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 > 第1276章 《琅琊榜》

8月的横店像被扣在烧红的铜锅里,清晨六点的太阳就已毒辣得晃眼,柏油路蒸腾着淡白色的热气,连路边的香樟树都耷拉着叶子,叶片上蒙着层薄薄的灰。

李文东坐在黑色商务车的后座,指尖搭着车窗沿,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影视基地招牌 ——“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最后停在挂着 “《琅琊榜》剧组筹备处” 横幅的铁门门口。

陈玉淇先一步下车,白色衬衫的袖口挽到小臂,手里抱着文件夹和保温杯,快步绕到后座拉开车门:“李总,孔导刚才发消息说,剧组早上在调灯光,现在刚好歇口气。”

她说话时额角沁着细汗,刚把遮阳伞撑开,就被李文东摆手拦了:“不用,这点太阳不算什么。”

话音刚落,不远处传来冷藏车的引擎声,银灰色的车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司机按了声轻喇叭。

李文东朝着那边抬了抬下巴,陈玉淇立刻会意,快步走过去跟司机交代了两句。

车厢门被拉开时,一股凉气裹着西瓜的清甜涌出来,刚凑近就能看见满车厢码得整整齐齐的西瓜,每个都用网袋装着,表皮墨绿带青纹,个头足有篮球大。

“李老板!您怎么悄无声息就来了?”

一阵爽朗的声音从铁门里传来,孔声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领口沾着汗渍,手里还攥着块场记板,快步走过来时,鞋底在水泥地上蹭出轻微的声响。

他原本黝黑的脸被晒得发红,看见冷藏车时眼睛先亮了亮,再低头瞧见满车厢的西瓜,嘴角的笑僵了一瞬,随即摸了摸后脑勺,语气带着点哭笑不得:“您这是把水果店搬来了?”

李文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冷藏车:“这西瓜甜,想着你们在太阳底下熬着,分着解解暑。”

他说话时语气随和,没半点投资人的架子,目光扫过不远处的剧组帐篷 —— 几个工作人员正围着电扇吹,有人手里拿着冰棒,咬一口都能看见冰碴子往下掉,还有个场工蹲在地上,用草帽扇着风,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在下巴尖聚成水珠。

“可这也太多了……” 孔声往车厢里瞅了眼,粗略数了数,少说也有两百来个,“咱们剧组加上群演才一百五十多号人,这得吃到下周去。”

“吃不完就分,” 李文东打断他,目光落在不远处几个穿着粗布戏服的群演身上,他们正凑在一块儿喝水,塑料瓶里的水晃着热气,“旁边几个剧组要是也在筹备,就给他们送点过去,大热天的,大家都不容易。”

孔声心里一暖,立刻朝着帐篷那边喊:“小王!小陈!把大伙儿都叫过来,搬西瓜了!”

帐篷里的人听见动静,瞬间涌了出来。

先是几个年轻的场工跑在最前面,看见冷藏车就欢呼起来,接着是化妆组的姑娘们,手里还拿着眉笔和粉扑,笑着围过来。

最后是十几个群演,慢慢悠悠地走过来,眼神里带着点拘谨,直到看见孔导挥手,才敢往前凑。

小王和小陈搬来几个大塑料盆,司机师傅抱着西瓜往盆里放,刚碰到盆沿就发出 “咚” 的闷响。

有个年轻场工忍不住抱起一个,掂量了掂量,笑着喊:“这西瓜得有二十斤吧?东哥也太实在了!”

“切开尝尝!”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立刻有人找来了菜刀,“咔” 的一声下去,西瓜应声裂开,红瓤黑籽,汁水顺着刀刃往下滴,凉气瞬间飘了满院。

第一个尝鲜的是个负责搭景的老师傅,咬了一大口,冰凉的甜意从舌尖窜到喉咙,他眯着眼睛叹了口气:“多少年没吃这么甜的西瓜了,比冰棒还解渴!”

人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人找一次性饭盒当碗,有人直接用手捧着啃,连几个原本拘谨的群演也放松下来,凑过来拿西瓜。

陈玉淇站在一旁,给李文东递了张纸巾,又把保温杯打开,里面是凉好的菊花茶:“东哥,您也吃块西瓜?”

