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 第242章 火起南巷

棠火阁的第三日清晨,蒸笼的热气刚漫上窗纸,苏小棠就觉出不对了。

往日这时候,巷口该有提着竹篮的阿婆踮脚张望,可今儿门前的青石板上只落着几片槐叶。

她掀开布帘出去,正撞见表婶攥着晒得半干的蓝布衫,冲屋檐下的排风口直撇嘴:"小棠姑娘,你这灶火的油星子,把我晾的被面染得跟地图似的。"

"可不是。"卖卤煮的李伯蹲在门槛边敲烟杆,"昨儿我家那口子去买切面,老周头说他铺子的面少卖了半担——"他斜眼瞥向街角挂着"福来面馆"幌子的老房子,"说是都让你们这新铺子抢了生意。"

苏小棠的指甲轻轻掐进掌心。

她笑着应下赔礼,转身时瞥见墙根蹲着个穿青布短打的后生,正往王婶手里塞什么——铜钱相撞的脆响混在人声里,像根细针戳进她耳中。

"阿巧,去把前日收的酱瓜坛搬出来。"她擦了擦手,声音里没半分波动,"再去菜铺要把嫩豆腐,挑最白的。"

阿巧抱着陶坛踉跄两步:"小棠姐,咱们前日刚给周掌柜送了十坛酱菜,这会子......"

"去就是了。"苏小棠弯腰捡起脚边的煤块,往灶膛里添了两块。

火星"呼"地窜起来,映得她眼底发亮,"我要请整条巷子的人吃顿饭。"

夜里掌灯时分,她蹲在后院的老槐树下,看那青布后生又摸进香满楼的后门。

月光漏过枝桠,正照见他袖中露出半截红绸——那是香满楼跑堂的标记。

"查过了,香满楼的刘掌柜上月丢了御膳房备选的名额。"身后传来衣料摩擦的轻响,陆明渊的声音裹着夜露的凉,"他让人散布你靠侯府发家的传言,又买通几个嘴碎的,说棠火阁抢了老街的营生。"

苏小棠把最后一棵青菜浸进木盆,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淌:"他怕我这新铺子抢了老客,更怕我这'御膳房代理掌事'的名头,断了他往上爬的路。"她抬头时,月光落进眼底,"可他不知道,老街的烟火气,从来不是靠几家铺子抢来的。"

第二日晌午,棠火阁的门板大敞四开。

原本摆桌椅的地方支起长条木案,案上堆着青生生的莴笋、白胖的豆腐、红亮的酱瓜,连灶上的大铁锅都搬了出来。

"今日请各位吃顿便饭。"苏小棠站在灶前,系着靛青围裙,"油是李伯家榨的菜籽油,豆腐是张婶家磨的石磨豆,连这把葱——"她拔起案头水瓮里的青葱,"还是王婶昨儿在后院拔的。"

人群里传来细碎的议论。

王婶捏着被油烟染脏的布衫,嘴硬道:"请吃饭就能抵了我的被面?"

"自然抵不了。"苏小棠笑着掀开锅盖,滚烫的热气裹着酱香味扑出来,"但我想让各位尝尝,用咱们老街的食材,能做出什么味道。"

第一道菜是酱瓜炒蛋。

她把切得细如米粒的酱瓜末倒进热好的油里,"滋啦"一声,咸香混着蛋香炸开。

王婶凑近些,忽然瞪圆眼睛:"这酱瓜......是我去年送你那坛?"

"正是。"苏小棠把金黄金黄的蛋块盛进粗瓷碗,"婶子的酱瓜脆得刚好,配新下的鸡蛋,连盐都不用多放。"

第二道是红烧豆腐。

她用李伯家的菜籽油把豆腐煎得两面金黄,加张婶家的酱油焖煮。

李伯吸了吸鼻子:"这味儿......像我家那口子往年过年做的?"

"可不就是。"苏小棠舀起一勺浓汁浇在豆腐上,"张婶的酱油晒足了一百天,配石磨豆腐,火候到了,就是咱们老街记忆里的味道。"

日头移过屋檐时,七道菜已摆满木案。

酱瓜炒蛋的瓷碗边沾着王婶的指印,红烧豆腐的陶钵里只剩半块,连最挑食的孙秀才都捧着碗喝青菜豆腐汤,汤勺碰着碗沿叮当响。

角落里,那个穿青布短打的后生缩在柱子后面,手里的铜钱袋子还没捂热。

他望着桌上风卷残云的众人,喉结动了动,悄悄把钱袋塞回袖中。

苏小棠靠在灶边擦手,看陆明渊端着碗从人群里走过来。

他碗底还粘着粒饭,眼尾带着笑:"刘掌柜派来的人,方才溜了。"

"溜了好。"苏小棠望着满桌空碗,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风从巷口吹进来,卷着灶膛里的火星往天上飞,像极了从前在侯府后厨,她蹲在灶下烧火时,看火星子窜上屋檐的模样。

"小棠姐!"阿巧举着空菜篮从外面跑进来,"王婶说要把染了油星的被面拿给你看,说要教你调去油的法子;李伯说要送咱们新榨的菜籽油,说比往年的更香......"

