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72章 力排众议

再续蜀汉的浪漫 第72章 力排众议

作者:调皮的龙哥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4:01: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却说鲁肃在进入正殿前,再次低声叮嘱诸葛亮:先生切记方才的约定。诸葛亮微微颔首表示明白。

步入殿堂,孙权竟亲自走下台阶相迎,以隆重的礼节接待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待双方见礼完毕,孙权赐座,诸葛亮从容入座。东吴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肃立待命。鲁肃站在诸葛亮身侧,神情紧张地关注着他的一言一行。

诸葛亮先代刘备表达了结盟之意,同时暗中观察孙权:但见这位江东之主生得碧眼紫须,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诸葛亮心中暗忖:此人相貌非凡,看来只能用激将法,不能直接劝说。待他发问时,再以言语相激。

侍从献茶过后,孙权开门见山:久闻子敬盛赞先生大才,今日有幸相见,还望不吝赐教。诸葛亮谦逊回应:在下才疏学浅,恐有辱明问。

孙权直奔主题:先生在新野辅佐刘豫州与曹操交战,想必深知曹军虚实?

诸葛亮坦然道:刘豫州兵少将寡,虽新得襄阳,但是缺兵少粮,实在难以与曹操抗衡。

曹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孙权追问。诸葛亮不假思索:步骑水军合计约百万之众。孙权面露疑色:莫非有诈?

诸葛亮正色道:绝无虚言。曹操在兖州时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击败袁绍后,又收编五六十万;在中原新募三四十万。总计不下百万。

鲁肃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急忙用眼神示意诸葛亮,可诸葛亮却佯装未见。

权继续追问:曹操麾下有多少能征善战之将?

诸葛亮答道: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不下两千余人。

孙权又问:如今曹操已得荆楚之地,可还有更大图谋?

诸葛亮直视孙权:曹操偏师兵围襄樊,大军沿江扎营,日夜赶造战船,若不是为取江东,还能为何?

孙权沉默片刻,郑重问道:若他真有吞并之意,依先生之见,我该战还是该和?

诸葛亮故作迟疑:在下有一建议,只怕吴侯不肯听从。

孙权连忙道:愿闻其详。

诸葛亮这才缓缓道来:天下大乱之时,将军据守江东,刘豫州立足荆襄,与曹操三分天下。如今曹操已扫平北方,威震四海。纵有英雄,也难有用武之地,所以我主才困守至此。

说到这里,诸葛亮话锋一转:将军应当量力而行。若能以江东之众与曹操抗衡,就该早下决断;若不能,不如听从众谋士建议,归顺曹操。

孙权还未答话,诸葛亮又加重语气:若表面归顺却心怀犹豫,祸患转眼即至!

孙权反问:若如先生所言,刘豫州为何不降?

诸葛亮立即答道:昔日田横不过齐国一壮士,尚且守节不辱。何况我主乃汉室宗亲,英才盖世,岂能屈居人下?即便事败,也是天意,断不会向奸贼低头!

孙权听完诸葛亮这番话,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衣袖一甩就转身进了内室。堂上的东吴群臣见状,纷纷掩嘴偷笑,各自散去。

鲁肃急得直跺脚,拉着诸葛亮埋怨道:先生怎么说出这种话?幸亏我家主公气量大,没有当场发作。您这话也太瞧不起人了!

诸葛亮却仰头大笑:怎么这点气量都没有?我本有破曹妙计,可他不问,我自然不说。

鲁肃眼睛一亮:真有良策?我这就去请主公向您请教。

诸葛亮羽扇轻摇,胸有成竹地说:在我眼中,曹操的百万大军不过是一群蝼蚁。只要我略施小计,定叫他们灰飞烟灭!

鲁肃连忙跑进内室,只见孙权还在生闷气,拍着桌子说:这孔明太欺负人了!

鲁肃赶紧解释:臣刚才也责备他了,他却笑主公气量小。他说有破曹妙计,只是不肯轻易说出来。主公何不亲自问问?

