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503章 废太子,子龙可为同盟!萧和:这个刘禅,就是个心机男啊!

废掉太子,绝非一件轻描淡写,能够轻易达成的小事。

在一个帝国的权力架构中,太子之位乃大厦之基石,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着国家的根本。

一旦处理不当,便可能引发朝堂动荡,甚至危及社稷安危。

刘禅绝非等闲之辈,而是一个心思深沉,颇有心机之人。

就当下朝堂内外的局势而言,刘禅在朝野之间的风评还算不错。

他凭借着自身的伪装,成功赢得了老刘的喜爱。

老刘对他寄与厚望,视其为未来的江山唯一的继承人,平日里关怀备至,呵护有加。

不仅如此,朝中那些举足轻重的臣子,如诸葛亮,以及岳丈关羽,对刘禅的表现也颇为满意。

他们皆是认为刘禅,具备了贤明君主的潜质,能够在未来肩负起大任。

而在蒲坂之战中,刘禅亲自坐镇指挥,一举打过黄河,重创魏军。

渭水之战,他更是身先士卒,亲率大军增援张飞,惊退曹操,守住了浮桥。

这两大功劳,让刘禅在军中树立起了相当高的威望。

可以说,刘禅已成功演出了一位贤明太子的人设。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把刘禅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又谈何容易?

即便萧和是大汉第一功臣,在朝堂上拥有极高的威望和权力,老刘对他言听计从,几乎是言听计从,但在这废太子之事上,也绝不可能轻易答应。

贸然进言,劝说老刘废掉一个有功而无过的太子,无疑是一场极其危险的赌博。

这不仅会让自己陷入舆论的漩涡,成为众矢之的,更会丧失掉老刘对他的信任与器重。

一旦天子对一个臣子,产生疑虑和不满,那么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曾经的功劳与荣耀,也将随之化为泡影。

那么,究竟该以什么理由,来劝说老刘废掉刘禅呢?

难道要直言不讳地跟老刘说,你这宝贝儿子将来会好大喜功,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顾百姓死活,祸乱天下?

你儿子还会对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们大开杀戒,导致朝堂人心惶惶?

即便萧和真是神仙下凡,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能够准确预见未来发生的一切,老刘也不可能轻易相信他的话。

毕竟父子之情,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岂是一个功臣三言两语就能破坏得了的?

老刘对刘禅的疼爱与期望,早已深入骨髓,他更愿意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一切,而不是萧和的所谓预言。

况且,废太子这样的大事,光靠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得拉拢到足够多的同盟,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才能够逐步推进计划。

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谋略,慢慢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否则,一旦引起老刘的警觉,整个计划将前功尽弃。

在众多可拉拢的对象中,赵云成为了第一个被选中的人。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前番的一次军议上,刘禅已经流露出了对赵云的不满情绪。

当时,赵云提出了一些与刘禅不同的见解,刘禅虽然表面上没有当场发作,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悦。相信赵云这样敏锐洞察的人,也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刘禅对他的态度变化。

而此次,赵云适才的一番话,更是显示其心中对刘禅的所作所为亦心存不满。

他对刘禅的心胸气量产生了质疑,认为刘禅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宽宏大量、虚心纳谏。

赵云素来忠肝义胆、刚正为国,自然是对君主的德才有着极高的要求。

如果赵云觉得刘禅做太子,于大汉有害的话,定然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反对,成为支持废太子计划的一员。

以赵云车骑将军的身份,他跟随老刘多年,乃从龙之臣,国之柱石。

有他相助,萧和的废太子计划,自然更添几分把握。

何况,赵云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除了赵云之外,萧和自然也会觅得时机,再拉拢说服其他有份量的重臣,站在自己这一边。

果然,面对萧和的提问,赵云并没有顾虑太多。

他面带着忧虑,直言说道:

“以云之见,太子殿下表面上有天子之风,似乎是从谏如流,谦逊仁义,实则却与天子大不相同相。”

“甚至,他与天子还是背道而驰。”

萧和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喜。

显然,赵云慧眼如炬,也看出了刘禅身上的破绽。

这就说明,赵云至少在对刘禅的看清上,是跟自己有着统一立场的。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废太子的决心,也看到了计划成功的希望。

“子龙何出此言?”

萧和却不动声色,继续问道,他还需要进一步试控出赵云的心意。

赵云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太子殿下嘴上满口仁义,然则蒲坂一战,他竟眼都不眨一眼,就要将一万多降卒坑杀。”

“此举表面看是为震慑伪魏,让敌军心生畏惧,实则可见太子之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若换作是天子,莫说这一万俘虏已愿归降,放下武器,表示愿意为大汉效力,就算他们不降,天子也绝不会杀他们,反而会赐给他们盘缠,放他们归乡。”

“只此一事,云便觉太子殿下是嘴上仁义,实则手段残暴。”

顿了一顿后,赵云接着又道:

“再说前几日时,太子他想以粮草为饵诱歼魏国骑兵,云只是点出了其中破绽,提醒他此计存在风险,可能会被敌军识破,导致我军陷入被动局面。”

“太子殿下明显便心中不喜,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如此道理明白之事,若换成是陛下,定然是从谏如流,非但不会不高兴,还会欣慰于我们的忠言进谏,认为我们是真心为大汉着想。”

“只此一事可见,太子并非是虚心纳谏之人。”

“还有今日,太子殿下竟绕过我们,直接向天子进献捷报,明显是…”

赵云果然是忠直刚正,毫无避讳,当即将对刘禅的种种负面看法,尽数向萧和倾诉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