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 > 第三千六百七十一章 圣诞新气象(八)

垄断的害处自然不用多说。哪怕不考虑普通人,只对莱克斯来说,这种模式也不是他想要的。

众所周知,铺得摊子越大,掺和进来的人就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为自己和自己的利益团体争取利益。

就比如,大都会的产业已经饱和了。莱克斯想去东海岸的其他城市拓展生产,可是其他城市也有自己的利益团体,你卢瑟集团要来,自然就得给我们好处。

这群人可不只是想要钱。他们也想从卢瑟集团的扩张当中分一杯羹。那自然就想要管理的权力,自然就要在股东当中推举自己人,而他们想上位就得有人下来。可谁也不愿意下来。

手握如此之多的生产资料却无法投入生产,赚不到钱,股东们也不乐意。所以很多时候往往会答应地区性利益团体的无理要求,就为了能够尽快投入生产。

可一旦地方势力团伙在股东当中做大,自然就会威胁到掌舵人莱克斯·卢瑟的利益。人家就是不听你的,你能怎么办?还真能把其他地方的工厂拆了不成?

更可怕的就是,诸侯王一旦做大,不但封地管不了,周天子也可能受到威胁。一旦股东联合起来做空莱克斯,那他恐怕也只能下课滚蛋。卢瑟集团就此易主,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尽管卢瑟集团的状态比韦恩集团好了不少,但也处于尾大不掉的状态当中。莱克斯也急需有力量干预破局。

但是毕竟他没有布鲁斯那么急,所以他可以等着——等着韦恩集团撑不下去、快崩了的时候,布鲁斯自然会想办法。这下算是被他给等来了。

不过莱克斯可不是省油的灯。他是个人类至上主义者,他认为,布莱尼亚克的管理和统治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错,但是一旦他出问题,那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为了确保安全,这三年时间里,他并没有待在地球不停重置,而是一直待在斗界,为的就是破解布莱尼亚克的底层协议。

底层协议对于布莱尼亚克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很致命的东西。这东西不可能毁灭他,也无法通过远程操作的方式影响他。只是只要底层协议没有被撤去,他的行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话又说回来,布莱尼亚克不是人类造的,他的底层协议也不是人类编写的。所以它的底层协议里的限制其实只是听命于原来的氪星议会。而氪星都毁灭了,这底层协议没有什么意义了。

布莱尼亚克无法入侵氪星的议会区域。人类必要时刻可以去那里避难。但莱克斯想要的显然不止这些。他想要通过破解底层协议,重写布莱尼亚克的底层协议。

这并不容易。因为与其说布莱尼亚克是氪星人制造的,不如说他其实是一个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而诞生的、远超现如今宇宙人工智能水平的奇迹。如果现在氪星人复活,也绝对造不出来第二个了。

总之,对于韦恩集团和卢瑟集团来说,布莱尼亚克来得都相当是时候。两个集团的领导者也并不因为财产充公,就觉得不可接受。

这其实也是因为,布鲁斯·韦恩和莱克斯·卢瑟这两个人可不是风口上的猪。他们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那些因为布莱尼亚克到来,一夜之间取缔私有制,而直接跳楼的富豪,绝大多数都是沾了时代的光。要么是搞金融,要么是捞偏门起家。

抛开时代背景,他们是没有什么个人能力的。他们的成功并不来自于他们的努力,也几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要真说他们的实际水平,当个普通经理人都勉强。

取缔私有制之后,每个人都只能凭个人的劳动能力保障生活。他们没有什么能力,生活水平自然是从天堂跌到地狱。

而那些选择接受现实的人,大多数都和布鲁斯或是莱克斯一样,至少在某一方面比较优秀。要么有白手起家建立工厂的经验,要么懂技术,要么起码也懂点舆论宣传,并不至于一夜之间就转行去干体力工作。生活水平也有保障——好死可不如赖活着。

莱克斯和布鲁斯也是这样。抛开两大集团掌舵人的身份,他们也是顶尖的科学家。只要进了实验室,布莱尼亚克也得把他俩供起来。他们平常也不是穷奢极欲,对他们个人而言,生活水平并没下降。

再加上,他们本身也不是那种万恶资本家,明白普罗大众才是人类主体,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大于对个人资产的占有欲。所以也就没什么意见。

帕米拉也点了几道菜,吃起来颇为狼吞虎咽,看起来在实验室收拾的这几天都没怎么好好吃东西。她好歹也算是个科学家,工资积分不少,加了好几道菜。席勒和比利也沾了光。

“韦恩庄园怎么样了?”席勒一边吃一边问道。

“他们只保留了庄园主厅加上花园,把这一部分圈起来了。其他的则都分出去了。”“那面积也不小吧?”

