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 第142章 边陲烟火

青石板路上的马蹄声渐轻时,苏小棠掀开车帘的手终于松了些。

晨雾未散,山坳里的边陲镇像块浸了温水的旧绸子,檐角的铜铃、挑着酒旗的竹竿、蹲在门槛剥蒜的妇人,都在雾气里软成一团。

她深吸一口气,混着胡饼焦香、羊汤膻气、新晒的辣子面儿味的风灌进肺里——这是御膳房雕花窗后闻不到的烟火气,倒像极了小时候在侯府柴房偷煮红薯时,灶膛里蹿出的那股子热烘烘的甜。

“姑娘,前面那家驴肉火烧摊排了好些人。”阿福牵着马凑近车帘,鼻尖冻得通红,“要给您买两个?”

苏小棠摇头,目光却跟着油亮的木案板上翻跳的面团走。

卖火烧的老汉正揪着面剂子往鏊子上按,手腕上的银镯子磕得叮当响,和她十二岁在侯府当粗使丫鬟时,厨房刘婶揉面的架势一模一样。

她摸了摸怀里还带着体温的符纸,三足鸟的图腾不再发烫了,像块被人间烟火焐软的糖。

“小棠。”

沙哑的喊声从巷口拐过来。

苏小棠转头,就见老厨头裹着件洗得发白的靛青棉袄,肩上搭着半块油布,正从青砖墙后转出来。

他手里攥着根旱烟杆,烟锅里的火星子一明一暗,照得脸上的皱纹更深了,“跟我来。”

陈阿四原本正踢着脚边的碎石子儿,听见声儿猛地直起腰:“老东西?你啥时候到的?我们出京城时你还在御膳房翻旧账本——”

“啰嗦。”老厨头没回头,旱烟杆往地上一戳,“跟上。”

苏小棠看了陈阿四一眼,见他虽然梗着脖子,却还是把搭在胳膊上的粗布包袱往怀里拢了拢,跺着脚跟上。

三人穿过两条飘着卤味的巷子,在一扇掉了漆的朱红门前停住。

门楣上“福来面馆”四个字被雨打风吹得只剩半拉“福”字,门槛上积着层薄灰,却被人用扫帚仔细扫出条缝。

老厨头伸手抹了把门框,指腹沾了层黑灰:“三十年了,没换过门槛。”他推开门,木头门轴发出吱呀一声,“前代灶神最后停留的地方。”

苏小棠跟着跨进去。

屋里只摆了三张八仙桌,墙根的酱菜坛落着灰,灶台上却擦得锃亮,连风箱把手上都没积尘。

她摸了摸灶台,温度还在——有人刚生过火。

“他在这里留了道‘归元面’。”老厨头把油布铺在桌上,露出里面包着的粗陶碗,“当年战乱,他背着这口锅走了八百里,给守城的士兵煮面。汤是雪水熬的,面是杂面搓的,可那些三天没吃饭的大兵喝了第一口汤,全哭了。”他敲了敲陶碗,“说喝出了家乡井里的水味,娘熬的小米粥味,媳妇纳鞋底时烧的艾草味。”

陈阿四嗤了声:“吹得神乎其神,能比御膳房的三丝鱼翅羹?”话虽这么说,他却凑到灶台边,扒着锅沿往里看。

苏小棠没接话。

她解下外衫搭在椅背上,袖口露出金线绣的并蒂莲——那是陆明渊送的,说像极了她在御膳房熬了三天三夜的莲蓉酥。

指尖触到灶膛里的余温,她忽然想起昨夜在火场翻找符纸时,陈阿四骂骂咧咧却悄悄把她往安全处推的手。

“我来煮。”她转身对老厨头说,“您说做法。”

老厨头从油布里摸出把晒得半干的野葱:“水要山泉水,烧到蟹眼泡时放葱根——不是葱叶,是根。”他指着墙角的陶瓮,“那里面是去年的陈酱,挖两勺,要带豆瓣的。”

苏小棠舀水时,陈阿四突然哼了声:“你这手劲,和在御膳房揉翡翠饺皮时一样。”她没抬头,却听见他搬酱瓮的动静——平时连御膳房燕窝盅都要小太监捧着的掌事,此刻正踮着脚把陶瓮往灶边挪,瓮沿蹭到他新做的玄色棉袍,蹭出块灰。

