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一统天下的帝王 > 第19章 会稽郡的禹王碑争议

> **咸阳宫阙尚沉浸在北疆大捷的余威中,一份来自会稽的密奏却如冰锥刺入暖阁。**

> 嬴政指尖捏着薄如蝉翼的帛书,上面“禹王碑文重见天日,鸟迹蝌蚪,非秦篆可识”的字样,在烛火下灼灼刺目。

> “禹德在民,不尚威刑?”他喉间滚出一声低沉的冷笑,指节叩击黑漆御案,发出沉闷的笃响,“朕的江山,岂容前朝幽灵借尸还魂!”

> 阶下,廷尉李斯深深垂首,脊背绷紧如弓弦。他知道,那深埋会稽山阴苔藓下的古碑,此刻正化作一柄无形的利刃,悬在帝国“书同文”的铁律之上。

> 窗外寒风呜咽,卷起几片枯叶拍打着窗棂。而千里之外的会稽郡,禹王碑前香火缭绕,人头攒动。一位皓首老儒颤巍巍抚过碑上如虫似鸟的刻痕,浑浊老泪滚落:“此乃禹王治水遗训,天道昭昭啊!”他身后,无数双来自楚、越旧地的眼睛里,闪烁着压抑已久的、名为“故国”的幽光。

---

咸阳宫阙,被九原大捷的余威笼罩着,如同披上了一层无形的、令人敬畏的光环。章台宫暖阁内,巨大的青铜蟠螭纹火盆里,南山硬炭烧得正旺,通红的炭块散发着融融暖意,驱散了深冬的寒意。空气里弥漫着松木燃烧的清香、墨汁的微涩,以及一种属于权力巅峰的、沉甸甸的静谧。侍立的宦官宫女垂手肃立,如同泥塑木雕,连呼吸都刻意放得轻缓,生怕惊扰了御案后那位正凝神批阅奏牍的帝王。

嬴政身着一件玄色深衣,外罩同色暗云纹锦袍,领口袖缘用极细的金线绣着抽象的龙纹,在烛火下流转着内敛而尊贵的光泽。他端坐于宽大的黑漆描金御案之后,身姿挺拔如松,执笔的右手稳定有力,朱砂御笔在竹简上划过,留下一个个铁画银钩、力透简背的批语。云中大捷的余韵似乎尚未完全散去,他眉宇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征服者的凌厉锋芒。暖阁内一片祥和,只有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以及炭火偶尔爆裂的细微噼啪。

“陛下,会稽郡八百里加急密奏。” 中车府令赵高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御阶之下,双手捧着一卷用黑漆封缄、缠绕着三道朱砂丝线的细长帛书。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刻意的恭谨,如同怕惊扰了什么。

嬴政并未抬头,只是从鼻腔里发出一声短促的“嗯”。赵高会意,躬身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卷明显异于寻常竹简奏牍的帛书,轻轻置于御案一角,随即又悄无声息地退回到阴影之中,垂手侍立,如同融入背景。

时间在静谧中流淌。嬴政终于批阅完手头最后一卷关于陇西屯田的奏章,朱笔搁置。他揉了揉眉心,目光随意扫过案头,最终落在了那卷异常精致的帛书上。黑漆封缄,三道朱砂丝线——这是郡守级官员遇重大机密、需直达天听时方能启用的规格。会稽?帝国东南边陲,新纳之土,楚越故地,能有何等要事,需动用此等密奏?

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漾开细微的涟漪。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带着一种近乎玉石的冷硬光泽。指尖触碰到那冰冷的黑漆封缄,轻轻一挑,坚韧的朱砂丝线无声断裂。帛书被缓缓展开。

帛书质地轻薄柔韧,是上等的齐纨鲁缟,触手微凉。上面的字迹并非墨汁书写,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朱砂混合金粉调制而成,在烛光下闪烁着一种内敛而刺目的金红色光泽,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郑重与……诡异。字迹是标准的小篆,笔画却因书写者的心绪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臣会稽郡守屠睢,顿首百拜,冒死以闻:**郡治山阴,禹陵之侧,有古碑出土。高逾丈余,青石斑驳,苔痕侵骨。其上铭文,非篆非隶,状若鸟迹虫书,蝌蚪蜿蜒,实非秦篆可识!** 碑阴有残损古籀(大篆之一种,多用于刻石)题识,依稀可辨‘禹王治水功成,勒石以训万世’之语。**郡中耆老儒生,聚而考之,皆言乃大禹王亲镌遗训。** 更有甚者,奔走呼号,谓碑文有‘禹德在民,不尚威刑’之古训,暗合天道,讽喻时政!**舆情汹汹,非止于文,恐伤陛下‘书同文’之圣德,动摇新附之民心!** 臣惶恐无措,伏乞圣裁!”

