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465章 我愿大汉子民,人人如龙!萧和:难道我遇上了知音?

如果是作秀,刘禅的动机何在?

古往今来,作秀的人不少,大多是为了争夺皇位。

比如王莽作秀,给自己立起了道德典范的人设,是为了赢得天下人心,进而逼迫汉帝禅让,自己能改朝换代做皇帝。

再比如杨广作秀,是做给他爹杨坚看,是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最后也是为了当皇帝。

刘禅作秀是图个啥?

以他嫡长子的身份,太子之位固若金汤,只要不做什么特别出格的荒唐事,哪怕你表现平庸一点,哪怕是躺平摸鱼,将来这大汉皇帝宝座也是你的。

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吃饱了撑的折磨自己,演这么多戏来给自己树立仁义爱民的人设?

可若不是作秀,难道是发自肺腑?

那场落水惊吓,让刘禅的大脑受到刺激,进而使他的性情也发生了剧变,刺激出了这些超前的想法,令他变成了一个比老刘更悲天悯人的仁义之主?

也只能这么解释了。

除此之外,萧和也想不出还有其他的合理解释。

于是面对刘禅的反问,萧和略一沉吟后,只得拱手笑道:

“圣人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既为水,民心所向,便为天命所向。”

“太子殿下能对百姓心怀仁义,实乃陛下之福,我大汉之福也。”

萧和耍了个心眼,偷换了一把概念。

把刘禅狠狠吹捧一番,认可他的仁义,却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

刘禅嘴角弧度微微上扬,显然对萧和的回应很是满意。

“大司马言重了,父皇自小就教导我们,要对百姓施以仁义,我只不过是践行父皇的教导而已。”

“与父皇对百姓的仁义相比,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呀。”

一番自嘲后,刘禅便将萧和请入了府中。

眼下天色尚早,诸葛亮等众臣还未到,刘禅便先将萧和请入书房之中小叙。

一进门,案几上的一本书,就令萧和眼前一亮。

那是一本数学书,是他编给自己学生,也就是宋王刘裕的教材。

“这书…怎么会在殿下这里?”

萧和拿起了那本数学书,不解的目光看向了刘禅。

刘禅凑上近前,淡淡笑道:

“我乃父皇长子,是家里的长兄,自然有关心照顾弟弟妹妹们的责任。”

“所以不久前,我便曾去宋王府看望四弟,正好就看到了大司马给四弟编纂的那些书,于是就跟四弟借了几本回来。”

说着,刘禅将他手里的数学书接过,随手翻看着说道:

“其他那些书,我倒也勉强能看懂一点,唯读这本数学却实在晦涩难懂,看的我是云里雾里。”

“不过我虽然看不懂,却觉着这本数学书真乃世外奇书,其价值远胜那些四书五经。”

“不光是这数学书,大司马你给四弟编纂的所有书,皆乃古往今来少有的奇书,其中的道理远胜于那些所谓的圣人之言也!”

刘禅啧啧赞叹,抬头看向萧和,眼神中已写满了崇拜。

萧和不禁大感意外。

这些个数学,地理,物理之类的教材,虽然教的都是些启蒙知识,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形同于天书。

哪怕是诸葛亮这样的大能,此前看过之后也是云里雾里,大多不知所云。

其余人就更不用说了,只是觉得新奇而已,却皆不感兴趣,没人愿意去读。也就是刘裕年幼,小孩子接受能力强,所以才能学得下去。

令萧和没想到的是,刘禅这个刘家长兄,竟然也对这些教材萌生了兴趣。

更惊喜的是,刘禅竟能看出这些教材的价值!

甚至还认为,这些书里边所教的道理,远胜于圣人之道!

成年人当中,有这等见识者,刘禅还是头一个。

不容易啊…

“太子殿下能看出此书的价值,当真是难能可贵,天资非凡也!”

萧和由衷的一声赞叹,尔后却话锋一转:

“不过臣这些书中的道理,与圣人之道各有千秋,也不能说这些书中的道理,就远胜圣人之道,只能说是术业有专攻吧。”

萧和历经两世,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教训经验在身,何等的思想境界,自然不可能有那种非黑即白的观念。

这世上,哪有什么完美的道理?

四书五经,圣人之道,有优点也有缺点,关键要看你怎么用。

刘禅手里边拿的这数学书,还有案几上摆的那些地理,物理书,并不是说学了就能所向披靡,解决世间一切的难题。

若说萧和真信奉什么,那就是信奉四个字:

经世致用。

不管是什么学说也好,什么武器也罢,或是什么人才,只要是用对了地方,用对了时机,于公于私有利,那就没什么问题。

所以萧和既可以将后世的科举法搬出来,能教授刘裕后世的科学,又能坦然接受三妻四妾,也能放得下所谓“尊严”,对老刘行君臣叩拜之礼。

不过,刘禅却似乎少了萧和这般气度格局。

听得萧和的回答后,他只是嘴角微微动了一动,并没有反驳,也没有表示认同。

“大司马,除了这些教材之外,还有你发明的这个竹纸,当真也是造福天下的大功德啊。”

刘禅话题转向了手中书纸,啧啧慨叹道:

“这竹纸造价低廉,哪怕是平民百姓,只要家中有几亩薄田,稍有些余钱就能读书。”

“读了书,考取了功名,就能出人头地,为国效力。”

“大司马,你所创的科举制,还有这竹纸,为平民百姓打通了改变命运的上升之路,其意义和功绩,不亚于你辅佐父皇一统天下呀!”

萧和心头一震,再次看向刘禅的眼神,已不止是刮目相看。

当年他向老刘推科举制,乃至后来发明竹纸时,好处说了许多,却惟独没有说到根子上。

给庶民百姓一条上升渠道,给下层一个往上爬的通道,进而为上层注入新鲜血液,避免上层的僵化。

这才是他开创科举制,发明竹纸的深层动机。

萧和相信,大汉朝中,能看到这一层深意的人并不多。

甚至老刘能不能看到这一层,他都没有把握。

没想到,阿斗竟然看到了。

这孩子,当真是厉害啊…

“大司马!”

刘禅合上书,神色郑重的看向萧和:

“待一统天下后,我想向父皇进言,由官府出资于天下各地兴办学堂,让我大汉子民无论贵贱,凡适龄孩童皆可免费就读。”

“他们所读之书,就是大司马你编纂给四弟的这些外世奇书。”

“唯有如此,有朝一日,我大汉朝方能人无贵贱,人人如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