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3章 九三 ·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译文: 在光明受伤时去南方征狩,获得大头目。但不可急于求成。

含义: 在黑暗中主动出击(南狩),有所斩获(得其大首),但不可急躁冒进,需稳扎稳打。象征逆境中谋事,需耐心谨慎。

九三故事:

山林村落的宁静,并未让守明沉溺于安逸。

腿伤渐愈,虽留下微跛的后遗症,却更坚定了他前行的意志。他深知,此处虽是避风港,却非久居之地。朝歌的黑暗如墨汁滴入清水,正不断向四方蔓延。若只是躲藏记录,终是被动。

微子启派人传来密信,信中提及南方有蓟侯,素怀仁德,且对纣王暴政日益不满,或可托身。守明心领神会,这是“垂翼”之后,一条新的“行道”。

明夷于南狩——在光明受伤时,去南方“征狩”。此“狩”非田猎,而是于黑暗世道中,寻找并铲除奸佞,整肃秩序。

他拜别收留他的村民,带着他们凑集的干粮和盘缠,再次踏上征途。这一次,他的目标清晰——南方的蓟国。

路途依旧艰辛,但心境已大不同。他不再是那个仅凭一腔热血、四处记录苦难的年轻史官,他的怀中,除了记录真相的木牍,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抵达蓟国都邑时,已是深秋。蓟侯听闻微子启推荐,又知守明因直道受难,亲自于偏殿接见。

蓟侯年约四旬,面容儒雅,眉宇间却锁着一股忧色。“守明先生,微子殿下信中所言,先生大才,且心怀光明。不瞒先生,我蓟国如今,外有朝歌催逼贡赋,内有……唉,吏治不清,豪强盘踞,民生多艰。本王欲振作,却如陷泥沼,有力难施。”

守明静静听着,并未立刻慷慨陈词。他仔细询问了蓟国的赋税、刑狱、官吏考核等具体情况。他的问题切中要害,显示出对政务的精通,让蓟侯刮目相看。

“殿下,”守明沉吟道,“明夷之时,欲行‘南狩’,当知己知彼,谋定后动。请许臣以布衣之身,于国中暗行查访,或可窥见症结所在。”

蓟侯允准,并为他提供了必要的便利与掩护。

于是,守明化身游学士子,深入市井,走访乡野。他不再仅仅记录泛泛的民生疾苦,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吏治**的链条。他与贩夫走卒交谈,与田间老农共饮,甚至设法结交了一些不得志的低级胥吏。

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他一点点串联起来。

所有的怨声,最终都隐隐指向一个名字——蓟国大巫祝,巫魁。

此人把持祭祀,沟通“神意”,深得蓟侯信任,更借机掌控了国内部分物资调配、土木工程之权。其门下子弟、姻亲故旧,盘踞各级要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

他们巧立名目,增加祭祀用度,中饱私囊;在征收赋税时上下其手,欺压良善;甚至垄断盐铁之利,与朝歌来的费仲使者往来密切。

守明敏锐地意识到,巫魁,就是盘踞在蓟国肌体上的那颗最大毒瘤,是阻碍蓟侯施政、荼毒百姓的“大头目”。

得其大首——在黑暗的“征狩”中,获得了大头目的关键信息。

经过数月周密查访,守明掌握了大量巫魁及其党羽贪墨枉法、欺男霸女的实证。一桩关于他们借修建河神祠之名,强行征发民夫、克扣工钱、导致数十人累病而死的惨案,证据尤为确凿。

他带着这些沉甸甸的证据,再次秘密谒见蓟侯。

当守明将一卷卷记录着时间、地点、人证、物证的简牍铺陈在蓟侯面前时,这位一向温和的诸侯,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

“岂有此理!蠹虫!国贼!”蓟侯猛地一拍案几,须发皆张,“本王如此信他,他竟……竟敢如此!来人!即刻点兵,将那巫魁并其一干党羽,全部拿下,明正典刑!”

怒火在殿中燃烧,蓟侯立刻就要采取最激烈的行动。

“殿下!不可!”守明急忙出声阻止,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蓟侯霍然转头,眼中怒火未熄:“先生何意?难道此等奸贼,还不该立刻铲除吗?”

守明深吸一口气,迎着蓟侯的目光,沉声道:“殿下,巫魁经营多年,党羽遍布朝野,其势力盘根错节,更与朝歌费仲有所勾连。此诚为明夷之时也!”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意思是,在黑暗中行动,虽已擒获首恶线索,但绝不可急于求成,采取过于刚直急切的手段(不可疾贞)!若殿下此刻骤然发难,巫魁及其党羽必有准备,或狗急跳墙,煽动民意,甚至勾结外援,届时局面恐难以收拾,反受其害!”

