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月照寒襟 > 第13章 玉楼春雷动

月照寒襟 第13章 玉楼春雷动

作者:吕玄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13:17: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樊楼“望汴阁”内,空气仿佛被郑承宗那杯摔碎的残酒和污秽的汤汁冻结。郑承宗的手指僵在半空,嚣张的气焰在王仲玉那轻描淡写换杯的动作下,如同被无形的冰水浇透,瞬间凝固!他身后的“鬼手张”等人更是面如土色,惊疑不定地看着那只被王仲玉换到显眼位置的黄铜温酒壶,以及王仲玉脸上那依旧温雅含笑、却深不见底的神情。

陶承良也懵了,圆脸上的怒火被巨大的困惑取代。他看看王仲玉,又看看僵住的郑承宗,完全不明白这换杯之举有何玄机。

唯有崔?,心湖如被投入巨石!他清晰地捕捉到王仲玉指尖划过铜壶柄时,那细微的凹凸感——绝非普通缠枝莲纹!那模糊的爪形轮廓……是龙爪?!这念头如同惊雷炸响!在汴京,龙纹,尤其是五爪龙纹,非天子及宗室亲王特许不得擅用!即便是勋贵国公府,也只敢用蟒、麒麟等!这铜壶……

王仲玉仿佛全然未觉阁内剑拔弩张的气氛,他慢条斯理地拿起一方素白丝帕,轻轻擦拭着刚才换杯时指尖沾染的、几乎不存在的酒渍。动作优雅从容,带着一种世家子弟深入骨髓的矜贵与疏离。

他抬起眼,目光终于落在郑承宗那张由嚣张转为惊疑不定的脸上,唇角依旧噙着那抹浅淡的笑意,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阁内的死寂:

“郑三公子,好大的威风啊。”

语气平淡,甚至带着一丝温和的调侃,却让郑承宗浑身猛地一颤!

王仲玉的目光缓缓扫过郑承宗紫貂大氅上溅落的几点油污,又落在他那只僵在半空、微微颤抖的手指上,轻轻摇了摇头,仿佛在惋惜一件被弄脏的玩物:“国公府的门风,何时变得如此……不拘小节了?这汴河冰封,雪景虽好,郑三公子却也不必如此心急火燎地来樊楼‘指点江山’吧?”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桌上那只被郑承宗摔污的白瓷酒杯,又看了看自己刚换上的黄铜温酒壶,语气依旧轻缓:“摔杯溅油,污了酒兴,也污了这樊楼的清净。更可惜了子安兄这上好的‘梨花白’。”他看向陶承良,笑容温和,“子安兄,改日小弟做东,请你尝尝家父珍藏的‘玉髓春’,压压惊。”

“家父”二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郑承宗心中激起惊涛骇浪!他死死盯着王仲玉那张俊雅含笑的脸,一个模糊却令人惊骇的念头疯狂滋生!能随意提及“家父珍藏”,能用这等疑似逾制的器物,气度如此从容不迫……汴京城里,这个年纪的世家子弟……

王仲玉似乎觉得铺垫够了,他放下丝帕,微微侧身,对着郑承宗,用一种仿佛介绍天气般平淡的语气,清晰地说道:

“在下王介之,字仲玉。家父讳曾,忝居礼部尚书,掌天下礼乐、科举、外藩朝贡诸事。家兄讳珪,现任翰林学士承旨,参知政事范公(范仲淹)新政细则,便是家兄在主持草拟。”

“礼部尚书王曾?!翰林学士承旨王珪?!”

郑承宗脑中“嗡”的一声!如同被重锤狠狠砸中!脸色瞬间由惊疑转为惨白!冷汗“唰”地一下浸透了内衫!双腿不受控制地发软!他身后的“鬼手张”等人更是如遭雷击,面无人色,几乎要瘫软在地!

王曾!当朝礼部尚书!清流领袖!天子近臣!其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其子王珪更是新晋翰林领袖,深得范仲淹信任,执掌新政细则草拟!权势熏天!他郑国公府虽是世袭勋贵,但早已远离权力核心,在如日中天的王曾父子面前,简直如同萤火之于皓月!更何况……礼部!礼部!科举!他郑承宗三次不第的耻辱,正是礼部所辖!

