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5章 六五 · 箕子之明夷,利贞。

译文: 像箕子那样在光明受伤时,利于守持正固。

含义: 以箕子为典范,在黑暗中以柔顺方式隐藏智慧,坚守正道(利贞)。象征至暗时刻,贞固自守是唯一出路。

六五故事:

幽谷深处,溪流潺潺,竹影摇曳。

守明在此结庐,已近三载。日子清苦,却难得安宁。他每日劈柴、取水、耕作些许菜畦,其余时间,便是对着那堆看似空白的木牍,用特制的药水细细涂抹,让曾经隐藏的字迹显现,再以工整的史家笔法,重新誊录到新的竹简之上。

他在编纂一部史无前例的实录,名为《暗夜录》。

这部书,不仅记录了他亲眼所见的民间疾苦、蓟国的吏治**,更包含了他深入商纣权力核心后,所窥见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机密:纣王的狂悖残暴,妲己的蛊惑干政,费仲等佞臣的贪墨构陷,以及比干等忠良惨遭屠戮的真相。每一片竹简,都浸透着这个时代黑色的血液。

他工作得极其小心。誊录好的竹简,被他藏在挖空的树洞、垒起的石壁夹层,甚至以油布包裹,沉入冰冷的溪水之下。他像一个守护着最后火种的守夜人,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与时间赛跑,与无处不在的黑暗阴影博弈。

然而,绝对的宁静终究是奢望。朝歌的黑暗触角,虽未能直接伸入这偏远幽谷,但关于外界的零星消息,还是随着偶尔过往的山民、樵夫,断断续续地传来。

消息一个比一个更令人窒息。

九侯被醢,鄂侯被脯,西伯侯姬昌被囚羑里……忠臣良将,如秋风扫落叶,凋零殆尽。

而最让守明内心震撼,乃至夜不能寐的消息,是关于箕子的。

那一日,一位曾受过守明恩惠、如今往来于朝歌与西山之间的行商,带来了一个确切的消息。

“守明先生,您可知……箕子殿下,他……他疯了!”行商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惧。

“疯了?”守明握着刻刀的手一顿,指尖微微发白。

“是,疯了!”行商语气急促,“就在殿前!披发跣足,言语颠倒,时而高歌,时而痛哭,抢夺宫人食秽,甚至……甚至当众便溺!陛下……纣王勃然大怒,起初不信,几番试探,甚至以杀戮相胁,箕子殿下却浑然不觉,依旧疯癫如故。陛下厌之,认为他已彻底废黜,不堪再用,遂将其废为奴隶,驱赶出宫,如今……如今也不知流落何方,与猪狗争食了……”

行商的声音带着唏嘘,守明的心却如同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

箕子,先帝之弟,纣王之叔,素以贤明智慧着称于天下,是殷商宗室中最后的栋梁与良知。他……竟会疯?

守明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位睿智长者的形象,雍容典雅,目光深邃。这样的一个人,怎会骤然疯癫?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如同惊雷,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

箕子之明夷!

不是真疯,是佯狂!是在这至暗时刻,为了保全性命,为了不与之同流合污,而选择的极致隐忍!是以最不堪、最自污的方式,将自己从权力的棋盘上彻底抹去,从而避开纣王的猜忌与屠刀!

这是一种比死亡更需要勇气的选择,一种将自身尊严践踏于泥淖,只为守护内心最后一点不灭光明的、悲壮至极的坚守!

“利贞……”守明喃喃自语,指尖抚过冰凉的竹简,“利于守持正固……原来,贞固之道,并非只有隐于山林一途。在无处可藏的黑暗中心,将自己化作世人眼中的‘疯子’、‘废物’,亦是守贞,亦是存道!”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在极致黑暗中,更为幽深,也更为决绝的道路。

自那日后,守明的行为开始变得有些“异常”。

他不再像以往那样深居简出,反而时常出现在谷外数十里的一个小镇集市上。

他衣衫变得褴褛,故意沾染泥污,头发蓬乱,眼神时而涣散,时而狂乱。他会在集市上抢夺小贩的干粮,塞入口中狼吞虎咽;会对着路边的石头喃喃自语,时而称其为“陛下”,时而斥其为“国贼”;会突然在人群中手舞足蹈,唱着谁也听不懂的、音调古怪的歌谣。

“疯了……那个住在山里的读书人,到底还是疯了……”

“听说以前还是个官呢,可惜了……”

“离他远点,晦气!”

