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28章 三针还在土里长着呢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328章 三针还在土里长着呢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青光如水,自下而上,浸透了黄昏。

春耕时节的泥土气息混着草药的芬芳,在李家坳的上空盘旋,而这股气息的中心,正是李青针的家。

突然,一阵惊呼从他不远处的药田里炸开,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几个正在翻土的农人像是见了鬼一般,连滚带爬地退开,指着刚刨开的土坑,满脸骇然。

李青针闻声走去,只见坑中之物并非什么妖邪,而是三枚锈迹斑斑的铜针。

奇特的是,这铜针竟像是活物,针身被无数细如发丝的嫩白根须紧紧缠绕,针顶更是破土而出,倔强地顶着两片小小的绿芽,在晚风中微微颤动。

“神迹!是山神老爷显灵了!”一个老农颤抖着嘴唇,当即就要跪下磕头。

其他人也纷纷效仿,眼中满是敬畏与狂热。

在他们看来,这从土里长出来的针,无疑是上天赐予的祥瑞。

李青针却只是静静地看着,眼神里没有半分惊奇,反而透着一股久别重逢的温和。

他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拂去泥土,轻轻将三枚生根发芽的铜针捧在手心。

那触感温润,仿佛握住的不是金属,而是三段有了心跳的生命。

“都起来吧。”他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让人安定的力量。

他没有将这“神迹”供奉起来,而是走到田埂边,寻了一株长势旺盛的野生黄精,将三枚铜针再次轻轻插入黄精根旁的泥土里。

“让它接着长。”李青针拍了拍手上的泥,对满脸不解的村民们说,“当年插下去,不是为了有朝一日捡回来,是为了告诉这片养育我们的泥土——这里,可以生出希望。”

一句话,如晨钟暮鼓,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们愣住了,看着那三枚重新归于土地的铜针,再看看李青针平静的侧脸,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迹,而是一种可以亲手播种的信念。

寂静片刻后,一个汉子默默跑回家,取来一把生锈的锄头,用力地埋进了自家的药圃里。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村民们纷纷将家中废弃的铁器、铜器埋入土中,他们嘴里念叨着,这不是糟蹋东西,这是在“育针土”,是在为未来的希望施肥。

村里的气氛正因这小小的插曲而变得火热,一声凄厉的咳嗽却像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村口的老赵篾匠,刚刚编完最后一副承载草药的背篓,身子一软,猛地喷出一口鲜血,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李青针一步跨到跟前,三指搭上赵篾匠的手腕。

寸、关、尺三部脉象沉细欲绝,如风中残烛。

积劳成疾,心血耗尽,这已是油尽灯枯的“虚脱厥逆”之症!

此症凶险至极,寻常汤药已是杯水车薪,唯有以气驭针,进入传说中的“玄针境”,行回阳九针,方有一线生机。

李青针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到。

但他环视一圈围上来的、焦急万分的村民,却缓缓摇了摇头。

“赵伯这一辈子,编了多少药单,让我们的草药能走出大山?他救过多少人,你们数得清吗?”他站起身,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现在,轮到我们救他了。”

他没有取出针囊,而是指挥村民将赵篾匠抬入屋内,然后召集全村老少,围坐在院中。

他让每户人家取来家中最好的一味温补药材——老山参的切片,蜜炙的甘草,温阳的桂枝末……

“都拿在手上,放在自己心口。”李青针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引导力,“用你们的体温去温养它,心里想着赵伯的好。然后,一个一个传过去。”

村民们照做了。

一片人参,在壮汉滚烫的胸口捂热,传给下一个妇人;一把甘草,在少女温暖的手心紧握,再递给身旁的老者。

药材在近百人手中缓缓传递,仿佛凝聚了所有人的体温与祝愿,最后被送至赵篾匠的床前,堆成了一座散发着奇异暖香的小山。

“唱煎药谣。”李青针盘膝坐在床前,双目微闭。

“文火一分暖,武火一分炎,阴阳调和在心间……”

起初的歌声杂乱无章,但渐渐地,在李青针沉稳的呼吸引导下,所有人的哼唱汇成了一个节拍。

那节拍越来越慢,越来越沉,竟与床上赵篾匠若有若无的心跳声,逐渐同步!

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那堆积如山的药材上方,竟蒸腾起淡淡的白色雾气,雾气盘旋、凝聚,如同一条有生命的气龙,在李青针的头顶旋转。

李青针双手虚托,并未触碰赵篾匠的身体,却仿佛在拨动着无形的琴弦。

他引导着那股药气,缓缓下沉,对准了赵老头的胸口。

忽然,赵老头胸前“膻中穴”的位置,衣衫无风自鼓,像是有一根看不见的巨针,正在那里搅动、疏通着堵塞的经络!

