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1章 ? 水地比+初六 · 有孚比之,无咎

? 水地比(坎上坤下)

卦辞: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含义:比卦象征亲附、团结、亲密。卦象上坎为水,下坤为地,水在地上,寓意水与地亲密无间,相互依存。比卦强调亲附之道,重在诚信、持久和守正。如果占问得到此卦,表示初始、永恒、坚贞,没有灾祸。不愿臣服的国家前来亲附,后来者将有凶险。它阐述了如何通过亲善、辅佐来建立和谐稳固的同盟关系。

故事:亲附者——伯夷与周文王的仁政

在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虐无道,而西方的诸侯周文王(姬昌)则广施仁政。许多贤德之士和周边部落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是继续忍受商朝的压迫,还是去亲附那位以仁德闻名的西伯侯?这个故事,关乎选择与亲附的智慧。

第一章:初六 · 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译文:用诚信来亲附,没有灾祸。诚信如美酒盈满瓦缶,最终会有意外的吉祥。

含义:亲附之初,必须以诚信为本(有孚比之),如此便可没有灾祸。如果诚信充盈(有孚盈缶),如同美酒满溢,最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吉祥。

商纣王的暴政,如同殷商上空积聚不散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心怀良知的人心头。远在东北边的孤竹国,虽偏安一隅,却也感受到了那来自朝歌的阵阵寒意。贤公子伯夷,立于庭院之中,眉宇间锁着深切的忧虑。风中传来的消息,尽是炮烙之刑、酒池肉林,以及比干丞相那颗被剖出的七窍玲珑心。

“兄长又在为天下事忧心?”弟弟叔齐端来一盏清茶,轻声问道。

伯夷接过茶盏,却未饮用,目光望向西方:“听闻西陲之地,有西伯侯姬昌,行仁政,施德化,其治下‘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不知是真是假。”

叔齐叹道:“传闻或许有夸大之处。然则,当今之世,能有一方净土,已属不易。只是,我孤竹国乃商臣,贸然与西伯交往,恐惹祸端。”

这正是伯夷最大的顾虑。亲附,绝非简单的投靠。一步踏错,不仅自身难保,更可能连累宗国。然而,对仁政的向往,对暴政的厌恶,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滋长。他并非想要背弃商朝,而是渴望亲眼见证一种更好的可能。

“诚信,是沟通的桥梁。”伯夷喃喃自语,想起了古老的占卜之辞,“‘有孚比之,无咎’。若心诚,即便试探,也应无过。”

数日后,伯夷做出了决定。他并未大张旗鼓地前往西岐,那太过招摇,也显得轻率。他选择了一种更含蓄、也更显尊重的方式。

书房内,灯烛摇曳。伯夷铺开一块光滑的竹简,手持刻刀,凝神静气。每一笔都刻得极为认真:

“西伯侯阁下尊鉴:孤竹小臣伯夷,僻处东北,然侯爷仁德之名,如雷贯耳,随风远播,夷心向往之……今纣王无道,残害忠良,天下汹汹,民不聊生。夷每念及此,寝食难安。闻西岐之地,政通人和,恍若隔世。夷不才,敢请侯爷允准,愿以布衣之身,前往拜谒,一睹治世风采,请教安邦之道。若蒙不弃,实乃三生之幸。言辞恳切,伏惟钧鉴。”

这封信,措辞谦恭,但态度坦诚。他明确表达了对商纣的不满和对西岐的仰慕,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布衣拜谒”的纯粹目的,绝非间谍或说客。这是一封投石问路的信,核心便是“有孚”——发自内心的诚信。

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的门客季随,将密封好的竹简郑重交给他:“此行关系重大,务必亲手交到西伯侯手中。观察其言行,感受其民风,归来详述。”

季随领命,带着几名精干护卫,悄然西行。一路上,越是接近周原,景象便越发不同。商朝核心地带的愁云惨雾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机。田野阡陌纵横,农人面容安详,市集交易公平,不见强征暴敛的官吏。

抵达西岐,季随更是震撼。城郭并不特别雄伟,但整洁坚固。士兵军容整肃,对百姓秋毫无犯。他递上伯夷的信件,求见西伯侯。

很快,他得到了接见。不是在威严的大殿,而是在一处简朴的厅堂。西伯侯姬昌,身着麻布常服,须发已白,但目光温润而睿智,毫无诸侯的骄矜之气。他亲自接过竹简,仔细阅读。

读罢,姬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季随道:“孤竹国伯夷公子,贤名我亦早有耳闻。天下昏乱,竟还有如此关心民瘼的贤良之士,实属难得。公子愿来,是我西岐的荣幸。”

他没有丝毫怀疑伯夷的动机,反而对这份坦诚的来信赞赏有加。当即,姬昌吩咐左右备下回礼——并非金银珠宝,而是西岐特产的良种谷物和一些记载农桑、律法的竹简。随后,他更是亲笔回信。

姬昌的回信同样刻在竹简上,言辞比伯夷的来信更加恳切:

“伯夷公子台鉴:来信收悉,展卷如见君子之面。昌德行浅薄,唯谨守先祖遗训,尽力安顿一方百姓,何敢当公子如此谬赞……公子心怀天下,志虑忠纯,昌钦佩不已。西岐之门,永远向公子这般贤士敞开。公子若来,当以师友相待,共论大道。翘首以盼,静候光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季随带着回信和礼物,马不停蹄地返回孤竹国。当伯夷读到姬昌的回信时,心中那块巨石终于落地。信中的每一个字,都透露出真诚、谦逊和博大。这绝非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有孚盈缶”般的回应——对方的诚信,如同满溢的美酒,醇厚而真诚,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

“兄长,看来西伯侯确是仁德之君。”叔齐也读了回信,感慨道。

伯夷抚摸着那些来自西岐的谷种和竹简,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不仅仁德,更是智慧。他知我试探,却以诚相待。此等胸怀,足以容纳天下贤士。‘无咎’, 的确,此去非但无过,或许真如爻辞所言,‘终来有它吉’,将有意想不到的吉祥。”

他不再犹豫,开始着手准备前往西岐的事宜。这次初始的、以诚信为基的交往(有孚比之),不仅避免了可能的误会和灾祸(无咎),更重要的是,为伯夷日后在周地受到真正尊重、实现自身价值铺平了道路。那满溢的诚信(有孚盈缶),已然预示着未来更深厚的缘分和吉兆。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伯夷以诚信为先、谨慎试探的方式表达亲附之意,以及周文王以诚相待、慷慨回应的故事,生动阐释了比卦初六爻“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在建立关系、寻求合作的初始阶段,真诚守信是消除隔阂、奠定良性互动基础的唯一途径。伯夷不贸然行动而是先致信表明心迹,文王不以权势压人而是以尊重和真诚回应,这种双向的“有孚”(诚信),如同美酒盈满瓦缶,不仅确保了初期的顺利(无咎),更为未来长远的吉祥合作埋下了坚实的种子。这启示我们,在任何人际交往或联盟构建之初,发自内心的诚意远比技巧和算计更重要。

喜欢本书,给个好“书评”,符合平台推流规则,让更多人看到,福生无量!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