一股巨大的恐惧和寒意瞬间攫住了郑承宗!他方才的嚣张跋扈、不可一世,此刻在王仲玉那平静的自我介绍下,显得如此可笑、如此愚蠢!他指着崔?的手指如同被烙铁烫到般猛地缩回,身体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撞在身后的帮闲身上,差点摔倒!

“王……王公子……”郑承宗声音干涩嘶哑,嘴唇哆嗦着,哪里还有半分刚才的跋扈?他努力想挤出一个谄媚的笑容,却比哭还难看,“小……小人眼拙!不识泰山!冲撞了公子!公子恕罪!恕罪!”他语无伦次,连连作揖,额头冷汗涔涔而下。

王仲玉依旧含笑,眼神却如古井深潭,毫无波澜:“郑三公子言重了。什么冲撞不冲撞的。不过是场误会罢了。”他轻轻挥了挥手,仿佛拂去一粒尘埃,“这酒菜污了,看着也败兴。郑三公子若无他事,便请自便吧。莫要扰了我和两位朋友饮酒赏雪的雅兴。”

“是!是!小人这就滚!这就滚!”郑承宗如蒙大赦,哪里还敢停留?连滚带爬地转身,几乎是手脚并用地冲出雅阁,连滚下楼梯的狼狈都顾不上了!“鬼手张”等人更是屁滚尿流,紧随其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阁内死寂片刻。

陶承良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戏剧性的一幕,半晌才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痛快!痛快!仲玉兄!你这一手!简直是……简直是神来之笔啊!那姓郑的孙子!脸都吓绿了!哈哈哈!”他笑得前仰后合,畅快淋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月照寒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崔?紧绷的心弦也缓缓松弛下来,看向王仲玉的目光复杂难言。礼部尚书之子!翰林学士之弟!昨夜风雪巷口那看似偶遇的馈赠,今日轻描淡写惊退国公府纨绔的威势……这位王仲玉公子,其身份之显赫,远超他之前最深的揣测!他方才那番看似随意的举动和言语,实则步步为营,精准地击溃了郑承宗的心理防线,其心机手腕,深不可测!

王仲玉对陶承良的大笑报以温和的微笑,转向崔?,眼神清澈依旧:“些许小事,扰了崔兄酒兴,实在抱歉。这樊楼的‘缕金龙凤脍’凉了便失了风味,快尝尝。”他亲自执箸,为崔?布菜,姿态自然亲切,仿佛刚才那雷霆手段并非出自他手。

阁内气氛重新活络起来。陶承良兴致高涨,连连劝酒。王仲玉谈笑风生,绝口不提方才之事,只论风月诗酒,汴京趣闻。崔?也渐渐放下心防,三人杯盏交错,笑语晏晏。

酒过三巡,阁外楼梯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和清朗的谈笑声。

“守道先生,尧夫先生,请!这‘望汴阁’视野最佳,雪后汴河,尽收眼底!”

是王瓘(字仲圭)的声音!

门帘掀开,王瓘含笑引着两人步入。一人须发微霜,面容清癯,目光如炬,正是石介(字守道);另一人青衫布履,眼神深邃如古潭,正是邵雍(字尧夫)。二人身后还跟着曾孝宽、吕公着等几位昨日王素宴上的青年才俊。

“咦?仲玉贤弟?崔兄?子安兄?你们也在?”王瓘见到阁内三人,眼中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即笑容温雅依旧,“真是巧了!守道先生与尧夫先生欲寻一清静处小酌论道,我便引至此处。不想竟与诸位不期而遇!”

石介目光扫过席间,在崔?身上略作停留,微微颔首,随即看向王仲玉,眼中带着长辈的温和笑意:“仲玉也在?倒是少见你出府饮宴。”显然与王仲玉相熟。

邵雍则捻须微笑,目光在王仲玉、崔?、陶承良三人身上流转,似在观星象气运:“风雪同席,亦是缘法。此间清气颇盛,可饮一杯。”

陶承良大喜过望,连忙起身招呼:“哎呀!石夫子!邵先生!王兄!诸位兄台!快请入座!今日真是群贤毕至!蓬荜生辉啊!小二!快添席面!上最好的酒菜!”他兴奋地张罗着,浑然忘了这“蓬荜”是樊楼最贵的雅阁之一。

