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5章 九五 · 王假有家,勿恤,吉。

译文: 君王以至德感化家人,不必忧虑,吉祥。

含义: 一家之主(如君王)以美德感化全家(王假有家),使家人和睦,无需忧虑(勿恤),自然吉祥。象征治家者以身作则,德化家人。

九五故事:

岁月如梭,颜府在晏娥十几年如一日的精心治理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雨飘摇、内部涣散的破落士族。高墙之内,庭院井然,仆役各司其职,步履从容;家学之中,书声琅琅,子弟们眉目间自有章法。仓廪充实,产业渐丰,“颜氏家训”不再仅是帛书上的条文,而是深深烙印在每个族人言行中的准则。

然而,晏娥深知,一个家族真正的稳固,光靠严明的规矩和丰厚的物质是远远不够的。规矩能约束行为,却难收服人心;财富能壮大声势,却易引来觊觎。颜家能否长治久安,还需要一种更强大、也更柔和的力量——那便是家主之“德”。

这份“德”,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滋养着颜家的每一寸土壤。而承载并散发这份德行的,正是她的夫君,颜伯庸。

曾经的颜伯庸,体弱多病,性情温吞,面对家族颓势只会长吁短叹,将重担不自觉地压在了妻子肩上。但这些年,看着晏娥为他、为这个家呕心沥血,看着她以柔韧之肩扛起千钧重担,颜伯庸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洗礼。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或是晏娥决策时需要安抚的对象。他开始主动修身,调理身体的同时,更注重涵养心性。他重新拿起那些被灰尘覆盖的经典,不仅自己研读,更在晏娥的鼓励下,定期为族中子弟讲解经义,阐发为人处世、修身齐家之道。

他的处事也愈发公允。府中仆役若有争执,不再是由晏娥一人裁决,颜伯庸也会耐心听取双方陈词,依据家训,秉公而断。他体恤下人,逢年过节,总会与晏娥商议,给仆役们多添些衣物、赏钱;若有家人生病,他必亲自过问,延医送药,从不吝啬。

对族中长辈,他晨昏定省,礼数周全;对庶出的弟妹,他宽厚仁爱,既尽兄长之责,又不失家主之威。他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树立起一个仁厚、正直、堪为表率的家主形象。

王假有家——一家之主,如同一位贤明的君王,不是依靠严刑峻法,而是以至诚美德感化家人,使家族内部自然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种变化是细微的,却又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仆役们对家主不再是单纯的畏惧,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重。子弟们看向伯庸兄长的眼神里,充满了孺慕与信赖。整个颜府的气氛,在原有的井然秩序之上,增添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温和与醇厚。

颜伯庸的这种转变,晏娥看在眼里,慰在心头。她深知,这才是治家的最高境界——德化。

这年春日,颜家筹备一场隆重的祭祖仪式。这是晏娥提议的,旨在进一步凝聚族人之心。她与颜伯庸早早就开始准备,沐浴斋戒,整理仪容,安排祭品,事事亲力亲为,极尽诚敬。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颜家这些年由衰转盛,早已引得不少人眼红。尤其是当年被颜家护院队打得灰头土脸的孟氏,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们见颜家如今声望日隆,更是妒火中烧。

祭祖前几日,一股阴险的流言如同毒蛇般在坊间悄然散开。

“听说了吗?颜伯庸那个病秧子,能有什么真本事?颜家这些年,全靠他老婆晏娥背后使了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才起来的!”

“可不是嘛!一个妇人,抛头露面,严苛寡恩,指不定用了什么邪法呢!”

“我还听说啊,颜伯庸根本就是个傀儡,连祭祖这等大事,都得看那妇人的脸色行事!这样的家族,德不配位,迟早要完!”

