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256章 你才是那根没断的针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256章 你才是那根没断的针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股前所未有的浩瀚之力,自涌泉穴冲入,瞬间贯穿了阿禾的奇经八脉。

他整个人仿佛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座桥梁,一根扎根于天地之间的巨大银针。

他的经络与大地之下那看不见的地脉,在这一刻实现了完美的共鸣与连接。

他心念一动,尝试着将体内那股由涪翁传承而来的、精纯无比的针气,顺着这股连接,缓缓地、试探性地注入脚下的大地。

气如顽石,如水入海绵,没有丝毫阻滞。

下一刻,整个沙盘村的地面,发生了惊人的异变!

村中各处,那些由村民们依照《针经》所挖出的上百个泥穴,仿佛被同时点亮的星辰,齐齐绽放出比以往明亮数倍的柔和光晕。

光芒之中,那些代表着人体经络的沟壑纹路,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仿佛是被神工鬼斧重新深刻了一遍。

“天啊!地气……地气活了!”

正在连夜检测地气变化的柳妻,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瞠目结舌。

她手中的罗盘指针疯狂旋转,最终“啪”地一声,竟因承受不住这股暴涨的地气而从中碎裂!

她骇然地望向江心那道盘坐的身影,一个荒谬却又无比真实念头在她心中炸开:阿禾,已经成了这方天地的“**针枢”!

他不再需要走遍全村,亲手为每一个泥穴施针续气。

他只需要存在于那里,他本身,就成了真气的源头,成了为整个沙盘村续接大地命脉的核心!

天亮时分,一艘快船打破了江面的宁静,几个村民抬着一个浑身是血的汉子,跌跌撞撞地冲到岸边,声音里带着哭腔:“阿禾先生!救命啊!”

伤者喉咙处,一根细长的铁针从“廉泉穴”刺入,只留下一小截针尾露在外面。

他双目圆睁,喉头嗬嗬作响,已是出气多,进气少。

村里的老医者脸色惨白,连连摇头:“完了……这针卡住了喉间要害,拔,立刻血崩而死;不拔,也活不过半个时辰。”

这无疑是个死局。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江心石上的阿禾身上。

只见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平静地投向那名伤者,并未起身,更未靠近。

他只是静静地凝视着伤者喉咙处的铁针,足足三息。

就在众人以为他无计可施时,阿禾的双目之中,蓦地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精光。

下一瞬,令所有人永生难忘的奇迹发生了!

“叮……”

一声极其轻微的金属颤音响起,那根深陷于血肉之中的铁针,竟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捻动,自行向左旋转了半圈!

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半拳,却精准无比地避开了最致命的血管与神经。

“咳……咳咳!”

伤者猛地一阵剧烈咳嗽,那根要了他半条命的铁针,竟随着一口浓痰被他自己咳了出来,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危机,解了!

众人一片哗然,那老医者更是冲上前,不顾一切地为伤者把脉,随即震惊地发现,伤者体内,“通里”、“列缺”等几个关键穴位,正有几缕微弱却坚韧的气流在自主流转,修复着受损的经脉。

这不是任何外力所为!

老医者可以肯定,没有任何金针刺入,没有任何药物引导。

这……这是伤者被激发了最深层次的自愈本能!

柳妻看着远处依旧盘坐在江心石上的阿禾,嘴唇微微颤抖。

她明白了,刚才那一眼,阿禾并非用气功强行拨出铁针,而是以目光为针,隔空点穴,引动了伤者自身的生机!

这已不是“施针”,这是在“点化”!是医道的至高境界!

消息传开,整个沙盘村沸腾了。阿禾之能,已近乎神迹。

然而,阿禾并没有沉浸于这种敬畏之中。

他知道,涪翁的传承浩如烟海,他所领悟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为了让这门医道能真正流传下去,他决定将自己所悟的核心法门——《意引法要》记录下来。

他没有用笔墨。

他端坐于石上,取来一卷素白绢布,并指如刀,在自己左手指尖轻轻一划。

一滴殷红的血珠沁出,饱满而鲜活,带着一股奇异的生命气息。

他以指为笔,以血为墨,开始在绢布上书写。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当第一个血字“意”落下,那血迹尚未凝固,竟仿佛拥有生命一般,自行向外延展出无数细微的血丝,瞬间在字旁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人体经络图!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柳妻怀着敬畏之心靠近观看时,那绢布上的经络图纹竟微微一颤,其上的穴位流注路线,竟根据她的体质,自动进行了微调,变成了最适合她修行的版本!