“鸟迹虫书……蝌蚪蜿蜒……非秦篆可识……”

“禹德在民,不尚威刑……”

“讽喻时政……动摇圣德……”

帛书上那一个个闪烁着金红光泽的字眼,如同烧红的钢针,一根根狠狠扎进嬴政的瞳孔!暖阁内融融的暖意,仿佛瞬间被抽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刺骨的、来自灵魂深处的冰寒!

“呵……”一声低沉、压抑、如同受伤猛兽从喉管深处挤出的冷笑,陡然打破了暖阁的寂静!那笑声里没有一丝温度,只有被触犯逆鳞后的暴怒与极致的冰冷!

嬴政捏着帛书的手指,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瞬间失去血色,变得惨白!轻薄柔韧的缣帛在他掌中发出不堪重负的、细微的“咯吱”声,几乎要被生生捏碎!他猛地抬头,深潭般的眼眸中,方才那丝属于征服者的余韵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翻涌的、足以焚毁一切的黑色风暴!目光如两道冰冷的闪电,瞬间刺穿空气,落在阶下肃立的廷尉李斯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统天下的帝王请大家收藏:()一统天下的帝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禹德在民?不尚威刑?”嬴政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珠坠地,带着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森然寒意,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在暖阁内凝结成霜,“好!好得很!大禹王死了几千年,他的石头倒是会说话!借尸还魂,借古讽今!朕的江山,朕的律法,朕的‘书同文’!竟要受一块埋在山阴烂泥里的石头指摘?!”

他猛地将手中的帛书狠狠拍在坚硬的黑漆御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朱砂金粉写就的字迹在震动中仿佛要跳跃起来!随即,他的指关节重重叩击在案面,发出沉闷而极具穿透力的“笃!笃!笃!”声,如同催命的更鼓,每一下都敲在李斯紧绷的神经上!

“李斯!”帝王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你掌天下刑名,司文教法度!这‘书同文’是你一手推行!如今,会稽郡一块前朝的破石头,几行无人识得的鬼画符,竟敢跳出来,要压朕的秦篆一头?!要借那早已作古的‘禹德’,来质疑朕的‘秦法’?!质疑朕的江山?!”

李斯穿着深紫色的廷尉官袍,袍服浆洗得一丝不苟,此刻却仿佛有千钧重压落于肩头。他深深垂首,宽大的袍袖遮掩下,双手紧紧攥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试图用尖锐的刺痛来压制住身体深处无法抑制的战栗。冷汗,瞬间浸透了他内里的中衣,顺着鬓角滑落,滴在光洁如镜的墨玉地砖上,留下一个微不可察的湿点。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帝王话语中那股焚天煮海的怒意,那是对“书同文”国策根基的挑战,是对帝国文化大一统铁律的悍然挑衅!更是楚越故地,那些尚未彻底臣服之心,借尸还魂的死灰复燃!

“陛下息怒!”李斯的声音带着一丝极力压抑的嘶哑,他猛地撩起袍摆,双膝重重跪倒在地,额头触碰到冰冷的地砖,“此碑妖异,其文叵测!必是六国遗孽,包藏祸心,假托禹王之名,行谤讪朝政、惑乱黔首之实!其罪当诛九族!”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廷尉特有的冷酷与肃杀,瞬间为事件定了性——非学术之争,乃谋逆之罪!

“诛?”嬴政嘴角那抹冰冷锋利的弧度再次浮现,他缓缓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烛火映照下投出巨大的、充满压迫感的阴影,瞬间笼罩了跪伏在地的李斯,“李斯,你何时变得如此……简单?”他踱下御阶,玄色锦袍的下摆拂过冰冷的地面,停在李斯面前,“杀几个儒生,焚一块石头,易如反掌。可那石头上的字,那些‘鸟迹虫书’,那些被他们解读出的‘禹德’,已经刻进了某些人的心里!你能用刀剑挖出人心里的字吗?”