孙权这才恍然大悟,转怒为喜:原来孔明是用激将法!我一时糊涂,差点误了大事。说着整理衣冠,和鲁肃一起回到大堂,郑重地对诸葛亮拱手致歉:方才冒犯先生,还望海涵。

诸葛亮也连忙还礼:是在下言语唐突,请吴侯见谅。

孙权亲自将诸葛亮请进内堂,命人摆下酒宴。烛光摇曳间,孙权亲自为诸葛亮斟满酒杯,终于吐露心声:曹操一生最忌惮的,不过吕布、刘表、袁绍、袁术、刘豫州与我几人。如今其他豪杰都已败亡,只剩豫州与我尚存。我岂能以江东基业,俯首听命于他人?我意已决,天下能与曹操抗衡者,非刘豫州莫属。只是……孙权话锋一转,面露忧色,豫州被困襄阳城中,如何能抵挡曹操大军?

诸葛亮放下酒杯,眼中精光闪烁:吴侯明鉴。我主虽困守城中,但仍有水军精兵二万,可扼汉水、夏口、巴丘;文聘、霍竣二将善守,可保襄樊无虞;刘封经略荆南数年有余,有精兵数万,可守长江南岸;吾主帐下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皆万人敌。曹操虽号称百万大军,但长途跋涉已显疲态,为攻襄樊更是昼夜兼程,大军久攻襄阳、樊城更是军心不稳,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若孙刘联手,以逸待劳,何愁曹贼不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权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已坐直了身子。

他蘸着酒水在案几上画出示意图:曹军有三败:一败于劳师远征,二败于水土不服,三败于战术失当。我军有三胜:一胜在地利,二胜在人和,三胜在战术得当。说着,他用筷子蘸着酒水,在桌上画出了曹军布防的弱点。

说到这里,诸葛亮直视孙权双眼:若孙刘联手,必能大破曹军。曹操一败,必定北撤,届时荆州与江东互为犄角,三分天下之势可成。成败关键,就在今日,请吴侯明断。

孙权听得热血沸腾,拍案而起:先生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我意已决,即刻商议出兵,共抗曹操!当即命令鲁肃向文武百官传达决议,又亲自安排诸葛亮回驿馆休息。

临别时,孙权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先生且安心歇息,明日我便召集众将,共商破曹大计。诸葛亮深深一揖:吴侯英明,亮代我主先行谢过。

柴桑城的东吴议事大殿内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诸葛亮离去后,张昭立即召集了顾雍、虞翻等一众谋士,在偏殿紧急商议。

诸位,大事不妙!张昭面色凝重地拍案而起,主公显然已被那诸葛亮蛊惑,竟欲与曹操百万大军对抗!他急促地在殿内踱步,宽大的衣袖随着动作剧烈摆动,这分明是要将江东基业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啊!

虞翻立即附和:孔明此人巧舌如簧,刘备新败于曹操,如今不过是想借我东吴之力报仇雪恨。若中其计谋,我江东六郡必将生灵涂炭!

众谋士议论纷纷间,张昭突然停下脚步,决然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面见主公!说罢,他整了整衣冠,带着二十余名文官浩浩荡荡地向主殿进发。

孙权正在批阅军报,见张昭等人联袂而来,心中已明白七八分。他放下竹简,沉声问道:子布先生与众卿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张昭上前深深一揖,语重心长地说:臣等听闻主公欲兴兵抗曹,寝食难安,特来进谏。他抬头直视孙权,主公自认为比当年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如何?

孙权眉头微皱:袁本初优柔寡断,岂能与孤相比?

诚然如此。张昭话锋一转,然则当年曹操兵微将寡,尚能一鼓作气大败袁绍。如今他坐拥百万之师,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势如日中天。主公若听信诸葛亮之言贸然开战,岂非以卵击石?

