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209章 针声断处,谁在接唱?

没错,这就是我的想法。

那声脆响之后,那令人不安的寂静……结束了。

那根针,旧时代的象征,已被粉碎。

但这不仅仅是摧毁某样东西,更是关于新的开始。

现在,新旧交锋的时刻来临了。

那是春分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火味,成千上万人的紧张情绪也在空气中弥漫。

他们前来见证,前来相信。

接着,柳的妻子,稳如泰山般,采取了行动。

“咔嚓。”干脆利落的一声脆响。

那根金针,那件遗物,没了。

人群……惊呆了。

但柳的妻子说出了我一直在等待的话:“不,这是让道走出神坛。针不断,薪不燃。”(不,这是要把道从神坛上请下来。

如果针不断,柴就烧不起来。

)我的计划,必须实现。

接着,一片混乱。

一个孩子命悬一线。

那个女人,眼中满是求救的呼喊。

但我没动。

我动不了。

我一直在教导,而不仅仅是行动。

看着那个年轻的实习医生拿着《误针录》,那本新教科书,走上前,真是让人紧张得要命。

但她做到了!

她问道:“气血往哪走?”(气血往哪里流动?

)然后,那个孩子……孩子活下来了。

这不仅仅关乎我,更关乎知识的传承方式。

后来,那个年轻人……他来质问我。

那个“为什么?”不可避免的问题。

于是,我和他一起走到河边。

我提出了一些问题。

哪盏灯是他师父的?

哪些不是?

道……不是某一个人的秘密。

它是所有灯火汇聚在一起,所有知识的总和。

“医道亦如此——不在一人手中,而在万灯相照。”(医道也是如此——不在某一个人手中,而在千万盏灯相互映照之中。

)他明白了。

那天晚上……祠堂里。

灾难降临。

但……真的是灾难吗?

地面裂开了。

一块空白的石碑浮现出来,闪闪发光。

我的师父……李柱国。

他出现了。

他没有说话。

相反,那些核心原则,如血液般流淌,被刻在了石头上。

然后,是最后的话语……“道不可言”(道不可言传)。

我的福分,我的时刻。

接着,那个盲眼的孩子。

他亲手制作的竹针,断了。

它引发的震动……太惊人了。

每个人都把他们的针折断了。

每根针都象征着过去。

每一片碎片都是迈向未来的一步。

“无针碑”(无针之碑)。

一座象征着现实的纪念碑。

当河水洒在上面的那一刻……完美。

结束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独自走着。

风中的歌声……终于!

它尝尽了一切。

但空气……变了。

那雨的气息。

风向变了……一场变革即将来临。

天空渐渐暗下来。

这是一种全新的气息。

更原始的东西即将到来。

我们做到了。

我们治愈了。

我们活下来了。

但是……还有别的东西要来了。

万众瞩目之下,祭台之上,柳妻一袭素衣,神情肃穆得如同山巅的孤松。

她手中捧着的,正是那枚程高赠予的信物,涪翁李柱国曾用以代师授徒、象征着医道正统传承的黄金首针。

金针在春日阳光下熠熠生辉,那光芒仿佛浓缩了百草盟数百年的荣光与沉珂。

人群的呼吸都停滞了,空气粘稠得像是凝固的蜜。

他们等待着,等待着程高接过这枚金针,登临医道之巅,昭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然而,柳妻并未将金针递给程高。

她只是静静地,用那双曾无数次调配草药、抚慰病患的双手,将金针横于胸前。

而后,在数万道目光的聚焦中,皓腕微沉,指尖发力。

“咔嚓!”

一声轻响,清脆得像冰面碎裂,却又沉闷得仿佛巨石砸入深潭。

那枚象征着无上权柄与道统的黄金首针,应声而断。

一截,两截。

断口处的光芒瞬间黯淡,仿佛一位巨人的脊梁被硬生生折断。

全场死寂。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斩断,万物的生音都被这一声折断之响吞噬。

风停了,鸟噤声了,连远处江水的涛声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

人们脸上的期待与狂热,瞬间凝固成错愕与惊骇。

“疯了……疯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医浑身颤抖,指着台上的柳妻,嘴唇哆嗦着,几乎说不成话,“这……这是毁祖!是在刨我们医道的根啊!”

他的声音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瞬间激起千层浪。

人群中爆发出嗡嗡的议论,质疑、愤怒、不解的情绪如野火般蔓延。

柳妻却对周遭的喧嚣恍若未闻。

她高高举起那两截断针,目光如炬,扫过台下每一张惊疑不定的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不,这不是毁祖。”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道:“这是在请道,走出神坛!”

“针不断,则道为器,为权,为神像,高悬于庙堂,供人膜拜。唯有针断,道才能化为薪,化为火,燃于乡野,暖及万家!”

话音落,满场再次陷入一种更为深刻的寂静。

人们咀嚼着这句话,脸上的愤怒渐渐被一种茫然和思索所取代。

就在此时,祭典外围的人群突然一阵骚动,一个凄厉的哭喊声撕裂了这凝重的气氛。

“救命!程神医救命啊!”