李斯心头剧震,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愕和更深沉的寒意。帝王的目光如深渊般不可测度,那里面翻涌的不仅是暴怒,更有一种洞悉人性弱点、操控人心的冰冷算计。

“朕要的,不是几颗人头落地。”嬴政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毒蛇吐信般的阴冷,“朕要的是,让天下人亲眼看着,看着他们奉若神明的‘禹王遗训’,是如何被朕的秦篆,被朕的刀笔吏,一字一句,彻底碾碎!让那石头,那上面的鬼画符,连同那些人心里的‘禹德’,一起化为齑粉!让天下人知道,这神州大地,从今往后,只能有一种声音!只能有一种文字!只能遵奉一种意志——那便是朕的意志!”

他猛地转身,玄色袍袖带起一股劲风,指向御案上那卷刺目的帛书:“传朕旨意!命会稽郡守屠睢:一,即刻封锁禹王碑出土之地,严禁任何人靠近!违令者,斩!二,召集郡中所有识得古籀、鸟虫书者,无论儒生、方士、巫祝,限期三日,齐聚碑前!三,命御史中丞冯劫,率精通史籀大篆之博士、书吏,持朕符节,星夜兼程赶赴会稽!朕要这碑文,由朕的刀笔吏,当着所有会稽人的面,用朕的秦篆,给朕一字不落地拓印下来!译写出来!刊刻出来!朕要看看,这大禹王,到底留了什么‘遗训’给朕的江山!”

“陛下圣明!”李斯瞬间明白了帝王的意图——釜底抽薪,以正压邪!用官方的、权威的解读,彻底覆盖、碾碎民间那些危险的、借古讽今的流言!这是比杀戮更彻底、更狠辣的诛心之策!他心中寒意更甚,却也涌起一股对帝王手段的敬畏,再次深深叩首,“臣即刻拟诏!冯御史博古通今,定能廓清妖氛,正本清源!”

“正本清源?”嬴政冷哼一声,目光投向窗外。不知何时,天色已变得阴沉晦暗,寒风呜咽着卷过宫阙,将几片枯黄的梧桐叶狠狠拍打在精雕细琢的窗棂上,发出“啪啪”的脆响,如同垂死的挣扎。“李斯,你太小看人心的顽固了。有些种子,一旦种下,野火烧不尽……传令黑冰台,”他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淬毒的冰刃,“给朕盯紧会稽!盯紧那些聚在碑前的‘硕儒’!尤其是那些……项氏、屈氏、景氏的遗老遗少!朕要知道,是谁在碑文背后,煽风点火!朕要看看,是禹王的石头硬,还是朕的刀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统天下的帝王请大家收藏:()一统天下的帝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诺!”李斯和阴影中的赵高同时应声,声音里都带着一丝凛然。

暖阁内重新陷入寂静,只有寒风拍打窗棂的呜咽和炭火燃烧的噼啪。嬴政重新坐回御座,拿起那卷刺目的帛书,指尖拂过那“鸟迹蝌蚪”的描述,眼神幽深如古井。一场不见硝烟,却更凶险万分的文字之战,已在这千里之外的帝国东南边陲,悄然拉开帷幕。

---

数日后,会稽郡,山阴县,禹陵之侧。

天空阴沉得如同灌满了铅,低垂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凛冽的寒风从钱塘江口方向毫无遮拦地刮来,带着浓重的水汽和刺骨的寒意,卷起地面枯黄的草叶和尘土,打着旋儿呼啸而过。空气中弥漫着咸腥的海风、泥土的湿冷,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山雨欲来的沉重压抑感。

禹陵所在的这片缓坡,早已被大队披坚执锐的秦军士卒围得水泄不通。冰冷的青铜戈戟在晦暗的天光下闪烁着森然的寒光,如同钢铁荆棘组成的篱笆。士卒们面容冷硬,眼神锐利如鹰隼,警惕地扫视着被隔离在警戒线外、黑压压的人群。人群的组成极其复杂:有穿着破旧葛衣、面黄肌瘦的当地山民和渔民,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茫然;有头戴儒冠、身着宽袍大袖的儒生士子,神情或激动、或忧虑、或愤慨;更有一些衣着相对考究、眼神沉郁、气质明显不同于寻常百姓的老者,他们大多沉默地站在人群后方,彼此间偶尔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那是隐匿于市井的楚、越旧贵族。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坡地中央,那块刚刚被清理出来的巨大青石碑上。

