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622集:老木匠的“木脾气”

逸霄 第622集:老木匠的“木脾气”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11 17:27: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竹莲共生的问题解决那天,温如霜的办公桌上多了个巴掌大的竹编绣莲摆件——竹阿婆编的万字纹竹网打底,李师傅在上面绣了朵浅粉缠枝莲,莲瓣边缘还沾着点竹篾的毛刺,是真物件特有的糙手感。温如霜摩挲着摆件边缘,突然想起之前用户在社群里的留言:“糖龙总飘着,要是有个底座就好了,像真的摆件那样能‘落’在桌上。”

她当天就给风痕发了消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邀请木雕小镇的张木匠来开虚拟课,教大家给糖龙雕个木座。风痕找张木匠的联系方式时,还特意查了资料——这位老木匠祖传三代做木雕,最擅长雕龙纹底座,镇上祠堂里那尊两米高的木龙,龙爪下的云纹底座就是他二十年前雕的,木纹里还能看出当年的刀痕。

张木匠来工作室那天,是个阴雨天。温如霜去门口接他时,远远就看见个穿藏青色布衫的老人,肩上扛着个半人高的樟木坯,手里攥着把枣红色木柄的刻刀,刀身磨得发亮,连刀刃上的反光都透着股紧实的劲儿。老人脚边跟着个穿校服的男孩,是他的孙子小木,手里拎着个旧帆布包,里面装着七八块不同材质的木料,有松木、橡木,还有块带着老裂纹的梨木。

“路上淋了点雨,木坯没湿着。”张木匠把木坯放在工作室的长桌上,樟木特有的清香立刻漫了开来,混着雨气,倒有股山林里的鲜劲。他伸手拍了拍木坯表面,指腹划过上面的年轮:“这樟木放了五年,干透了,脾气稳。不像新木,雕的时候容易‘炸纹’,跟毛头小子似的,得顺着来。”

风痕早就把传感器和摄像机架在了桌旁,闻言立刻凑过去:“张师傅,我们想把您雕木的手感、力度都记下来,这样虚拟木座才能有真木头的‘脾气’。”他说着递过一副带传感器的手套,“您戴这个雕,我们能捕捉到您手腕的劲,还有刻刀的角度。”

张木匠接过手套,翻来覆去看了看,指尖在传感器触点上按了按,忽然笑了:“你们这些新玩意儿,倒也懂‘劲’。雕木跟你们搞技术不一样,不是越精准越好,得留着点木头的‘气’。”他戴上手套,拿起刻刀,刀身刚碰到樟木坯表面,就发出“沙沙”的轻响,像风吹过松针。

“你们听,这就是木头在‘说话’。”张木匠的声音不高,却刚好盖过刻刀的声响,“这樟木硬,刀碰上去它会‘顶’,你得用三分劲压着刀;要是换了松木,它软,刀一下去就‘让’,劲大了就会刻过头。虚拟的木座要是没这股‘顶’和‘让’的劲,那就是块死木头,雕出来也没魂。”

风痕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眼睛亮了——传感器正实时记录着刻刀的力度变化:张木匠刻樟木硬纹时,力度是2.3牛,刻刀切入深度0.3毫米;刻到木坯边缘的软纹时,力度降到1.5牛,深度却变成了0.5毫米。连他刻到木节时,手腕微微向内收的弧度,都被精准地捕捉成了一条平滑的曲线。

“我们可以做个‘木性反馈’功能。”风痕调出虚拟木坯的界面,指尖在屏幕上划了道木纹,“用户雕到虚拟木节时,屏幕震动会变重,像真的碰到硬疙瘩;雕到软木处,震动变轻,就像刀在木头上‘滑’。再把您说的‘木头说话’做成音效,刻硬木是‘沙沙’声,软木是‘簌簌’声。”

张木匠放下刻刀,凑到屏幕前看了看。虚拟木坯是浅褐色的,表面有淡淡的年轮纹路,跟他带来的樟木坯倒有几分像。他伸出手指,在虚拟木坯上按了按,屏幕传来轻微的震动,像真木头的弹性。“行,就这么弄。”老人点点头,“不过得加个‘木纹显形’的东西,年轻人没摸过多少真木头,不知道哪是顺纹哪是逆纹,雕错了,木头会‘生气’的。”

小木在旁边听着,突然插了句嘴:“爷爷,上次我雕木勺,逆着木纹下刀,您还说我‘跟木头较劲’呢!”张木匠瞪了他一眼,却藏着笑意:“那是你不懂事。木头的纹就是它的筋,你逆着来,它能不跟你急?当年我学雕龙,逆着木纹雕坏了三个木坯,师父才把我手里的刻刀收了,让我摸了半个月的木头,说啥时候摸出木纹的‘顺逆’,啥时候再拿刀。”

