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218章 联盟的巩固与扩张

玉佩求生之路 第218章 联盟的巩固与扩张

作者:海蓬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9:31:10 来源:全本小说网

深秋的清晨,宋家庄学堂的门敞开着,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土坯课桌上,映得桌面上的羊皮地图格外清晰。宋阳坐在主位,两侧依次坐着周家庄、刘家庄和张家庄的庄头——这是四方联盟的第三次例会,自黑风山土匪抢了张家庄后,这样的定期会议就成了惯例,既是交换情报,也是协调物资。

“上周联防队在黑风山脚下巡逻时,发现土匪的踪迹往西南去了,好像是盯上了那边的李家集。”王二柱站在地图旁,手指点着西南方向的李家集,“我已经让人加派了巡逻队,一旦土匪动手,就立刻通报李家集,咱们也能趁机摸清楚他们的兵力部署。”

周家庄庄头周老栓摸着下巴上的短须,点头道:“联防队这法子确实管用!上次咱们庄外来了十几个溃兵,刚靠近就被巡逻队发现,没等他们动手就被赶跑了。要不是有联盟,咱们单靠自己的壮丁,根本拦不住那些带刀的溃兵。”

“不光是联防,物资互通也得跟上。”宋阳接过话头,示意账房递上一份物资清单,“这是咱们庄里新培育的红薯种苗,每个庄子分两百株,按我教的法子栽,冬天就能收一批,够庄民们添些口粮。另外,李铁锤师傅新造了十把突火枪,分给周家庄和刘家庄各三把,张家庄四把——你们庄刚遭了灾,更需要火器防身。”

张家庄庄头张老实接过突火枪的清单,眼眶有些发红:“宋庄主这份情,咱们张家庄记一辈子!上次遭难,您不仅派联防队帮咱们收拾残局,还送了五十石粮食,现在又给种苗和火器,往后您说往东,咱们绝不往西!”

宋阳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咱们是联盟,本该互相帮衬。你们庄里的木工匠人多,我这边工坊要扩修,还得请你们派五个木匠来,工钱按每日两斤粮食算,管饭。”

“这有啥说的!”张老实立刻应下,“我今天就让人把木匠送来,保证都是手艺好的!”

刘家庄庄头刘福则从怀里掏出一卷布条,递到宋阳面前:“这是咱们庄里斥候探到的消息——江南那边清军暂时没攻下常州,南明的军队好像从杭州调了援兵,两边在城外僵持着,溃兵比之前更多了,有不少往咱们这边来的,路上还结了伙,抢了好几个小商队。”

宋阳展开布条,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画着溃兵的动向,还有几个被标注的“抢粮点”。他指尖在布条上划过,眉头微蹙:“溃兵结伙就成了小股乱军,比土匪还难对付。这样,咱们每个庄子在庄外加设两个哨点,离庄五里,一旦发现结伙的溃兵,立刻敲锣通报,联防队汇合后再动手,别单独应对。”

四方庄头齐声应下,又讨论了半个时辰的巡逻路线和物资调配,才各自带着清单和种苗离开。周老栓走前特意拉着宋阳的手:“宋庄主,您教的算术真管用!咱们庄里的账现在算得清清楚楚,连给联防队的口粮都没差过一两。下次夜校开课,我还让庄里的壮丁来学!”

宋阳笑着应了,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庄门外,心里踏实了不少——这三个月的联盟运作,已经让周家庄等三个庄子彻底成了宋家庄的核心盟友。定期的情报交换让四方能提前应对风险,物资互通则让每个庄子的短板都得到弥补:宋家庄出种苗、火器和技术,周家庄出粮食,刘家庄出斥候,张家庄出工匠,四方拧成一股绳,比单独一个庄子的抵抗力强了数倍。

送走庄头们,宋阳没回书房,径直往庄东的难民安置点去。安置点里的难民比三天前少了些——大部分人要么往镇上去了,要么被周边的小庄子零星收了,剩下的还有三百多人,多是老弱妇孺,或是带着一技之长却没找到落脚处的工匠。

安置点的入口处,两个护庄队员正拦住一个背着工具箱的中年汉子盘问:“你是哪里人?之前做什么的?有没有同乡能作证?”

汉子放下工具箱,掀开盖子——里面放着刨子、凿子、墨斗,都是木匠的工具。“我是常州人,之前在城里的木匠铺当师傅,清军打过来后,铺被烧了,一路逃到这里。我同乡在周家庄当佃户,你们可以去问他!”

宋阳走过去,拿起工具箱里的一把刨子——刨刃磨得锋利,木柄被摩挲得光滑,一看就是常年用惯的老手。“你会打什么?普通的桌椅还是农具?”

