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31章 插根树枝也懂认穴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331章 插根树枝也懂认穴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那股燥热而浑浊的气息,裹挟着尘土与绝望,扑面而来。

李青针站在医馆的屋檐下,目光穿过摇曳的柳条,望向村口。

那里,黑压压的人影正蹒跚而来,像一群被狂风吹散的败叶。

他们衣衫褴褛,面色蜡黄,每走一步都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压抑的咳嗽声此起彼伏,像是破旧风箱在垂死挣扎,有些人的嘴角,甚至挂着触目惊心的暗红血丝。

山外的战乱,终究还是将瘟疫这头猛兽驱赶到了涪水村的门前。

然而,预想中的惊慌失措并未出现。

村里刚放下农具的汉子们,只是默默地看了来人一眼,便转身从自家墙角取出一捆色泽深褐的线香。

香头被火镰点燃,一股辛辣中带着草木清气的烟雾袅袅升起,迅速在村口弥漫开来。

流民们被这股奇特的味道一冲,咳嗽声竟奇迹般地减弱了几分。

他们下意识地停住脚步,畏惧又渴望地看着这个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李青针没有动。

他看见赵篾匠——那个平日里只会闷头编筐的男人,此刻却成了主心骨。

他指挥着几个年轻人,有条不紊地在村口通道上搭起了三道截然不同的竹帘。

最外一层,挂满了晒干的苍耳子,密密麻麻,如同天然的甲胄。

风一过,无数细小的果实碰撞,发出沙沙的声响,更将那辛辣的香气搅动得愈发浓郁。

中间一层,垂下的是一根根用艾草搓成的绳索,颜色青绿,散发着沉静的苦香。

而最内一层,竟是细细的陈皮丝,橙黄透亮,风过处,柑橘的清芬若隐若现。

三道帘,三种气味,三种功效。

苍耳通窍,艾草辟秽,陈皮理气。

看似简单的布置,却将一道无形的屏障,死死地挡在了瘟疫与村庄之间。

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怀中熟睡的婴儿,轻轻摇晃着,口中哼唱着一段奇异的歌谣:“风不来,邪不入,我家门口三道锁。苍耳挡,艾草拦,陈皮爷爷守家园……”

那调子,分明是李青针几年前教给村里孩子们的《避瘟谣》,却不知何时被他们自己改了词,变得如此贴切,如此鲜活。

就在这时,一阵凄厉的哭喊刺破了焦着的空气。

一对夫妇抱着一个浑身滚烫、呼吸微弱的孩子,踉跄着跪倒在竹帘前。

“神医!求求神医救救我的孩子!”

村民们自动让开一条路,却无人上前。

李青针正要迈步,却见几个妇人已然行动起来。

她们没有将孩子送入任何一间屋子,而是七手八脚地在村口的一片空地上,用几块木板和一卷草席,飞快地搭起了一张怪异的“床”。

这张床一半暴露在午后的阳光下,另一半则被厚厚的、带着泥土芬芳的温草席覆盖。

孩子的头下,枕着的不是柔软的棉枕,而是一个装填了石子的粗布枕头。

李青针瞳孔微缩,他走近几步,只看了一眼,心中便掀起巨浪。

日照为阳,草席导阴,那枕中之物……他伸手探入,指尖触到一片冰凉光滑,竟是数枚经过打磨的磁石!

向日补阳,藉草泄阴,磁石镇惊安神。

这分明是他多年前偶然构想,却因条件所限未能完善的“两仪调神法”的雏形!

是谁?

是谁将他一个不成熟的念头,变成了眼前这救命的造物?

他看向旁边一个脸上还带着泥污的少年,沉声问道:“这床是谁教你们搭的?”

少年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没人教啊。就是看您以前给王大爷晒腿的时候,好像就这么弄过一个架子,我们就学着搭了。”

李青针默然。

他想起来了,那是三年前,为了给一个风湿入骨的老人驱寒,他做过一次类似的尝试,却因效果不彰而放弃。

没想到,这无心之举,竟被这群山野村夫默默记下,并在今日,以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方式,绽放出了光芒。

他俯下身,准备为那孩子诊脉。

可当他的手指即将搭上那细弱的手腕时,却发现那里早已被几只小手占据。

几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轮流用他们小小的手掌,在那患儿的手腕上轻轻抚摸、按压。

一个虎头虎脑的女孩,用自己温热的手心覆盖着患儿冰凉的皮肤,嘴里念念有词:“我奶奶说,手心热就能赶走身体里的冷鬼。”

她刚松开,另一个瘦高的男孩立刻跟上,用他的小拇指,精准地点在患儿的“内关穴”上,力道不大,却持续不断。

“我爹打猎伤了胳膊,李先生就按这里,说这里通着心,堵了人就没气了。”

