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 第118章 烟火归心

紫焰熄灭的密室里,老厨头的手还按在青铜鼎上,指节泛着青白,却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成了花:"丫头,你身上的烟火气,比这鼎里的铜锈还沉呢。"陆明渊抽了帕子替他擦汗,目光却始终落在苏小棠身上——她腕间的金芒随着呼吸明灭,像极了当年在柴房里,她蹲在灶前看火时,映在脸上的光斑。

"该去御膳房了。"苏小棠摸了摸颈间的玉坠,坠子不再冰凉,倒像揣了颗小太阳。

老厨头挥挥手:"去吧,那些和面的、烧火的,该等急了。"圣女攥着裂了纹的骨笛站在角落,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冲她点了点头。

晨钟撞破雾色时,苏小棠站在了御膳房门前。

红灯笼在檐下晃,映得青石板上的露水泛着暖光;门里传来菜刀剁砧板的"咚咚"声,混着小米粥咕嘟咕嘟的冒泡响,像首没谱的曲子。

她忽然想起八岁那年,也是这样的晨雾里,她端着冷掉的剩饭往柴房走,老厨头从门里探出头:"小丫头,来帮我看火?"

"掌事!"门里的喊声响得突兀,带着点慌:"太后的樱桃酥,面发过了!"

苏小棠手刚碰到门环,铜环便被从里推开。

小徒弟阿福顶着一头面粉冲出来,见是她,眼睛瞬间亮得像点了灯:"您可算来了!

张婶非说要重新和......"

"发过的面?"苏小棠跨过门槛,灶膛里的火苗"呼"地蹿高,映得她眉梢都是暖的。

案几上的面团软塌塌瘫着,她伸手一按,指腹陷进去又慢慢回弹——果然过了。"加半盏蜂蜜,两撮桂花蜜饯碎。"她转身从竹篮里拈起颗樱桃,指甲轻轻一掐,酸甜的汁水溅在面团上:"发过的面甜得发腻,得用樱桃的酸煞一煞。"

阿福愣了愣,突然咧嘴笑:"我就说掌事有办法!"张婶从灶台后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擀面杖,见苏小棠看过来,耳尖一红:"昨儿夜里我......"

"火候到了。"苏小棠没接话,指了指蒸笼。

水蒸气"噗"地顶开笼盖,甜香混着樱桃的清酸涌出来,像把温柔的刀,劈开了清晨的雾。

她望着笼里金灿灿的酥饼,忽然想起陆明渊总说她做的点心"有股子活气"——原来这活气,是灶前的汗,是揉面的劲,是每颗樱桃都要挑最红的那股子轴。

"给太后的食盒。"她话音刚落,阿福已经捧着描金漆盒凑过来。

阳光顺着她的脚印淌进厨房,落在张婶沾着面粉的手背上,落在火头军擦汗的毛巾上,落在每口锅沿未干的水痕上。

原来老厨头说的"人心的味道",是这些热热闹闹的、不肯消停的、活色生香的烟火气。

"尝尝?"

身后传来熟悉的低笑。

苏小棠转身,陆明渊正端着粗陶碗,碗里浮着片碧绿的菜叶,汤面还冒着细白的热气。"你煮的。"他说,"昨儿在后厨翻到半把菠菜,想着你总说'汤要滚三滚,菜要最后下'。"

苏小棠接碗的手有些抖。

汤里有白胡椒粉的辛辣,有香油的醇厚,最底下沉着粒虾米——是她从前在侯府当粗使丫鬟时,总偷偷给陆明渊煮的那碗菠菜汤。"那年我在柴房煮面,你蹲在门槛上啃冷馒头。"她吸了吸鼻子,"你说'这面比侯府的席面都香',我就想......"

"想让更多人尝到这种香。"陆明渊替她说完,指尖轻轻擦过她眼角的泪,"现在你做到了。"

汤顺着喉咙滚进胃里,烫得她眼眶更热。

原来最浓的烟火气,从来不是山珍海味,是有人记得你煮过的每一碗汤,是有人懂你守着灶台的心意。

与此同时,太极殿外的汉白玉阶上,圣女跪得笔直。

她褪下了缀满银铃的法衣,只穿月白中单,发间的骨笛换成了支木簪。"教派以灶神之名行邪事,"她声音清亮,惊得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求陛下赦免被蛊惑的百姓,求让真正的灶神,回到百姓的灶台上。"

皇帝坐在龙椅里,目光扫过阶下的圣女,又扫过丹墀外跪了半街的百姓——有提着菜篮的妇人,有扛着炊具的厨子,有白胡子的老茶博士。

他们举着写满"求恩典"的黄纸,却没喊半句口号,连抽噎声都压得轻轻的。

"准了。"皇帝终于开口,"即日起,每年腊月廿三为'灶神节',着礼部备下三牲,由御厨率天下庖厨,为百姓煮一锅'万家平安粥'。"

丹墀下爆发出欢呼声。

圣女仰头望着飞檐上的脊兽,阳光正落在她脸上,把睫毛的影子投在眼下,像落了层细雪。

她忽然想起昨夜在密室里,苏小棠皮肤下流转的金芒——那哪是灶神的力量,分明是人间千万个灶台的光,攒成的星河。

而在城南的青竹书斋里,学者正对着烛火翻书。

案头堆着《齐民要术》《山家清供》,最上面摊开的是本泛黄的《心味录》,页脚密密麻麻记满批注:"苏小棠论面:发过的面非废材,用果酸激其甜,如唤沉眠之人......"他蘸了蘸墨,在空白处写下新的一行:"烟火入魂,方为至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请大家收藏:()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烛火忽的一跳,将"至味"二字映得发亮。