汉子见他穿着粗布长衫,身边的护庄队员都很恭敬,知道是庄里的主事人,连忙道:“桌椅、农具都能打,还会打简单的木架,比如放震天雷的架子,我之前在城里见过明军的火器架,大概知道怎么造!”

宋阳眼睛一亮——工坊扩修正缺木匠,尤其是能打火器架的老手。他对着身边负责审查的庄民道:“去周家庄核实一下他同乡的身份,要是属实,就让他进庄,安排到张家庄来的木匠队里,一起修工坊。”

汉子喜出望外,连连作揖:“谢庄主!谢庄主!我一定好好干活!”

往前走了几步,宋阳又看到李氏正给一个咳嗽的老妇人递草药汤。老妇人身边跟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放着几捆晒干的草药。“这是我孙女采的,她说这些草能治咳嗽,您看看能用不?”老妇人声音沙哑,却带着期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玉佩求生之路请大家收藏:()玉佩求生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氏拿起竹篮里的草药,翻看着对宋阳道:“这是柴胡和甘草,都是治风寒咳嗽的好药,采得干净,晒得也透,是懂行的。”

宋阳看向姑娘,她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裙,手里还攥着一把刚采的薄荷,眼神怯生生的,却很亮。“你怎么认识这些草药?”

姑娘低下头,小声道:“我娘之前是城里药铺的伙计,教我认的,她……她在逃难路上没了。”

宋阳心里一软,对着李氏道:“让她们祖孙俩进庄吧,安排在药圃帮忙,管她们的饭,再给她们分间小房子。”

老妇人激动得直抹眼泪,拉着姑娘给宋阳磕头:“谢谢庄主!您是大好人!”

安置点里的审查还在继续——护庄队员按宋阳定下的规矩,先盘问籍贯和过往经历,再找同乡或熟人作证,最后考核技能:会种地的,就让赵老蔫带着去田里试种;会打铁的,送到李铁锤的工坊试工;会织布的,分给庄里的妇女一起织布;就算没什么技能,只要身强体健、身世清白,也会安排跟着护庄队训练,成为预备队员。

而那些没有身份证明、说不清来历,或是身有重病、不愿干活的难民,宋阳会让庄民给他们准备三天的干粮和草药,劝他们往镇上去——不是狠心,而是庄里的资源有限,必须优先保障可靠的劳动力和庄民的安全。

“小哥,这是今天审查通过的名单,一共二十七人,有五个木匠、三个铁匠、两个药农,剩下的都是壮丁和妇女。”负责登记的庄民递上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名字和技能。

宋阳接过名单,逐一翻看——五个木匠里有两个会打农具,三个铁匠里有一个会铸犁头,药农就是刚才的祖孙俩,壮丁大多是二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看起来结实能干。“把他们分成三组:工匠组去工坊报道,药农组去药圃,壮丁组先跟着护庄队训练,半个月后再分配到田里或巡逻队。”

庄民应声而去。宋阳站在安置点的篝火旁,望着那些被选中的难民收拾行李,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他们拎着简单的包袱,跟着护庄队员往庄里走,脚步从之前的蹒跚变得轻快,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希望。

赵老蔫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望着那些难民的背影,感慨道:“小哥,你这法子好!既收了有用的人,又没让庄里担风险。这些人都是逃难来的,知道安稳日子难得,肯定会好好干活。”

“嗯,人口是庄里的根基。”宋阳望着庄门的方向,那里有新收的工匠正跟着张家庄的木匠往工坊走,有壮丁正跟着护庄队员熟悉庄墙的防御,“咱们庄里现在有四百多口人,加上联盟的三个庄子,快两千人了。人多了,才能种更多地,造更多火器,才能在这乱世里守住更多人。”

夕阳落在安置点的篝火上,映得火焰格外温暖。剩下的难民围在篝火旁,眼神里带着羡慕,却也知道宋家庄的规矩——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的清白,能拿出一技之长,总有机会进庄。

宋阳转身回庄时,工坊方向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比之前更响亮了——那是新加入的铁匠正在试工,也是宋家庄壮大的声音。他知道,联盟的巩固让外部更安全,流民的吸纳让内部更有活力,这一外一内的推进,正在让宋家庄从一个孤立的小庄子,慢慢变成这片权力真空地带里最稳固的依靠。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稳稳地走下去,让更多人能在这乱世里,靠着宋家庄的庇护,安安稳稳地活下去。

喜欢玉佩求生之路请大家收藏:()玉佩求生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