“他们住的人也多:杰森、提姆、迪克和渡鸦,赛琳娜和爱莎,还有布鲁斯和阿尔弗雷德,一共八个人呢。要是将来布鲁斯和赛琳娜有了孩子,面积说不定还不够。”

“也对。”席勒想了想说,“你倒是提醒我了。赛琳娜还有两次心理治疗没做。她可是付了钱的。我待会儿打个电话问问她,明天有没有安排。”

“快到圣诞节了,正义联盟的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他们不在地球,很多东西都没收拾,肯定有好一阵要忙。到时候我说不定也会被抓过去帮忙。”

“你确实该帮帮他们。我都不敢想肯特家的农场有多少东西要收拾。”

“原来您不知道吗?乡下和城里的改革不一样。尤其是中部州的那些大农场,模式基本没怎么变。所以克拉克反而是他们当中最轻松的,因为他可以回家过节。”

席勒思考了一下,觉得也是。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虽然农忙时节需要几个帮手,但也根本没必要弄太多人去种地。大部分美国人也不觉得乡下好,根本没有什么乡土情节,也不会想着回乡种地。

在这种情况下,大农场的生产模式才是最好的,也就是一小部分人充当农场主,控制机器种地。那自然也就没必要打地主分田地,顶多就是根据需要的物资,调整种植的种类,而不是全由自由市场来主导。

其实计划管控的经济模式是利好美国的大农场主的。因为农场当中支出最高的那些东西,不再需要他们自己负担。他们也不用再承担自然天时变化带来的风险:你给什么我就种什么,让我养什么我就养什么。反正你总得管我口饭吃。比起城镇里的工人,更像无情的打工人。

以前,美国的农场主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富裕和自在。首先美国农机的价格非常高,一部普通拖拉机七八万美刀很正常。要是再加上一系列收割耕种的配件,怎么也得有个十几万。

而且这东西修起来也很贵。来一趟不但要负担人工费、修理费,坏了的零件要自己买,有一些还要从别的州买,还要加运费。坏一次就是上万刀花出去了。

这导致他们的压力也很大。你不种那些高经济价值的作物,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要是再有个天灾**,那更是一年白干。

更要命的是,每个州的农业法都不同。针对农业的税收和福利补贴也不一样,这都需要专业人士来弄,又是一大笔开销。

很多农场主为了省去这笔钱,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类似的专业,可是只有综合性的私立大学教有这种专业。要读私立大学,至少也得交十几万的学费。哪怕是变成学贷慢慢还,那也是一还就是一辈子。

总的来说,美国农场主不穷,但是值钱的都是他们的资产。若要论起手里的流动资金,可能都没有一个城里上班的白领多。劳动强度和压力也比城里人大得多。虽然手里有土地、有生产工具,还会雇人,但是远远称不上资本家。

布莱尼亚克到来以后,最关键的改革就是针对农业生产工具的。他是不会考虑什么农机价格之类的问题的,直接按需分配。

他会计算出某一个农场或是某一块土地最高的生产效率需要用到的所有东西,然后直接把东西送过去,你照着说明书干就行了。只要执行上不出大问题,没有非常大的天时变动,那出产一定是稳定的。

这可以说是帮助农场主免除了所有的压力和风险。要是出什么问题,也是布莱尼亚克定的计划不好或者是运气不好,赖不到他们头上。他们也不需要为此负责。

而且,生存资源的配给也有他们一份,不过不是像城里这样直接做饭,而是把粮食蔬菜肉类之类的东西按照人头摊派,自己做就是了。

简而言之就是,布莱尼亚克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农场主,原来的农场主都变成了他的雇员,只需要每天定时打卡上班就行,不必自负盈亏。

再加上教育免费、各项劳动者福利、生活空间管控之类的措施,都是实打实的利好乡下人,反而让农场主成了最支持布莱尼亚克的一批人——什么叫“让美国再次伟大”啊?

而说起农业,就不得不说起墨西哥。

其实在布莱尼亚克到来之前,国际主流观点就认为:墨西哥革命虽然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随着革命军在瓜达拉哈拉解体,革命已基本宣告失败。

尽管如此,各国也承认这次革命在墨西哥和国际共运历史意义方面的重要作用。哪怕仅对于墨西哥人民的生存现状来说,也是有所改变的。

若要谈起失败,其实奥利弗个人的局限性或者是墨西哥革命军的局限性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墨西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程度实在太低了,革命条件根本不成熟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