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494集:传承人的坚守

逸霄 第494集:传承人的坚守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1:32: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糖龙

腊月廿三的晨雾还没漫过龙脊岭,老周已经在灶屋升起了火。铁锅里的麦芽糖块泛着琥珀色,在柴火的炙烤下慢慢融成粘稠的浆汁,甜香混着松木的烟火气,悄悄漫出窗棂,缠上院外那棵半枯的老柿树。

这是老周守在岭上的第42个冬天。自打16岁从父亲手里接过那套枣木糖模,每年腊月廿三到除夕,他的灶屋就成了龙脊岭最甜的地方。不是没人劝过他——前几年镇上来了个老板,开价十万要他出山开作坊,说要把糖龙做成旅游纪念品,“保证你一年赚的比守十年岭还多”。老周当时正揉着糖坯,手上沾着金黄的糖浆,只抬了抬眼:“龙脊岭的糖龙,是给山神爷和老祖宗看的,不是给外人当玩意儿的。”

老板走的时候撇着嘴,说他是死脑筋。老周没辩解,只是把父亲传下来的铜铲擦得更亮了些。那铜铲柄上的包浆,是两代人掌心的温度焐出来的。

制作糖龙要经过“融、揉、塑、晾”四步,一步都急不得。麦芽糖得用岭上的山泉水熬,火得是松木火,急了会糊,慢了糖浆会散。老周坐在小板凳上,守着铁锅,手里的长柄木勺顺时针搅动,动作慢得像老钟表的指针。糖浆在锅里转着圈,泛起细密的泡泡,那泡泡破得极慢,要等最后一个泡泡裂开,散出焦香,才能把锅端下来。

接下来是揉糖坯,这是最费力气的活。刚出锅的糖浆烫手,老周得先把糖浆倒在铺了玉米淀粉的青石案上,等温度降到能下手,就开始反复揉搓。他的手掌粗糙,指关节突出,每一次按压都带着劲,糖坯在他手里慢慢从液态变成半固态,颜色也从琥珀色变成米黄色。揉好的糖坯得醒半个时辰,像发面一样,这样塑形的时候才不容易裂。

塑形用的是父亲传下来的枣木糖模,模子分上下两部分,刻着龙的纹样,龙鳞、龙须、龙爪都清晰可见。老周把醒好的糖坯分成小块,先捏出龙的躯干,再捏出龙头、龙尾,然后把这些部件放进模子里,用木槌轻轻敲打,让糖坯填满模子的每一个缝隙。这一步最考验耐心,力道重了会把模子敲裂,轻了糖坯填不满,龙的纹样就不清晰。老周敲木槌的节奏很稳,“咚、咚、咚”,每一声都隔着三秒,像在跟模子里的龙对话。

等糖龙从模子里取出来,还要晾三天。晾糖龙的地方在灶屋的阁楼上,那里通风好,温度恒定。老周会在阁楼的梁上系一根麻绳,把糖龙用细铁丝吊起来,避免碰到任何东西。每天清晨,他都会爬上阁楼,仔细看糖龙的颜色变化,用手指轻轻碰一下龙鳞,感受糖坯的硬度。如果发现糖龙有开裂的迹象,就赶紧用少量融化的麦芽糖修补。

这期间,总有人来串门。村西头的二柱是常客,每次来都带着自家种的红薯,坐在灶屋的门槛上,看着老周揉糖坯:“周伯,你说你这一年就做一尊糖龙,图啥呢?镇上的超市里,塑料做的龙又便宜又好看,谁还稀罕你这糖做的?”

老周手里的动作没停,头也不抬:“塑料龙没魂。咱龙脊岭的糖龙,是用山泉水、松木火、老手艺做的,里里外外都是岭上的东西,是给山神爷的供奉,也是给老祖宗的念想。”

二柱撇撇嘴,没再说话。他不懂什么叫“魂”,只知道去年儿子结婚,他想让老周做个小糖龙当摆件,老周没答应,说“一年就一尊,要给祭祀用”。那时候二柱还觉得老周不近人情,直到后来听村里的老人说,老周的父亲当年就是为了保护糖龙模子,在文革的时候被红卫兵打坏了腿,临死前还攥着模子,说“不能让手艺断了”。

除夕前一天,糖龙终于晾好了。老周把糖龙从阁楼上取下来,小心翼翼地放进铺了红布的木盒里。糖龙通体金黄,龙鳞清晰可见,龙须微微翘起,龙爪遒劲有力,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糖龙身上,泛着温润的光泽。老周看着糖龙,眼里有了笑意,像看着自家的孩子。

除夕当天的祭祀在龙脊岭的山神庙前举行。天还没亮,老周就背着木盒上了山。山神庙很小,只有一间屋子,里面供奉着山神爷的牌位。老周把木盒放在供桌上,打开红布,将糖龙摆好,然后点燃三炷香,跪在蒲团上,嘴里念念有词:“山神爷,老祖宗,今年的糖龙做好了,求您保佑龙脊岭风调雨顺,保佑岭上的人平平安安。”

香火烧得很旺,烟袅袅地升起,缠上供桌上的糖龙。村里的人陆续来了,都站在庙外,静静地看着老周祭祀。没人说话,只有风吹过松树叶的声音,和香灰落在地上的轻响。

祭祀结束后,老周把糖龙留在了山神庙里。有人问他:“周伯,这糖龙留在这儿,万一化了或者被老鼠啃了怎么办?”

老周笑了笑:“化了就回到山里,被啃了就喂了生灵,都是缘分。咱做糖龙,不是为了让它一直摆着,是为了把这份手艺、这份念想传下去。”

下山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周走在山路上,脚步很慢,手里攥着空木盒。他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牵着他的手,带他来山神庙祭祀,那时候的糖龙,比现在的小,却一样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到家,老周把枣木糖模仔细擦干净,放进柜子里,又把铜铲、木勺收进抽屉。灶屋里的甜香还没散,只是没了柴火的温度,显得有些冷清。老周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空荡荡的灶台,发了会儿呆,然后起身,给院子里的老柿树浇了点水。

来年腊月,他还会在这里,升起松木火,熬起麦芽糖,做一尊新的糖龙。不为别的,只为父亲临终前的那句嘱托,只为龙脊岭上代代相传的念想。他知道,这手艺可能永远不会出名,永远赚不了大钱,但那又怎么样呢?传承不必喧嚣,就像岭上的山泉水,默默流淌了千年,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春去秋来,龙脊岭的草木枯了又荣,老周的头发越来越白,背也越来越驼,但每年腊月廿三,灶屋里的甜香总会准时漫出窗棂,缠上那棵老柿树。山神庙里的糖龙换了一任又一任,而老周,就像岭上的一块石头,静静地守着这份手艺,守着这份安宁。

有人说,老周是龙脊岭的活化石。老周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只是个手艺人,做着该做的事。就像父亲告诉他的:“手艺这东西,不在于多热闹,不在于多赚钱,只要有人做,有人信,就不算断。”

又是一个除夕,老周跪在山神庙的蒲团上,看着供桌上的糖龙,耳边传来村里人的鞭炮声。他闭上眼睛,仿佛看到父亲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枣木糖模,笑着对他说:“好小子,做得好。”

风从庙门吹进来,带着松针的清香,也带着糖龙的甜香。老周知道,这份甜香,会一直留在龙脊岭上,留在一代代人的心里。传承不必喧嚣,就像这糖龙,不用宣传,不用炒作,却用最朴素的甜,守住了最珍贵的念想。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