蓟侯闻言,怒火稍敛,眉头紧锁:“那……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

“当徐图之,稳扎稳打。”守明目光炯炯,“其一,殿下可暗中调整都城及关键隘口的守将,换上绝对可靠之心腹,掌控兵权,以防不测。”

“其二,对巫魁,表面一切如常,甚至可稍加赏赐,以示恩宠,麻痹其心。对其党羽,则分而化之,对罪行较轻、尚有挽救可能者,暗中敲打,许其戴罪立功,争取分化瓦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其三,继续秘密收集其余党罪证,务求铁证如山,让其无从辩驳。同时,将巫魁之罪,择其确凿无疑者,悄然透露给国内那些德高望重、却受其排挤的宗室长老与退休老臣,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其四,严密监视巫魁与朝歌方面的联络渠道,必要时可截断或误导其信息。”

守明的策略,如同一位高明的医者,面对体内巨大毒瘤,不是贸然开刀,而是先固本培元,清理周边,阻断其养分来源,最后再一击致命。

蓟侯听完,沉吟良久,眼中的怒火渐渐被冷静取代。他长长吐出一口气:“先生深谋远虑,非本王一时意气可比。就依先生之计!”

不可疾贞——守明的劝阻,正是对这四字智慧的精准运用。

此后三年,蓟侯在守明的暗中辅佐下,开始了漫长而耐心的“排毒”过程。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巫魁及其党羽并非毫无察觉,期间有过几次试探与反扑,甚至一度有流言指向守明这个“外来者”。但都被守明以更隐蔽、更巧妙的方式化解。

他像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布下天罗地网,慢慢收紧。

三年间,蓟国的军政要害逐渐易手,巫魁的党羽或被分化,或因其他罪名被陆续罢黜。其势力如同被蚁群啃噬的堤坝,看似完好,内里早已千疮百孔。

时机,终于成熟。

这一日,蓟侯借大祭之名,召集文武百官、宗室长老。巫魁身着华丽祭袍,志得意满,正准备主持仪式。

突然,蓟侯当众掷下守明三年来整理完备的、关于巫魁累累罪行的最终卷宗,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几乎同时,已被牢牢掌控的宫廷卫士迅速控制了现场,巫魁及其核心死党在惊愕中被一举成擒。其在外围的残余势力,也因早有部署,被瞬间瓦解。

没有激起大的动荡,没有给朝歌干预的借口。

盘踞蓟国十余年的毒瘤,被彻底、干净地清除。

终成大功。

蓟国政令为之一清,吏治焕然一新,百姓欢欣鼓舞。

蓟侯握着守明的手,感慨万千:“若非先生当日‘不可疾贞’之谏,本王几坏大事!先生真乃社稷之臣也!”

守明谦逊回礼,心中亦充满感慨。

南狩得首,却不疾不徐,以耐心和智慧,终获全功。这不仅是政治斗争的胜利,更是对“明夷”之道的一次成功实践。

他在黑暗中,不仅保存了火种,更主动出击,赢得了一片可贵的、充满生机的“光明之地”。

他的脚步,不会停歇。他知道,还有更广阔的黑暗,需要他去行走,去照亮。

通过守明逃至南方蓟国后,协助蓟侯整顿吏治的经历,精彩演绎了明夷卦九三爻辞“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的深邃智慧。在黑暗逆境中,守明并未一味躲藏,而是选择主动“南狩”,通过周密暗访,锁定并掌握了权臣巫魁祸国殃民的核心罪证(得其大首)。当蓟侯怒欲即刻严惩时,守明深刻洞察“明夷”时局的复杂性,以“不可疾贞”力谏,避免因急躁冒进而打草惊蛇、引发更大祸乱。他制定并辅佐推行了一条“徐图之、稳扎稳打”的方略,历经三年耐心布局,逐步分化瓦解敌对势力,巩固自身力量,最终在不引发剧烈动荡的情况下,一举肃清奸佞,使蓟国吏治清明(终成大功)。此章深刻阐明:在黑暗时期谋求大事,获得关键目标(得其大首)固然重要,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实施过程中的耐心与审慎(不可疾贞)。真正的智慧在于将果断的行动与极致的耐心相结合,如此方能在险恶的逆境中稳妥推进,最终克竟全功,为在漫漫长夜中开辟和巩固光明之地奠定坚实基础。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