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33章 风唱的是谁的谱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333章 风唱的是谁的谱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晨光熹微,竹隙间的风声余韵未散。

众人怔立在黄精田边,仿佛还沉浸在昨夜那撼天动地的异象之中,犹疑着那风中律动是否只是集体的一场幻觉。

李青针缓缓坐直了身子,那些自地底涌出、缠绕在他腕间的铜绿色藤蔓,如同有生命的活物,悄无声息地滑落,缩回了湿润的泥土之中,了无痕迹。

他闭目凝神,指尖在身旁的地面上轻轻叩击了三下。

叩、叩、叩。

那节奏不急不缓,正是前日他提醒那些误食毒蘑的孩童,用以调整呼吸、排出毒素的暗号。

刹那间,整片广袤的黄精田仿佛收到了无声的号令,所有叶片在同一瞬间齐齐颤动,发出一阵低沉而浑厚的应和之声!

嗡——

音波如投入静湖的石子,化作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涟漪,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昨夜大战后残存于空气中的最后一丝污浊瘴气,在这音波的震荡下,竟被直接震成了最微小的尘埃,在初升的阳光下飘散无踪,化为虚无。

一直呆立在旁的赵篾匠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中爆射出一道惊悟的精光,他指着脚下肥沃的土地,又指了指气定神闲的李青针,嘴唇哆嗦着,终于喊出了那句让所有村民都心头剧震的话:

“地……这片地……它在学您治病!”

这匪夷所思的猜想,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众人蒙昧的思绪。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更是印证了赵篾匠这近乎荒诞的推论。

村中那三口世代饮用的水井,几乎在同一时刻,井底开始接连泛起细密的微泡,咕嘟作响。

原本因连日瘴气侵袭而略显浑浊的水质,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浑转清。

尤其是位于村子中央的那口老井,变化最为明显,清澈的水面上甚至浮现出一层淡淡的青色纹路,玄奥异常。

李青针闻讯赶来,他蹲下身,掬起一捧井水凑到眼前细细观察。

然而,水中倒映出的,却并非他自己清瘦的面容。

那赫然是一幅在水流中缓缓流动的、人体经络的缩略图!

图中,代表肺经的“肺俞穴”位置,正随着水面的微波,一起一伏地搏动着,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他不动声色,站起身,从一旁晾晒的草药架上取来几片晒干的紫苏叶,信手撒在井口边缘。

奇迹再次发生。

干燥的叶片一接触到井中漾出的水汽,枯卷的叶脉竟瞬间舒展开来,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在湿润的井沿石板上,自动排列成了四个古朴的篆字——宣、降、清、肃!

这正是中医论肺之功用的四大要诀!

当晚,几个常来此挑水的妇人,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相同的梦。

梦中,她们都听到了一个低沉温和的低语声,反复说着一句话:“水,也要喘气。”

次日天一亮,这几位妇人便像着了魔一样,扛着锄头来到井台,二话不说就在井台四周挖开了数道浅浅的沟渠,将井中满溢的活水引向周围的田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循环水系,令井水流动不滞,时刻保持着鲜活。

大地在学医,如今,连水也懂得了吐纳。

与此同时,赵篾匠拆了自家半堵篱笆墙,扛着一堆他珍藏多年的、带着竹节的老楠竹,叮叮当当地在流民们暂居的那片坡地上,搭起了一座奇特的“风廊”。

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只觉得自从昨夜看到那幅由藤蔓组成的石板经引流图后,就总觉得那图谱应该“立”起来,而不只是“躺”在地上。

这座风廊完全按照他的直觉搭建,十二根长短不一的竹管,按照十二辰位斜斜插入土中,每一根竹管的顶端,都被他凭感觉削成了形状各异的哨口。

晨风吹过,呜呜咽咽。

晚风拂过,如泣如诉。

风入竹管,竟奏出不成曲调,却又暗合某种韵律的奇妙声响。

当晚,李青针夜巡至此,在这座简陋又玄奥的风廊下驻足了良久。

他赵篾匠这无心之举,竟在无意间完美契合了上古医经《灵枢·九宫八风》篇章中,关于如何“避虚邪,守实土”的阵法原理。

尤其是斜向申位的那根竹哨,它发出的频率,恰好能够震散 lingering 在人体脾经之中,最难祛除的湿毒之气。

李青针伸出手指,悄然以指甲在风廊的主柱内侧,刻下了一组形似脉搏跳动的奇特数列。

这数列仿佛一个引子,让整个风廊的律动变得更加完整而和谐。

第三日午后,天色骤变,一场毫无征兆的骤雨倾盆而下。

雨水穿过风廊的无数竹哨,急促的雨点敲打在竹管上,奏出了一段段断断续续的旋律。

几个正在附近屋檐下躲雨的孩童,起初只是觉得好玩,可听着听着,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了起来。

那调子歪歪斜斜,却带着一种仿佛烙印在血脉深处的熟悉感。

他们一边拍着小手,一边跳着脚,口中唱道:“下雨啦,病跑啦,骨头唱歌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立于不远处屋檐下的李青针,瞳孔在这一刻猛然微缩!

