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481集:传承断层警示

逸霄 第481集:传承断层警示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1:32: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火种照山月

林砚的越野车在盘山路上颠簸了三个小时,最后一段路连硬化路面都没有,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刺耳的声响,像是在叩问这片沉寂的大山。导航早就没了信号,她凭着纸上画的简易路线,终于在黄昏时分看到了山坳里的麻溪村——这是“火种计划”派给她的第一站,一个连糖龙技艺名字都快被遗忘的地方。

村口的老槐树下,村支书老周正领着几个人等她。见车停下,老周黝黑的脸上堆起笑,伸手要帮她提行李箱:“林老师,可把你盼来了!俺们村呐,上回有人做糖龙,还是三十年前李老匠在世的时候哩。”

林砚跟着老周往村里走,脚下的土路沾着湿泥,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村里大多是老旧的土坯房,偶尔有几座新盖的二层小楼,却透着几分冷清。“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娃,”老周叹着气,“俺们想把糖龙捡起来,可没人会啊,听说你们搞‘火种计划’,俺立马就报了名。”

当晚,老周在村委会腾出一间屋子给林砚当教室,又在村里的大喇叭上喊了一嗓子,说城里来的老师要教做糖龙。林砚以为至少会有几个中年人来看看,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教室里只坐了三个老人和两个半大的孩子。

“林老师,对不住啊,”其中一个戴蓝布头巾的老人搓着手,“大伙儿要么觉得这玩意儿不能当饭吃,要么觉得学不会,就俺们几个还念着老手艺。”老人叫赵桂兰,年轻时给李老匠打过下手,还记得点熬糖的皮毛。

林砚没灰心,她把带来的工具一一摆出来:黄铜的小锅、长柄的木勺、刻着简单花纹的模具,最后拿出一袋白砂糖。“咱们先从熬糖学起,”她笑着说,“糖龙的魂,就藏在这一锅糖里。”

熬糖是个细致活儿,火大了会糊,火小了糖不化。林砚往锅里倒上糖和水,开了小火,用木勺慢慢搅动。赵桂兰凑在旁边看,突然说:“李老匠那时候,熬糖用的是柴火灶,还得时不时添点松针,说这样熬出来的糖有股子清香味。”

林砚眼睛一亮:“那咱们下次就试试柴火灶!传统技艺里的这些小窍门,才是最该传下来的。”

两个孩子一个叫石头,一个叫丫丫,是表兄妹,爸妈都在外地打工。起初他俩只是凑个热闹,可看着白砂糖在锅里慢慢变成琥珀色的糖浆,再被林砚捏成小小的龙尾巴,眼睛里渐渐有了光。石头忍不住问:“林老师,糖龙真的能像传说里那样,保佑庄稼丰收吗?”

林砚蹲下来,摸了摸石头的头:“糖龙是咱们老祖宗的念想,把它做出来,就是把这份念想传下去。只要有人记得它,它就能一直‘保佑’咱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林砚每天都在村委会教大家做糖龙。起初只有五个人,后来有个叫王秀的妇女听说了,也来凑热闹。王秀的丈夫在镇上开了个小超市,她想学会了做糖龙,逢年过节摆在超市里卖,说不定能多赚点钱。

“熬糖的时候要顺时针搅,不能停,不然糖会沉底,”林砚手把手教王秀握木勺,“你看,糖浆挂在勺上能拉出细丝,就说明熬好了。”王秀学得很认真,她手巧,没过几天就能捏出简单的龙身了。

可麻烦很快就来了。村里的柴火不够用,熬糖得用大量的柴,老周跑了好几个山头才凑够;白砂糖要从镇上买,一次买多了怕化,买少了又不够用;最头疼的是,石头和丫丫要上学,只有放学后能来学,进度慢了不少。

有天晚上,林砚正在整理教学笔记,赵桂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薯粥来找她。“林老师,俺看你这些天累得眼圈都黑了,”赵桂兰把粥放在桌上,“俺们都知道学手艺难,可俺们不想放弃,你可别嫌俺们笨啊。”

林砚喝着甜丝丝的红薯粥,心里暖烘烘的。她想起出发前,“火种计划”的负责人陈姐跟她说的话:“偏远地区的传承断层,不是因为没人想学,而是因为没条件、没门路。你们这些骨干传承人,就是要把路给他们铺好。”

第二天,林砚给陈姐打了个电话,说了麻溪村的情况。陈姐很快就回复她,会协调镇上的供销社,定期给村里送白砂糖;还会联系县里的扶贫办,给村里批一批柴火补贴。“还有,”陈姐说,“我已经跟村里的小学沟通过了,每周三下午给孩子们加一节糖龙课,让你能集中教学。”

问题解决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更高了。王秀试着做了几尊小糖龙,拿到镇上的超市卖,没想到很快就被抢光了。“有人说这糖龙好看又好吃,还问下次什么时候再做,”王秀兴奋地跟林砚说,“俺打算多做些,过年的时候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石头和丫丫进步也很快,丫丫心思细,能在糖龙身上刻出小小的花纹;石头力气大,捏龙身的时候特别结实。有次学校举办手工比赛,丫丫把自己做的糖龙拿去参赛,还得了二等奖。“老师和同学都夸我的糖龙好看,”丫丫拿着奖状跑来找林砚,眼睛里闪着光,“我以后要做最好看的糖龙,让爸妈也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林砚的驻点教学快结束了。临走前,她想在村里办一场糖龙展,让大家都看看自己的成果。老周把村委会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王秀做了二十多尊糖龙,有大有小;赵桂兰做了一尊最大的,龙身上刻着“麻溪村”三个字;石头和丫丫做了两尊小糖龙,摆在最前面,像是守护着大家的成果。

展那天,村里的人都来了,连隔壁村的人都闻讯赶来。大家围着糖龙看,有的拍照,有的称赞,还有人问能不能学做糖龙。老周笑得合不拢嘴:“林老师,你这‘火种’算是在俺们村点着了!以后俺们就靠自己传下去,绝不让这手艺断了!”

林砚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她拿出手机,给陈姐发了张糖龙展的照片,配文:“麻溪村的火种已点燃,下一站,我准备出发了。”

越野车再次驶离麻溪村时,村口的老槐树下站满了人。赵桂兰挥着手里的蓝布头巾,王秀抱着一尊刚做好的糖龙,石头和丫丫喊着“林老师再见”。林砚隔着车窗挥手,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她知道,“火种计划”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像麻溪村这样的地方等着她去,还有很多老手艺等着被唤醒。但她不害怕,因为她看到了希望——那希望藏在赵桂兰布满皱纹的手里,藏在王秀认真的眼神里,藏在石头和丫丫灿烂的笑容里,更藏在每一尊糖龙身上,等着被更多人看见、记住、传承下去。

山风吹过车窗,带着淡淡的糖香。林砚握着方向盘,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下一个村子,还在等着她去播撒火种。而这火种,会在大山里慢慢燃烧,照亮每一条传承的路,让古老的技艺,永远不会沉寂。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