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一枪定山河 > 第58章 秉烛夜谈

一枪定山河 第58章 秉烛夜谈

作者:狐狸小叔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7:13:0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色如墨泼洒在乐河城上空,练兵场场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书房还亮着昏黄的烛火。铜制烛台燃着三支牛油蜡烛,火焰在穿堂风里微微摇曳,将墙上悬挂的《江南舆图》映得忽明忽暗。周羽褪去紫色常服,换了身玄色劲装,正亲手给林文轩倒茶,青瓷茶盏碰撞发出轻响。

“今日众人散去时,文轩似有话未尽。” 周羽将茶盏推到军师面前,指尖摩挲着温热的杯壁,“此刻无外人,不妨直言。”

林文轩执扇起身,走到舆图前,扇柄轻轻点在标着 “乐河府” 的红点上:“世子目光如炬。白日议事只谈强军,却未言强军之后,我等立身何处。乐河隶属江南路,您看 ——” 扇面扫过舆图东南大片区域,“自朝廷南迁临安,江南路已成各方势力角斗场:秦相党羽盘踞镇江、常州,掌控漕运咽喉;平江府有张俊旧部割据,赋税自收自用;更有太湖盗匪与地方豪强勾结,官府政令不出城门。我等虽据乐河,却如困于蛛网,稍动便会触动各方神经。” 周羽眉头微蹙,指尖点在舆图上的太湖:“去年漕粮遭劫,便是太湖盗匪与常州官员勾结所为,只是彼时无力深究。”

“此乃江南路的死结。” 林文轩折扇轻摇,语气凝重,“江南富庶,各方皆欲分一杯羹。朝廷既需倚重秦相维持局面,又不敢得罪张俊等武将,只能放任豪强坐大。我等若想在江南路拓展根基,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烛火噼啪作响,映得周羽眼底明暗交错。他沉默片刻,抬眼看向军师:“文轩既点出困局,想必已有破局之法。”

“破局之道,不在江南,而在西邻江西路。” 林文轩猛地将折扇指向舆图西侧,声音陡然提高,“世子且看这江西路版图 —— 北接江淮,南连岭南,东通浙闽,西达荆湖,乃东南腹地之枢纽。境内有隆兴府、袁州、瑞州、临江军四府军鼎立,赣江纵贯南北,既是粮道亦是商道,若能掌控此地,便可得‘进可攻、退可守’之势。”

周羽俯身细看舆图,指尖划过赣江流域:“我曾听闻江西路遭金人劫掠,民生凋敝,怎称得上枢纽?”

“正因凋敝,才是天赐良机。” 林文轩走到案前,展开一本泛黄的册页,那是斥候近日传回的情报,“如今江西路的局势,可用‘四分五裂’四字概括。金人完颜拔离速率两千屯田军占据江州,在城外筑堡屯粮,掠夺的良田不下万顷;吉州有‘红巾社’起义军,首领陈三枪聚众万余,打着‘均贫富’的旗号,实则劫掠州县;袁州土匪李飞虎占踞萍乡山道,控制湘赣商路,过往商户十有**遭其洗劫;临江军虽有朝廷官员驻守,却只有三百老弱残兵,连护城河都快淤塞了。”

他顿了顿,扇柄在情报册上重重一敲:“更关键的是,朝廷在江西路已无实际掌控力。上月隆兴府知府弃城而逃,至今无人接任;临江军通判数次上书求援,朝廷只批复‘自行募兵御敌’。以我之见,不出三月,金人必攻隆兴府,红巾社与李飞虎也会趁机扩张,届时朝廷在江西的最后一点势力,只会被彻底清扫。”

周羽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目光愈发锐利:“朝廷若失江西,岂会坐视不管?”

