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1章 ? 地火明夷(坤上离下)+初九 · 明夷于飞,垂其翼

? 地火明夷(坤上离下)

卦辞: 明夷,利艰贞。

含义: 明夷卦象征光明受到伤害、黑暗降临。利于在艰难中守持正固。明夷卦上卦为坤,代表地、柔顺;下卦为离,代表火、光明。光明被大地遮盖,象征光明被压抑,君子处于黑暗时期。它告诫人们在逆境中要隐藏智慧、坚守正道,等待时机,避免暴露以免受害。明夷之道,重在以柔顺应对险境,于黑暗中保存火种,终待黎明。

故事:隐光者------守明的暗夜之行

在商纣王暴政末期,朝堂昏暗,忠良遭戮。一位名叫守明的年轻史官,他心怀光明,秉笔直书,却目睹天下日渐沉沦。守明深知直谏必死,但又不愿同流合污,他选择在黑暗中坚守史家正道,以微光记录真相。他的历程,正是明夷卦明入地中,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的深刻体现,从初遇黑暗到深入险境,最终以贞固保存火种。

初九 ·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译文: 光明受伤时飞行,垂下翅膀。君子出行,三天不吃东西。有所前往,但主人有责言。

含义: 在黑暗初期,如鸟受伤垂下翅膀,行动艰难。君子在旅途中断粮,虽有所前往,但会遭到当权者的责难。象征逆境之初,宜低调隐忍,避免暴露。

初九故事:

帝辛(纣王)七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

朝歌城头,象征着殷商天命的神旗,在带着寒意的风中猎猎作响。但那旗帜下的宫阙深处,传来的却不是庄严的礼乐,而是靡靡的丝竹与酒宴的喧嚣。

年轻的守明,身着略显宽大的玄端史官服,穿行在宫殿外侧那幽深如峡谷的廊道里。他怀中紧紧抱着一卷刚整理好的起居注竹简,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是新任的“守藏史”,职责是记录君王言行,编纂史料。这是一个需要绝对冷静与客观的职位,但此刻,他年轻的心脏却在胸腔里擂鼓般跳动,不是因为初入职场的激动,而是因为一股几乎要冲破喉咙的悲愤与灼热。

就在昨日,他亲眼目睹了老臣梅伯,因直言劝谏君王莫要沉湎酒色、加重徭役,而被绑上殿前铜柱,施以炮烙之刑。那凄厉的惨叫,皮肉焦糊的恶臭,以及君王与妲己在那浓烟与惨叫中肆意的大笑……如同烧红的铁钎,狠狠烙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他手中的笔,当时沉重得几乎无法提起。那竹简上本该客观记录的史官笔法,几乎要被喷涌的悲愤扭曲成血泪的控诉。

明夷——光明受伤,黑暗降临。他从未如此刻般清晰地理解这个词的含义。这煌煌天邑,这至高无上的庙堂,本应是文明与礼法的中心,如今却成了吞噬光明的深渊。

昨夜,他一夜未眠。灯下,他奋笔疾书,不是官方的起居注,而是一封私人性质的劝谏书。他要将梅伯之惨状、百姓之疾苦、社稷之危殆,一一陈于御前!他要用胸中这点未泯的光明,去刺破这无边的黑暗!

“守明史官,请留步。”

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叫住了正准备前往内廷递交文书的值守队伍。守明回头,只见微子启殿下站在廊柱的阴影里,面色凝重。

微子启,帝辛的庶兄,素以仁德贤明着称。他示意守明走到一旁无人角落。

“殿下。”守明躬身行礼,心中有些诧异。

微子启的目光扫过守明怀中那卷明显比日常起居注厚重得多的竹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忧虑。“守明,你怀中所藏,可是‘逆鳞’之言?”

守明心中一凛,知道无法隐瞒,低声道:“殿下明鉴。臣……目睹梅伯之惨,耳闻万民之哀,实不能默然。愿以死谏之,盼陛下醒悟。”

微子启缓缓摇头,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悲凉:“守明啊,你可知眼下是何等时局?”

他不等守明回答,便一字一句道:“此为 明夷 之时。光明已伤,黑暗当道。明夷于飞,垂其翼。意思是,光明受伤时想要飞行,必须垂下翅膀。你若此时强谏,如同雏鸟欲振翅高飞于暴风雨中,羽翼未丰,顷刻便会折翼陨落!非但不能照亮黑暗,反而会瞬间被黑暗吞噬,你这点星火,又有何益?”

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雨点,砸在守明灼热的心上。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满腔热血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可是……”

“没有可是。”微子启打断他,眼神锐利,“活下去,守住你史官的笔,比无谓的牺牲更重要。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真正的君子,在黑暗的旅途中,要懂得忍耐饥渴,保全自身。你明白吗?”

