王府愿与龙安携手,互通有无,共兴西南边贸。若得国公爷首肯,我们还可共同奏请朝廷,将这条官道继续向西延伸,打通连接藏地的商路,其利更巨!”

柳文耀仔细聆听着,心中快速权衡。与沐王府合作,无疑能极大拓展龙安物产的销路,带来更丰厚的收益,也能借助沐王府在西南的势力,进一步稳固龙安的地位。但同样,也需要警惕沐王府借此渗透,影响龙安的自主性。

他沉吟片刻,展颜笑道:“沐王府美意,文耀心领。互通有无,共兴边贸,于国于民皆为有利之事,文耀岂有拒绝之理?具体合作细节,可由双方委派专人详细商议,务必公平互利,章程明确。至于西向通路……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并奏明朝廷定夺。”

他的回答,既表达了合作意愿,又守住了原则和底线,将可能的隐患置于可控范围之内。送走特使后,柳文耀立刻召集心腹,商议与沐王府合作的具体条款,并准备将此事详细奏报朝廷。他知道,龙安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融入更广阔的区域经济网络,但主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那份岳武穆之魂中的审慎与担当,在此刻体现为一种开放而稳健的治理智慧。

紫禁城,暖阁内炭火噼啪。朱常洛面前的书案上,堆满了来自四方的捷报与奏章。

朝鲜使团遇刺化险为夷,反助掌控;北疆朱由检冰河大捷,威震朔漠;西南柳文耀与沐王府接洽,边贸有望拓展;东南张献忠据报,在展示了水师肌肉后,葡萄牙人的态度已有所软化……

一幅星火燎原、砥柱擎天的壮阔画卷,在他面前徐徐展开。这些他亲手擢拔、倾力支持的砥柱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各自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或激昂、或沉稳、或诡谲、或堂皇的活剧,共同支撑起了泰昌盛世日益宏伟的苍穹。

“王安。”

“老奴在。”

“拟旨:嘉奖朝鲜使团护卫及东厂有功人员,厚恤伤者。告诉徐允贞,朝鲜之事,她全权负责,朕只要结果。”

“擢升朱由检为‘镇北大将军’,总揽北疆一切军政事务,准其便宜行事。此战有功将士,兵部从优议叙!”

“准柳文耀所奏,与沐王府合作之事,着其谨慎办理,章程报朕御览。另,赏赐龙安州衙属官及有功士绅,以示鼓励。”

“告诉张献忠,与西夷周旋,需张弛有度。火炮技术绝不可泄,然寻常商品贸易,可酌情放宽,以夷之利,养我之民,壮我之水师。”

一道道旨意,如同精准的坐标,再次为帝国的巨轮校准航向。朱常洛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

“星火已聚,可成燎原之势。砥柱已立,可擎苍天之重。”他低声自语,胸中豪情激荡,“但这还不够……这个世界,远比眼前所见更为广阔,也更为激荡。泰昌的盛世,不应止步于此。”

一个更加宏大,也更为艰难的蓝图,在他心中渐渐清晰。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更深邃的海洋,更强大的对手,以及……帝国内部随之而来的、更为深刻的变革需求。

雪,依旧在下。但乾清宫内的烛火,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仿佛要驱散这世间所有的寒冷与黑暗,照亮一条通往前所未有辉煌的康庄大道。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