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553集:古籍修复

逸霄 第553集:古籍修复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1:32: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墨香凝糖:宋谱重生记

温如霜指尖刚触到樟木箱的铜锁,就觉心口发紧。那箱子里藏着她外祖父传下的宝贝——一本南宋嘉定年间的《糖龙谱》,纸页间还留着老蔗糖的淡香,是目前已知最早系统记载糖龙技艺的古籍。前几日梅雨季来临,书房窗缝漏雨,她今日开箱查看,竟见书脊处爬着一层灰绿色的霉斑,像极了老墙根下潮湿的青苔。

“糟了。”她轻呼一声,小心翼翼抽出书卷。霉斑已浸透封皮,顺着纸缝往内蔓延,个别书页的边缘发脆,指尖稍碰就簌簌掉渣。最让她揪心的是卷三“九曲糖龙塑形法”的插图,墨迹被霉斑晕染,龙鳞的纹路模糊成一片灰雾,那可是研究宋代糖艺造型的关键史料。

温如霜急得手心冒汗,第一时间拨通了风痕的电话。听筒里传来他惯常沉稳的声音,可听到“《糖龙谱》发霉”时,语调明显顿了顿。“你先别慌,”风痕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安抚的力量,“把书放回箱子里,垫上干净的宣纸,再放两包干燥剂,千万别再翻动了。我现在就联系古籍修复的李老师,顺便带扫描设备过去。”

半小时后,风痕拎着沉甸甸的设备箱出现在温如霜家门口。他穿了件浅灰色的冲锋衣,裤脚沾着雨泥,显然是从实验室一路赶来。“李老师在外地修复文物,得明天才能到,”他一边换鞋一边说,“不过他说,发霉的古籍最怕二次损伤,我们先做高分辨率扫描,把现存的内容完整记录下来,既能给修复提供参考,也能留个数字备份,以防万一。”

温如霜的书房里,两人合力搭起临时的扫描台。风痕从设备箱里拿出专业的平板扫描仪,又取出一盏无紫外线的柔和台灯——他特意查过资料,强光会加速古籍纸张老化。“我调了扫描参数,分辨率设到4000DPI,能捕捉到纸纤维的纹路,”他蹲在地上连接设备,抬头看向温如霜,“等下你扶着书页边缘,我来操作扫描键,动作尽量慢,别碰到霉斑。”

台灯的暖光洒在泛黄的纸页上,霉斑的灰绿色格外刺眼。温如霜戴着薄手套,指尖轻轻托着书页的一角,看着风痕缓慢推动扫描仪的盖板。设备运行的细微声响里,她忽然想起去年冬天,两人曾一起翻这本《糖龙谱》,在“糖料熬制火候”那一页,外祖父用红笔批注的“腊月蔗汁最甜,需文火慢熬三刻”还清晰可见,如今那批注旁也沾了几点霉迹,像颗颗褪色的红豆。

“停一下。”风痕忽然开口,温如霜立刻稳住手。他指着书页边缘一处微卷的地方:“这里有霉斑粘连,直接扫可能会扯破纸页,我先喷点去霉喷雾,等两分钟再扫。”他从设备箱里拿出一小瓶透明的喷雾,喷头对着空气试了两下,才小心翼翼对着霉斑处轻喷——那是他特意从文物保护机构借来的中性去霉剂,既能抑制霉菌扩散,又不会损伤纸张。

等待的间隙,温如霜看着风痕专注的侧脸。他眉头微蹙,眼神盯着书页上的霉斑,手指轻轻调整台灯的角度,连额前垂落的碎发都没顾得上拨。认识这么久,她总佩服他这份严谨——上次修复民国糖龙残件,他为了精准扫描残件的弧度,连夜改了三次扫描程序;这次为了一本古籍,又特意去学了古籍扫描的注意事项,连手套的材质都选了不会勾破纸张的真丝款。

“可以了。”风痕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两人再次配合,扫描仪缓缓划过纸页,屏幕上逐渐显现出清晰的图像——连纸页上细微的虫蛀孔都看得一清二楚。温如霜看着屏幕里逐渐完整的“九曲糖龙”插图,眼眶忽然发热:“还好有你,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风痕抬手按了下扫描完成键,转头冲她笑了笑:“别担心,李老师经验丰富,加上我们这扫描的高清图,肯定能修好。”他把扫描好的文件导出,存进两个不同的硬盘,又备份到云端,“双重保险,万无一失。”

第二天一早,古籍修复师李松年如约而至。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进门,就先去书房查看《糖龙谱》的状况。他戴着老花镜,手里捏着放大镜,仔细观察霉斑的形态,又用指尖轻轻触摸纸张的质地,半晌才点头:“还好发现得及时,霉菌没深入纸芯,只是表面侵蚀,能修。”