他们不懂什么叫经络,也不知何为穴位,更说不出半句医理。

他们所拥有的,只是祖辈口口相传的生活智慧,是田间地头最朴素的经验。

然而,就是这些最原始的“手段”,却在不知不觉间,为这个垂死的孩子完成了一次最基础的经络疏导。

李青针的手指悬在半空,迟迟没有落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静静地看着,直到最后一个孩子按压结束,他才伸出手指,在那孩子刚才按压的穴位上,用一种极其轻微、几乎不可察觉的力道,补了一记暗劲。

夜色如墨,村外荒坡之上,万籁俱寂。

突然,一簇、两簇、成片的幽蓝色荧光毫无征兆地亮起,如同鬼火,却又带着一种圣洁的气息。

数十株野生的薄荷,在没有一丝风的夜里,竟开始剧烈地摇曳起来,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祭祀。

李青针独自一人来到坡上,眼前的景象让他呼吸都为之一滞。

只见每一片薄荷叶上,都凝结着晶莹的露珠,而这些露珠的排列,竟隐隐构成了一幅繁复而玄奥的图案。

那图案,分明是古籍《解毒草经》中早已失传的至高秘法——“七曜化浊图”!

他立刻动手,小心翼翼地采下这些凝结着“神迹”的叶片。

连夜捣汁、熬炼,制成了一锅墨绿色的药汤。

天亮时,药汤被分发给每一个出现咳血发热症状的流民。

奇迹发生了。

服用药汤之后,所有患者都大汗淋漓,汗液中竟带着丝丝缕缕的黑色残渣。

仅仅半日,高热退去,咳血停止,萎靡的精神也迅速好转。

流民们对这药效奉若神明,却无人知晓药汤的来历。

村民们也只是耸耸肩,憨厚地笑道:“许是山里的草药自己显灵了,看你们可怜,来救你们了。”

数日后,瘟疫的阴影彻底散去。

那些从鬼门关被拉回来的流民,成群结队地来到李青针的医馆前,纳头便拜,誓要拜他为师,侍奉左右。

李青针却摇了摇头,他没有接受,只是伸手指了指不远处。

他指向正在村口修补竹帘的赵篾匠,指向那个在溪边淘洗草药、满脸皱纹的老妇,甚至指向那个蹲在地上,正用一根树枝,笨拙地在泥土上画着人体经络图的顽童。

“你们想找的人,不是我。”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昨天给你们屋子熏香,挡住毒气的是他;半夜喂你喝下救命汤药的是她;告诉你别靠近那条隔离线,免得把病气传给孩子们的,是他。”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一一望去,忽然间都沉默了。

他们看着那些朴实的面孔,那些粗糙的双手,那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村民。

人群中,一个断了条手臂的老兵,浑浊的眼眶突然红了,他望着赵篾匠的背影,声音哽咽:“原来……原来我们早就拜过了。”

又过了几日,李青针登上村后的崖顶。

他极目远眺,只见地平线的尽头,尘烟滚滚,宛如一条黄龙,正朝着涪水村的方向缓慢移动。

更多的流民,更多的病人,正在路上。

他轻叹一声,转身准备下山。

就在这一刻,他脚下的泥土突然裂开一道细微的缝隙。

一根铜绿色的藤蔓,如同一条拥有生命的青蛇,悄无声息地破土而出,以一种不容抗拒的温柔,轻轻缠住了他的手腕。

李青针一惊,还未及反应,那藤蔓便仿佛获得了某种指令,开始向着四野疯狂蔓延。

翠绿的枝条沿着山脊,穿过田埂,没入林间,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整个涪水村温柔地笼罩其中。

与此同时,远处的山坡上,一个刚刚痊愈的陌生孩童,正百无聊赖地玩耍。

他随手折断一根野树枝,信手插在干涸的土地上。

下一秒,那本该枯萎的枝条,竟自己弯曲了下去,枝条的尖端,如同最精准的指针,牢牢地指向地下的某一处。

那里,正蕴藏着一口甘甜的新井。

李青针看着手腕上生机勃勃的藤蔓,又望向远处那不可思议的一幕,忽然笑了。

风穿过山谷,带着草木的清香与新生的气息。

恍惚间,他仿佛听到了先祖涪翁当年在山巅之上,那响彻云霄的狂笑声。

“好!好啊!这才叫——医道不灭!”

他收回目光,心中的豪情与安宁前所未有。

手腕上的藤蔓微微震颤,传来一丝亲昵的凉意。

他凝视着远方连绵的山峦,那里,生命与死亡的考验还远未结束。

然而,就在他心境澄澈的瞬间,那根紧贴着他脉搏的铜绿色藤蔓,毫无征兆地,如活蛇般骤然收紧,一股冰冷的悸动,顺着他的手臂,直冲心底。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