学者抬头望向窗外,御膳房的方向飘来炊烟,像条淡青色的绸子,软软地缠上了晨空。

他笑了笑,提笔在书脊上补了几个小字——修订版。

青竹书斋的烛芯"噼啪"爆了个火星,学者搁下狼毫,指腹抚过《心味录》修订版的书脊。

墨迹未干的"修订版"三字泛着乌光,与书页间夹着的樱桃干、菠菜叶标本相映——那是他跟着苏小棠在后厨蹲了半月,记菜谱时顺手夹的。

窗外传来马蹄声,礼部员外郎捧着鎏金托盘跨进门槛:"先生,各国使节已在偏殿等候。"

学者将书轻轻放进锦盒,指尖在盒盖雕花上顿了顿。

三年前他初见苏小棠时,这姑娘正蹲在御膳房角落啃冷馒头,袖口还沾着灶灰;如今书里夹着的,是她改良樱桃酥的笔记,墨迹里浸着"用酸煞甜"的巧思。"去吧。"他提起锦盒,檀香混着墨香飘出窗棂,落在偏殿外的银杏树上。

偏殿内,波斯使节的鎏金胡瓶与大辽使者的兽纹银盏交相辉映。

学者掀开锦盒的刹那,高丽国使凑得近些,鼻尖动了动:"这书...有股子甜香?"学者笑着翻开序言页,墨迹未散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暖光:"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不是刀剑,不是权谋,而是那一碗热汤背后的温情。"

大食商人抚着胡须低笑:"此等妙理,该让我家乡的厨娘也看看。"话音未落,殿外突然飘来股熟悉的香气——是苏小棠常做的桂花糖蒸栗粉糕。

学者转头望去,陆明渊正倚着廊柱,手里端着青瓷碟,碟中蒸糕还冒着热气:"刚从御膳房端来的,趁温乎尝尝?"

"你倒会挑时候。"学者接过蒸糕,咬下一口,甜糯裹着桂香在齿间化开。

陆明渊望着偏殿内交头接耳的使节,眼底浮起笑意:"等《心味录》传到海外,说不定明年这时候,大食的商队会带椰枣来换咱们的糖霜方子。"

此时的天膳阁内,老厨头正把铜钥匙串拍在苏小棠掌心。

钥匙磨得发亮,撞出细碎的响,像极了当年他在柴房教她看火时,灶膛里噼啪的木柴声。"从今天起,这阁子归你了。"他背着手往门外走,又突然停步,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是当年他藏在灶台砖下的《厨经》手抄本,"我去城南的小厨房教新学徒,明儿开始,你得自己掌秤了。"

苏小棠攥着钥匙,指节发白。

她想起八岁那年,老厨头揪着她的后衣领从柴房拽出来:"哭什么?

灶王爷最烦掉金豆子的厨子。"又想起上个月老厨头在密室里说的"烟火气",此刻钥匙上的温度,和当年他按在她手背上教她揉面时的温度,一模一样。"您...会常来吗?"她声音发涩。

老厨头没回头,只挥了挥布满刀疤的手:"每月初一,我来尝你做的新菜。

要是咸了..."他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飘进窗的柳絮,"就当是你小时候往我汤里多撒的那把盐。"

门"吱呀"一声合上,苏小棠望着案头的《天膳阁食谱》,突然笑了。

她抽出笔,在"樱桃酥"那页批注旁添了行小字:"发过的面是困着的甜,得用人心把它叫醒。"墨迹未干,阿福掀帘跑进来:"掌事!

张婶说新到的冬笋尖儿嫩得能掐出水,让您去挑!"

"来啦!"苏小棠把钥匙串往腰间一挂,转身时带起风,吹得案上的纸页哗哗响。

数月后的清晨,京城西市的青石板还凝着霜。

挑着竹篮的妇人刚掀开盖布,甜香便裹着热气窜出来——是糖粥的糯,是萝卜糕的鲜,是茶叶蛋的香混着八角的辛。"热乎的嘞!"妇人的声音带着点哑,像含着块化不开的蜜,"糖粥配脆麻花,暖到脚后跟!"

买早点的人围了一圈。

卖菜的老周舀了碗糖粥,吹了吹喝一口,突然红了眼眶:"像...像我娘当年在老家灶上煮的。"梳双髻的小丫头举着麻花凑过来:"阿娘,这粥里有星星吗?

我尝着甜丝丝的,像天上落下来的。"

妇人低头盛粥,布巾下的腕间闪过一点金芒。

她抬头时,晨雾里飘来细雪——是今冬的第一片雪花,落在粥碗里,瞬间化了。

她望着渐浓的雾气,耳边响起陆明渊的话:"明儿要变天了,你那小摊子...变天怕什么?"她笑着往粥里撒了把桂花,"灶火不灭,人心就暖。"

雪越下越密,路人裹紧了斗篷。

有眼尖的婆子指着街角喊:"快看!

天膳阁的烟囱!"众人抬头,青灰色的炊烟正从天膳阁的飞檐下钻出来,像条柔软的龙,在雪幕里游得欢快。

后厨里,苏小棠踮脚往大锅里添姜块,蒸汽模糊了她的眉眼。

阿福抱着一摞粗陶碗跑过来:"掌事,张婶说姜不够了,我这就去..."

"慢着。"苏小棠按住他的肩,望着窗外越积越厚的雪,忽然笑了,"多备些红糖,再让火头军把灶膛烧得旺旺的——今晚上,咱们天膳阁的后厨,得煮它十锅驱寒的姜枣茶。"

窗外的雪粒子打在窗纸上,沙沙作响。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请大家收藏:()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