那是……那是《诊脉法》残篇中,早已失传千年的“五运六气吟”!

此吟据传能以声波调和天地五运六气,祛病延年,原文早已散佚,仅存三句无人能解的断章!

而此刻,这些不识字的孩子,竟在用最天真的童谣,复原着上古典籍中那遗失的记忆片段!

大地在呼吸,水流在吐纳,而人,则在无意识中,唱出了天地间最原始的疗愈之歌。

这个村子,正在李青针的影响下,变成一个巨大的、活着的、懂得自我修复的生命体。

入夜,雨势渐歇。

赵篾匠捧着一卷用炭笔画的草图,神色肃穆地找到了李青针,请他过目。

纸上画的,是整个村落的俯瞰图。

但与寻常地图不同,上面用粗陋的线条,标注着一个个奇特的字样:“气口”、“毒眼”、“生门”、“死穴”……

赵篾匠指着图上七个被重点圈出的节点,那七处方位,竟与李青针数年前初到此地时,悄然布下的七种珍稀药植的生长位置,完全吻合!

“先生,”老篾匠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梦呓般的颤抖,“我昨晚……又做梦了。梦见您站在村后的山顶上,您的脚下,有无数亮晶晶的线连在一起,铺满了整个村子,就像一张网。”

“您没说话,但我一下子就懂了。”赵篾匠抬起头,眼中是彻骨的虔诚与信赖,“这个村子,它……它是个大病人。您一直在给它治病,现在,它需要扎一根大针!”

李青针沉默了片刻,他接过赵篾匠手中的炭笔,在那张布满了神秘符号的地图上,村北那片寸草不生的荒丘位置,重重地添上了一个红色的圆圈。

而后,他在圈旁,写下了两个字。

藏针。

第七日,凌晨。

天光未亮,村北那片被李青针圈出的荒丘,突然毫无征兆地剧烈一震!

紧接着,在所有被惊醒的村民骇然的注视下,荒丘的中心缓缓向上隆起,干裂的泥土被一股巨力撑开,无数裂缝如蛛网般蔓延。

嗤——

伴随着一声撕裂锦帛般的轻响,一根通体漆黑、表面却浮动着神秘金色纹路的藤茎,猛然破土而出!

它形如一根放大了千百倍的巨型毫针,针首微弯,带着一丝冷厉的钩状弧度。

藤茎一触及地面,便立刻生出无数细密的根须,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蔓延,交织成网。

更让村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每当有人怀着敬畏之心靠近,那根漆黑的藤蔓便会如同活物般轻微摆动,藤尖不偏不倚,正好指向那人身体内暗藏隐痛或旧疾的部位!

“神迹!是神迹啊!”

“这是老天爷赐下的神针!”

赵篾匠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他颤抖着伸出手,想要触摸那根藤蔓,却又在半途缩了回来,只是喃喃地唤它:“地龙……这是地龙针!大地长出的龙针!”

而一直静立在旁的李青针,此刻终于缓缓走上前。

他伸出手,在那根冰冷又蕴含着磅礴生机的藤茎上,轻轻抚摸了良久,眼中是无人能懂的复杂情绪。

终于,他一字一句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不是地龙针。”

“是《针经》失传的第九卷中所记载的——玄壤引。”

他的声音顿了顿,环视着一张张震惊而茫然的脸,用一种宣告般的语气,揭示了这最终的真相。

“大地,开始自己寻找病源了。”

话音未落,那根被命名为“玄壤引”的巨大藤针,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语,针尖忽然猛地一颤,不再指向任何一个村民,而是骤然调转方向,坚定不移地指向了遥远的西南方。

在那藤尖所指的尽头,百里之外,正是这方地域的中心——郡城所在!

全村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那根黑色的巨针,投向了遥远的地平线。

一股比昨夜瘴气更深沉的寒意,从每个人的心底升起。

他们治好了村子的“小病”,可这根由大地亲自孕育出的神针却在告诉他们,一个更庞大、更恐怖的“病灶”,正盘踞在远方。

李青针凝望着西南方向,原本平静如古井的眼眸中,第一次浮现出前所未有的凝重。

村子,只是一个症状。

那里,才是这场席卷天地的“大病”,真正的根源所在么?

注:原文中“lingering ”翻译为“残留的”,在上述译文里直接将“lingering 在人体脾经之中”翻译为“残留于人体脾经之中”,使句子更通顺自然。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