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完那封沉甸甸的周报,林小溪像是跑完了一场马拉松,精神和身体都透支到了极限。她在公寓的沙发上昏昏沉沉地睡了几个小时,却被混乱的梦境纠缠——有时是顾言琛冷厉的质问,有时是项目因她的“多事”而停滞的混乱场景,有时又是“DataPool”那模糊不清的免责声明像雪片一样将她淹没。
醒来时,头痛欲裂,窗外已是天光大亮。她看了一眼手机,没有未接来电,也没有紧急邮件。这短暂的平静,反而让她更加不安。
她强迫自己洗漱、换衣,像往常一样来到公司。办公区一切如常,同事们各自忙碌,似乎没有人知道昨夜她投下了一颗怎样的石子。她坐在工位上,打开电脑,登录邮箱,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收件箱里躺着几封新邮件,大多是常规的工作沟通。她的目光急切地扫过发件人栏,最终,定格在一封来自“顾言琛”的邮件上。发送时间是凌晨五点十七分。
这么早……
他是一夜没睡,还是……特意在那个时间回复?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用微微颤抖的手指点开了那封邮件。
邮件内容比她想象的还要简短,甚至可以说是冷酷。
没有称呼,没有寒暄,只有一行字,像是用冰锥刻上去的:
“已知悉。按原计划推进,风险部分持续监控。”
甚至连一个多余的标点符号都没有。
林小溪盯着那行字,反复看了三遍。心底那根紧绷的弦,先是“嗡”的一声,然后缓缓地、无力地松弛下来,带来的不是放松,而是一种空落落的失重感。
没有质疑,没有追问,没有对她熬夜查证、撰写报告的丝毫认可,甚至连她附上的那份备选方案建议,都只字未提。
就这样?
她冒着可能被指责“阻碍项目”的风险,顶着巨大的压力提出的隐患,就这样被轻飘飘的一句“已知悉”和“持续监控”打发了?
一股混合着失落、委屈和一丝不被信任的苦涩,悄然在胸腔里弥漫开来。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昨晚的坚持和挣扎,是不是真的只是杞人忧天,是不是在专业人士(包括他和法务)眼里,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但转念一想,至少,他没有否定她的发现。他没有说“此风险不存在”或者“无需担忧”。他知道了,并且要求“持续监控”。这或许,已经是他作为总经理,在权衡利弊后,所能给出的最“稳妥”的回应?毕竟项目进度,确实耽搁不起。
她试图用理性来说服自己,压下心头那点不合时宜的矫情。他们现在只是上下级,他不需要对她的情绪负责,只需要对项目结果负责。
她移动鼠标,光标在那冰冷的回复上停留片刻,然后点击了“回复”按钮。在空白的邮件正文里,她敲下了同样简洁的两个字:
“收到。”
点击,发送。
做完这一切,她靠在椅背上,望着电脑屏幕,久久没有动弹。窗外的阳光明晃晃地照进来,她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而与此同时,在她视线无法触及的总裁办公室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已在黎明前悄然打响,并且持续到了现在。
……
时间退回到凌晨四点。
顾言琛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他刚刚结束了与海外分部的一个视频会议,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助理赵磊轻手轻脚地端进来一杯新的黑咖啡,替换掉桌上那杯早已冷透的。他注意到,老板手边摊开着的,正是法务部转来的、关于“数海科技”合作的最终版合同,而电脑屏幕上,赫然是林小溪在凌晨时分发送的那份周报。
“顾总,金杜律所王律师团队的首轮初步意见回来了。”赵磊将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文件轻轻放在顾言琛手边,“情况……可能比林组长提示的还要复杂一些。”
顾言琛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滚烫的液体,目光扫过那份初步法律意见。越看,他的眼神越是冰冷。
王律师团队在初步检索和分析了“DataPool”平台的公开信息、过往诉讼案例以及其数据采集模式后,指出其风险远非“授权瑕疵”那么简单。该平台的数据聚合方式存在极大的合规灰色地带,部分数据源甚至涉嫌违反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海外严格法规。“数海科技”的模型建立在这样的数据地基上,不仅在国内面临潜在的监管风险,更可能在未来公司业务拓展至海外时,引发致命的国际法律纠纷和巨额罚款。这已不是一颗小地雷,而是一个可能随时引爆的炸药包。
“砰”的一声轻响,顾言琛将咖啡杯重重顿在桌面上,褐色的液体溅出几滴。他周身的气压瞬间低得吓人。
“通知下去,”他的声音冷得像是西伯利亚的寒风,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原定今天上午十点与‘数海科技’的合同签署会,无限期推迟。对外统一口径,因我方内部流程需要进一步复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见仍是心上人请大家收藏:()再见仍是心上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