那一瞬间,院中所有人的心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与赵篾匠的心跳、与那古老的煎药谣,达成了完美的共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院外的鸟鸣,山间的风声,屋后的小溪流水,一切声响都失去了独立的意义,汇成了一首恢弘而古老的吟唱——那正是失传已久的《诊脉法》开篇总纲,“天地应律章”!

“咳……咳咳!”

一声剧烈的咳嗽,赵篾匠猛地睁开了眼。

他大口地喘着气,原本死灰色的脸庞竟恢复了一丝血色。

众人一片欢呼,而李青针只是收回手,额头已是密密一层细汗。

“我……我做了个梦。”赵篾匠苏醒后第一句话,声音沙哑却清晰,“我梦见自己编了个好大好大的筐,筐底下……全是眼睛,每一根篾条都在跳,像活的一样。”

李青针微笑着扶他坐起:“那不是篾条,是你的经络在动。”

赵老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清明,他低头看着自己布满老茧的双手,喃喃自语:“所以……我这一辈子,不是在编筐,我是在……织命?”

话音落下的瞬间,屋外那棵本已过了花期的老桃树,竟在一阵微风中,骤然绽放出满树繁花!

粉色的花瓣随风飘入屋中,轻飘飘地落在每个人手中的药材残渣上,久久不曾落下。

几天后,李青针独自一人登上了后山那处荒废已久的崖洞。

那是传说中,他的师祖,汉代名医涪翁的隐居之所。

他从洞中石匣里,取出了一卷尘封百年的《针经》手稿。

他没有翻看,而是迎着山风,将这本足以让世间所有医者疯狂的孤本,一页一页,撕得粉碎。

纸屑如漫天飞雪,纷扬着落入山下的涪水之中。

诡异的是,那湍急的水流并未将纸屑卷走冲散,反而像一只温柔的手,将每一片碎纸都轻轻托起,顺着水流,漂向了下游的李家坳。

每一片纸屑落入水中,村里便有一户人家的窗口亮起灯火。

有妇人从河边洗衣时捞起一片湿纸,晾在窗台,她虽不识字,却本能地觉得上面那扭曲的墨迹很好看,便学着样子,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了新的篱笆编法,竟比原来的更坚固。

有孩童在水边嬉戏,捡到一片,照着上面的痕迹玩起了跳格子的游戏,跑跳腾挪间,竟不自觉地活动了筋骨。

更有农人无意中拾得,看着上面的纹路若有所思,第二天便悄然改变了自家药田的布局,使得药材长势愈发喜人。

《针经》未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了所有人的生活里。

李青针沿着山路缓缓归来,心中一片空明。

他做完了师父的嘱托,却又超越了师父的嘱托。

忽然,他脚下微微一绊,险些摔倒。

他低头看去,只见脚下的泥土裂开一道细缝,一根细如毫发、通体呈古朴铜绿色的藤蔓,正从地底破土而出,如灵蛇一般,轻轻缠绕住了他的脚踝。

那藤蔓看似柔弱,缠绕的力道却柔韧而坚定。

更让李青针心头一震的是,它接触皮肤的触感,竟与当年师父涪翁倾囊相授,让他感受过一次的,那传说中的“灵犀针”入体时的感觉,一般无二!

他缓缓蹲下身,将耳朵贴近地面。

他听见了,在那泥土的深处,传来一种极其轻微、却又无比密集的搏动声,如同万千根细针在同一时刻共鸣震颤。

远处,夕阳熔金,将村庄的轮廓染得一片温暖。

一个刚刚玩完跳格子游戏的小童,正捡起一根树枝,有模有样地在地上划拉着一个歪歪扭扭的人形,嘴里还嘟囔着:“这里扎一下,那里就通啦……”

李青针望着那孩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的影子,那影子仿佛一直延伸,延伸进了遥远的未来。

他忍不住低声喃喃,像是在对脚下的土地说,又像是在对早已远去的师父说:“师父啊,你说错了。”

风掠过他的耳际,带起一阵细微的、仿佛笑声般的回响。

“承者,不只是行之不停歇……而是,人人皆可为始。”

他伸出手,指尖即将触碰到那根神秘的铜绿色藤蔓,一股前所未有的悸动从脚踝处传来,仿佛大地深处有什么东西,正因他的这句话而苏醒。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