顾雍紧接着上前:刘备新败,如同丧家之犬,如今不过是想借我江东之力对抗曹操。主公乃万金之躯,岂能为其所用?他言辞恳切,臣等恳请主公三思,采纳降议,保全江东基业。

孙权沉默不语,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殿内烛火摇曳,将他凝重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

待张昭等人告退后,鲁肃匆匆赶来。他见孙权独坐殿中,立即上前行礼:主公,臣有要事禀告。

孙权抬眼:子敬可是为张昭等人之事而来?

鲁肃正色道:正是。张子布等人方才又来劝主公投降,此皆全躯保妻子之臣,为自谋之计耳!他激动地说,这些文官只想着保全自家性命财产,何曾为江东百年基业考虑?

孙权长叹一声:子敬啊,曹操势大,确实令人忧心……

主公!鲁肃突然跪地叩首,若此时迟疑不决,必为众人所误!当年孙讨逆将军创立基业,历经多少艰难险阻,岂能拱手让人?

孙权扶起鲁肃,疲惫地说:卿且暂退,容孤再思量一番。

这一夜,整个东吴政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状态。

在文官聚集的东厢房,张昭正与数十名官员密议:主公年轻气盛,受诸葛亮蛊惑,我们必须联名上书!众人纷纷响应,连夜起草奏章。

而在武将驻扎的西大营,却是另一番景象。程普、黄盖、韩当等老将齐聚一堂,个个义愤填膺。黄盖拍案怒喝:文官们贪生怕死,竟要主公投降曹贼!我黄盖宁死不降!

韩当也愤然道:我等随孙讨逆将军南征北战,岂能将江东基业拱手让人?

军营外,年轻的士兵们窃窃私语,有人忧心忡忡:听说曹操有百万大军,我们打得过吗?也有人握紧拳头:大不了拼个你死我活!

夜深人静时,孙权独自在内室来回踱步。案几上的晚膳早已凉透,他却毫无食欲。窗外的月光如水般倾泻而入,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战,还是降?这个念头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他想起父亲孙坚当年叱咤风云的英姿,想起兄长孙策临终前的嘱托,更想起江东百姓期待的眼神。

若战,以我东吴之力,真能抵挡曹操的百万雄师吗?他凝视着墙上的江东地图,若降,曹操会如何对待孙氏一族?会如何对待江东百姓?

这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君主,此刻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眼前不断闪现出各种可能的未来图景。

权儿,为何深夜不眠?一个温柔却有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孙权回头,看见母亲吴国太在侍女的搀扶下站在门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母亲……孙权急忙上前搀扶,孩儿心有忧虑,难以入眠。

吴国太在席上坐定,慈爱地看着儿子:可是为曹操之事烦恼?

孙权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沉重地点点头。

他放下手中的军报,对着窗外的月色长叹一声:曹操如今陈兵江汉,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挥师南下、东进。这些日子我征询文武百官的意见,却始终难以决断。

他站起身,在铺满地图的案几前踱步:主张投降的大臣们说得不无道理。曹操坐拥百万大军,现今围困襄阳、樊城,又在洪湖编练水师,我军确实难以抗衡。若是贸然开战,只怕……说到这里,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节都泛白了。

但转念间,他的眉头皱得更紧:可若是投降……曹操此人反复无常,当年对吕布、对袁氏兄弟的手段历历在目。即便他表面应允优待,谁知日后会不会……孙权没有说下去,只是沉重地摇了摇头。

月光透过窗棂,在他刚毅的面容上投下斑驳的阴影。这位年轻的君主低声自语:战,恐力有不逮;降,又心有不甘。江东基业是父兄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六郡百姓的身家性命都系于我一身,这个决定……实在太难。

吴国太静静听完,突然问道:你可还记得你兄长临终时的嘱托?

这句话如同惊雷般在孙权耳边炸响。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那年兄长孙策遇刺身亡,临终前将印绶交到他手中,母亲吴夫人含泪握着他的手说:伯符把江东托付于你,这是孙氏一族的根基,你要守住这份基业……

他转身望向墙上悬挂的孙策画像,仿佛在向逝去的兄长寻求答案。夜风拂过,卷起案上的竹简,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回应他内心的挣扎。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