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111章 根基巩固

玉佩求生之路 第111章 根基巩固

作者:海蓬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9:31:10 来源:全本小说网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宋家庄的土地上,连空气里都带着一股踏实的气息。剿灭黑风寨带来的,不仅是安全上的保障,更是资源与人手上的空前富足,让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小聚落,终于有了从容夯实根基的底气。

粮食安全,是此刻宋家庄最足的底气。

后山的山洞被彻底清理出来,成了新的粮仓。三十多石从黑风寨缴获的粮食,加上庄里原有的储备,足足装了近五十个大麻袋,在山洞里堆得整整齐齐。李氏带着两个细心的妇女,给每个麻袋都贴上了标签:“小米,五石”“麦子,十石”“糙米,八石”……她手里拿着账本,一笔一笔记着,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舒展。

她拿着账本找到宋阳,眼里闪着光说:算下来,这些粮够咱庄里六十多口人吃一年半了,还不算地里正在长的冬小麦和开春要种的红薯。就算今年天不好,也饿不着人了。”

宋阳跟着去山洞看了看,粮食散发着干燥的谷物香气,让人心里格外安稳。以前总怕“青黄不接”,现在有了这么厚实的储备,连村民们脸上的笑容都多了几分从容。孩子们路过粮仓,不再像以前那样好奇地扒着门缝看,因为他们知道,家里的粮缸总是满的。这种“不饿肚子”的安全感,是宋家庄凝聚人心最坚实的基础。

有了粮食,又添了近三十个劳动力,开垦荒地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赵老蔫带着几个老农民和新加入的俘虏,拿着锄头、铁锹,在庄外的山坡和河谷地带转了好几天。“这片地土厚,能种麦子。”“那边靠近小溪,引水方便,种红薯最合适。”他用拐杖在地上划着,规划着新的田垄,“以前没人手,这些地都荒着,现在好了,人够了,开春就能翻地。”

宋阳让人把缴获的那两匹骡马牵了出来,配上简陋的木犁——王木匠连夜赶制的,虽然粗糙,却比人拉犁省力多了。石头和几个壮实的村民牵着骡马,在荒地上犁出第一道深沟,黑土翻涌,带着湿润的气息。新加入的俘虏们也拿着锄头,跟在后面平整土地,没人偷懒——他们知道,这些地种出的粮食,也有他们的一份。

短短半个月,庄外就新开垦出了近百亩荒地,比宋家庄原有的耕地还多。赵老蔫规划得清清楚楚:五十亩种小麦,三十亩种红薯,二十亩种豆子和杂粮。田埂修得整整齐齐,引水的沟渠也挖好了,只等开春播种。站在了望塔上往下看,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绿(冬小麦)和翻整好的黑土地连在一起,透着股欣欣向荣的劲儿。

粮食和土地有了着落,手工业的发展也提上了日程。

铁匠铺不再是老李头一个人敲敲打打的小角落,而是在庄东头盖了两间新土房,砌了两个炉膛,风箱换了更大的,拉起来“呼嗒呼嗒”响。刘铁成了主力,他带着两个学得快的庄民,整天围着炉火转。“叮叮当,叮叮当”的打铁声成了宋家庄新的日常。

他们不仅在修农具——把缴获的旧锄头、镰刀磨锋利,断了的犁头重新接好;还在打造新的:刘铁照着宋阳画的图样,试着打更轻便的锄头,更结实的镰刀。“这铁不够好,”他拿着一块刚锻打的铁坯给宋阳看,“要是有好铁,能打得更趁手。”但就算这样,庄里的农具也比以前多了一倍,质量也好了不少。武器也没落下,护庄队用的钢刀被反复打磨,矛尖淬了火,闪闪发亮。

木工房也在铁匠铺旁边落了脚。王木匠带着两个会点木工活的庄民,忙着做犁耙、木桶、扁担,还在修庄里漏雨的棚屋。他用从黑风寨拆回来的木料,给粮仓做了更结实的木门,给护庄队做了放武器的木架。“以前缺木料,啥都不敢做,”王木匠擦着汗笑,“现在有木料,有人手,庄里要啥,咱就能做啥。”

虽然铁匠铺和木工房的水平还很简陋,造不出精美的器物,钢料和木料也常有欠缺,但最重要的是——宋家庄终于有了自己的手工业基础,能自产自销大部分生产工具,能自修武器,不用再完全依赖去集镇换取,大大减少了对外界的依赖。这种“自主”,是比任何物资都更重要的底气。

站在庄外的田埂上,宋阳望着翻涌的黑土、听着铁匠铺的叮当声、看着粮仓里堆满的粮食,心里清楚:宋家庄的根基,已经不再是那道单薄的围墙,而是充足的粮食、广袤的土地、能自给的手工业,以及越来越多愿意在这里踏实干活的人。

这些看似平淡的变化,正在悄无声息地将宋家庄从一个“避难所”,变成一个真正能扎根、能生长的“家”。根基已固,接下来,就是向上生长的时候了。

喜欢玉佩求生之路请大家收藏:()玉佩求生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