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2章 九二 · 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译文:在沙滩上等待,稍有非议,最终吉祥。

含义:等待的位置离危险更近了(沙滩),已能感受到水汽和波动。因此会招致一些非议和责难(小有言)。但只要持心端正,不为其所动,最终会是吉祥的。

九二故事:

数年光阴如流水般逝去。禹所率领的部族在山麓高地已扎营四年。这四年间,他们并未与洪水正面交锋,却早已不是从前那群只会恐惧和逃避的乌合之众。在禹的带领下,他们绘制水图、改良工具、观测天象、演练疏导,每一个人都成了半个治水专家。营地中堆满了精心打制的石斧、双人运土筐、测量水位的标尺,甚至还有用鹰隼传递水情的通信网。他们不再被动地等待洪水退去,而是主动地等待一个时机——一个真正认识洪水、并与之对话的时机。

春去秋来,洪水的气势似乎稍减了几分。不再是漫天盖地的混沌咆哮,而是开始显露出某种节奏——汛期与退水期交替,洪水边缘逐渐露出大片被泥沙覆盖的滩涂。

一个清晨,禹站在了望台上,远眺那片新生的沙洲。朝阳下,泥沙闪烁着金褐色的光泽,像是一条巨蟒蜕下的皮,安静地躺在洪水与陆地之间。

“我们该向前了。”禹的声音平静却坚定。

族人们面面相觑。这四年来,他们早已习惯了高地的安全,突然要向洪水推进,难免心生恐惧。

“去哪里?”族叔问道,声音里带着迟疑。

“那里。”禹指向那片沙洲,“需于沙。”

迁移的过程井然有序,显示出四年准备的功效。人们拆解营帐,装箱工具,搬运粮草,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向着洪水边缘的沙洲地带推进。

新的营地建立在沙洲之上。这里与昔日的高地截然不同:脚下是湿润的泥沙,空气中弥漫着水汽和腥味,耳边是洪水永不疲倦的咆哮,甚至夜晚睡觉时,都能感受到大地传来的微弱震动——那是洪水的力量在深处涌动。

“这就是更近的地方吗?”一个年轻人抓了一把沙子,让细沙从指间流走,“我们能在这里做什么?”

“观察。”禹的回答简洁有力,“在这里,我们能摸清洪水的脉搏。”

他在沙洲中央搭起一座更高的了望台,每天带着仪器上下无数次。他测量泥沙的厚度,分析水流的缓急,记录每天水位的变化。他甚至让人在沙洲边缘打下木桩,系上绳缆,亲自涉水测量近岸水流的力度。

然而,距离危险的靠近,不仅带来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带来了质疑和不安。

部落中的元老们最先坐不住了。一天傍晚,几位长者聚集在禹的营帐前,脸色凝重。

“禹,我们已经等了四年!”一位白须长者率先开口,声音里压抑着不满,“你父亲虽然失败了,但他至少一直在行动,在筑堤,在与洪水搏斗!而我们呢?我们只是在看,在等,在画这些没用的图!”

“是啊!”另一位长老附和道,“难道我们要等到头发全白,等到洪水自己消失吗?我们的家园还在水下,我们的亲人还在远方流浪!”

营帐外围拢了不少族人,窃窃私语声中充满了类似的疑虑。这就是爻辞所说的“小有言”——在接近危险的地方等待,难免会招致非议和责难。

禹没有立即辩解。他静静地听完长老们的抱怨,然后站起身,向众人深深一揖。

“诸位长辈的担忧,禹明白。”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但请允许我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就去筑堤,该在哪里筑?筑多高?筑多厚?”

