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 第145章 破圈!纪录片点击破亿,预售狂揽一亿一!

深夜两点,《流浪地球》的剪辑室里依然灯火通明。

李扬正俯身在调色台前,专注地调整着地下城场景的色调。

屏幕上,冰冷的钢铁结构与温暖的居民区灯光形成强烈对比。

“这里的光影还要再柔和些。”李扬对身边的调色师说,“要让人感受到,即便在世界末日,人类依然在努力营造家的温度。”

就在这时,王紫逸举着手机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扬子,你快看微博!出大事了!”

李扬头也不抬,手指仍在调色台上细微移动:

“等会儿,这个镜头的光影关系还没处理好。”

“不是啊!”

王紫逸直接把手机屏幕凑到他眼前,“你看这个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1亿了!还有这个,《流浪地球:你不知道的事!》纪录片,全平台点击量已经突破三千万了!”

李扬这才勉强将视线从屏幕上移开,扶了扶眼镜,茫然地看着手机屏幕上滚动的数据:

“我们......又没花钱做营销,这怎么回事?”

他的话音刚落,剪辑室门口突然亮起一道白光。

原来,央视纪录片团队正在拍摄《流浪地球》的幕后花絮,恰好捕捉到了这个瞬间。

镜头里,李扬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头发略显凌乱,脸上还带着通宵工作的疲惫,那双盯着手机屏幕的眼睛里写满了真实的困惑。

这个画面在第二天播出后,迅速被网友截取传播。

有网友在画面上配文:“我就是个拍电影的,不懂这些”,这个梗立即在网络上爆红。

李扬那纯粹专注的形象,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热议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而让更多人对他和他的作品产生了好奇。

而这一切的直接受益者,就是《流浪地球:你不知道的事!》这部纪录片。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股热潮直接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票房收益。

尽管距离正式上映还有近五个月,但在各大票务平台上,《流浪地球》的“想看”人数呈指数级增长,预售票房在话题最热的一周内就突破了5000万,随后稳步攀升。

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线上狂欢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世界蔓延。

在青岛东方影都,原本计划拆除的地下城场景意外地成为了热门景点。

影城负责人紧急调整计划,推出了“流浪地球片场探秘”活动。

开园第一天,等候入场的游客就排起了长达一公里的队伍。

“我专门从西安坐火车过来的。”

一位大学生兴奋地对着当地电视台的镜头说。

“看了纪录片里李扬导演如何搭建这个场景,我就特别想亲眼看看。

特别是那个重达三吨的钢铁穹顶,在纪录片里看到工人们如何一锤一锤地打造出来,太震撼了!”

场景内,游客们纷纷在主要场景前拍照留念。

最受欢迎的是主角刘启的住所,那里的每一个道具都是按照剧本描述精心布置的。一位中年游客指着墙上的老式挂钟说:

“看!这就是纪录片里提到的那个道具,李扬导演特意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说是要体现末日之下人们对旧时代的怀念。”

与此同时,票务平台的数据监控显示,在影城开放探秘活动的一周内,《流浪地球》的预售票房又迎来了一波小高峰,新增了2000万预售,总预售票房突破7000万。

与此同时,在北京天文馆,一场名为“《流浪地球》中的科学与幻想”的特别讲座正在举行。

能容纳5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

天文馆研究员指着大屏幕上的行星发动机模型说:

“李扬团队在设计这个发动机时,专门咨询了中科院的专家。

虽然现实中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技术,但其背后的核聚变原理是真实的。”

台下,一位父亲低声对身边的小儿子解释:

“就像讲座里说的,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真的推动地球,但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核聚变,也许有一天......”

小男孩睁大眼睛,认真地说:

“那我长大要当科学家,帮李扬叔叔把地球推走!”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天文馆不断上演。

在上海科技馆,行星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模型成了最受欢迎的展品;

在成都科技馆,志愿者们穿着特制的“航天服”,为参观者演示太空行走的原理。

教育界的反响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将《流浪地球》列入中小学生科普推荐片单后,预售票务系统显示,家庭套票的预订量单日激增3000万元,总预售票房顺利突破1亿元大关。

在北京某重点中学的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以“如果地球要去流浪”为题写作文。

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还表现出了惊人的科学素养。

“我要造一个超级大的发动机,用月球当燃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不过我得先计算一下月球的重量够不够......”

另一位中学生则写道:

“当地球开始流浪,我要在飞船上种一棵树,让它在太空中开花结果。

这样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记得曾经的家园。”

这些作文被老师们分享到网络上,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热潮。

有教育专家评论说:“《流浪地球》点燃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这种影响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

而在市井生活中,这种影响更加明显。

在北京的一家火锅店里,老板特意推出了“流浪地球套餐”,每张餐桌上都贴着行星发动机的简笔画。

在成都的一个菜市场里,卖菜大妈们聊天时都会提到:

“听说那个拍《流浪地球》的导演,为了一个镜头能拍上整整三天呢!”

