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124章 医道启元,宿命再临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124章 医道启元,宿命再临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晨雾散得极快,程高扶着李柱国走出墓道时,涪水江面上已浮起金鳞似的波光。

王二狗的粗布衫还沾着青冥弟子的血渍,却早把竹筐里的盐袋收得整整齐齐;赵子衡抱着酒坛的手仍在发抖,酒液顺着坛口往下淌,在青石板上洇出个歪歪扭扭的字。

师父,您后背的汗...程高的声音发颤,指尖触到粗布中衣时又缩了回来——那布料贴在皮肤上,凉得像浸过冰水。

李柱国没应。

他盯着掌心的玉印,青铜表面的纹路还在流动,九道山脉的轮廓逐渐清晰,中间的红点正对着脚下的黄泉医冢。

石壁上那行小字寻九脉归一之处,得医道不死之魂还在渗着石粉,被晨风一吹,簌簌落在他鞋尖。

太乙墟。他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砂纸擦过青铜。

程高、二狗、子衡同时抬头——他们都听过这名字,在师父偶尔翻书时的低吟里,在老医匠们的传说中。

那是医道初创之地,是黄帝与岐伯论针的草庐,是所有医者的魂归处。

原来天禄阁的火,烧不尽的...李柱国的拇指摩挲过玉印上的山脉,右眼里的火又旺了些,是这里。

王二狗挠着后脑勺凑过来:师父,这破地图能当船票使?

咱明儿就划着渔舟去?

不是破地图。赵子衡突然插话,他盯着玉印投在地上的影子,酒坛地磕在石砖上,是...是医道在召唤。

李柱国抬头看他。

这小子跟了半年,总爱捧着《山海经》翻,此刻眼底亮得像淬了星子。

他突然想起天禄阁的夜,自己校书时,刘向的儿子刘歆也这样盯着竹简,说典籍有灵,终会寻到该读的人。

回医馆。他将玉印收进怀里,转身时衣摆带起一阵风,吹得程高额前的碎发乱飞,该做的事,得趁活着做完。

涪水医馆的竹帘被风掀起又落下。

程高煮的药汁在泥炉上作响,王二狗蹲在院角劈柴,斧头剁在槐木上的声音惊飞了两只麻雀。

李柱国坐在主位,玉印压在茶盏旁,青铜凉意透过木纹渗进掌心。

我要去太乙墟。他扫过程高泛白的指节,扫过二狗停在半空的斧头,扫过子衡攥皱的《汤液经》,但不是现在。

程高猛地抬头:师父是要...

医道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李柱国抓起茶盏抿了一口,苦得皱眉——程高这小子总把药当茶煮,当年天禄阁烧了,我躲进渔翁的壳里;后来青冥派来抢,我缩在医馆的墙后。

可玉印告诉我...他拍了拍心口,医道要活,得有人传,得有火种。

王二狗把斧头往地上一戳:俺跟着师父!

挑水劈柴,背药箱子,啥都能干!

不止你。程高突然站起来,茶盏在桌上磕出脆响,师父既然得了医圣真传,何不开门收徒?

当年您拒了多少权贵求师帖,可天下还有多少像二狗这样的憨小子,像子衡这样的痴书生?

咱们聚齐天下医者,哪怕一人记一页,也能把《针经》补全!

李柱国盯着这个跟了三年的徒弟。

程高初来时有双畏缩的眼,现在那眼里燃着他当年在天禄阁见过的光——是校书时看到失传经方的光,是给濒死村妇下针时的光。

他突然笑了,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起来,涪水医盟。

程高,你管收徒;二狗,你管护院;子衡,你管抄经。

明日起,医馆大门不关,凡怀仁心者,带半卷医书就能进门。

三个月后。

涪水医馆的青石板被踏得发亮。

穿粗布衫的农夫抱着高烧的娃冲进来,程高的赤针在大椎穴上一点,孩子的哭声立刻响得震瓦;穿儒生长衫的书生扶着咳血的老父跨门槛,赵子衡翻着《脉经》念浮而无力为虚,王二狗已经把药罐搬到了泥炉上。

再世华佗!有白发老妇跪在门口,手里攥着刚摘的野菊,我那瘫了五年的老头子,扎了七针就能扶墙走了!