众人沉默。四年前,他们可能会脱口而出“哪里有水就筑哪里”,但现在,经过四年的学习和观察,他们知道这个问题背后有着无穷的复杂性。

禹走向沙地,拿起一根树枝:“请看。”

他在沙地上画出一条蜿蜒的曲线:“这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沙洲。”然后又画出一条更大的曲线:“这是洪水的主河道。”

“根据我们四年的观测,洪水不是平地上涨,而是沿着古河道推进。”禹的树枝点在几个关键位置,“如果我们盲目筑堤,很可能会堵住洪水的天然通道,导致它冲破束缚,造成更大的灾难。”

他抬头看向众人,目光灼灼:“我父亲败在何处?败在与一个看不见的敌人作战。而我们这四年,就是在点亮眼睛,让我们能看清敌人的面目。”

长老们的神色稍稍缓和,但疑虑仍未完全消散。

“那还要等多久?”白须长者问道,声音已经不像刚才那么激烈。

“等到我们能够预测洪水的行为,而不只是反应。”禹答道,“请诸位随我来。”

他带领众人登上了望台,展开一卷厚厚的羊皮图——那是他四年来绘制的河道图和水势规律图。

“看这里,”禹指着图上的一条曲线,“这是三百里外的峡谷,每当上游降雨,两天后洪水就会到达我们这里。”

他又指向另一处标记:“而这里的水流速度,是每秒三步,当速度超过每秒五步,就会冲刷河岸,造成溃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详细解释着图上的每一个符号、每一条曲线,讲述着洪水的习性、节奏和规律。随着他的讲解,原本抽象的水势变得具体起来,仿佛一头巨兽被解剖开来,露出了内部的骨骼和脉络。

长老们的眼神从质疑变为惊讶,再从惊讶变为信服。他们终于明白,禹不是在逃避,而是在进行一场更深入、更根本的战斗——一场与洪水认知的战斗。

“所以我们在沙洲上的等待,”禹最后总结道,“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靠近——靠近到足以听清洪水心跳的距离。只有听懂了它的心跳,我们才能与它共舞,而不是被它吞噬。”

质疑声在这一刻彻底消散。人们不仅理解了禹的战略,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这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建立在深刻认知基础上的坦然。

随后的日子里,沙洲营地变得更加活跃。人们按照禹的指导,在关键位置设置测量点,每天记录数据;年轻人组成了侦察小队,乘着木筏近距离观察水流;女人们则用新发现的沙土烧制更坚固的陶器,用来储存粮食和淡水。

甚至孩子们也参与了进来,他们用芦苇编制小模型,模拟洪水的流向,在游戏中学习治水的原理。

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水位迅速上涨,沙洲边缘开始被淹没。按照过去的习惯,人们会惊慌失措地逃跑。但这次,大家首先看向禹。

禹观察了云层和水色,冷静地判断:“这是局部降雨造成的短期上涨,一天内就会退去。”

他让人加固营地的地基,却没有下令撤退。

果然,第二天水位开始下降,沙洲重新露出水面。这次经历让族人对禹的判断更加信服,也对洪水的习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夜晚,营火旁,人们不再谈论逃跑和恐惧,而是交流着当天的观测结果,讨论着洪水的规律。有时甚至会有争论——该在哪里开挖第一条渠道,该用什么方法加固河岸。这些争论不再是恐慌的发泄,而是智慧的碰撞。

族叔坐在禹身边,望着星空下波光粼粼的水面,轻声道:“我现在明白了,等待不是停滞,而是一种不同的前进方式。”

禹点头:“就像猎人等待猎物,不是不动,而是全神贯注,寻找那个一击必中的时机。”

“那个时机什么时候会来?”

“当洪水不再是我们的敌人,而成为我们对话的对象时。”禹的目光投向黑暗中的水面,仿佛能看透那深邃的未知,“而我们已经很接近了。”

本章小结:禹将营地推进至洪水边缘的沙洲地带(需于沙),标志着等待进入了新阶段——更接近危险,也更接近真相。这一举动自然引发了部落元老们的质疑和抱怨(小有言),这是深入险境时难以避免的。禹没有强行压制非议,而是通过展示四年来积累的河图与水势规律图,用事实和数据让众人信服,最终凝聚了更大的共识与力量(终吉)。这一章展现了等待的智慧不仅在于耐心,更在于在接近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坦然面对质疑,用扎实的成果回应非议,将阻力转化为动力的能力。在沙洲上的等待,让禹的队伍不仅地理上更靠近洪水,心理上也完成了从恐惧到认知、从被动到主动的关键转变。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