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圣传 > 第478集:苗医在民俗舞蹈传承中的助力

医圣传 第478集:苗医在民俗舞蹈传承中的助力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30 11:31:2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酉水河畔的晨光刚漫过吊脚楼的飞檐,阿朵就听见了“咚——咚——”的鼓声。她攥着草药篮的手紧了紧,加快脚步往河对岸的晒谷场走。那里是“摆手舞传习队”的排练地,也是最近让她心里发紧的地方。

晒谷场的青石板上,三十多个身着蓝布对襟衫的舞者正随着鼓点摆动。领舞的田阿婆头发已花白,却仍踩着“单摆”“双摆”的步子,手腕上的银镯子随着动作叮当作响。可阿朵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田阿婆的左腿在踢腿时微微发颤,右手抬到胸口时,指节会不自觉地蜷缩一下。

“阿婆,您这膝盖又疼了?”阿朵把草药篮放在石阶上,递过去一个竹制的小药罐。罐子里是她凌晨采的透骨草、接骨木,加上米酒熬成的药膏,油亮的深绿色里飘着淡淡的药香。

田阿婆停下动作,抹了把额角的汗,苦笑着把膝盖凑过去:“昨天排‘舍巴日’的大摆动作,没留神就扭了。你看这些娃,有的练‘小摆手’把腰闪了,有的跳‘蹉步’磨破了脚,再这么下去,下个月的‘非遗展演’可咋整?”

阿朵顺着田阿婆的目光看去,角落里的年轻姑娘阿妹正揉着腰,眉头皱成了疙瘩;小伙子阿牛坐在石墩上,把裤腿卷起来,脚踝处的淤青像块深色的墨渍。摆手舞是酉水流域的民俗瑰宝,从祭祖的仪式舞到如今的非遗项目,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口传心授、身传形教”,可高难度的动作和高强度的排练,总让舞者们伤痕累累。

“阿婆,我有个主意。”阿朵蹲下身,打开草药篮,里面的草药分门别类码得整齐——带绒毛的蒲公英用来消肿,细长的伸筋草能疏通经络,还有裹着露珠的艾叶,是用来做热敷的好材料,“我阿爸以前给山那边的傩戏班子看过病,他们的动作比摆手舞还难,用苗医的法子能缓过来。”

田阿婆将信将疑地看着她。阿朵的阿爸是寨里有名的苗医,去年过世前,还教过她不少调理筋骨的法子。可摆手舞传承了几百年,从来没试过用苗医的办法护着舞者,这能行吗?

没等田阿婆开口,阿妹就一瘸一拐地走过来:“阿朵姐,你试试吧!我这腰疼得晚上都睡不着,贴了城里买的膏药也不管用。”阿牛也跟着点头,他的脚踝肿得像个馒头,再这么拖下去,连基本的踏步都做不了。

当天下午,阿朵就把晒谷场旁的旧仓库收拾成了临时“调理室”。她在墙上挂了张手绘的人体经络图,图上用红笔标出了舞者常受伤的穴位——膝盖的“犊鼻穴”、腰部的“肾俞穴”、脚踝的“解溪穴”。桌上摆着熬好的药膏、晒干的草药包,还有用来煮药浴的大铁锅。

第一个来调理的是阿妹。她趴在长凳上,阿朵把温热的艾叶草药包敷在她的腰上,手掌隔着药包轻轻按压。“疼就说一声。”阿朵的声音很轻,手指却精准地找到了阿妹腰上的痛点,“你这是练‘大摆手’时,腰没跟上胯的动作,岔了气还伤了筋膜。”

草药的热气透过蓝布衫渗进皮肤,阿妹原本紧绷的后背渐渐放松下来。阿朵一边按压,一边教她:“以后排练前,先做三个‘猫伸腰’——双手举过头顶,腰慢慢往左边弯,再往右边弯,就像猫睡醒了伸懒腰一样,能把腰上的筋拉开。”

阿妹跟着做了一遍,果然觉得腰没那么僵了。等阿朵把活血化瘀的药膏抹在她腰上时,她忍不住问:“阿朵姐,这药膏要涂多久才好啊?”