李柱国蹲在江滩上补渔网,竹笠压得低低的。

身后医馆传来的人声像涨潮的水,漫过他的脚面。

程高跑来找他时,他正把最后一根竹篾穿进网眼:师父,又有三个从南阳来的医匠,带着《明堂孔穴图》的残本。

李柱国把渔网往江边一抛,溅起的水花打湿了程高的青衫,但记住——医盟收的是人心,不是名声。

夜来得静。

李柱国坐在医馆后堂,玉印在烛火下泛着暖光。

地图上的九道山脉愈发清晰,太乙墟的位置像颗跳动的红心。

他摸出怀里的旧绢帕,上面用朱砂写着张机 字仲景——那是二十年前在洛阳街头,他给个咳血的少年扎针时,少年塞给他的。

当年你说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李柱国对着烛火吹了口气,绢帕上的字迹被吹得颤了颤,现在,该我去找你了。

窗外传来更鼓声,三更了。

他把玉印贴身收好,转身时瞥见案头新抄的《针经》,墨迹未干的九针十二原四个字,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夜漏已过三更,涪水医馆后堂的烛火忽明忽暗。

李柱国将最后一页新抄的《针经》压在镇纸下,指节叩了叩案头那卷泛黄的《七略·方技略》——这是他从天禄阁火场里抢出的残本,卷首医经者,原人血脉的字迹被烟熏得发焦。

该去见见张苍了。他对着窗外的涪水喃喃。

张苍是当年天禄阁同值的校书郎,虽不通医术,却因负责典籍目录编纂,见过太多秘辛。

三个月前整理医盟新收的《黄帝虾蟆经》时,残页里夹着半枚青铜鱼符,正是张苍的私印。

江风卷着湿意扑进窗棂,李柱国裹紧粗布外袍。

程高守在前厅值夜,药香混着他均匀的呼吸声飘进来;王二狗的鼾声从柴房传来,像闷在瓮里的雷;赵子衡许是又在翻《山海经》,东厢的烛火还亮着。

他摸了摸怀中发烫的玉印,轻轻推开后窗。

张苍的宅院在涪水上游的竹林深处。

李柱国踩着露水未干的青石板,远远便见院门上挂着两盏白灯笼——他记得张苍最厌素色,三年前还笑骂过白灯笼招鬼。

柱国兄。门内传来沙哑的招呼,张苍扶着门框站在阴影里,鬓角全白了,右手小指齐根而断,你终究还是来了。

李柱国的瞳孔微缩。

那截断指是天禄阁失火时的旧伤——为抢出一卷《扁鹊脉书》,张苍被塌下的梁木砸断了手。

他盯着张苍眼下青黑的阴影,突然伸手扣住对方手腕:你病了?

不是病。张苍抽回手,转身往院内走,竹杖点地的声音像敲在人心上,是被人下了咒。他推开正厅木门,案上供着三盏长明灯,灯芯燃得噼啪响,半年前有人寻我,说只要交出天禄阁未编目典籍的名录,就解我指上的毒。

我没应,他们便在我腕间种了蛊,每月十五子时,骨头缝里像有千万只蚂蚁啃。

李柱国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银针。

他在张苍腕间摸到了,那道若有若无的青线,正是青冥医会的蚀骨蛊——当年他们抢《针经》残卷时,用过同样的手段。

你今夜来,是为太乙墟。张苍突然笑了,笑得眼眶发红,二十年前你抱着被烧的医典在天禄阁哭,我就知道,这一天总会来。他从供桌下摸出个漆盒,打开时一股陈腐的书卷气涌出来,这是当年刘向大人未刊的《别录》副本,里面夹着段注记:太乙墟者,医道源也,藏医神于九脉之下,封其术以镇天数。

李柱国的呼吸陡然一滞。

他接过泛黄的绢帛,借着灯光看清上面的小字:医神者,上古大医,能令枯骨生肉、断脉重续,然其术逆阴阳,犯天忌,故黄帝与岐伯以九针为锁,封于太乙墟中。

锁了千年?他的声音发颤,那玉印上的九道山脉...