“管不了,也无人愿管。” 林文轩冷笑一声,折扇指向临安方向,“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兵力尽集于江淮防线,连韩世忠的部队都常缺粮饷,怎有余力驰援江西?再者,江西路已成烂摊子 —— 要兵没兵,要粮没粮,还要直面金人与义军的双重威胁。这种‘苦差’,秦相的人避之不及,张俊等武将更是不屑一顾。”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恳切:“但对我等而言,这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安抚使可任用武将,世子既有抗金履历,又刚练骑兵、扩军备,正合朝廷‘以地方之力守地方’的心思。只需上表自请,朝廷必然顺水推舟,将江西路安抚使的头衔给您。”

“仅凭一个头衔,便能平定江西?” 周羽指尖在案上轻叩,“文轩当知,空头衔无济于事。”

“自然不止头衔。” 林文轩走到舆图前,用扇柄勾勒出战略路线,“其一,借朝廷名分收民心。江西百姓久遭战乱,对朝廷尚有期盼。世子以安抚使身份入赣,先出榜安民,承诺轻徭薄赋,再开仓放粮,可先从乐河调拨五千石应急,必能得百姓拥戴。当年辛弃疾南归后,仅凭‘忠义’二字便能号召万人,便是此理。”

他顿了顿,扇柄指向江州:“其二,分而治之破强敌。金人完颜拔离速虽勇,却孤军深入,补给全靠劫掠。我军可先以骑兵袭扰其粮道,再用李岩改良的骑枪火器挫其锐气 —— 三百骑兵配五十具短管骑枪,足以破其屯田军堡垒。红巾社本是百姓出身,陈三枪虽有野心,但其部下多为饥民,可派说客许以土地,收编大半;至于李飞虎的土匪,不过乌合之众,一冲便可溃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枪定山河请大家收藏:()一枪定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羽站起身,走到舆图前与林文轩并肩而立,指尖点在袁州:“袁州、瑞州这些州府,如何收服?”

“先打后抚,恩威并施。” 林文轩折扇轻摇,胸有成竹,“瑞州守将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只需骑兵围城三日,再许其不死,必能开城投降;袁州有乡绅组织的自保武装,他们恨金人更甚,可联合他们共抗外敌,事后任命乡绅为县尉,稳定地方。当年杨幺起义能据七州十九县,便是借力地方势力,我等可借鉴其法,却反其道而行,以朝廷之名整合力量。”

烛火映照下,周羽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想起早年听岳帅曾说 “成大事者,需善抓时机”,如今江西路便是这样的时机 —— 朝廷弃如敝履,他人避之不及,却恰恰是自己奠定根基的沃土。

“乐河这边如何安置?” 周羽忽然问道,“若我去江西,后方需有人坐镇。”

“周霄可当此任。” 林文轩立刻回应,“他任乐河知府,民心渐附,又熟悉政务。可命他主持乐河民政,协调张万霖的商会筹备粮草。乐河作为后方基地,每月向江西输送粮草千石、兵器百件即可,压力不大。”

他补充道:“郝龙郝虎是本地人,可留守乐河,如此部署,后方稳固,前方有锐。”

周羽走到案前,提笔在纸上写下 “江西路安抚使” 六字,墨迹力透纸背。

“文轩,你可知当年辛弃疾南归时,仅率五十骑便敢闯五万金营?” 周羽抬头看向军师,眼中闪烁着光芒,“如今我有军师助我,更有乐河为根基,何惧江西之乱?”

林文轩眼中笑意渐浓,折扇 “唰” 地收起:“世子有此雄心,大事可成!明日我便草拟奏折,历数江西局势危急,自请前往‘抚民御敌’。奏折需写得恳切些,再暗送些银两给枢密院的老熟人,确保一路通畅。”

“好!” 周羽拍案而起,玄色劲装在烛火下更显挺拔,“吴远能言擅辩,明日便出发,务必摸清金人粮道与红巾社的虚实。李岩的火器,我催他亲自盯着赶制;骑兵训练再加两时辰,月底便要能拉上战场!”

