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4章 九四 · 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译文: 鼎脚折断,打翻了王公的粥,身沾污渍,凶险。

含义: 鼎新若根基不牢,如鼎脚折断(鼎折足),导致重大失败(覆公餗),形象受损(其形渥),凶险。象征革新需稳固基础,避免冒进。

九四故事:

鼎坊的声誉日隆,如同春日里不断拔节的竹笋。

这一日,几位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的使者来到了鼎坊,他们来自邻近强大的徐国。徐公欲效仿古礼,举行一场盛大的祭天典礼,需要一尊足以彰显国力的巨鼎。听闻鼎君技艺超群,特遣使前来,奉上重金订制。

“鼎君先生,徐公对此鼎极为重视,祭典吉日已定于两月之后,时间紧迫,万望先生尽心竭力,务必如期完成。”使者语气恭敬,但话语中的压力不言而喻。

这是一笔足以让任何匠人声名鹊起的大生意,也是一个不容有失的严峻挑战。巨鼎的形制远超以往,光是所需的铜料,就是往常的数倍之多。

鼎君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订单。全坊上下为之振奋,但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时间,成了最紧迫的问题。

为了赶在工期前完成,鼎君不得不将铸鼎的各个环节并行推进。绘制图样、制备泥范、熔炼铜料……所有工作都在同步进行,坊内日夜灯火通明,炉火不息。

阿藜掌控着数个炉灶的火候,眼窝深陷;石娃带着小学徒们奔波运送物料,脚底磨出了水泡;鼎君更是穿梭于各个工序之间,声音因不断指挥而变得沙哑。

在这样高速的运转下,一些原本需要反复验证、循序渐进的步骤,被下意识地压缩或简化了。

尤其是鼎足的制作。

按照鼎君祖传的严谨工序,鼎足需单独铸造,其泥范需阴干极长时日,确保毫无水分和裂隙,其铜料配比需反复试验,以求达到支撑巨鼎所需的极致强度与韧性。铸造完成后,还需进行严格的承重测试。

然而,这一次,眼看工期一天天迫近,鼎足泥范的阴干时间被大大缩短了。有老师傅提出疑虑:“少坊主,这范芯似乎还未干透,恐有隐患啊……”

鼎君看着记录工期的竹简,眉头紧锁,沉默片刻后,挥了挥手:“加速烘烤,小心控制火候,应当无妨。”他心存了一丝侥幸,认为凭借以往的经验,可以控制住这点风险。

铸造鼎足时,为了追求速度,熔炼的火候也比以往更急更猛。那用于测试足料韧性的小样,只是匆匆一瞥,见其形态完好,便认为大功告成。

巨大的鼎身终于铸成,威严厚重,纹饰华美。那三只鼎足也被迅速安装上去,看起来雄壮有力,与鼎身浑然一体。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巨作,坊内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鼎君抚摸着冰凉的鼎身,虽然疲惫,但眼中亦有欣慰。他或许忽略了心底那一丝因赶工而残留的不安。

吉日一到,徐国祭典,万众瞩目。

巨鼎被小心翼翼地运至祭坛中央,沐浴在无数敬畏与赞叹的目光中。徐公身着冕服,率文武百官,肃立于前。鼎中烹煮着用于祭祀的黍稷肉羹,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是为“公餗”。

仪式进入**,徐公手持玉爵,正准备将第一爵酒洒入鼎前,以告上天。

就在这庄严肃穆的一刻——

“嘎吱——嘣!”

一声沉闷而令人牙酸的断裂声,如同惊雷般炸响!

在所有人难以置信的注视下,巨鼎一侧的鼎足,竟从与鼎腹连接的根部猛然断裂!支撑瞬间失衡,数千斤重的巨鼎发出一声哀鸣,向着一侧轰然倾斜!

“鼎折足!”

鼎身内的热粥、肉羹、黍稷,如同决堤的洪水,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倾泻而出!滚烫的“公餗”泼溅开来,首当其冲的徐公,那华贵的冕服瞬间被污秽浸透,滚烫的汁液甚至溅到了他的手臂和面颊上!

“覆公餗,其形渥!”

徐公被烫得惊怒交加,踉跄后退,场面一片狼藉,混乱不堪。原本庄严肃穆的祭坛,瞬间变成了充斥着惊呼、恶臭与狼狈的灾难现场。

“护驾!快护驾!”侍卫们慌忙上前。

徐公猛地甩开搀扶,脸色铁青,指着那尊倾覆的巨鼎和呆立当场的鼎君使者,怒火冲天:“废物!竖子误我!将此等劣物呈于祭天之所,惊扰神灵,亵渎大典!给我拿下!”