一个衣衫褴褛的村妇,怀抱着一个面色青紫、已然昏迷的幼童,疯了似的冲开人群,踉踉跄跄地扑到祭台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求程神医出手,救救我的孩子!他……他快不行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从断针转向了那个危在旦夕的孩童,又齐刷刷地投向了自始至终静坐如山的程高。

这,才是他们心中医道的模样——救死扶伤,力挽狂澜。

这正是程高证明自己的最好时机!

只要他出手,用那出神入化的针术救活这个孩子,所有对“断针”的疑虑都将烟消云散。

然而,程高只是静静地看着,眼神悲悯,却纹丝不动。

“程神医?”村妇的哭求带着绝望。

“程先生,您……”台下有医者焦急地催促。

程高仿佛没有听见。他不动,如同一尊石佛。

人群的议论声再次响起,这一次,里面夹杂了失望与不齿。

“见死不救?”“他难道真的疯了?”“难道折断了金针,连医者的心也一起折断了吗?”

就在这千夫所指的时刻,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

“我……我来试试。”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女从人群中走出。

她正是百草盟中接受程高心法培训的第一批执针者之一,手中握着一枚普通的铜针,脸上满是紧张与惶恐。

她走到那孩子身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按照《误诊录》中所述,仔细辨别着孩子的症状。

“面色青紫,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是厥证三候。”少女喃喃自语,随即举起铜针,对准了孩子头顶的“神庭穴”。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她即将落针的刹那,程高那古井无波的声音终于响起,轻飘飘地问了一句:“气血往哪走?”

这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惊雷在少女脑中炸响。

她浑身一颤,举针的手僵在半空。

神庭穴,引阳气上行,可这孩子明明是气机闭塞,阴寒内盛,再引阳气,岂不是火上浇油?

是了!厥症,当先开其闭,通其塞!

少女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她猛地收回铜针,转而毫不犹豫地刺向了孩子人中的“水沟穴”!

这一针,快、准、狠!

只听得那孩子喉间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紧接着,“哇”的一声,一口黑色的涎液被咳了出来,青紫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恢复红润。

孩子,活了!

人群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与掌声!

他们看向那个激动得流泪的少女,又看向依旧静坐的程高,

原来,他不是不救。

他是在用一个鲜活的生命,告诉所有人——医道,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的道。

祭典结束后,一个满脸不忿的青年拦住了程高的去路,他正是方才在台下催促程高救人的医者之一。

“程先生,我还是不明白!您为何要袖手旁观?万一那姑娘失手,一条人命就没了!您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程高没有回答,只是温和地看了他一眼,示意他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江边。

夜幕已经降临,江面上渔火点点,如繁星坠落水面,随着波光荡漾。

程高指着那满江的灯火,问道:“你看这江上,哪一盏是当年涪翁垂钓时点的灯?”

青年一愣,茫然地摇了摇头:“涪翁已是几百年前的人物,他的灯……早就灭了。”

程高又问:“那你看,这满江的灯火,哪一盏又不是涪翁的灯呢?”

青年再次愣住,他看着那一盏盏灯火,它们彼此映照,光芒交织,将整片江面照得亮如白昼。

他忽然明白了,任何一盏灯都不是涪翁的灯,但每一盏灯的光亮里,都有着涪翁当年点亮第一盏灯的影子。

灯火相传,光芒相映,早已不分彼此。

见他眼中露出彻悟之色,程高微笑道:“医道亦是如此。它不在某一个人的手中,而在万千灯火的相互照亮之中。”

当夜,祠堂之内异变陡生。

祠堂中央的青石地面,毫无征兆地塌陷下去,一个数丈深的巨坑赫然出现。

坑底没有泥土,只有一块孤零零的空白石碑,无字,无纹,仿佛亘古便立在那里。

最后一缕青雾自坑底升腾而起,凝聚成李柱国那熟悉而又虚幻的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静静地立于碑前,嘴唇开合,似乎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他缓缓抬起手,轻轻抚摸在那空白的碑面上。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石碑之上,竟凭空浮现出无数血丝般的细密纹路,纵横交错,玄奥无比,正是那《针经》的总纲心法!

那些纹路只亮了短短一瞬,便又迅速褪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青雾散尽,李柱国的身影也随之消失。

空旷的深坑里,只余那块石碑,碑底不知何时多了四个古朴的刻字:

道不可说。

程高双膝跪地,朝着空无一物的深坑,重重叩首。

他知道,师尊已经用这种方式,传授了他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第二天,一个消息传遍了百草盟。

沙盘村那个因误针而失明的盲童,拄着竹杖,摸索着来到了祠堂。

他从怀里掏出一根自己用竹子削成的、粗糙的竹针,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其折断,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断针埋入了那个深坑之中。

他的举动,仿佛一个无声的号令。

在场的所有医者,无论老少,都默默地走上前,取出自己的针。

金针、银针、铜针、骨针……那些曾被他们视若生命的器具,此刻被毫不犹豫地折断,投入坑中。

成千上万的断针,埋葬了旧日的荣光,也孕育着新生的希望。

柳妻走上前,在那块空白的石碑上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