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朕的摸鱼哲学 > 第17章 皇后的战略价值

朕的摸鱼哲学 第17章 皇后的战略价值

作者:不平凡的一人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09:30:4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御花园那场算不上成功的“团建”散了,各人揣着复杂的心思回了自己的地盘。陈默没指望一次游戏就能让这群身份悬殊、心思各异的人立刻拧成一股绳,但他至少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协作的种子,打破壁垒的种子。这就够了。

他回到乾清宫,还没来得及喝口茶,王德发那边关于曹德纯“不对劲”的详细禀报就来了。

“陛下,曹公公今日称病,未去司礼监值房。但他宫外的宅子,后门进出了好几拨人,有穿着常服的官员,也有几个瞧着像是商贾打扮的。奴才派去盯梢的人回报,那宅子里的气氛,不像是养病,倒像是……像是在密议什么。”

王德发说着,脸上带着忧色:“而且,光禄寺那边,几个平日里跟曹公公交好的郎中、主事,今日也告假的告假,称病的称病,安静得反常。”

陈默听着,指尖在御案上轻轻敲击。反常即妖。曹德纯这条老狗,嗅觉果然灵敏。是自己查账的动作,还是程无双追查暗账的动静,让他察觉到了危险?他开始收缩爪牙,聚集党羽,是想负隅顽抗,还是……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与此同时,沈墨那边递上来的、关于筹措江南春耕钱粮的“详细”方案,也正式摆到了他的案头。厚厚一叠,数据倒是列了不少,但核心思路,依旧是加征商税,摊派徭役,以及……“恳请陛下垂怜,暂借内帑银二十万两以解燃眉之急”。

把难题,连同可能引发的民怨,一起打包,原封不动地踢回给了他这个皇帝。

前有老狐狸沈墨步步为营的软钉子,后有曹德纯蠢蠢欲动的反扑,外面流民刚死了人,局面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

陈默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张无形的网里,四面八方都是压力,呼吸都带着沉滞感。

他烦躁地站起身,在殿内踱步。光禄寺的证据虽然有了,但动曹德纯需要时机,需要一击必中,否则打草惊蛇,后患无穷。沈墨这边,用加税的老办法敷衍他,他若直接驳回,便是“不恤民情”,若同意,便是饮鸩止渴,正中那些守旧派下怀,证明离了他们那套,他这个皇帝玩不转。

他需要一个破局的点。一个能打破眼前僵局,又能为他后续动作铺路的切入点。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坤宁宫的方向。

沈清月。

这位皇后,在御花园“团建”时表现出的冷静和配合,以及她之前那份条理清晰的《后宫用度节流草案》,都让他意识到,她绝不是一个只会遵守礼法的深宫女子。她是沈墨的女儿,背后站着盘根错节的江南士族,她本身又有不俗的政治头脑和行动力。

或许……可以和她谈谈?不是以皇帝对皇后的身份,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

这个念头有些冒险。沈墨是他的对立面,沈清月毕竟是沈墨的女儿。但直觉告诉他,沈清月和她父亲,并非完全一路人。她在用她自己的方式,观察,权衡,甚至……在向他示好?

值得一试。

“摆驾坤宁宫。”陈默停下脚步,对王德发吩咐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决断。

王德发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皇帝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要去皇后那里,但立刻应道:“是!”

坤宁宫一如既往的庄重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沈清月对于皇帝的突然到来,似乎并不十分意外。她穿着一身素雅的宫装,迎至殿门,行礼如仪,神色平静无波。

“臣妾参见陛下。”

“皇后不必多礼。”陈默虚扶了一下,目光在殿内扫过,陈设简洁,书卷气却很浓,“朕路过,进来坐坐。”

两人在暖阁内分宾主坐下,宫女奉上香茗后,便被沈清月挥退。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

陈默没有绕圈子,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开门见山:“皇后,朕今日来,是想听听你对江南春耕之事的看法。”

沈清月握着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她抬起眼,看向陈默,眼神清澈而专注:“陛下为何问臣妾?此乃前朝政事,臣妾后宫妇人,不敢妄议。”

“后宫妇人?”陈默笑了笑,那笑意未达眼底,“朕看皇后协理六宫,条理分明,节流有方,可不像是寻常妇人。更何况,皇后出身江南沈氏,对江南风物人情,总比朕这深居宫闱之人,要多了解几分吧?”

他这话,带着明显的试探。

沈清月沉默了片刻,放下茶杯,声音平稳:“陛下谬赞。臣妾确在江南长大。江南之地,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本是鱼米之乡。然去岁水患,冲毁田舍无数,百姓流离。春耕在即,若粮种、水利不得解决,恐误农时,酿成更大祸患。”

她没有直接评价沈墨的方案,而是客观陈述了困境。

陈默盯着她:“丞相递了折子上来,核心还是加税,以及让朕动用内帑。皇后觉得,此策如何?”

