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圣传 > 第433集:《苗医家族的新传人》

医圣传 第433集:《苗医家族的新传人》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7 15:42:58 来源:全本小说网

直播间里的草药香

苗寨的晨雾还没散尽时,吴念已经蹲在自家院坝的青石板上,举着手机拍天麻。镜头里,两株形态相似的块茎并排躺着,她用竹片轻轻拨开泥土,声音脆得像山涧的水:“家人们看这里——真天麻的‘鹦哥嘴’是自然弯曲的,假的要么太尖,要么像用胶水粘上去的。”

手机支架旁的竹篮里,刚采的艾草沾着露水,阳光穿过木楼的吊脚,在她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直播间的在线人数跳到三千时,吴念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咳嗽声,回头看见爷爷吴爷爷正扶着门框站着,蓝布对襟褂子的袖口磨得发亮。

“爷爷,您咋起来了?”她连忙起身,把手机往石桌上一放,快步过去搀人。吴爷爷今年七十二,去年冬天染了场风寒,腿脚便不如从前灵便,却总爱往药圃里钻。

“听听我们小先生讲课。”吴爷爷的眼睛笑成一条缝,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弹幕正刷得热闹,有人问“吴念妹妹,最近总熬夜上火,该喝啥草药茶?”,还有人发了串玫瑰花表情:“小姐姐戴的银镯子好特别!”

吴念的银镯子是爷爷给打的,上面錾着鱼腥草的图案。她坐回竹凳上,拿起桌边的陶罐倒出三种干草:“上火分实火和虚火哦。实火就用金银花加菊花,像这种开了一半的菊花最好;虚火得加麦冬,看这麦冬的断面,要有细白的芯……”

她的声音带着点苗家姑娘特有的软糯,讲起草药来却条理分明。去年夏天她刚开始直播时,还总被网友问住。有次有人问“天麻和蜜环菌啥关系”,她支支吾吾说不出,还是爷爷在镜头外低声提醒:“天麻是‘吃’着蜜环菌长大的,就像你小时候喝奶奶的奶水。”

那时吴念脸都红透了,关了直播就去翻爷爷的手抄本。那本蓝布封皮的册子上,爷爷用毛笔字记着各种草药的习性,页边还画着简笔图谱——天麻旁边画着圈缠绕的菌丝,旁边注着“共生,缺一不可”。

“念丫头,把昨天晒的蒲公英拿来。”吴爷爷忽然开口。吴念应着跑进屋,回来时手里捧着个竹匾,蒲公英的绒毛在风里轻轻飞。爷爷接过竹匾,对着镜头慢悠悠地说:“这丫头讲的都是浅的,真要败火,得用蒲公英的根。挖的时候不能伤着须,洗干净切片晒干,加三片姜煮水,喝三天就见效。”

直播间瞬间炸开了锅,礼物特效像下雨似的。吴念看着爷爷布满老茧的手,忽然想起十岁那年,她嫌药圃的泥土脏,死活不肯跟着认草药。爷爷蹲在地里教她辨独活和当归,她却盯着蝴蝶跑远了,回来时看见爷爷正把她踩倒的药苗一棵棵扶起来,背影驼得像座小土坡。

“爷爷,您给讲讲‘三火’呗?”吴念把话筒往爷爷那边递了递。她知道爷爷肚里的学问深,只是不爱说话。去年村里办苗医培训班,县上来的老师让爷爷讲课,他站在台上半天,最后只说:“草药和人一样,得顺着性子来。”

吴爷爷清了清嗓子,指尖划过蒲公英的叶片:“人身上有三把火——心火、肝火、胃火。心火旺了舌尖红,用莲子心泡水;肝火旺的人爱发脾气,加点夏枯草;胃火呢,就吃我们苗家的酸汤菜,里面的木姜子能消食。”他说着忽然笑了,“以前教这丫头,她总说‘爷爷,酸汤菜谁不会做呀’,现在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了?”

吴念的脸有点发烫。她确实说过这话。去年她在县城读高中,总觉得爷爷的老一套跟不上时代。班里同学讨论的是明星八卦,她却要回家帮爷爷捶药,指甲缝里总嵌着草药的绿汁,洗都洗不掉。

直到有次她室友小敏长了满脸痘,涂了多少药膏都没用。吴念想起爷爷说过“肺热发于面”,偷偷从家里带了晒干的枇杷叶,教小敏煮水洗脸。一周后小敏的痘消了大半,拉着她问还有没有“秘方”,那一刻吴念忽然觉得,爷爷那些磨破手指换来的知识,原来藏着这么大的力量。

直播到晌午时,吴念教大家做驱蚊香囊。她把艾草、薄荷、苍术剪成碎末,装进蓝布小袋,袋口系着她自己绣的络石藤。“这个香囊挂在床头,蚊子就不敢来了。”她举起香囊对着镜头,忽然看见弹幕里有人发:“这针法是苗绣吧?我奶奶以前也会绣。”

“是呀,”吴念的声音软了些,“我奶奶走得早,这针法是爷爷教我的。他说络石藤能活血,绣在香囊上,也算带着点药气。”

