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庭院,李一正持剑在青石地上练习招式。剑影流转间,风声簌簌,他眉目专注,一招一式皆透着凛然气魄。不远处的廊下,林夫人抱着荷花轻声说着话,目光却始终落在丈夫身上。
三岁的李静默却并未如往常般在母亲膝边玩耍。他踮着脚尖站在廊柱旁,圆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父亲舞剑的动作。稚嫩的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剑势,小嘴里喃喃念叨着:“横劈、斜挑、回锋……”声音稚嫩却清晰,竟将李一剑法的名称说得一字不差。
李一收剑而立时,忽然察觉身后有道灼灼的目光。转身望去,只见李静默正模仿着他的姿势,小手握成剑状,有模有样地比划着“横扫千军”。那稚气的模样本该逗人发笑,可李一却从儿子僵直的脊背与紧绷的下颌中,看出了超乎年龄的专注。
“静默?”林夫人慌忙将孩子抱回怀中,轻声嗔怪,“刀剑危险,莫要乱学。”李静默却挣开母亲的手臂,径直跑到父亲面前。他仰起头,黑亮的眼眸里闪着执拗的光:“爹爹,教我握剑。”
李一蹲下身与儿子平视,指尖抚过剑柄上斑驳的纹路:“此道需气血充盈,筋骨坚韧。你尚且年幼……”话未说完,李静默突然攥住他的手腕,指尖精准按在了腕间一处穴道上。李一微怔——那正是练剑之人需日日按摩的“通筋穴”。
“娘亲说,爹爹每日练剑后都会按这里。”李静默歪着头,奶声奶气却条理分明,“书上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爹爹按这里,剑才会更厉害。”他不知从何处翻出半卷泛黄的剑谱,扉页上“剑道筑基”四字赫然在目。
林夫人面色倏然发白:“这孩子何时翻出了你书房禁阁里的古籍……那书架上落了锁……”李一却心潮翻涌。禁阁锁钥他从不离身,三岁稚童竟能无声无息取书,且精准理解其中要义,莫非真是灵根显化?
“既如此,我便教你一式。”李一终是难掩心中激动,取来一柄木质小剑递给儿子。李静默握剑的刹那,庭院中忽有微风骤起,剑身竟泛起淡淡青芒。那光芒如星火倏现又隐,却惊得林夫人险些跌坐在地。
“这是……灵气共鸣!”李一脱口而出。三年前神秘老者所言“命运不凡”此刻似有了印证。他压下心绪,引导儿子摆出“守元式”起手姿势。李静默初时踉跄,却在第三次尝试时稳稳立住,剑尖所指竟与父亲平日演示的分毫不差。
荷花趴在栏杆上,眨巴着眼睛:“弟弟好像变成了小剑仙!”林夫人望着儿子凝重的神色,泪光在眸中打转。她知晓,这孩子注定要走一条与寻常孩童截然不同的路,可那份天赋,亦如悬于头顶的双刃剑,福祸难测。
自此,李一每日晨练时,总多了个踮脚观剑的小小身影。李静默的剑式从笨拙到灵动,不过旬月之间。某日李一故意以残影剑招试探,幼童竟以“破虚眼”辨出真迹,木剑精准抵住了父亲胸口。
“此子悟性,胜过吾平生所见。”一位黑袍老者悄然立于院墙之上,正是三年前击退妖道的神秘仙人。他袖中拂出一枚玉牌,上面镌刻“云剑阁”三字,“若你愿送他入我门下,十年后,当惊动九州。”
李一握剑的手紧了紧,目光却落在妻子怀中熟睡的静默身上。月光将一家人的影子融成一片,他终是摇头:“纵有凌云志,也需先做父母膝下稚子。”老者含笑而去,玉牌却留在了青石阶上,如一道未定的天命。
夜风拂过,李静默在摇篮中翻了个身。他梦中呓语:“剑者,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林夫人轻轻为他掩被,望见丈夫仍在灯下擦拭那柄传家宝剑,眸中既有忧惧,亦有期盼
喜欢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请大家收藏:()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