守明看着微子启眼中那份深沉的无奈与保护之意,又想起昨日铜柱上那缕冤魂,紧抱竹简的手臂,终于缓缓松弛下来。那卷沉重的劝谏书,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懂了。

硬飞,则死。垂翼,或可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生,不是为了苟活,而是为了在更长的“行”途中,记录,等待。

他深吸一口气,将怀中那卷“逆鳞”之书,悄悄塞入更深的衣襟内层,转而拿出了例行公事的起居注简册。

“谢殿下点拨。”他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下官……近日欲往殷商旧都西亳一行,勘察先王典制遗迹,补录史料,恳请殿下允准。”

这是一个离开风暴中心的借口。一个“垂翼”远行的理由。

微子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微微颔首:“准。速去速回,一路小心。”

君子于行——踏出朝歌巍峨的城门时,守明回头望了一眼那在春日下却显得阴森压抑的城楼。他踏上的,是一条未知的、充满艰辛的“行道”。

他没有选择舒适的官道,而是刻意走向那些传闻中受灾最重的乡野。

景象,触目惊心。

龟裂的土地,枯黄的禾苗,面黄肌瘦的农人倚在断壁残垣下,眼神空洞。为了修建鹿台、充实酒池,沉重的徭役和赋税,早已榨干了这片土地的最后一滴血肉。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用于记录地理风物的空白木牍,用颤抖却坚定的笔触,开始描绘这一切。不是用史官的华丽辞藻,而是用最朴素的文字,记录下村庄的名字,饿殍的数量,百姓绝望的哀叹。

干粮很快耗尽。他将大部分盘缠分给了路上遇到的几个濒死的老人和孩子。

三日不食——饥饿的感觉,如同烧红的铁丝,缠绕着他的胃腹。头晕眼花,脚步虚浮。他嚼过草根,喝过浑浊的河水。身体的痛苦,却让他的头脑异常清醒。他记录的,不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滚烫的、血淋淋的现实。这“不食”之苦,让他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这片土地上“明夷”之深的含义。

他在一个破败的雨师庙里躲避风雨,借着漏下的天光,在木牍上刻下:“帝辛七年春,大旱,野有饿殍,易子而食……王命益征,民不堪命。”

每一笔,都重若千钧。

有攸往——他有所前往。他的目的地,不仅仅是西亳的遗迹,更是这黑暗现实的深处。他用双脚丈量苦难,用竹简承载真相。

一个月后,守明风尘仆仆地返回了朝歌。他比离开时更加清瘦,肤色黝黑,但那双眼睛,却褪去了最初的彷徨与灼热,变得沉静而坚定。

他依例入宫复命,呈上的是关于西亳古迹形制、民俗采集的“官方”报告。

然而,纣王并未细看他那些“枯燥”的史料。君王高踞于酒肉香气弥漫的御座之上,慵懒地抬起眼皮,扫了一眼跪在殿下的守明。

“守藏史,”声音带着宿醉未醒的沙哑,和不耐烦,“朕闻你此番出行,耗时月余,所见所闻,颇多‘民间疾苦’?”

话语中的寒意,让守明脊背一凉。

主人有言——当权者的责难,虽迟但到。

他立刻俯首,额头触碰到冰冷的地板,语气恭顺而惶恐:“陛下明鉴!臣愚钝,此行只为考据先王典制,以彰陛下尊古重礼之心。途中确见些许民生艰难,然此皆天时不协所致,臣已据实记录,以为后世警醒。臣擅离职守,请陛下治罪!”

他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只知埋头故纸堆、不通世务的迂腐史官,将一切敏感观察都归之于“天时”和“史料考据”。

纣王眯着眼看了他片刻,似乎想从他谦卑的姿态中找出丝毫的不轨之心。但守明表现得无懈可击。

最终,纣王挥了挥手,像驱赶一只苍蝇:“罢了。些许小事,以后安守本职,莫要再生事端。退下吧。”

“谢陛下恩典!”守明再次叩首,缓缓退出了大殿。

直到走出宫门,来到阳光之下,他才发现自己的内衫,已被冷汗浸透。

他抬起头,望着湛蓝的天空,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明夷于飞,垂其翼……他做到了。在黑暗初临之时,他收敛了锋芒,藏起了翅膀,选择了潜行。

他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怀中那份以饥饿和风险换来的、记录着真实黑暗的木牍。

这只是开始。他知道,这条“明夷”之路,漫长而艰险。

但他心中那点光明,未曾熄灭,反而在经历了这最初的考验后,变得更加内敛,也更加坚韧。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向着史官署的方向,迈出了沉稳而坚定的步伐。

前方的黑暗,依旧浓重。

但他已知道,该如何行走。

通过年轻史官守明在商纣暴政初期的经历,生动演绎了明夷卦初九爻辞“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的深刻内涵。怀抱史官理想与正义感的守明,初遇黑暗(明夷),满腔热血欲上书直谏(欲飞)。经微子启点醒,他深刻认识到在黑暗初期暴露锋芒的危险性,遂选择收敛锋芒、隐忍远行(垂其翼)。在考察民情的旅途中,他亲身体验民间疾苦,甚至忍饥挨饿(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并坚持记录真实(有攸往)。返回朝堂后,他果然遭到纣王的质疑与责难(主人有言),因其提前“垂翼”隐忍,巧妙应对,方得免祸。此章深刻揭示了身处逆境初期的生存与发展智慧:当黑暗笼罩、力量不足时,最忌讳的是硬碰硬、盲目显露。真正的智慧在于认清“明夷”时局,主动“垂翼”潜行,在艰难困苦中(三日不食)积累认知、保存实力,并做好承受当权者压力(主人有言)的准备。如此,方能为在漫漫长夜中坚守正道、等待黎明,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