石碑高达一丈有余,历经千年风雨侵蚀,通体呈现出一种深沉、斑驳的青黑色。厚重的苔藓和地衣如同古老的疤痕,深深烙印在碑身表面,一些地方甚至与石质融为一体。碑体并不规整,边缘处有自然的崩裂痕迹,更显沧桑古朴。碑座深埋于湿冷的泥土中,周围散落着新挖掘出的碎石和腐烂的树根。

最令人心悸的,是碑身阳面那密密麻麻、布满整个石面的奇异刻痕!那绝非他们所熟悉的、规整方正的小篆!那些文字,如同拥有了生命,扭曲盘绕:有的状若飞鸟,展翅欲翔;有的形如蝌蚪,拖曳长尾;有的似虫豸爬行,留下断续的轨迹;有的则如抽象的云纹雷电,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古奥与神秘!这便是传说中的“鸟虫书”、“蝌蚪文”!是比周朝大篆更为古老、早已失传的文字!刻痕深深嵌入坚硬的青石,线条古拙而苍劲,历经岁月磨洗,边缘已变得圆润模糊,却依旧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洪荒气息和不容置疑的威严!

石碑周围,气氛凝重得如同化不开的浓雾。数十名被郡守屠睢强征而来的“识古者”,在寒风和兵戈的环伺下瑟瑟发抖。他们中有皓首穷经的老儒,有装神弄鬼的方士,有世代相传的巫祝,此刻皆面色惨白,眼神惊恐。冰冷的青铜剑戟就悬在他们头顶,稍有异动,便是人头落地的下场。郡守屠睢,一个身材高大、面容粗犷、穿着玄色郡守官袍的武将,按剑立于石碑一侧,脸色铁青,鹰隼般的目光不断扫视着人群,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意。他身旁,数名手持锋利刻刀和墨拓工具的秦吏书办,正紧张地等待着。

马蹄声如疾风骤雨般由远及近!一队风尘仆仆、身着御史台玄黑官服的骑士,冲破寒风,直抵碑前!为首一人,年约五十,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电,正是奉旨而来的御史中丞冯劫!他身后跟着数名同样气质儒雅、却带着帝国官吏特有肃杀之气的博士、书吏。他们翻身下马,动作利落,无视周围压抑的气氛和人群复杂的目光,径直走到石碑前。

“奉陛下旨意!”冯劫的声音清朗而极具穿透力,瞬间压过了风声和人群的窃窃私语。他展开一卷明黄色的帛书诏令,朗声宣读,“查禹陵古碑,乃先代遗物,国之重宝!着御史中丞冯劫,率博士、书吏,会同郡中有识之士,详加考释碑文,务求原意,以彰先圣遗德,以正天下视听!尔等当尽心竭力,不得有误!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人群一片死寂。那些被强征来的识古者面面相觑,脸上惊恐未退,又添了几分茫然。郡守屠睢按剑的手微微松了松,但眼神依旧警惕。冯劫收起诏书,目光如炬,扫过石碑上那鬼斧神工的鸟虫刻痕,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随即看向那些颤抖的识古者:“诸位,陛下圣明,欲彰先圣遗德。此碑文字,乃上古神物,非博学通古之士不能识。尔等既为郡中翘楚,当戮力同心,解此天书!若有真知灼见,道出碑文真意,陛下不吝厚赏!若有……”他话语微顿,声音陡然转冷,“……心怀叵测,借古讽今,妖言惑众者,国法森严,勿谓言之不预!”