是说。张苍的竹杖重重砸在地上,我前日收到密信,说青冥医会的人在寻解锁之法。

他们要的不是医典,是医神的术!他突然抓住李柱国的胳膊,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柱国,你不能去!

那地方...那地方根本不是医道圣地,是...

院外忽有夜枭长啼。

李柱国反手扣住张苍的脉门,银针已抵在对方极泉穴上——这是他方才摸到的,张苍后颈有枚朱砂痣,位置与青冥医会的耳目印分毫不差。

他的声音冷得像淬了冰,你方才那些话,有几句是真?

张苍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黑血,染脏了李柱国的衣袖:他们...他们在我饮的茶里下了鹤顶红...他踉跄着抓住李柱国的衣襟,太乙墟...锁的不是医神,是...话音未落,整个人重重栽倒在地,后颈的朱砂痣诡异地泛起幽蓝。

李柱国蹲下身合上张苍的眼睛。

他在死者掌心发现半枚青铜鱼符,与三个月前残页里的那枚严丝合缝——原来张苍早就在传递消息,直到最后一刻都在拖延时间。

夜风卷起供桌上的绢帛,封其术以镇天数几个字被吹得飘起来,落在张苍染血的手背上。

青冥医会。李柱国将鱼符收进怀中,转身时带翻了长明灯。

火焰舔上供桌的瞬间,他瞥见梁上垂着根细如发丝的银线——有人在监听。

第二夜,涪水医馆外的老槐树上多了串风干的茱萸。

王二狗蹲在墙根啃玉米,突然把玉米棒子往地上一摔:师父!

树杈上那鸟不对劲!

李柱国正在教赵子衡认太渊穴,闻言抬头。

那只灰斑鸠的爪子上系着红绳,正是青冥医会的信鸽标记。

他冲程高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掀开窗子,赤针破空而出,精准钉在斑鸠尾羽上。

明日寅时,我带二狗去上游采石菖蒲。李柱国故意提高声音,子衡,你守着医馆,别让那锅补心汤熬糊了。

寅时三刻,涪水江畔的芦苇荡里,王二狗攥着砍柴刀的手直冒汗:师父,这地儿比咱上次遇野熊的林子还瘆得慌。他话音未落,十数道黑影从芦苇丛中窜出,青冥医会的玄色劲装在晨雾里若隐若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来了。李柱国的玄针从袖中滑出,在掌心转了个圈,二狗,护好后路。

这是场短兵相接的恶战。

青冥弟子的柳叶刀带着腥风劈来,李柱国的银针却更快——,两针下去,最前面的两人便瘫在地上抽抽;王二狗的砍柴刀舞得虎虎生风,刀背磕在敌人手腕上,声里,三柄刀同时落地。

留活口。李柱国低喝。

程高不知何时从芦苇荡另一侧包抄过来,赤针点中最后一人的哑门穴——正是方才在医馆外盯梢的青冥小头目。

说,谁派你们来的?李柱国的银针抵住对方气海穴再不说,我让你尝尝玄针乱脉的滋味。

小头目额角的汗大颗大颗往下掉:是...是医主大人!

他说涪翁手里有太乙墟的地图,要我们...他突然剧烈抽搐,嘴角渗出黑血,大人...在长安...等您...

李柱国的银针地落在地上。

他扯开小头目衣襟,心口处纹着条衔尾蛇——这是当年王莽新朝秘卫的标记。

原来青冥医会不过是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藏在长安的宫阙里。

启程前夜,涪水医馆的灯火彻夜未熄。

程高蹲在灶前添柴,火光映得他眼眶发红:师父,我跟您去。

医盟刚立,不能散。李柱国将《针经》新抄本交到他手里,你守着医馆,守着这些愿意学医术的孩子。他转向王二狗,后者正往包袱里塞晒干的野果,二狗,到了长安别贪吃,看见糖葫芦也得先护着子衡。

赵子衡抱着《山海经》站在门口,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师父,我查过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