温如霜把这段对话记在笔记本上,心里有了主意:“张师傅,虚拟课上您可以多讲讲这些经历,用户肯定爱听。还有小木说的‘跟木头较劲’,说不定能让年轻人更懂‘木脾气’。”

张木匠的虚拟课定在一周后。开课那天,社群里早就炸开了锅,不少用户提前半小时就进了课堂等候。林舟也是其中一个——他之前雕过虚拟的小摆件,总觉得少点什么,听温如霜说这次的木座有“木脾气”,特意提前十分钟进入课堂,想看看这“脾气”到底是什么样。

课堂界面比竹编课、苏绣课更简洁:左边是张木匠的实时画面,老人坐在樟木坯前,手里还是那把枣红色刻刀;中间是虚拟木坯区,一块半透明的浅褐色木坯放在虚拟工作台上,表面能看到淡淡的年轮;右边是步骤提示区,上面写着“第一步:找木纹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舟刚调整好界面,就听到张木匠的声音传来:“今天教大家雕糖龙的木座,先教你们找‘木纹的方向’。”老人拿起刻刀,顺着樟木坯的年轮划了道线,刀痕细而直,像水流过石头,“编竹篾要看竹纤维,绣莲要看花瓣纹,雕木就得顺着木纹走。你们看这道线,顺着它雕,刀走得顺,木茬也齐;逆着来,刀会‘跳’,还会裂。”

说着,张木匠逆着木纹划了一刀,樟木坯表面立刻出现一道毛糙的刀痕,还有细小的木屑蹦出来。“看到没?木头生气了,就给你脸色看。”老人笑了笑,“当年我师父让我摸木头,不是瞎摸,是让我感受木纹的‘走向’——有的木纹像山路,绕着弯;有的像直河,一条道走到头。摸懂了,雕的时候就顺了。”

林舟按捺不住,伸手碰了碰中间的虚拟木坯。指尖刚碰到木面,屏幕上立刻亮起几道淡褐色的线——是风痕加的“木纹显形”功能,只有手指顺着木纹滑动,线才会保持亮着;逆着滑,线就会变暗。他试着顺着亮线移动手指,屏幕传来轻微的震动,像真的摸到了木纹的凸起。

“现在可以下刀了。”张木匠的声音再次响起,他手里的刻刀已经落在樟木坯上,开始雕木座的底座轮廓,“先雕外圈的圆,力度别太大,跟给木头‘挠痒’似的,慢慢走。”

林舟选了虚拟刻刀,顺着亮线雕第一刀。刻刀刚落在虚拟木坯上,就听到“咔”的一声轻响——是风痕设计的“木纹契合音”,像刀刚好卡进了木头的纹路里。屏幕的震动很轻,带着点弹性,跟他之前雕虚拟摆件时的硬邦邦完全不同。

“不错,这刀走得顺。”张木匠的声音带着赞许,“你们要是听到‘咔’的声,就说明走对了;要是听到‘咯噔’声,就是碰到木节了,得加点劲,别让刀‘退’回来。”

林舟越雕越顺手,很快就雕好了木座的外圈。接下来该雕龙纹底座了——木座边缘要雕一圈云纹,托着糖龙的爪子。他照着步骤提示,开始雕第一朵云纹,可刚雕到云纹的卷边处,手指不小心滑了一下,刻刀逆着木纹下了刀。

没等他撤回,虚拟木坯上突然“裂”开一道细缝,是浅褐色的,像真木头的裂纹。屏幕的震动也变了,从之前的轻震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咯噔”声,还弹出个红色的提示框:“木裂预警!逆纹雕刻1次,超过3次木坯将损坏。”

“后生仔,别慌!”张木匠的声音立刻传了过来,“木头裂了不可怕,就怕你慌了神,越补越糟。你看看那道裂纹,它是不是朝着云纹的卷边方向?顺着裂纹的方向补一刀,说不定能雕出‘云卷’的劲来。”

林舟定了定神,仔细看了看虚拟木坯上的裂纹——还真像张木匠说的,裂纹刚好顺着云纹卷边的弧度。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刻刀方向,顺着裂纹的方向补了一刀。

刀刃落下的瞬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道裂纹没有扩大,反而慢慢变成了云纹卷边的纹路,边缘还多了点毛糙的木茬,像真的雕出来的那样。屏幕的震动也恢复了轻柔,弹出个绿色的“木语提示”:“张木匠说,这是木头在‘教你劲’呢,要把这份较劲的本事传下去哦~”

“好!这刀补得好!”张木匠的声音里满是高兴,“当年我雕祠堂里的木龙,雕到龙爪时也裂了道缝,师父就让我顺着缝雕,最后那龙爪反而像抓着块裂木,更有劲了。木头的脾气就是这样,它不是要跟你对着干,是要你懂它,跟它‘搭伙’做事。”