此时,《流浪地球:你不知道的事!》纪录片点击量已经突破9000万,向着1亿大关发起最后冲刺。

而电影的预售票房也在持续发酵中达到了1亿1000万,创造了国产电影预售新纪录。

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李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

他仍然每天在剪辑室里工作到深夜,偶尔听到同事们讨论网络上的热议,也只是淡淡一笑,然后继续埋头工作。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特别的信。

信来自甘肃山区的一所小学,信封里装着孩子们画的《流浪地球》主题画作。

其中一幅画上,地球长出了翅膀,在星空中飞翔,下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

“谢谢李扬叔叔,让我知道了星星也可以这么近。”

李扬拿着这幅画,在剪辑室里沉默了很久。

窗外,北京的夜空难得地能看到星星。

他轻轻把画贴在剪辑台的隔板上,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这部电影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普通的科幻片。

它正在以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悄然改变着这个时代。

新浪微博总部16楼的会议室里,一场小型庆功会正在举行。

张明站在投影幕布前,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各位,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周的成绩单。”他点击遥控器,幕布上出现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据:

“微博日均下载量环比增长275%,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新增用户占比达到47%。”

张明特意停顿了一下,让这个数字在与会者心中沉淀。

产品总监李晓接过话头:“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活跃度。

流浪地球相关话题的总阅读量突破20亿,产生原创内容超过300万条。而且......”她切换下一页,“用户平均停留时长从之前的2.1分钟提升到6.8分钟。”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惊叹声。

“让我给大家看几个典型案例。”

张明点开一段视频,画面中是成都一家火锅店,墙上挂满了《流浪地球》的手绘海报。

“这是成都的星际火锅,老板因为在我们平台上发布了店内的流浪地球主题墙,一周内登顶当地区域热搜,营业额增长了四倍。”

接着,他展示了甘肃某县城中学的微博页面:“这个县级中学的官方微博,因为发布了学生们的流浪地球科幻作文,单条微博阅读量突破百万,被转发超过5万次。”

运营总监王磊补充道:

“我们监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原本只关注本地资讯的用户,因为流浪地球话题开始关注科技、航天类账号。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我们成功实现了用户兴趣的破圈。”

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微博CEO王高飞端着咖啡走了进来:“听说我们打了一场漂亮仗?”

张明立即起身汇报:“王总,这次流浪地球话题不仅带来了数据增长,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他调出一张用户画像分析图:

“我们发现,通过专业内容带动大众参与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平台的内容质量。

比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官方微博,因为解读行星发动机的科学原理,一周涨粉80万。

很多用户留言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社交平台上关注科研机构。”

“还有一个关键数据。”

张明切换页面,语气中带着自豪。

“在这次话题发酵期间,《流浪地球:你不知道的事!》纪录片全平台点击量正式突破1亿,创造了国产电影纪录片点击新纪录。

同时,《流浪地球》电影的预售票房也达到了1亿1000万,这在国产电影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成绩。”

王高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说明,我们的用户渴望高质量的内容。说说你们的后续计划。”

“我们准备推出专业创作者扶持计划。”

张明展示了一份方案。

“首批将邀请1000个专业领域的创作者入驻,涵盖航天、建筑、人工智能等20个领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同时,我们将优化推荐算法,让优质专业内容获得更多曝光。”

“很好。”

王高飞赞许地说。

“这次流浪地球事件证明,专业内容与大众传播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李扬导演用电影工业化的话题,成功点燃了全民对科学的热情,这就是最好的案例。”

就在庆功会进行的同时,李扬正在剪辑室里接听韩三坪的电话。

“李扬啊,你小子又搞出大动静了!”

韩三坪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刚才文化部的老领导特意打电话问我,说你们这个《流浪地球》怎么在网络上掀起这么大的科普热潮。”

李扬一头雾水:“韩总,我这几天一直在忙后期制作,不太清楚外面的情况......”

“你还不知道?”

韩三坪哈哈大笑。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讨论你们的电影。教育部准备把《流浪地球》列入中小学生科普推荐片单,中科院还要组织专家团队为你们做科学顾问。

你这可是开创了先河啊!”

“而且……”

韩三坪语气转为兴奋。

“我刚收到数据,《流浪地球》的预售票房已经突破1亿1000万了!

这可是国产电影前所未有的成绩!

还有你们那个纪录片,点击量破亿了!”

挂断电话后,李扬愣了很久。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方,好像新浪总部大楼的灯火就在眼前,轻轻的摇了摇头。

剪辑助理小陈好奇地问:“扬哥,出什么事了?”

李扬转过身,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我们好像......又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件远超预期的大事。”

此时,微博总部庆功会也接近尾声。张明在做最后总结:

“这次流浪地球事件的成功,不仅让我们找到了平台发展的新方向,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优质内容的价值。

从今天起,我们要以这次流浪地球事件作为标志性学习案例,把专业内容大众化作为核心战略。”

会后,张明特意给李扬发了条短信:“李导,感谢您为我们带来的启发。

微博愿意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见证者和助推者。”

李扬看着短信,微微一笑,回复道:“我只是发了一条微博,能帮到你们就好。”

这句话后来被张明截图发在内部群里,配文是:“这就是真正创作者的本色。”

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微博按照新战略快速推进,陆续推出了“科学家入驻计划”、“工程师说”等多个专业内容板块,平台内容生态发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流浪地球》的预售票房最终定格在1亿1000万,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预售新纪录。

而《流浪地球:你不知道的事!》纪录片的全平台点击量也稳稳突破1亿,成为国产电影纪录片的现象级作品。

这场始于一个纪录片传播的双向破圈,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互联网的内容格局。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电影导演对专业的执着,和一个平台对“李扬和流浪地球”这组优质内容的敏锐嗅觉。

最终,也成就了一场票房与影响力的双丰收。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