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434集:讲座热潮

逸霄 第434集:讲座热潮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9 11:57:3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糖龙烛照

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窗棂,在报告厅的玻璃幕墙上洇出蜿蜒水痕。林砚之捏着烫金入场券站在走廊尽头,看穿堂风卷起满地樱花瓣,像无数细碎的金鳞在瓷砖上游走。这是市文化馆第三十七场糖龙文化讲座,距离首场开讲已过去三个月,热度却上游未减,连加座都要提前两周预约。

"林教授,您的茶。"研究生小陈捧着保温杯追上来,杯壁凝着细密的水珠,"后台来了位特殊听众,说是双生谷的第七代糖龙传人,带了件民国年间的糖模子想给您看看。"

林砚之掀开霁蓝釉杯盖,龙井的清香混着潮湿的水汽漫上来。她指尖划过入场券上烫金的龙纹,那图案是用糖丝工艺复刻的——细如发丝的糖线在黑色卡纸上盘出三爪龙形,灯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正是她在论文里反复提及的"蜜缕龙"技法。

报告厅里早已座无虚席。后排的年轻人举着手机调试支架,镜头对准台前那块巨大的投影幕布,上面正循环播放着各地糖龙的影像:陕北庙会的麦芽糖龙在唢呐声中被孩童分食,岭南祠堂的蔗糖龙在香火里泛着暗红光泽,而双生谷的糯米糖龙最是特别,匠人执铜刀在半凝固的糖坯上走刀如飞,龙鳞竟能透出玉一般的温润。

"诸位见过凌晨四点的糖坊吗?"林砚之走上讲台时,台下忽然安静下来。她将那只巴掌大的铜模子放在展示台上,模具内壁刻着简化的云雷纹,"民国二十三年,双生谷遭遇蝗灾,传人们把仅存的糯米熬成糖浆,在祠堂前塑了条三十丈长的糖龙。百姓们摸着龙身祈愿,竟在糖衣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手印——后来这糖龙化在雨水里,渗入田地,那年秋天竟得了难得的丰收。"

投影仪切换出古籍扫描图,泛黄的宣纸上画着古人祭祀的场景:巫祝捧着糖龙站在祭坛中央,烛火在龙角上投下跳动的影子。林砚之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每个角落,像滴入清水的墨汁般缓缓晕开:"《礼记·郊特牲》记载,'天子大蜡八',其中'先啬'之祭需用'饴'。东汉郑玄注解说,这饴就是麦芽糖制成的龙形祭品,用以沟通天人。"

后排突然传来抽气声。一位穿蓝布对襟衫的老者颤巍巍举起手,他袖口别着枚铜质龙纹徽章,正是双生谷传承人的标记。"林教授,"老人的声音带着山间的风霜,"您说的没错。我们谷里还藏着块光绪年间的石碑,刻着'糖龙食雨,五谷丰登',只是......"他顿了顿,眼角泛起红,"现在年轻人都觉得这是迷信。"

林砚之放下激光笔,目光扫过台下攒动的人头。第三排有位母亲正给孩子讲解投影里的糖龙,小女孩伸手想去触摸屏幕上的龙尾;左侧过道里,几位穿汉服的姑娘举着团扇,扇面上绣着与古籍同款的云雷纹;而直播间的弹幕早已刷成金色的海洋,有人问"哪里能学做糖龙",有人晒出奶奶留下的糖熬制秘方,还有人争论"现代糖龙该不该加食用色素"。

"迷信与信仰,往往只隔一层糖衣。"她拿起那只铜模子,在灯光下翻转,"去年冬天,我在双生谷见过老匠人做祈年糖龙。他们把当归、黄芪磨成粉混入糖浆,说这样龙形更坚韧。这哪是迷信?分明是古人用生活智慧对抗贫瘠的方式——药材让糖龙不易融化,恰如信念让人熬过寒冬。"

掌声突然响起,惊飞了窗外檐下的燕子。老者从布包里取出个油纸包,层层打开后,露出块琥珀色的糖块。阳光透过糖体折射出七彩虹光,隐约能看见里面嵌着几粒饱满的稻壳。"这是我父亲年轻时做的'谷魂龙',"老人的指腹摩挲着糖块表面的裂纹,"那年大旱,他把新收的稻种封在糖里,说要让龙带着种子等雨水。后来真的下了雨,我们就把这糖龙当传家宝......"

话音未落,直播间的礼物特效突然炸开。有人刷了百条"龙纹玉佩",附言"我爷爷是糖画艺人,可惜手艺失传了";有人发起"寻找民间糖龙匠"的话题,瞬间引来数万转发;而#糖龙里的中国#这个词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爬上热搜榜。

中场休息时,小陈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某美食博主的直播画面——年轻主播正在厨房里支起铁锅,按照弹幕里传来的配方熬制糖浆,镜头里的冰糖在水中渐渐融化,像一场缓慢的金色消融。"教授您看,"小陈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刚上热搜第一了!有人说要给孩子做糖龙当早教玩具,还有学校联系我们,想把糖龙文化加进校本课程。"

林砚之望着窗外渐停的雨。阳光穿透云层,在积水的地面画出道虹桥,恰似方才投影里那条横跨古今的糖龙。老者正被一群年轻人围住,他粗糙的手掌握着姑娘们细嫩的手,在平板电脑上演示糖龙的起笔技法,铜模子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下一场讲座,"她对小陈说,"我们请老匠人来教大家熬糖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报告厅的灯光重新亮起时,林砚之展开张泛黄的老照片。画面里是民国年间的祭祀场景,十几个**上身的汉子抬着巨大的糖龙,龙嘴里垂下的糖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诸位知道吗?"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双生谷的老人说,好的糖龙要能'食雨吐甘'——下雨时会吸收水汽,天晴后又渗出蜜珠。这哪是魔法?不过是糖浆的渗透压原理罢了。"

台下响起会心的笑。有人开始记录配方,有人讨论起糖艺与化学的关系,而直播间里,那位美食博主的糖浆已经熬至拔丝状态,他举着筷子拉出金丝,弹幕里立刻有人喊"像龙须!"。

讲座结束时,暮色已漫过窗台。林砚之被人群簇拥着走出报告厅,看见老者正把那只铜模子递给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孩子踮起脚尖,用手指在模具里轻轻划动,仿佛在触摸那些沉睡的龙鳞。

"林教授,"小陈举着手机追上来,屏幕上是实时热搜榜,#古人的糖龙有多浪漫#已经冲到榜首,"非遗保护中心刚才联系我们,说要立项研究糖龙的祭祀文化......"

夜风带着槐花的甜香掠过街角。林砚之抬头望向天空,新月如钩,恰似糖龙微微翘起的尾尖。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大概是谁买到了街头艺人做的糖龙,那甜丝丝的喜悦顺着风飘过来,混着直播间里此起彼伏的惊叹,在城市上空织成一张透明的网。

她忽然想起老匠人说的话:好的糖龙,要让尝过的人记住甜味。或许传统技艺的传承,从来都不需要刻意用力——就像熬糖时火候到了自然会凝固成形,当那些藏在糖衣里的智慧与信念,真的触碰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便自会在时光里凝结成永恒的龙形。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