水开了。

苏小棠撒下葱根,白汽腾起时,本味感知突然涌上来。

她闭了闭眼,葱根里那丝若有若无的甜,混着陈酱里发酵的酸,还有山泉水里淡淡的矿物质味,在舌尖绽开。

体力开始流失,她咬了咬后槽牙——就像当初在侯府,为了偷学做枣泥酥,被大夫人罚跪时咬着嘴唇忍疼一样。

下面时,面条在滚水里翻了个身,她突然看清了:这面不是精面,是掺杂了麦麸、豆粉甚至榆树皮的杂面,可揉面时的力道拿捏得极准,每根面条里都裹着股子韧劲儿,像极了被生活磋磨却不肯断的命。

盛碗时,老厨头递来双竹筷:“吹凉了再喝。”

苏小棠吹开浮在汤面的油花儿,喝了第一口。

热汤顺着喉咙往下淌,她的眼前突然闪过画面:残阳如血,城墙上插着的旗子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断戟和箭簇在地上闪着冷光。

一个穿粗布短打的老头蹲在灶前,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响,他往每个士兵的碗里只舀小半碗汤,却笑着说:“省着点喝,喝出味儿来。”

有个小士兵吸溜着汤哭出了声:“我娘熬的萝卜汤,也是这股子甜。”

另一个老兵抹了把脸:“我媳妇……她走前最后给我煮的,就是杂面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请大家收藏:()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头往灶里添了把柴:“味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们记着这味儿,等打完仗回家,给家里人也煮一碗。”

汤碗落在桌上,发出轻响。

苏小棠睁开眼时,老厨头正往陶碗里续水,陈阿四不知何时蹲在她旁边,粗粝的手指蹭了蹭她眼角——她这才发现自己哭了。

“咳。”陈阿四迅速收回手,起身时撞得桌角的醋壶晃了晃,“这汤……比御膳房的参汤暖。”他抓了抓后脑勺的短须,声音突然低了,“那啥,面汤还有没有?给我也来一碗。”

老厨头把第二碗面推给他,目光扫过苏小棠泛红的眼尾:“他当年说,真正的厨艺不是让人惊叹,是让人……”

“想家。”苏小棠接了话。

她摸出怀里的符纸,三足鸟的图腾在晨雾里泛着淡金,“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焚天教怕这《人间百味》。他们烧得掉符纸,烧不掉——”

“灶膛里的火。”老厨头笑了,缺了颗门牙的嘴漏着风。

陈阿四吸溜着面,突然被呛了下。

他捶着胸口瞪苏小棠:“你笑啥?我就是饿了!”可他握着碗的手没抖,指节却慢慢松了,像松开了什么攥了半辈子的东西。

面馆外,商队的铃铛声又响起来。

苏小棠起身收拾碗碟,余光瞥见陈阿四偷偷把最后一口汤喝得干干净净,喉结动的时候,嘴角还沾着粒葱花。

陈阿四把空碗往桌上一墩,瓷底与木桌碰出轻响。

他盯着碗底最后一滴汤渍,喉结动了动,粗短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沿的豁口——那是他方才蹲在苏小棠身边时,指甲深深掐进去的。

"小棠。"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刚才低了八度,像被热水泡软的老腌菜,"我从前总觉得,御膳房的金漆食盒、水晶摆盘才叫厨艺。

那些个王公贵胄夸一句'精妙',比什么都强。"他抓起桌上的旱烟杆,却没点着,只拿烟杆头戳了戳自己胸口,"可方才这碗面...我喝到第三口时,突然想起十二岁在老家,我娘蹲在灶台边给我煮的疙瘩汤。

那时候家里穷,面不够,她就往面里掺榆树皮,煮出来黏糊糊的。

我嫌难吃,把碗摔了。"他喉结猛地滚动两下,"她蹲在地上捡碎碗,手背蹭破了皮,血珠子掉在汤里,说'阿四啊,娘没本事,只能给你煮这个'。"

苏小棠放下擦碗的布。

她看见陈阿四的耳尖红得透亮,像被火烤过的山楂,连鬓角的短须都在微微发颤。

老厨头靠在门框上抽烟,烟锅的火星子映着他眯起的眼,倒像是在看多年前那个摔碗的毛头小子。

"我后来进了御膳房,专研刀工,片豆腐能薄得透光;熬汤要吊三天三夜,连皇帝都说'陈掌事的手艺,天下一绝'。"陈阿四突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可方才这口杂面汤,比我熬的那些金汤玉液都烫心。

原来...原来我这些年,都在给别人的嘴做饭,没给人的心做过饭。"他抓起苏小棠的手腕,掌心的老茧硌得她生疼,"小棠,你教我成不成?

教我怎么把心里的味儿,煮进面里。"

苏小棠的手指轻轻覆在他手背上。

她想起第一次在御膳房被陈阿四骂得狗血淋头时,他举着半块没揉匀的翡翠饺皮,唾沫星子溅在她脸上:"你这手是长在猪身上的?