沈清月迎着他的目光,没有躲闪:“加征商税,恐伤及元气初复之工商。摊派徭役,则加重百姓负担。至于内帑……陛下初登大宝,内帑亦非取之不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摸鱼哲学请大家收藏:()朕的摸鱼哲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顿了顿,缓缓道:“此策,或可解一时之急,却非长久之计。且……易授人以柄。”

最后一句,她说得意味深长。“授人以柄”,指的是什么?是指加税会让他这个皇帝背负骂名?还是指动用内帑,会让他受制于户部,乃至……她父亲那样的朝臣?

陈默心中一动。沈清月这话,几乎是明确指出了沈墨方案中的陷阱。

“那以皇后之见,该如何是好?”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迫切。

沈清月看着他眼中那毫不掩饰的焦灼和探寻,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这是摊牌的时候了。父亲的态度,皇帝的困境,她都看在眼里。她这个皇后,不能再置身事外。

“陛下,”她声音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份郑重,“江南士族,盘踞地方多年,家资丰厚。去岁水患,受损者多为平民小户,各大族根基未损,反而可能因囤积居奇,获利颇丰。”

陈默眼神一凝:“皇后的意思是……”

“陛下或可下旨,以‘劝捐’为名,号召江南士绅,尤其是那些素有清望、家资殷实之大族,捐纳钱粮,协助朝廷,共度时艰。”沈清月清晰地说道,“此举,一可不加赋而得粮饷,二可借此机会,整顿地方,敲打那些不顾大局、只顾私利之豪强。”

劝捐!

陈默眼睛猛地亮了起来。这确实是一个思路!不强行加税,而是用“名誉”和“大义”去引导,甚至逼迫那些地方豪强出血!这比单纯的加税,手段要高明得多,也更容易占据道德制高点!

而且,由沈清月这个出身江南第一士族的皇后提出此策,其象征意义和可行性,都大大增加!

他看着沈清月,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这位皇后所拥有的,不仅仅是管理后宫的才能,更有影响前朝格局的“战略价值”!

“此策甚好!”陈默忍不住赞了一句,但随即眉头又皱起,“只是……劝捐之事,由谁主导?又如何确保那些士族肯乖乖掏钱?若他们阳奉阴违,或是互相推诿,又如何处置?”

这确实是难题。空口白牙让人捐钱,没那么容易。

沈清月似乎早有考虑,轻声道:“陛下可设立‘江南赈抚劝捐使’一职,选派得力干臣前往主持。至于如何让他们肯掏钱……陛下可许以虚衔褒奖,亦可暗示,此次捐纳表现,将作为日后考评地方官、乃至……吏部铨选之参考。”

她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臣妾……可修书一封,予家父,陈明利害,请沈氏……带头响应。”

以沈氏在江南士林中的领袖地位,若他们带头,其他家族势必难以推脱!

陈默心中震动,看着沈清月,一时无言。她这是……明确地站在了他这一边,甚至不惜动用自己娘家的力量,来帮助他破局!

这份“投名状”,分量不轻。

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阳光透过窗棂,在两人之间投下斑驳的光影。

“皇后……”陈默开口,声音有些干涩,“为何帮朕?”

沈清月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坦然:“陛下是君,臣妾是后。夫妇一体,荣辱与共。陛下若能稳定朝局,安抚黎民,于国于家,于臣妾自身,皆是幸事。更何况……”

她微微停顿,声音低了几分,却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冷静:“父亲所为,虽是老成谋国之道,但有时……过于持重,反倒可能错失良机,积重难返。臣妾以为,陛下锐意革新,虽有风险,却也是大势所趋。”

陈默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这一刻,他不再仅仅将她视为一个政治联姻的符号,或者一个有能力的管理者,而是一个拥有独立意志和深远眼光的……盟友。

“好!”他重重吐出一个字,站起身,“就依皇后之策!劝捐使的人选,朕会仔细斟酌。皇后的家书……便有劳了。”

沈清月起身,敛衽一礼:“臣妾分内之事。”

离开坤宁宫时,陈默感觉压在心口的巨石,似乎松动了一角。沈清月这条线,比他预想的更有价值。她不仅提供了破局的思路,更可能成为他撬动江南士族,乃至分化沈墨势力的关键支点。

然而,他刚回到乾清宫,还没来得及细想劝捐使的人选,王德发就脸色惨白地冲了进来,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恐:

“陛下!不好了!宫外……宫外都在传……说……说陛下您要加征‘荒唐捐’,逼捐江南富户,是……是与皇后娘娘合谋,欲铲除异己,中饱私囊!”

喜欢朕的摸鱼哲学请大家收藏:()朕的摸鱼哲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