吴爷爷这时已经回屋了。他坐在火塘边的竹椅上,手里摩挲着个旧药碾子。手机放在旁边的矮凳上,吴念的声音从里面飘出来,像刚出锅的甜酒,带着股热乎气。他想起这丫头小时候,总爱坐在药碾子旁边看他碾药,看困了就趴在装药的木箱上睡,嘴角还沾着炒过的鸡内金粉末。

有次县医院的医生来村里义诊,说现在都用机器碾药了,劝他别守着老物件。吴爷爷没说话,只是把吴念抱起来,让她摸药碾子上被磨得光滑的纹路:“这碾子碾过三代人的药,知道轻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医圣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时他最怕的,是这门手艺到吴念这里就断了。丫头初中时总躲着药圃,说要去城里学设计,他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把珍藏的《苗医本草》找出来,想趁着还能动,多教她几样。可每次刚开口,就被她一句“爷爷,现在谁还信这些呀”堵回去。

手机里忽然传来一阵笑声,吴爷爷探头去看。吴念正举着片生姜,演示怎么治风寒感冒:“把生姜切成丝,加葱白煮水,喝的时候加一勺蜂蜜。要是怕辣,就像我这样——”她皱着鼻子喝了一口,舌头伸得老长,逗得弹幕里满是“哈哈”。

“这丫头。”吴爷爷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往厨房走。灶台上温着药汤,是给后山张阿婆熬的。张阿婆的风湿犯了,按老法子得用透骨草加生姜熏洗,吴念昨天特意在直播间教了怎么做熏洗桶,还把家里的旧木桶找出来,拍了视频教大家改造。

正往药罐里加水时,听见院坝里传来摩托车声。是村支书来了,手里拎着个纸箱:“吴爷爷,念丫头的快递,说是网友寄来的。”

吴念刚好结束直播,跑过来拆箱子。里面是些包装精致的护肤品,还有封信:“吴念妹妹,我按你说的方子喝了半个月金银花茶,痘痘真的消了。这些护肤品是我做的,加了你们苗寨的艾草精油,你试试看?”

“还真有人照着做呢。”村支书啧啧称奇,“上次县电视台来采访,说念丫头的直播间,把咱们苗寨的草药都卖出去了。”

吴念摸着那些瓶瓶罐罐,忽然想起上个月,有个上海的网友特意来苗寨找爷爷看病。那姑娘总说头晕,在大医院查不出毛病,吴念在直播间给她看了舌苔照片,爷爷说像是“气不养神”,让她用黄芪、枸杞、红枣煮水喝。姑娘喝了半个月没见效,干脆买了机票飞来苗寨。

爷爷给她诊脉时,吴念就在旁边直播。爷爷说她是“山岚瘴气侵了脾”,开了三副药,里面有苗寨特有的鸡骨草。姑娘住了五天,临走时非要给爷爷塞钱,爷爷不肯收,只让她带了袋晒干的鸡骨草。

“爷爷,您看这个。”吴念打开手机,翻出条私信给爷爷看。是个大学生发来的,说看了她的视频,想报考中医药大学,还问能不能暑假来苗寨实习。

吴爷爷的手指在屏幕上慢慢划过,忽然叹了口气。去年秋天他去赶集,看见有人摆摊卖假天麻,二十块钱一斤,买的人排着队。他想上前说两句,却被摊主推了一把:“老东西,懂个屁。”那天他回家时,脚步沉得像灌了铅,坐在药圃边看着夕阳,看了很久。

“爷爷,您咋了?”吴念察觉到爷爷的沉默。

“没事。”吴爷爷笑了笑,指着院角的药架,“明天教大家认半夏吧,最近总有人买错。”半夏有毒,得用生姜炮制过才能入药,去年就有网友私信说误食了生半夏,上吐下泻。

吴念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爷爷,昨天有个网友说,他们那里的孩子总咳嗽,我想教大家做枇杷膏,您把方子给我呗?”

“我写下来。”吴爷爷转身往屋里走,脚步好像比刚才轻快了些。吴念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发现爷爷的蓝布褂子上,沾着片小小的艾草叶,像是别了枚绿色的徽章。

傍晚时分,吴念在厨房帮爷爷熬药。药香混着柴火的气息,在屋里弥漫开来。她忽然听见爷爷在堂屋说话,凑过去一看,爷爷正拿着她的手机,对着镜头教网友辨认艾草:“端午采的艾草最好,叶子背面是白的,像裹了层霜。晒干了编成绳,夏天蚊子不敢来……”

弹幕里有人问:“老爷爷,您是不是吴念的师父呀?”

吴爷爷抬头看了看站在门口的孙女,眼里的光像点亮的油灯:“我是她爷爷。以前怕她嫌苦不学,现在她把苗医讲成了年轻人爱听的故事。”

吴念的鼻子忽然有点酸。她想起小时候,爷爷总把她背在背上上山采药,山路陡的地方,就用苗语唱采药歌。那时她听不懂歌词,只觉得爷爷的声音像山风,能把所有的草药都叫醒。

她悄悄拿起自己的手机,对着爷爷的背影拍了段视频。镜头里,夕阳从木窗棂照进来,把爷爷的白发染成了金色,他手里的艾草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在和屏幕里的万千网友打招呼。

吴念在视频里配了行字:“这是我爷爷,他的故事比草药还多。”点击发送的瞬间,远处的山上传来几声鸟鸣,药香在屋里打着转,像个温柔的圈。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医圣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