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冯劫深谙此道。

识古者们被兵卒驱赶着,战战兢兢地围拢到巨大的石碑前。冰冷的寒气从青石上不断散发出来,混杂着泥土和苔藓的味道。他们凑近那些神秘莫测的刻痕,眯起昏花的老眼,伸出枯瘦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些冰凉的、深陷的笔画。有人掏出随身携带的、记载着零星古籀字形的破烂竹简或龟甲兽骨拓片,反复对照;有人闭目掐指,口中念念有词,如同在沟通神灵;有人则眉头紧锁,额头渗出冷汗,显然毫无头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统天下的帝王请大家收藏:()一统天下的帝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时间在压抑的沉默和寒风的呜咽中缓慢流逝。秦吏书办手持锋利的刻刀和墨汁、细绢(用于捶拓),紧张地等待着结果。警戒线外的人群,躁动不安的情绪如同暗流般涌动。那些沉默的旧贵族眼中,闪烁着更加复杂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嘶哑却异常清晰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找到了!是这里!” 一个须发皆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楚式深衣的老儒,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死死按在石碑中部偏右的一处刻痕上!那刻痕由几个连续的、形似人形躬身劳作和疏导水流的抽象符号组成,线条尤为古朴深峻。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冯劫眼神一凝,快步上前:“说!”

老儒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中竟迸发出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他环视四周,尤其是那些警戒线外、来自楚越故地的面孔,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高亢,带着一种奇异的煽动力:

“此乃‘禹’字!此乃‘德’字!此乃‘民’字!” 他枯指如钩,依次点过几个扭曲的符号,“连起来,便是——‘禹德在民’!再看此处!” 他的手指滑向旁边几个更加繁复、形似天平与枷锁的符号,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悲愤,“此乃‘威’!此乃‘刑’!此乃‘弃’!合之为‘不尚威刑’!此乃禹王治水功成,感念万民辛劳,勒石明志:**‘禹德在民,不尚威刑’!此乃上古圣王垂训!天道昭昭啊!!**”

“禹德在民!不尚威刑!”

八个字,如同八道惊雷,狠狠劈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是禹王遗训!真是禹王遗训!”

“禹德在民!不尚威刑!天道昭昭!”

“听到了吗?圣王垂训!不尚威刑啊!”

尤其是那些楚越遗民和部分儒生,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压抑的情绪瞬间找到了宣泄口!他们不顾兵戈的威胁,激动地挥舞着手臂,高声呼喊,浑浊的泪水从一些老者眼中滚落!这古老的碑文,仿佛成了他们控诉秦法严苛、寄托故国之思的神圣载体!一股无形的、名为“民意”与“古训”的力量,在寒风中迅速凝聚、升腾,冲击着秦军士卒组成的钢铁防线!

郡守屠睢脸色剧变,按在剑柄上的手青筋暴起,厉声呵斥:“大胆!妖言惑众!拿下!” 兵卒如狼似虎般扑向那老儒!

“且慢!” 冯劫一声断喝,如同惊雷,瞬间镇住了场面!他一步踏前,挡在兵卒与老儒之间,锐利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刺向那老儒,声音冰冷如铁,带着御史中丞的凛然威势:“你说‘禹德在民,不尚威刑’?仅凭这几个鬼画符?证据何在?尔等所识古籀,可有与此完全吻合之字形?还是尔等……心怀故国,牵强附会,曲解圣意?!”

“我……”老儒被冯劫的气势所慑,狂热稍退,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所谓的解读,确实掺杂了太多主观的臆测和情绪的宣泄,面对真正精通古文字的帝国大吏,底气瞬间不足。

“本官奉天子命,持掌文教,考释古义,岂容尔等信口雌黄!”冯劫不给对方喘息之机,猛地转身,指向身后一名早已准备好的、头发花白的博士,“张博士,你精研史籀三代之文,由你当众考释!以正视听!”

那位张博士面容清癯,眼神沉静,显然是有备而来。他无视周围的喧嚣和那老儒怨毒的目光,在两名书吏的协助下,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巨大的、由数张细绢拼合而成的捶拓工具。书吏熟练地将浸湿的细绢覆盖在石碑上,用特制的软刷轻轻捶打,使细绢完美贴合碑面每一个凹陷的刻痕。接着,饱蘸浓墨的拓包被均匀地拍打在细绢表面,墨色迅速渗透,清晰地显现出碑文的反向阴刻轮廓。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张博士手持放大的、由宫廷画师精心绘制的鸟虫文与史籀大篆对照图谱,凑近那墨色淋漓的拓片,逐字逐句,声音沉稳而清晰地开始解读:

“此字,”他指着拓片上一个人形躬身、双手似持耒耜的符号,“于周原甲骨及商鼎铭文中,确为‘禹’字象形无疑。”

人群一阵骚动,老儒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此符,”博士手指移向旁边一个形似器皿中盛放禾苗的符号,“乃‘稷’字!意为五谷,社稷之重!”