流言蜚语,如同淬了毒的针,专门刺向颜伯庸作为男子的尊严和一家之主的威信,更暗指颜家崛起不正。消息传到颜伯庸耳中,他握着书卷的手微微一顿,眉头下意识地蹙起。任谁听到如此恶毒的诋毁,心中都难免泛起波澜,升起一股郁愤之气。

若在以往,他或许会因此焦虑不安,甚至迁怒于人,觉得是晏娥的强势招来了非议。

但此刻,他放下书卷,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正在指挥仆人摆放祭器、神情专注平和的晏娥,又看了看家学方向隐约传来的读书声,再想到仓库里充盈的粮帛,以及府中上下对他真心实意的拥戴……他心中的那点波澜,竟奇异地平复了下来。

他想起晏娥常说的:“内政修明,则外患自消。”

他转身,对前来禀报、面带忧色的老管家淡然一笑,声音平和而沉稳:“跳梁小丑,吠影吠声罢了。我颜家行得正,坐得直,何须忧虑此等无稽之谈?”

勿恤——不必忧虑。这种“不忧虑”,并非盲目的乐观,而是源于对自身“德”与“行”的绝对自信,源于家族内部铁板一块的团结所带来的底气。

祭祖之日如期而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颜氏宗祠,庄严肃穆,香烛缭绕。颜伯庸身着礼服,立于主祭之位。他面容虽仍显清癯,但脊背挺直,目光澄澈,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沉静威严的气度。晏娥领着女眷,安静地立于后方,低眉顺目,恪尽辅佐之礼。

整个祭奠过程,礼仪周全,一丝不苟。颜伯庸诵读祭文时,声音洪亮,情感真挚,追思祖德,陈述家规,展望未来,言辞恳切,令在场所有族人为之动容。

他没有提及一句外面的流言,更没有试图去辩解什么。他只是站在那里,以一个德行无亏、持家有道的家主形象,呈现在祖先和所有族人面前。

祭礼结束后,他并未立刻散去众人,而是依照古礼,与几位族老一起,将部分祭肉分赐给族中子弟和年高德劭的仆人。他亲自将一份祭肉送到一位为颜家服务了三十年的老仆手中,温言道:“老人家辛苦,颜家铭记。”

那一刻,所有目睹此情此景的族人,心中那点因流言而产生的细微疑虑,瞬间烟消云散。他们看到的,是一位仁德、威严、不忘根本的家主!有这样一位家主在,那些污蔑之词,何其可笑,何其卑劣!

孟氏散布的流言,在颜伯庸以德行为基石的无形壁垒面前,撞得粉碎。非但没有离间颜家,反而让族人更加团结在颜伯庸周围,也让外界看清了颜家家主的器量与颜家内部的固若金汤。

企图挑拨的孟氏,见颜家不仅毫无混乱之象,声望反而因这场祭祖更上一层楼,自知计穷,也只能悻悻收场,再不敢轻易造次。

经此一事,颜伯庸的家主地位愈发稳固,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不再仅仅是名义上的主人,更是族人精神上的依靠。

颜府内外,一派和谐安宁。仆役尽心,子弟向学,仓廪丰实,邻里称颂。

吉——吉祥自来。这吉祥,不是侥幸得来,而是家主“以德服人”、内部“和睦同心”后,水到渠成的结果。外界的风雨,再也无法动摇这个家族的根基。

颜伯庸与晏娥并肩站在夕阳下的庭院中,看着儿孙绕膝,仆从安然,他轻轻握住晏娥的手,眼中是历经风雨后的通透与平和。

“昔日我常忧外侮,惧人言。”他缓缓道,“如今方知,家道既正,何恤外言?”

晏娥侧首看他,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她的夫君,终于真正成长为能支撑起这片家业的顶梁柱。而颜家,也进入了一个由“德”引领的、更为稳固和祥瑞的新阶段。

通过颜伯庸修身立德、以德化民,以及颜家成功抵御外界恶意流言的事件,生动阐释了家人卦九五爻辞“王假有家,勿恤,吉”的深刻内涵。颜伯庸在晏娥的辅佐和自身感悟下,从昔日的软弱走向成熟,通过修身养性、处事公允、体恤族人,树立了仁德家主的威望(王假有家)。当外界用恶毒流言进行攻击时,他因自身德行无亏、家族内部团结一心而充满自信,坦然面对,毫不忧虑(勿恤)。最终,流言在家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家主的人格魅力前不攻自破,颜家声望更隆,内部愈发和谐稳固,吉祥自然降临(吉)。此章深刻揭示,治家的最高境界在于“德化”,当一家之主能以美德感召家人,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时,任何外部的干扰与挑战都将失去效力,家族自能步入长治久安的吉祥之境。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