苏小棠笑着应下,转身时瞥见门外。

原本缩在墙根的老住户们正踮脚往屋里看,最前头的张大爷摸着空碗,喉咙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来。

夜风掀起"棠火阁"的匾额,檐角铜铃"叮"地响了一声。

灶膛里的火还在烧,映得满屋子人脸都暖烘烘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请大家收藏:()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谁也没注意到,后厨的砖缝里,那行若隐若现的金文又亮了些。

在跳跃的火光里,"棠火既燃,永不熄"几个字,正随着饭菜的香气,往整条巷子里飘去。

宴席散得晚,月亮都爬上了东墙。

王婶攥着被油星染脏的蓝布衫,却没像前日那样甩脸子,反而踮脚把苏小棠往灶屋推:"小棠姑娘,我那被面泡了淘米水,明儿你得空来瞧瞧,我教你怎么搓才不伤布。"李伯扛着半坛新榨的菜籽油,油香混着他旱烟味直往人鼻子里钻:"我家那口子说了,往后你要油尽管言油,咱老街的油坊,还能供不起个小灶?"

最前头的张大爷摸了摸空碗,喉结动了三动才开口:"我活了七十岁,头一回觉得豆腐能吃出肉味。"他枯瘦的手指敲了敲碗沿,"明儿我让孙媳妇把地窖里的老腌菜搬两坛来——你说要配春笋用的,成不?"

苏小棠眼眶热得发疼,嘴上应着"成",手却悄悄攥住围裙角。

她望着巷子里三三两两往家走的人影,听着他们唠唠叨叨的"明儿送把空心菜后日有新下的鸭蛋",忽然想起刚进侯府后厨那会儿,老厨头说过:"好厨子的锅台,得是街坊的热炕头。"

这念头刚冒出来,阿巧就从后院跑过来,手里攥着个纸团:"小棠姐,方才收拾桌子时在条凳底下捡的!"

纸团展开是半枚碎银,压着张皱巴巴的字条,墨迹未干:"刘掌柜说,明儿再闹不起来,就断了咱的月钱。"

苏小棠的指甲陷进掌心。

她抬头看向街角,香满楼的灯笼还亮着,晕出一团浑浊的红。

是夜,月黑风高。

陆明渊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带着夜露的凉:"刘三往灶房后墙泼了半桶松脂。"他手里转着枚铜钱,月光在铜面上划出冷光,"我让阿福盯着,火起时水棚的水桶早备好了。"

苏小棠摸了摸灶台上的铁锅,铁面还留着白日做饭的余温。

她解下靛青围裙叠好,搭在木凳上:"烧吧。"

火势起得急。

后墙"轰"地窜起半人高的火苗,松脂烧得噼啪响,火星子直往房梁上蹦。

王婶的大嗓门先炸了:"救火!

快端水!"李伯抄起扁担砸开隔壁米行的水棚,张大爷举着铜盆从自家院里冲出来,连孙秀才都提着裤脚往火里扑——他那身月白长衫下摆早被烧了个洞。

等水泼得差不多,天已蒙蒙亮。

厨房后墙焦黑一片,门框烧剩半截,像张缺了牙的嘴。

最让苏小棠心疼的是那口老灶,青石板垒的灶膛裂了道缝,陶制的烟囱歪在地上,还滴着烧化的树脂。

"小棠姑娘......"王婶抹着眼泪,手里的铜盆还往下滴水,"要不咱先关张几日?

我去帮你寻个泥瓦匠——"

"不用。"苏小棠蹲在灶前,指尖轻轻抚过那道裂缝。

晨雾里,她眼底亮得惊人,"我要今晚就在这儿重开灶火。"

陆明渊递来块湿布,擦去她脸上的烟灰:"需要什么?"

"半块未烧透的炭,一坛陈年老酒,"她掰着手指,"再让阿巧去肉铺要条带皮的猪前蹄,选最肥的。"

是夜,残月下的废墟前支起了临时灶架。

苏小棠系着昨日那条靛青围裙,围裙角还沾着焦黑的痕迹。

她蹲在裂了缝的灶膛前,把半块未烧透的炭填进去,又淋了半碗陈酒。"滋啦"一声,火星子"呼"地窜起来,映得她耳坠上的银铃直晃。

"这灶得用余烬养。"她对着围观的人群笑,"就像日子,总得有点烧不垮的热乎气儿。"

猪前蹄裹着荷叶,埋进灶膛的热灰里。

苏小棠守着灶,每隔半柱香就用竹筷捅捅灰堆。

陆明渊站在她身侧,替她挡着夜风吹来的火星。

王婶搬了条长凳,李伯提来刚温好的黄酒,张大爷把孙媳妇腌的糖蒜摆了满满一桌——连那几个被刘掌柜买通的后生,都缩在人群后头,手里攥着没送出去的铜钱。

子时三刻,荷叶的清香混着肉香突然漫开。

苏小棠用竹夹夹出荷叶包,轻轻一掰,蹄花颤巍巍地裂开,琥珀色的汤汁顺着荷叶往下淌。

"这是灰烬煨蹄花。"她舀起一勺汤,吹了吹递给王婶,"火熄过,更懂温存。"

王婶喝了一口,眼泪"啪嗒"掉进碗里:"像......像我那死了二十年的老头子,过年时在灶坑埋的蹄髈。"

李伯凑过去闻了闻,旱烟杆"当啷"掉在地上:"我家那口子上个月还念叨,说再吃不着这味儿了......"

人群里响起抽鼻子的声音。

孙秀才扶了扶眼镜,突然拔高嗓门:"此味只应天上来!"他转头冲街角喊,"刘掌柜,你可听见了?"

街角的阴影里,香满楼刘掌柜攥着算盘的手青筋暴起。

他望着那缕裹着肉香的炊烟直往天上飘,喉结动了动,喃喃道:"这女人......不是凡人。"

夜风卷着香气往巷外飘去。

没人注意到,有个戴斗笠的灰衣人站在巷口,鼻尖动了动,手指轻轻叩了叩腰间的铜铃——那铜铃样式古旧,刻着"天膳"二字。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请大家收藏:()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