市井之人,最初是惊诧,继而便是鄙夷与远离。守明成功地在自己周围,营造出了一个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疯癫”气场。

他将自己活成了另一个“箕子”。

然而,无人知晓,在那褴褛的衣衫之下,他贴身藏着小巧的刻刀和薄如蝉翼的木片。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在夜深人静的破庙,他会凭借记忆,迅速刻下今日听闻的传闻、物价的波动、官府的 new 政令,以及那些在疯癫状态下更容易探听到的、底层兵卒胥吏的抱怨与密谈。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他带回幽谷,经过甄别、梳理,最终化为《暗夜录》中冷静而客观的篇章。他的“疯”,成了最好的保护色,让他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更安全地收集这个时代最后的脉动与哀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一日,守明正在集市角落,对着一个陶罐“倾诉”他编纂的“亡国预言”,一个身影挡在了他面前。

来人衣着体面,面容依稀有些熟悉,是守明昔年在史官署的一位同僚,名叫敖辛,素以投机钻营着称。

敖辛捂着鼻子,皱着眉头,上下打量着形同乞丐的守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守明兄?真是你?”敖辛故作惊讶,语气却带着居高临下的怜悯,“何至于此啊!听闻你在蓟国曾得重用,后又入内廷,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守明心中警铃大作,但脸上却是一片茫然痴傻,他歪着头,口水顺着嘴角流下,嘿嘿傻笑:“嘿嘿……官?吃……吃的?给我吃的……”说着就要去抓敖辛的衣袖。

敖辛嫌恶地退后一步,压低声音道:“守明兄,别装了!你我故人,何必如此?眼下朝歌正是用人之际,费仲大夫广纳‘贤才’,以兄之大才,若愿投效,必得重用!富贵荣华,唾手可得!何必在此装疯卖傻,与污秽为伍?”

这是试探,也是诱惑。

守明的心沉了下去。他若表现得有一丝清醒,恐怕立刻就会被“请”回朝歌,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死路一条。

他猛地抱住敖辛的腿,嚎啕大哭起来:“陛下饶命!臣不敢了!臣再也不敢窥测天心了!那心……那心有七窍,是黑的!是臭的!哇……”

他哭得情真意切,涕泪横流,甚至将刚才抢来的、半块沾着泥土的饼子硬塞向敖辛。

敖辛被他弄得狼狈不堪,周围聚集起看热闹的人群,指指点点。他奋力挣脱守明,脸色铁青,啐了一口:“真个是疯了!无可救药!”

说罢,拂袖而去,仿佛多待一刻都会沾染晦气。

守明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依旧在地上打滚哭嚎,直到人群散去,他才慢慢安静下来,蜷缩在角落里,眼神透过乱发,一片冰冷清明。

当晚,回到幽谷庐舍,守明在《暗夜录》中刻下:“帝辛XX年,敖辛奉命寻‘隐逸’入彀,诱以富贵。贞士佯狂得以免。明夷利贞,非为苟活,乃为存道。吾虽晦迹,心光不灭。”

他放下刻刀,走到屋外。

夜空如墨,星子寥落。远处的山峦如同蛰伏的巨兽,吞噬着微光。

但他知道,在这无边的黑暗下,并非只有他一人在坚守。有微子启在朝中勉力支撑,有像蓟侯那样的诸侯在默默蓄力,有散落四方的义士在等待时机,更有如箕子那般,以最惨烈的姿态,守护着最后的文明火种。

利贞——守持正固。

他或许无法改变这漫漫长夜,但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黑暗,保存这真相。无论是以隐士的身份,还是以“疯子”的面目。

他回到案前,继续拿起刻刀。

竹屑纷飞,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在这寂静的山谷里,如同蚕食桑叶,微弱,却持续不绝。

他在用这种方式,与这个黑暗的时代,进行着最后的、也是最坚韧的对抗。

他知道,只要记录不止,心光不灭,黎明,终有破晓之时。

通过守明隐居后听闻箕子佯狂之事,深刻阐释了明夷卦六五爻辞“箕子之明夷,利贞”的至高境界。在至暗时刻,守明效法箕子,选择以“装疯卖傻”的极端方式隐于市井(箕子之明夷),成功规避了旧识敖辛代表黑暗势力的拉拢与试探。他以“疯癫”为保护色,在污秽与混乱中坚守史官职责,持续编纂记录暴政真相的《暗夜录》,并发出“明夷利贞,非为苟活,乃为存道”的坚定心声。此章深刻揭示了在黑暗压顶、无处可避的绝境中,真正的“守持正固(利贞)”并非僵化的隐忍,而是可以根据情势,采取包括自污、佯狂在内的极端柔顺手段来隐藏智慧、守护正道。这种看似屈辱的“晦迹”,恰恰是为了确保内心光明(心光不灭)和所承载的使命(存道)得以在至暗中存续下去的最坚韧、最智慧的抗争,将“利艰贞”的内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