李文东接过杯子抿了口茶,摇摇头:“先去看看筹备情况,西瓜让他们先分着。”

孔声赶紧引着他往里面走,穿过搭着布景的院子,远处能看见工人正在搭 “靖王府” 的廊柱,木头上刷着棕红色的漆,几个道具师傅蹲在地上,给盔甲片上贴铜箔。

“道具组昨天把景仁宫的屏风送来了,服装组那边,梅长苏的素色长袍刚改好尺寸,就等胡哥试穿了。”

孔声一边走一边汇报,脚步不停,“就是群演这边,昨天有两个小姑娘中暑了,今天特意让后勤多备了绿豆汤。”

“中暑的人怎么样了?” 李文东停下脚步,眉头微蹙。

“没事,送到附近医院挂了水,下午就能来。” 孔声赶紧说,“您放心,我们每天都测体温,藿香正气水也备足了。”

两人说着,走到一间临时搭建的板房前,门口挂着 “编剧工作室” 的牌子,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笔尖划过纸张的 “沙沙” 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请大家收藏:()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孔声刚要敲门,门就从里面拉开了,海燕抱着一摞手稿站在门口,浅蓝色的连衣裙领口别着支钢笔,头发用皮筋松松地挽在脑后,看见李文东时,眼睛瞬间亮了,手里的手稿差点没抱稳。

“东哥!” 她声音里带着点激动,快步走上前,双手紧紧攥着手稿的边角,指节微微发白。

她原本就不算白的脸,此刻因为紧张和激动,泛着淡淡的红晕,眼角甚至有点发潮 —— 要不是眼前这个人,她现在还在魔都的写字楼里,每天对着 Excel 表格,晚上挤在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就着台灯写那些没人看的文字。

李文东看着她这副模样,笑着点头:“看样子最近没少熬夜?眼底都有青印了。”

海燕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脸,侧身让他们进屋:“昨天改完誉王的人物小传,有点兴奋,就多写了会儿。”

板房里摆着两张办公桌,桌上堆满了手稿和资料,最上面放着本翻得卷边的《梁书》,旁边的电扇呼呼转着,吹起几张散落的便签纸。

陈玉淇把保温杯放在桌上,顺手帮海燕把便签纸归拢好,动作轻柔利落。

“人物小传写得怎么样了?” 李文东坐在椅子上,拿起桌上的手稿翻了翻,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有些地方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修改意见,能看出用了不少心思。

“已经完成 80% 了,” 海燕赶紧说,语气里带着点自豪,“景琰和梅长苏的主线人物都定稿了,剩下的就是几个配角,比如言侯爷的朝堂戏,还有飞流的动作戏细节,我再跟武术指导对接一下就行。”

她说话时,目光落在李文东手里的手稿上,思绪不自觉飘回 2007 年的那个冬天 ——

那时候她刚发完这个月的工资,1800 块钱的工资条被她压在桌角,出租屋里没有暖气,她裹着棉被坐在电脑前,看着起点后台寥寥无几的点击量,正琢磨着要不要干脆停更。

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 “我们李总想买断《琅琊榜》的版权,给您 100 万”,她还以为是诈骗电话,直到对方把公司地址发过来,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看见李文东坐在会议室里,手里拿着她写的打印稿,上面还画着横线和圈注。

100 万,即使是在 2007 年的魔都,够付一套小公寓。

她记得签完合同那天,走出公司大楼,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不是因为钱,是因为有人真的看懂了她写的故事,看懂了梅长苏藏在 “麒麟才子” 名号下的隐忍,看懂了景琰十几年的坚守。

那天晚上,她给老家的父母打了电话,又给经理发了辞职短信,第二天就买了台新电脑,把出租屋里的书桌收拾干净,开始安安心心写《琅琊榜》的结局。

后来平台帮她开发衍生品,漫画、有声书、周边,又陆陆续续给她带来 150 万的收益,她用这笔钱给父母在老家买了套房子,自己也换了个带阳台的公寓。

再后来,李文东说要拍《琅琊榜》,给她 200 万让她当编剧,她当时激动得一夜没睡,反复看着自己写的手稿,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在想什么?” 李文东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他把手稿放回桌上,指了指旁边的保温箱,“陈玉淇刚从冷藏车拿了个西瓜,你切着吃,别总对着稿子,也歇会儿。”

海燕回过神,赶紧点头,眼眶又有点发热:“谢谢东哥,我这就切。”

她走到保温箱前,拿出一个西瓜,刚碰到表皮就打了个哆嗦 —— 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像极了 2007 年冬天,她接到那通电话时,心里涌上来的暖意。

孔声在一旁笑着说:“海燕现在可是我们剧组的宝贝,每天比谁都早到,道具组要是弄错了梁代的器皿,她比谁都着急。”

“本来就是嘛,” 海燕一边找刀,一边嘟囔,“梅长苏用的茶具得是越窑青瓷,景琰的佩剑穗子得是绛红色,这些细节不能错。”

李文东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他站起身,整理了下衬衫下摆:“我去化妆间看看胡哥,你们先忙着,下午咱们再碰下剧本细节。”

陈玉淇立刻拿起桌上的文件夹,跟在他身后:“李总,胡哥的行程表我整理好了,他上午试穿完戏服,现在应该在背台词。”

两人走出板房时,外面的太阳更烈了,但院子里依旧热闹 —— 有人抱着西瓜坐在树荫下聊天,有人拿着手稿在讨论剧情,还有个小场工举着手机,对着满院的西瓜拍照,嘴里念叨着 “今天必须发个朋友圈,让其他剧组羡慕羡慕”。

喜欢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请大家收藏:()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