众人重新落座,阁内顿时热闹起来。石介与邵雍的到来,瞬间将方才的市井风波气息涤荡一空,代之以浓厚的学术氛围。话题自然转向了昨日王素府邸那场因新政惊雷而中断的清谈。

石介面色凝重,开门见山:“新政风雷已动,‘择官长’乃清源正本之策!然地方守令,牵涉盘根错节,如何择?如何黜?如何确保所择非‘幸进’之徒?此乃当务之急!”他声音洪亮,带着忧国忧民的急切。

邵雍则慢悠悠品着酒:“守道兄稍安。阴阳相推,刚柔并济。择官之要,首在‘明’。明其德,明其才,明其绩。德才不彰者,纵有根脚,亦当黜落;德才兼备者,纵出寒微,亦当擢升。此乃天道。”他话语玄微,却直指核心。

王瓘接口,声音清朗:“尧夫先生所言极是。家兄(王珪)近日与范公、富公(富弼)等日夜筹议细则,正着力于建立官员考绩新法,以‘德、才、功、过’四格定等,辅以风闻访查,力求公允。”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新政具体操作,既显家世渊源,又不失分寸。

曾孝宽则从律法角度补充:“考绩之法,需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当明定赏罚,杜绝胥吏从中舞弊,上下其手!”吕公着沉稳建言:“地方大族盘踞,恐生阻力。当借重台谏清流,广布耳目,严查贪渎。”

席间众人各抒己见,引经据典,辩论激烈却又不失风度。崔?静坐倾听,偶尔在王仲玉或石介询问时,才简洁清晰地陈述己见,其关于基层胥吏之弊的深刻见解,再次引得石介击节赞叹,王瓘眼中异彩连连。

陶承良虽不通深奥学理,却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插科打诨,以其商贾视角提出些新奇务实的建议,如“考绩可参考商路信誉评级”、“信息传递需快马加鞭”等,引得众人莞尔,却也启发思考。王仲玉则含笑倾听,偶尔精妙点评,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显露出深厚的家学底蕴,其气度风华,令在座诸人皆不敢小觑。

酒酣耳热之际,石介兴致勃发,提议以“雪霁”为题,即席赋诗。王瓘才思敏捷,率先吟出一首七律,辞藻华美,意境开阔。曾孝宽、吕公着亦各有佳作。轮到崔?,他略一沉吟,提笔蘸墨,在侍者奉上的素笺上挥毫而就:

“雪压千门静,冰封一水寒。

琼楼浮玉宇,冻柳锁雕栏。

墨海藏龙气,笔锋破玉关。

何当春信至,化雨润江山?”

笔走龙蛇,字字筋骨铮铮!诗意由雪景之静寒,转至胸中抱负(墨海龙气、笔锋破关),终落于“化雨润江山”的济世情怀!气魄雄浑,格调高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月照寒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好!好一个‘墨海藏龙气,笔锋破玉关’!”石介拍案而起,眼中精光四射,“崔生此诗,气魄格局,远超同侪!非池中之物也!”邵雍亦捻须微笑:“此子胸有丘壑,气象已成。”王瓘眼中欣赏之色更浓,却隐有一丝复杂光芒闪过。

王仲玉看着崔?笔下的诗稿,又深深看了崔?一眼,笑容温煦如春阳:“崔兄此诗,当浮一大白!”举杯相敬。

阁内气氛热烈,俨然一场小型文会。丝竹声隐隐传来,窗外汴河雪景在暮色中更显苍茫。

而在楼下喧嚣的酒客人群中,那道玄青色的身影——叶英台,不知何时已悄然起身。她冰冷的视线穿透重重人影与楼阁隔断,最后深深地、复杂地凝视了“望汴阁”方向一眼。那目光似有探究,有审视,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随即,她如同融入水中的墨滴,无声无息地转身,玄青色的飞鱼袍角一闪,便消失在樊楼鼎沸的人潮与渐起的暮色风雪之中。唯有她方才坐过的桌角,一枚被刻意留下的、边缘锐利如刀的青玉虎符残片,在杯盘狼藉间折射着冷冽的微光。

阁内,文会正酣。崔?于觥筹交错间抬首,似有所感,望向窗外风雪弥漫的汴河。暮云四合,雪落无声。一场因他而起的风波暂歇,另一场席卷天下的风云,正伴随着这楼阁内的诗酒清谈与那枚冰冷的残玉,悄然酝酿。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月照寒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