温如霜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半。李松年打开带来的修复工具箱,里面整齐摆放着排笔、竹刀、宣纸、糨糊——全是传统的古籍修复工具。“修复得用‘干揭法’,先把霉斑轻轻刮掉,再用竹刀剥离受损的纸层,最后用同材质的宋代宣纸补缀,”他一边说一边看向风痕,“小友昨天扫描的高清图很有用,特别是那几幅模糊的插图,扫描图能帮我还原原本的纹路,省了不少事。”

风痕立刻把平板电脑递过去,调出扫描文件:“李老师,我把插图按比例放大了,还标注了霉斑覆盖的区域,您看哪里需要调整,我随时处理。”李松年看着屏幕上清晰的龙鳞纹路,连连点头:“太细致了,你看这里,原本模糊的‘云纹缠龙’图案,扫描图里还能看到墨色的浓淡变化,修复的时候就能照着这个来,不会失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接下来的三天,书房成了临时的修复工作室。李松年坐在桌前,手持竹刀细细剥离霉斑,动作轻得像在抚摸蝴蝶的翅膀。温如霜在一旁帮忙裁剪宣纸,风痕则守在电脑前,根据李松年的需求,不断调整扫描图的对比度、清晰度,有时还会把局部图案打印出来,贴在修复台旁供李松年参考。

修复到卷三的“九曲糖龙塑形法”时,难题出现了。有一页的插图被霉斑覆盖了三分之一,尤其是龙尾的纹路,几乎完全看不清。李松年拿着放大镜看了半天,眉头皱了起来:“这里要是凭经验补,很容易出错,宋代糖龙的尾巴纹路有讲究,多一笔少一笔都不对。”

风痕忽然开口:“李老师,我试试用图像修复算法还原一下。”他回到电脑前,打开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导入那页的扫描图,又调出之前整理的宋代糖龙文物图片——其中有一件南宋的“青瓷糖龙模子”,龙尾纹路和古籍插图风格相似。他把模子的纹路扫描进软件,通过算法比对,逐渐还原出插图上缺失的部分。

“您看这样行不行?”半小时后,风痕把还原后的图像递给李松年。屏幕上,原本模糊的龙尾纹路清晰起来,鳞片的排列、云纹的缠绕,都和宋代文物的风格一致。李松年凑近看了又看,忍不住赞叹:“太准了!这比我凭记忆补的还靠谱,科技这东西,真是帮了大忙。”

有了数字技术的辅助,修复进度快了不少。第五天下午,当李松年用排笔在补缀的宣纸上轻轻刷上最后一层糨糊时,温如霜的心跳不由自主加快。李松年把书卷好,用干净的宣纸包裹起来,递到她手里:“好了,霉斑都清干净了,补缀的地方也做了做旧处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痕迹。”

温如霜小心翼翼展开书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纸页上,原本灰绿的霉斑消失无踪,“九曲糖龙”的插图重新变得清晰,外祖父的红笔批注也恢复了往日的鲜亮。她轻轻抚摸着纸页,仿佛能感受到南宋匠人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温度,眼眶瞬间湿润了。

风痕站在一旁,看着她眼角的泪光,嘴角露出温柔的笑意。他拿出之前备份的数字文件,递给她一个U盘:“这是完整的扫描件和修复过程的视频,以后可以存在糖龙记忆博物馆里,让更多人看到这本古籍的故事。”

温如霜抬头看向他,忽然想起两人初遇时,曾为“科技与传统”争论不休。那时她觉得,数字技术会破坏古籍的人文温度,可如今才明白,真正的传承从不是固守过去,而是像风痕这样,用现代的技术守护传统的根脉,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傍晚时分,温如霜把修复好的《糖龙谱》放回樟木箱,又在里面放了两包新的干燥剂。风痕帮她把箱子搬到书房的高处,避开了窗缝可能漏雨的地方。夕阳透过窗户,在书页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纸页间的蔗糖淡香仿佛更浓郁了些,那是时光的味道,也是传承的味道。

“等下周,我们把这本谱子拿去博物馆做个恒温恒湿的展示柜吧,”温如霜说,语气里满是欣慰,“再把数字扫描件做成互动展项,让游客能近距离看清楚每一个细节。”

风痕点头,伸手轻轻拂去她肩上的一缕碎发:“好,到时候我再设计个AR功能,扫描书页就能看到宋代匠人制作糖龙的动画,让这本古籍真正‘活’起来。”

温如霜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忽然觉得,这本《糖龙谱》的重生,不仅是保住了一本珍贵的史料,更让她明白了传承的真谛——它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而是像她和风痕这样,跨越学科的边界,用热爱与严谨,让古老的技艺在科技与传统的交融中,走向更远的未来。

夜色渐浓,书房里的灯光柔和明亮,樟木箱里的《糖龙谱》静静躺着,纸页间的文字与图案,正等待着在新的时代里,讲述更多关于糖龙与传承的故事。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