林舟看着屏幕上的云纹,心里突然有了种不一样的感觉——之前雕虚拟摆件,他总想着“精准”,要雕得跟样板一模一样;可这次,他雕错了,却因为这道裂纹,雕出了独一无二的云纹。这大概就是张木匠说的“木脾气”吧,不是死板的规则,是带着点灵活的“活气”。

接下来的雕刻顺利多了。林舟雕到木座中间的龙纹时,遇到了个小小的木节——虚拟木坯上凸起一小块,屏幕的震动变重了,像真的碰到了硬疙瘩。他想起张木匠说的“加点劲,别让刀退回来”,于是稍微加大了点力度,慢慢推着刻刀走。

刻刀划过木节时,传来“沙沙”的声响,是“木纹契合音”的变化。屏幕上的木节慢慢被雕成了龙纹的眼睛,凸起的部分刚好成了眼珠,透着股灵气。“不错,懂得跟木节‘较劲’了。”张木匠的声音适时响起,“木节是木头的‘硬骨头’,你得顺着它的硬,把它变成亮点,而不是躲着它。”

小木也在旁边凑趣:“爷爷,他比我上次雕木勺厉害多了!我上次碰到木节,直接把刀扔了。”张木匠笑骂:“你那是没耐心。雕木就像跟老朋友聊天,得慢慢说,慢慢听,它才会跟你说实话。”

林舟听着祖孙俩的对话,手里的刻刀也慢了下来。他开始留意虚拟木坯的每一处细节——木纹的走向、木节的位置、甚至刻刀划过不同部位时震动的细微差别。有时候,他会故意放慢速度,感受屏幕传来的震动,像在摸一块真的樟木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林舟终于雕完了最后一刀——给木座的底部雕了圈浅纹,让糖龙的爪子能刚好“踩”在上面。他放下虚拟刻刀,看着屏幕上的木座:浅褐色的木身,边缘雕着云纹,中间是龙纹底座,木纹里还能看到他之前补刀的痕迹,透着股自然的劲。

突然,虚拟木座的表面泛起了淡淡的褐色光,像被手摸了几十年的真木头,带着点温润的温度。屏幕弹出个“木座完成”的提示框,下面还有行小字:“恭喜你听懂了木头的‘脾气’,这份手艺,等着你来传哦~”

林舟正看着木座发呆,手机突然响了,是温如霜发来的消息:“怎么样?感受到‘木脾气’了吗?张师傅说,你是今天第一个顺着裂纹雕出云纹的学员,他很满意。”

林舟回了句“谢谢”,又看了看屏幕上的木座。他突然想起张木匠刚来时说的话:“虚拟的木座要是没这股‘顶’和‘让’的劲,那就是块死木头。”现在他终于懂了,这“木脾气”不是技术模拟出来的震动和声音,是老匠人对木头的敬畏,是“跟木头搭伙做事”的用心,是哪怕在虚拟世界里,也不想丢的“手艺魂”。

这时,课堂的聊天区突然热闹起来——不少用户晒出了自己的木座,有的雕了莲花纹,有的雕了竹篾纹,还有个用户跟林舟一样,雕错了却顺着裂纹雕出了不一样的纹路。张木匠看着这些作品,笑着说:“你们看,每个木座都不一样,因为每个木头的脾气都不一样,每个人跟木头‘较劲’的劲也不一样。这就是木雕的好,没有一模一样的,只有独一无二的。”

小木凑到镜头前,对着屏幕挥了挥手:“我也要学!下次我要雕个跟爷爷一样的龙纹木座,让糖龙站得稳稳的!”

张木匠拍了拍小木的头,又看向镜头:“手艺这东西,就是一代传一代。我教你们,你们再教别人,就像木头的纹,一节连一节,不断头。以后你们雕木座时,多想想木头的‘脾气’,别跟它对着干,要跟它做朋友。”

林舟退出课堂时,特意保存了自己的木座。他看着屏幕上的木座,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所有的手艺,最终都是跟材料的对话。”而张木匠教给他们的,不只是雕木座的技巧,更是跟木头对话的本事——听懂它的“脾气”,尊重它的“个性”,在较劲中找到共生的劲。

那天晚上,林舟在社群里发了条帖子,晒出了自己的木座,配文:“第一次懂了‘木脾气’,原来雕木不是征服木头,是跟木头一起,雕出最好的样子。”下面很快就有了回复,有用户问他怎么顺着裂纹补刀,还有用户说想跟着他学雕木座。

林舟看着这些回复,突然明白为什么温如霜和风痕要做“非遗小课堂”——手艺不只是老匠人的本事,更是要让更多人懂它、爱它、传它。就像张木匠的刻刀,雕了几十年,还在继续;就像那块樟木坯,放了五年,还在等着被雕出更多的故事。

而他手里的虚拟木座,不过是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脾气”要懂,更多的手艺要学,更多的故事要传。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