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2章 六二 · 窥观,利女贞

这本易经超有料 第2章 六二 · 窥观,利女贞

作者:森林伐木工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8 22:54: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译文: 从门缝中偷看,利于女子守持正固。

含义: 观察局限于狭小范围或间接渠道(窥观),如同女子深居闺中,通过缝隙窥视外界。此种方式利于在特定环境下保持谨慎和贞固,但视野有限。

六二故事:

暮春三月,明德受聘于柳家庄的柳乡绅家,做了两位小公子的塾师。

柳家是当地望族,高墙深院,朱门绣户。明德的书房在宅院东侧,推开雕花木窗,恰好能望见庄外的乡间小路,以及远处起伏的田野。

先生,这是家父特意安排的。大公子柳文谦恭敬地说,窗外景致尚可,又远离市井喧嚣,正适合读书。

明德含笑点头。经历过市集的浮躁,他确实需要一方清净之地,整理思绪,沉淀见闻。

每日清晨,他都会站在窗前,观察庄外景象。

晨曦中,农人扛着锄头下地,老牛慢悠悠地跟在身后。午时,村妇提着食盒送饭,孩童在田埂上追逐嬉戏。傍晚,炊烟袅袅升起,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不成调的竹笛。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淳朴。他在笔记中写道。

有时,他也会看见一些特别的情景。

一个老农在田埂上长跪不起,对着干裂的田地磕头。

他在求雨。柳文谦解释道,今年春旱,再不下雨,秧苗就要枯死了。

明德记下:春旱成灾,农人祈雨。

又一日,他看见几个衙役挨家挨户敲门,村民纷纷闭户不出。

那是来收春税的。二公子柳文礼撇撇嘴,每年这个时候都要闹一阵。

明德蹙眉:为何闹?

赋税太重呗。文礼还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说话毫无顾忌,爹说,朝廷加征了三成的防戎税

明德默默记下:赋税繁重,民有怨言。

他的观察,大多止于这扇窗。

偶尔,他会从学生口中听闻乡里事务。

先生,李二狗他爹昨天被带走了。文礼在课间悄悄告诉他。

为何?

欠税不交。里正说,再交不上就要没收田地。

明德心中一沉:他家几口人?

七口。就靠那三亩薄田过活。

当晚,明德在笔记中详细记录了此事,并写下:宜轻徭薄赋,休养民力。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

他通过这扇窗,见识了农事的艰辛;通过学生的转述,了解了民间的疾苦。他将所见所闻整理成册,自认为对民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他的平静。

那日午后,文谦、文礼兄弟迟迟未到书房。

明德正欲去寻,却见柳乡绅怒气冲冲地推门而入。

先生可知这两个逆子去了何处?

明德茫然摇头。

他们竟敢私自出庄,去参加什么祈雨法会柳乡绅气得脸色发青,若不是庄丁来报,我还蒙在鼓里!

明德心中一紧。他昨日确实听文礼提起,附近几个村的农民要在龙王庙举办法会,但没想到两位公子会偷跑出去。

乡绅息怒,待学生去将他们寻回。

不必了!柳乡绅拂袖而去,我已派人去抓他们回来!

明德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庄外那条空荡荡的小路,第一次感到这扇窗如此狭窄。

傍晚,兄弟俩被庄丁押回,关进祠堂罚跪。

明德前去说情,在祠堂外听见兄弟俩的对话。

哥,你看见了吗?那些农民饿得皮包骨头。

看见了...李二狗他娘昏倒了,说是三天没吃饭。

为什么官府不开仓放粮?

谁知道呢...

明德怔在原地。

他以为透过这扇窗,已经看清了民生疾苦。却不知窗外还有他从未见过的惨状。

次日,他设法见到了被放出来的文谦。

把你们看见的,都告诉先生。

文谦眼中含泪:先生,我们被骗了。您知道所谓的祈雨法会是什么吗?

不是求雨吗?

是卖身!文激动地说,农民活不下去了,在那里自卖为奴!李二狗要把自己卖了,换钱交税救他爹!

明德如遭雷击。

还有王老汉,他女儿才十三岁...

张寡妇要把两个儿子都卖掉...

里正还在现场收交易税...

文谦每说一句,明德的脸色就白一分。

他以为透过这扇窗,已经了解了赋税之重。却不知重税之下,竟是这般人间惨剧。

为什么...为什么不早说?

爹不让说。文谦低声道,他说这些事污浊,不该污了先生的耳朵。

明德颓然坐倒。

原来这半年来,他所谓的,不过是别人精心筛选后,允许他看见的景象。

就像深闺中的女子,透过门缝窥视外界,还以为看见了整个世界。

当晚,他独自在书房沉思。

书案上,那本厚厚的笔记显得如此可笑。里面记录的民风淳朴,不过是太平假象;所谓的赋税繁重,也只是轻描淡写。

他想起观卦六二的爻辞:窥观,利女贞。

是了,这种局限的观察,确实让他得以安身立命,如同女子守贞般稳定。但对他这样一个立志治国平天下的人来说,这远远不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先生还没睡?文谦不知何时站在门外。

进来吧。

文谦捧着一个小木盒:这是学生平日记录的乡里见闻,或许...对先生有用。

明德打开木盒,里面是厚厚一叠竹简。

三月十五,李庄饿死三人。

四月初二,县衙强征耕牛充税。

四月十八,农民聚众请愿,被衙役驱散。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这些...都是真的?

学生不敢欺瞒。文谦垂首道,只是爹常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明德长叹一声。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位老者说观察者太少,妄断者太多。

不是没有人看见,是看见的人选择了沉默。

不是没有人知道,是知道的人选择了自保。

三日后,明德做了一个决定。

他向柳乡绅请辞。

先生何故如此?柳乡绅大惊,可是犬子顽劣?

非也。明德摇头,公子聪慧仁厚,是难得的学生。只是在才疏学浅,需要外出游历,增广见闻。

就在庄中教书,岂不安稳?

明德望向窗外:安稳固然好,但学生志在天下,不能永远做一个隔窗观景的人。

柳乡绅沉默良久,终于点头:先生志存高远,老夫不便强留。

临行前,明德将文谦的那盒竹简抄录了一份。

这些见证,不该被埋没。

文谦、文礼兄弟送他到庄外。

先生今后要去何处?

去那些需要亲眼见证的地方。明德看着远方,去灾荒之地,去边关战场,去朝廷看不到的角落。

他拍了拍文谦的肩膀:你有一双慧眼,更有一颗仁心。记住,看见不是目的,改变才是。

走出柳家庄的那一刻,明德回头望去。

那扇他看了半年的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渺小。

他终于明白:观察若是为了自保,便永远看不清真相;观察若是为了安逸,便永远触不到真实。

风吹动他的衣袍,也吹散了心中最后一丝犹豫。

前路或许艰难,但比起隔窗窥观的安逸,他宁愿选择直面真实的风雨。

书箱里,那本重新整理的笔记扉页上,他郑重写下:

观天下,须出户庭。察民情,须亲耳闻。六二窥观,可安身不可明道。

这是他用自己的经历,为写下的注脚。

明德在柳家庄任教期间的经历。他主要通过书房窗口观察外界,通过学生转述了解民情,这种的方式让他得以安身立命,却限制了视野。直到学生冒险外出,他才意识到自己看到的只是被筛选过的景象。这正应了观卦六二爻辞窥观,利女贞的含义——局限的观察虽能保持稳定,却难以获得真知。整章展现了从安逸观察走向直面真实的转变,突出了打破信息壁垒,亲身体验的观察之道,为明德下一步的游学之路埋下伏笔。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