“三天就能见好,但得坚持做热身。”阿朵把一个小布包递给她,里面装着晒干的伸筋草和薄荷,“要是练舞时觉得腰沉,就拿出来闻闻,能提神还能缓疼。”

接下来是阿牛。他的脚踝肿得厉害,阿朵先用蒲公英和金银花煮的水给他泡脚,水色呈淡淡的黄绿色,带着清苦的药香。“泡十分钟,让药水渗进皮肤里。”阿朵蹲在旁边,拿着一根晒干的艾草茎,在阿牛脚踝的穴位上轻轻点按,“你这是跳‘蹉步’时,脚没踩稳,把韧带拉伤了。以后跳的时候,脚尖要先着地,再把脚跟放下去,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

阿牛泡着脚,听阿朵讲苗医的道理:“我们苗医说‘筋伤则血不通,血不通则肿’,所以既要消肿,还要通血。等下我给你敷上药膏,再用布条缠紧,别让药气散了。”

田阿婆站在门口看着,心里的石头渐渐落了地。她发现阿朵不仅会治病,还会根据摆手舞的动作调整调理的法子——比如给跳“单摆”的舞者多揉手腕,给跳“双摆”的舞者多敷膝盖,连热身的动作,都结合了摆手舞的特点,既不耽误排练,又能护着身体。

接下来的几天,阿朵每天都来晒谷场。早上,她会带着舞者们做“苗医热身操”:先双手交叉举过头顶,像“大摆手”的起势动作,再慢慢弯腰,手往脚尖够,拉伸腰部和腿部的筋;然后踮着脚尖转圈,活动脚踝;最后用手掌搓热脸和脖子,预防排练时受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医圣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排练间隙,阿朵会给大家煮草药茶。茶里放了金银花、菊花和少量的甘草,清清凉凉的,能缓解口干舌燥,还能败火。谁要是觉得哪里疼,她就掏出随身携带的药膏,当场给人抹上,手法又快又准。

有一次,田阿婆排练“舍巴日”的祭祀动作时,突然觉得头晕。阿朵赶紧扶她坐下,从草药篮里拿出一片晒干的天麻,让她含在嘴里。“阿婆,您是累着了,气血跟不上。”阿朵给她按了按太阳穴,“以后排练,每小时都要歇十分钟,别硬撑着。”

田阿婆含着天麻,觉得一股清劲从舌尖传到头顶,头晕的症状很快就缓解了。她看着阿朵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阿朵的阿爸——以前寨里有人受伤,阿爸也是这样,背着草药篮走东家串西家,从不计较回报。如今阿朵把这份心,用在了摆手舞的传承上,比什么都珍贵。

离“非遗展演”还有三天时,舞者们的状态好了很多。阿妹的腰不疼了,能轻松地完成“大摆手”的动作;阿牛的脚踝消肿了,“蹉步”跳得又稳又快;田阿婆的膝盖也不颤了,领舞时的银镯子声,比以前更响亮。

展演当天,酉水河畔的广场上挤满了人。当鼓声响起,身着盛装的舞者们迈着整齐的步子出场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田阿婆领着大家跳“小摆手”“大摆手”“单摆”“双摆”,每一个动作都舒展有力,银饰的叮当声和鼓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古老的歌谣。

阿朵站在后台,手里攥着草药篮,眼睛紧紧盯着台上的舞者。她看见阿妹跳“蹉步”时,脚尖先着地,动作轻盈;看见阿牛跳“摆腰”时,腰部灵活,没有一丝僵硬;看见田阿婆踢腿时,左腿稳稳地抬起,再缓缓落下,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精气神。

展演结束后,评委们给出了高分,说这是近年来最有“原汁原味”的摆手舞表演。田阿婆握着评委的手,激动地说:“多亏了我们寨的苗医阿朵,要是没有她,这些娃都撑不下来!”

评委们好奇地问起阿朵,阿朵只是笑着说:“我就是做了点小事。摆手舞是我们的根,护着舞者,就是护着我们的根。”

那天晚上,晒谷场燃起了篝火。舞者们围着篝火跳舞,阿朵坐在旁边,给大家煮草药茶。田阿婆走过来,把一个银镯子戴在她的手腕上:“这是我年轻时跳摆手舞得的,现在给你。以后,你就是我们传习队的‘护舞苗医’,跟着我们一起把摆手舞传下去。”

银镯子贴在手腕上,暖暖的。阿朵看着篝火旁旋转的舞者,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突然觉得,阿爸教她的苗医手艺,能用来守护这样珍贵的民俗文化,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月光洒在晒谷场上,鼓声和银饰的叮当声飘向远方。酉水河畔的风里,不仅有摆手舞的韵律,还有苗医草药的清香——这两种古老的智慧,像两条溪流,在传承的路上,慢慢汇成了一条河。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医圣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