连面都揉不匀!"此刻他的手还在抖,像深秋的枯枝,可掌心的温度,比御膳房的地龙还暖。

"阿四叔。"她轻声说,"心在哪儿,味儿就在哪儿。"

话音未落,门帘突然被风掀起。

一个穿靛蓝粗布衫的老头探进头来,手里攥着本边角发脆的旧书:"姑娘,方才见你们在灶前忙活,这书是我爹留下的,说要是遇着能把面煮出'家'味儿的人,就送她。"他跨进来时,脚边的酱菜坛晃了晃,"我爹是这面馆的老掌柜,三十年前那场仗,他给守城兵煮面的事儿,你们方才说的那老头...是不是他?"

苏小棠接过书,封皮上"神火诀"三个字被虫蛀得只剩半拉"火"字。

翻开第一页,墨迹斑驳的字迹里夹着片干葱叶,正是方才老厨头给的野葱。

她指尖刚触到书页,本味感知突然翻涌——不是食材的味道,是书页间残留的温度,像有人反复摩挲过千百遍的温暖。

"是他。"老厨头磕了磕烟杆,"你爹当年说,等有人能让吃面的人掉眼泪,就把这书给她。"

陈阿四凑过来看,粗手指点着某行字:"这'愿火入膳'是啥意思?

把心愿煮进菜里?"

苏小棠的心跳突然快了。

她想起怀里的《灶典》,想起陆明渊说西域毒师在京城投的慢性蛊毒,想起那些被毒得食不知味的百姓。

本味感知能尝出食材本真,可若能注入"愿火"...她捏紧书页,指节发白:"《灶典》里说,灶火有三魂,一曰烟火,二曰食魂,三曰愿火。

愿火是吃的人心里的念想,煮的人心里的热望。"她抬头看向老厨头,"前代灶神当年煮的面能让士兵想起家乡,是不是因为他把士兵的愿火,煮进了汤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请大家收藏:()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厨头没说话,只冲她点了点头。

夕阳斜斜切进窗棂时,苏小棠在面馆外支起了土灶。

陈阿四撸着袖子帮她搬柴火,玄色棉袍的前襟沾了两团黑灰,倒比从前穿得整整齐齐时顺眼多了。

老厨头蹲在旁边剥蒜,蒜皮簌簌落在他脚边,像下了场小雪。

"婶子,尝尝这碗。"苏小棠把面递给街角卖胡饼的妇人,"面里加了点野葱,汤是山泉水熬的。"

妇人吹了吹汤面,喝了一口。

她突然捂住嘴,眼泪大颗大颗砸进碗里:"像...像我闺女去年出门前,给我煮的那碗面。

她现在在南边做绣娘,有三年没回家了。"

"大爷,您这碗。"苏小棠又盛了一碗给蹲在墙根的老猎户,"面里掺了点豆粉,软和些。"

老猎户吸溜着面,胡子上挂着汤滴:"我那小子参军前,我骂他'没出息的才守着山',现在...现在我倒想再骂他两句。"他抹了把脸,"姑娘,能给我留碗面汤不?

我装壶里,等我那臭小子回来,给他尝尝。"

陈阿四站在土灶后添柴,火光照得他眼眶发红。

他突然抄起擀面杖,在面案上重重一敲:"小棠,我来揉面!

你说要揉出韧劲儿,我就揉出十成韧劲儿!"他揉面的架势比在御膳房揉翡翠饺皮时猛多了,面剂子在他手里翻跟头,"我要让这面里,装着全天下当娘的、当爹的、当媳妇的...所有想给亲人做饭的心!"

苏小棠看着他汗津津的脸,又看向围在灶前的百姓。

有人抹着泪往她手里塞胡饼,有人把自家晒的辣子面儿往她围裙里揣。

她摸出怀里的密信,信纸上的字迹还没干:"明渊,我找到破局之法了。

愿火入膳,可解百毒。

西域人能毒了百姓的嘴,毒不了百姓的心。"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和陈阿四揉面的影子、老厨头剥蒜的影子叠在一起。

灶里的火噼啪作响,像极了侯府柴房里那堆暖过她的灶膛火,又像御膳房里那盏她熬夜熬出的灯。

夜幕降临时,苏小棠收拾灶具。

风里突然飘来一丝异香,像焚烧某种奇异香料的味道,清苦里带着甜,和驿站那晚她追焚天教徒时闻到的一模一样。

她手一抖,刚洗好的陶碗摔在地上,碎成几瓣。

陈阿四立刻弯腰去捡:"小心扎手!"他抬头时,正看见苏小棠盯着巷口的眼神——像猎人盯着猎物,又像火苗遇到风,烧得更旺了。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请大家收藏:()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