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517章 一意孤行,你怎配为储君?诸葛亮:陛下只管相信伯温便是!

“前线究竟发生了何等的变故,竟会让太子做出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决策,舍弃荆扬之人不用,转而挑选了一支尽是北人的队伍去征伐张鲁?”

诸葛亮轻摇着手中的羽扇,似在拂去心中的疑虑,目光望向关中方向。

“罢了,事已至此,既然太子已然做出了这样的抉断,那便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吧。”

刘备无奈的长叹一声,叹息声中饱含着对太子的复杂情感。

既有对儿子成长的期待,又有对其能力的担忧。

只是,现在这般局面,他只得选择了暂时压下对刘禅这一决策的不满。

毕竟身为父亲与君主,他需要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方面,荀彧为刘禅所作的辩解,细细想来,确实也有其几分道理所在,并非全然无据。

二来,当这封奏表送至之时,刘禅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已然浩浩荡荡开拔南下。

此刻说不定已然抵达了斜谷口,甚至已然与汉中军展开了交战。

在这种情况下,若冒然下诏,将这十万大军撤回,无疑会极大动摇前线将士们的军心。

将士们若此时突然接到撤军命令,定会心生疑惑,士气也会随之低落,反倒于战事不利,误了大事。

“不过,太子此番独断专行,不听从伯温等人的劝谏,此等行为朕亦不能坐视不管,予以纵容。”

“身为储君,当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如此一意孤行,日后如何能担当起治理国家的大任?”

“孔明,你速替朕拟一道旨意,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斜谷大营,务必向太子表明朕的态度,让他清楚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

刘备虽最终默许了刘禅的分兵之策,却并未放任他对萧和等人的意见置若罔闻。

算是一个折衷的处置方案吧。

诸葛亮思绪迅速从沉思中收回,忙躬身领命。

接下来,刘备又缓缓拆开了萧和的第二道奏书。

这奏书封装得极为严密,似乎里面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

这是一道密奏,奏书之前,萧和明确无误表示,此奏内容只可令诸葛亮一人知晓,切不可外泄。

刘备见状,心中顿时警觉了起来。

这道密奏之中,定然隐藏着某些至关重要的信息,否则萧和不会如此郑重其事叮嘱。

当下,刘备便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令荀彧等臣子先行退去,只留下了诸葛亮一人在侧。

随后,他才神色凝重的揭开了密奏的封印。

这一道奏书的内容,竟是奏请刘备给坐镇洛阳的关羽下令,暗中秘密调遣精兵前往潼关,加强防御。

“增防潼关?这是何意?为何突然要增兵?”

刘备眼神中重现茫然之色,随即将奏书递于诸葛亮。

“关中前线,如今已有近三十五万兵马,就算太子分兵十万前往征伐张鲁,翼德他们仍旧手握二十余万兵马。”

“前线的兵马应该是绰绰有余,完全够用,为何伯温还要朕特意调洛阳兵马去增防潼关?”

“再者,长安以东之地,皆已为我大汉所有,纳入版图,潼关之地,又有何必要再派重兵前往驻守?”

刘备一连抛出了一连串的疑问,眉头紧锁,仿被一团乱麻缠住了思绪。诸葛亮接过奏书,仔细审视着其中的每一个字,那眼神似要要穿透纸面,看清萧和背后的深意。

脑海中,一幅关中加汉中的详细地图,已然悄然勾勒了出来。

山川河流、城池关隘都清晰可见。

“潼关,汉中,汉中……”

诸葛亮喃喃自语,反复念叨着这几个地名。

眼眸陡然一聚,似乎隐隐猜到了什么。

正当他脱口欲出,想要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时,话到嘴边,却又突然咽了回去,神色变得有些微妙。

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

萧和明知镇守邺城的众臣之中,以他与荀彧为首,却为何要特意提醒天子,这道密奏只令他一人知晓?

这明显是不想让荀彧得知?

显然,萧和是有意不想让荀彧知晓这密奏中的内容,其中定有深意。

联想到刘禅重用北人的举动,再想到荀彧也是北人出身,亦是曹魏降臣中的一员,诸葛亮隐隐似乎猜到了萧和此举背后的深意所在。

犹豫片刻后,诸葛亮遂缓缓开口道:

“臣也想不太明白,伯温此举究竟有何用意,其中深意,臣一时之间也难以揣测。”

“不过,伯温向来是算无遗策,既然他奏请陛下这么做,则定然有其道理所在,臣以为陛下不必多疑,可依计行事。”

刘备若有所悟,遂是微微点头,神色缓和了许多,紧锁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丞相言之有理,既是如此,那朕也就不再细究此事了,丞相你就照伯温所请,速速拟一道密旨给云长吧。”

诸葛亮领命。

此时,刘备的身体已然大不如前,经此一番议事之后,身子更是困倦不堪,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精力。

诸葛亮见状,便奏请刘备好生休息,尔后便告退而去。

拜别刘备之后,诸葛亮离宫归府,一路上是心事重重。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前线的局势、太子的决策、萧和的密奏,以及荀彧的种种表现。

这些信息如同乱麻一般交织在一起,令让他一时难以理清头绪。

当回到相府之时,长史蒋琬与侄子诸葛恪已然等候在府中多时。

二人本打算向诸葛亮汇报政事,却一眼看出了诸葛亮似有心事。

“叔父,莫非陛下召叔父入宫,是前线出了什么事吗?”

诸葛恪素来聪慧敏锐,一眼便猜出了前线可能有要事发生。

诸葛亮却不答,只是提笔修书一封。

“元逊,你以通报京中消息为名,执此书前往长安大营交给伯温,务必亲手交到他手中。”

“你一定要给我问明伯温,太子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记住,此事关乎重大,你务必要给我问个清清清楚楚。”

诸葛亮将那道书信,郑重其是的交给自家侄儿,语气凝重的吩咐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