凶。

冰冷的锁链加身,鼎坊的工匠代表被当场扣押。消息传回鼎坊,如同晴天霹雳,将所有喜悦与自豪击得粉碎。

订单被强行退回,定金加倍罚没,鼎坊积累了数年的声誉一落千丈。以往门庭若市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指指点点和避之不及。更有甚者,翻出旧账,质疑鼎君之前所有的作品是否都暗藏瑕疵。

“果然还是太年轻,根基不稳啊。”

“为了赶工,连最基本的品质都不要了?”

“看来这鼎坊,气数已尽……”

族中长辈的叹息,竞争对手幸灾乐祸的嘲讽,坊内工匠们茫然失措的眼神,如同一把把利刃,切割着鼎君的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被徐国勒令闭门思过,坊内工作几乎完全停滞。

深夜,鼎君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工坊里,面前摆放着那截被送回来的、断裂的鼎足。油灯如豆,映照着他苍白而憔悴的脸。

他伸出手,颤抖地抚摸着断裂处。那粗糙的断面,清晰地显示出泥范未干透导致的气孔,以及铜料因火候过急而产生的晶粒粗大、韧性不足的缺陷。

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深深的悔恨,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内心。

“折足之凶,在急功近利。”他对着空寂的工坊,嘶哑地低语,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泪,“我只见其形之速成,未察其根之虚浮……我辜负了先祖的传承,辜负了众人的信任,更辜负了这铸鼎之道!”

他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油灯摇曳不定。

“鼎新如筑台,基不固则倾!”

这一刻,他彻骨地领悟了这个道理。无论是清理积弊、充实内涵,还是应对突变,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最坚实的根基之上。没有稳固的根基,任何华美的上层建筑,都是空中楼阁,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

他站起身,眼中不再只有悔恨,更燃起了一簇决绝的火焰。

他将那截断足供奉在祖师的牌位前,以此警醒自己,警醒后人。

随后,他解散了大部分暂时无工可做的工匠,只留下少数最核心的弟子。他没有急于去挽回声誉,去接新的订单,而是做出了一个让外人无法理解的决定——

他要从头开始,废寝忘食研究鼎足结构。

他翻出了所有祖辈关于鼎足铸造的笔记和图册,将自己关在工坊内,一遍又一遍地试验不同的泥范配方、阴干方法、铜料配比、铸造火候。

他设计了各种测试工具,对每一批试验品进行极其严苛的承重、抗冲击测试,记录下大量的数据。他不再追求速度,只追求那极致的稳固与可靠。

阿藜默默地支持着他,为他打理生活,看守炉火。石娃已经长大不少,成了他的重要助手,帮他记录数据,处理杂务。

这个过程,枯燥、漫长,且耗费巨大。鼎坊的积蓄在快速消耗,外界的非议并未停止。但鼎君的心,却在这场自我放逐般的钻研中,渐渐沉静下来,变得如同他正在追求的鼎足一般,坚韧而稳固。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终于,在一个晨曦微露的早晨,鼎君看着眼前一尊按照全新工艺铸造的鼎足试验品,在承受了数倍于巨鼎重量的压力后,依旧岿然不动,完好无损时,他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找到了。

他找到了那能让鼎足“稳如磐石”的加固之法。

这方法,融合了更科学的泥范处理、更精准的合金配比、更温和而彻底的铸造火候。它并不炫目,却代表着一种回归本源的、对根基极致的尊重与坚守。

鼎君抚摸着这尊成功的试验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这凶险的一课,代价惨重,却也让他真正触摸到了鼎新之道的灵魂所在。

他知道,是时候,带着这淬炼后的领悟,重新开始了。

通过描绘鼎君为赶制徐国祭天大鼎,在时间压力下心存侥幸,简化了鼎足铸造的关键工序,未能充分测试其根基稳固性,结果在盛大典礼上当场鼎足断裂,粥羹倾覆,玷污诸侯,引发巨大风波与声誉危机(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生动阐释了鼎卦九四爻辞的深刻内涵。此次惨痛教训,让鼎君深刻反思,认识到“急功近利、根基不牢”乃是革新大忌。他并未一蹶不振,而是以此凶险为镜,退而结网,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最终掌握了鼎足加固的核心技术。这深刻说明,在革新道路上,任何环节的根基稳固都至关重要,不可因追求速度或表面成效而稍有疏忽。真正的鼎新,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方能避免颠覆性风险,行稳致远。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