老儒脸色微变。

“再看此处,”博士指向那几个被老儒解读为“威刑弃”的繁复符号,“此符,形似规与矩相合,乃‘则’字!法度准则之意!此符,状若水流遇阻而分,乃‘疏’字!疏导之意!此符,形似双手奉土,乃‘奠’字!奠定、安定之意!”

他抬起头,目光如电,扫过全场鸦雀无声的人群,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此段碑文,非是‘禹德在民,不尚威刑’!其真意为——‘**禹疏百川,稷奠九土,垂则万世,以安黎庶!**’”

他顿了顿,迎向那老儒瞬间变得惨白如纸的脸和人群难以置信的目光,一字一句,如同洪钟大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统天下的帝王请大家收藏:()一统天下的帝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禹王之功,在疏浚山川,奠定农耕之基,为万世立法则,以求黎民安定!此乃圣王治世之大道!何来‘不尚威刑’之谬解?!尔等曲解圣意,妄议朝政,其心可诛!**”

真相如同冰冷的巨石,狠狠砸碎了刚刚升腾起的狂热!

“不……不可能……你……你颠倒黑白!”那皓首老儒如遭雷击,枯瘦的身躯剧烈摇晃,指着冯劫和张博士,声音嘶哑破碎,充满了绝望与疯狂!他猛地回头,望向警戒线外那些旧贵族所在的方向,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悲愤和……一丝被彻底抛弃的绝望。他看到了那些曾经鼓动他、暗示他的人的躲闪目光。

“天道……禹王……楚……”老儒口中发出含糊不清的呓语,眼神彻底涣散。在周围兵卒扑上来的前一刻,他猛地发出一声凄厉至极、如同杜鹃啼血般的悲号:“**大楚——!**”

最后一个字尚未完全出口,他枯槁的身体爆发出最后的力量,如同离弦之箭,狠狠地、决绝地撞向那块冰冷坚硬的、刻满了古老文字的禹王巨碑!

“砰——!!!”

一声沉闷得令人心悸的撞击声!

鲜血,如同怒放的彼岸花,瞬间在斑驳的青石碑面上迸溅开来!浓稠、暗红、温热的血液,顺着那些千年古拙的“鸟迹虫书”刻痕,蜿蜒流淌,将那些冰冷的符号染得一片刺目的猩红!老儒的身体软软地瘫倒在碑座下,头颅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扭曲着,双目圆睁,死死地盯着灰暗的天空,空洞的瞳孔里,映照着盘旋的、发出凄厉哀鸣的寒鸦。鲜血迅速在他身下蔓延,浸润了冰冷的泥土,散发出浓重的铁锈腥气。

死寂!

绝对的死寂!

连呼啸的寒风,似乎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所有人,无论是秦军士卒、帝国官吏,还是那些被震慑的儒生、惊恐的山民、以及人群后方那些面色惨白、眼神躲闪的旧贵族,全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目瞪口呆地看着石碑上那缓缓流淌的、触目惊心的血迹,看着那具倒在圣王碑下的、尚带余温的尸体。

冯劫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眼神深处没有一丝波澜,只有一种任务完成的冰冷。他转向郡守屠睢,声音平静无波:“郡守大人,碑文真意已明,谤讪妖言者已伏其辜。陛下有旨,将此碑文拓片,连同此间情状,如实呈报。另,命巧匠依拓片,以秦篆重刻此碑,立于原地,永彰禹王疏川奠土、立法安民之圣德!以正天下视听!”

“诺!”屠睢从震惊中回过神,连忙躬身应命,看向冯劫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他知道,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帝国已经用最冷酷、也最彻底的方式,赢得了胜利。那石碑上的血,便是最有力的注脚。

寒风呜咽着卷过禹陵,吹散了弥漫的血腥味,却吹不散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沉重与寒意。巨大的青石碑依旧沉默矗立,碑面上那被鲜血浸染的古老文字,在晦暗的天光下,显得更加神秘、更加妖异,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残酷与权力的冰冷。

喜欢一统天下的帝王请大家收藏:()一统天下的帝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