柳妻大骇,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轻触摸了一下那血写的图纹。

指尖传来的,不是干涸血迹的粗糙,而是一种温润的、仿佛活物游走般的脉动。

她清晰地感觉到,那些渗入绢丝的血液,仍在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自我完善,自我演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猛地抬起头,看向阿禾依旧在滴血的手指,一个念头让她浑身剧震,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他不是在写书……他是在把自己的命,把自己的道,一滴一滴,一划一划,刻成一部活着的、能够与天地共鸣的、全新的《针经》!

村人们也被这一幕深深震撼了。

他们自发地来到江边,看着那个为了他们而耗费心血的身影,

他们没有再去塑什么神像,因为任何雕塑都无法承载这份恩情。

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用江边的陶土,捏了一枚小小的、粗糙的印章,在上面歪歪扭扭地刻下七个字:“痛起处即是穴”。

这是阿禾教给他们的,最朴素,也最核心的医道真理。

一个,两个,十个,上百个……全村老少,每一个人都捏了一枚这样的小印。

他们将这上千枚承载着同样信念的陶印,恭敬地堆放在了江心石的下方。

当天夜半,异象再生!

堆积如山的陶印忽然齐齐绽放出温润的金光,光芒之中,那些泥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熔炼,自行消融、汇聚、重塑。

最终,在江心石下,一方足有磨盘大小的巨印,缓缓凝聚成形。

巨印的印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字迹。

柳妻好奇地伸出手指,轻轻触碰印面。

就在指尖接触的刹那,印面之上,无数古朴的纹路如水波般荡漾开来,最终汇聚成五个大字——“医道传承印”!

这字迹,这气息,与当初涪翁在她体内留下的那枚传承印记,同出一源!

但却更加完整,更加恢宏,更加磅礴!

泪水,再次从柳妻的眼角滑落。她终于明白了。

“传承印……原来不是他一个人给的,”她喃喃自语,声音哽咽,“是我们所有人,用我们的心,一起……把它还给了这方天地。”

数日后,江上起了大雾,白茫茫一片,遮天蔽日。

阿禾自江心石上起身,立于一叶扁舟的舟头,白衣胜雪。

面对着这弥漫天地的水汽,他缓缓抬起右臂,长袖一挥。

刹那间,风云变色!

整片江面的浓雾,仿佛受到了某种至高无上的号令,骤然向内收缩、凝结,竟在瞬息之间,化作了亿万枚比尘埃还要细微的光针!

这些雾针无形无质,却蕴含着至纯的生机与《针歌》的韵律。

随着阿禾袖袍的挥动,它们如一场无声的春雨,浩浩荡荡地洒向江的两岸,飘向更远的地方。

凡是被这雾针拂过身体的人,无论是在田间劳作的农夫,还是缠绵病榻的老人,都感觉如沐春阳,四肢百骸一阵说不出的舒泰,仿佛体内多年的沉疴顽疾,都被这温柔的雾气悄然洗去。

几天后,百里之外的村落接连传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一场奇异的大雾过境之后,村中许多人的多年顽疾,竟然都奇迹般地痊愈了。

官府派人前来调查,取江水,验雾气,却发现其中无毒无药,没有任何可疑成分。

唯一的异常,就是在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古老歌谣的余韵。

他们不知道,医道,至此,已然自成气候。

夜深了。

阿禾独自坐在江心石上,万籁俱寂。

他忽然听到,江心深处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叮”响,清脆悦耳,如同银针落入玉盘。

他猛地抬头,只见前方迷蒙的江雾之中,有一点金光微微闪烁,隐约勾勒出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正悠然垂钓。

是涪翁!

阿禾心中一震,起身便要上前拜见。

可他身形刚动,那点金光与渔翁的身影便如泡影般倏然散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是他回来了吗?”柳妻不知何时来到了岸边,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与怅然。

阿禾在江心石上沉默了良久。

他没有回答,而是缓缓抬起右手,并起食指与中指,轻轻叩在了自己胸口的“膻中穴”上。

一声清鸣,不大,却异常清晰。

它并非来自血肉的撞击,而是直接从他的心脉深处发出,带着一种奇特的、能够与天地万物共鸣的韵律,远远地传了出去。

他笑了,那笑容无比释然。

“不用找了……”他轻声说,“现在,每一个听见这声音的人,都是他。”

远处,村落的灯火下,一个正在玩泥巴的孩童,像是感受到了什么,竟无意识地哼起了几句不成调的《针歌》。

而在他脚下,一个刚刚挖好的泥穴,在深沉的夜色中,微微地,亮了一下。

江水无声,星河垂野,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那一夜,当月上中天,万物归于沉寂之时,阿禾再次于江心石上盘膝而坐。

外界的一切喧嚣都已远去,只剩下深邃的静。

然而,就在这片极致的宁静之中,他开始听见一种全新的声音。

那是一种节律,不来自于江河,不来自于风,而是来自于他自己生命的最深处。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