林文轩躬身拱手,语气带着难掩的激动:“世子英明!待您平定江西,便可北拒金人,南联岭南,西通荆湖,届时再回师江南,秦相之流便不足为惧。昔日刘备得荆州而三分天下,今日世子得江西,便可定东南乾坤!”

烛火燃得更旺了,将两人的身影投在舆图上,仿佛已将江西路的山川河流纳入掌控。窗外,战马的嘶鸣声隐约传来,与运河的水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远征奏响序曲。周羽走到窗前,望着漫天繁星,心中已然勾勒出平定江西的蓝图。

林文轩走到他身旁,轻声道:“世子,还有一事需留意。江西路的隆兴府曾是洪州,乃江南西路治所,拿下此地,便可名正言顺地节制各州府。且隆兴府有粮仓旧址,若能修复,足以供养万军。”

周羽点头:“此事我记下了。明日让周霄清点乐河存粮,先拨三千石运到赣江渡口,以备不时之需。”

夜色渐深,烛火已燃过半。两人又商议了近一个时辰,从奏折措辞到斥候路线,从骑兵部署到粮草调度,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房外的回廊挂着两盏走马灯,暖黄的光透过纱罩,将 “福寿康宁” 的纹样映在青石板上,随风轻轻转动。苏婉儿牵着沈纤娘的手,踮着脚尖站在廊柱后,裙摆扫过阶前的青苔,只敢发出细碎的声响 —— 方才两人送宵夜至书房外,正听见周羽与林文轩谈及江西路局势,便索性停在廊下,想听听后续谋划。

“你瞧瞧你家军师,” 婉儿捂着嘴轻笑,声音压得极低,指尖还轻轻戳了戳沈纤娘的胳膊,“昨日才刚拜堂,今日就被世子拉着谈军务到深夜,连句私房话都顾不上跟你说,这新婚过得,倒比寻常日子还清淡。”

沈纤娘脸颊微红,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的素色帕子,帕角绣着的芦苇纹还是前日她亲手绣的。她望着书房窗纸上两人并肩而立的剪影,眼底没有半分怨怼,反而泛起温润的光:“夫人说笑了。文轩哥哥心中所想,他跟着世子,从来不是为了高官厚禄,更不是简单的君臣相得。”

婉儿见她说得认真,也收了玩笑心思,凑近了些细听:“哦?那他图什么?”

“图的是心中一口气,一份念想。” 沈纤娘的声音轻却清晰,像落在水面的月光,“文轩出身寒门,当年赴京赶考,亲眼见士族子弟凭着家世背景,不费吹灰之力便占了三甲名额,而他却因无钱打点。。。他常说,天下寒门学子如过江之鲫,若总被士族垄断官场,这天下迟早要乱。”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马场的方向,似在回忆过往:“后来他弃官游历,见了太多百姓流离失所 —— 江南的粮被贪官刮走,江西的地被金人占了,可朝廷里的人还在争权夺利。他说,若能跟着一位肯做事、能护民的主君,哪怕累死在任上,也比在官场里同流合污强。所以他来乐河,图的是世子能给寒门一条出路,图的是能让百姓有口饭吃,图的是有朝一日,能让‘清廉’二字不再是官场笑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枪定山河请大家收藏:()一枪定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婉儿听得心头微动,抬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倒是我浅陋了。你放心,等世子平定了江西,定让军师的念想成真。”

正说着,书房内传来林文轩提及江西路官员的声音,两人立刻屏住呼吸,听得更仔细了些。沈纤娘忽然轻 “呀” 了一声,婉儿连忙捂住她的嘴,待她平复下来,才小声问:“怎么了?”

“江西路那三位长官,我早年随师傅运粮时曾听过些传闻。” 沈纤娘压低声音,语速却快了些,“转运使叫柳承业,是秦相远房表侄,听说当年为了买这个官,前后送了三万两白银。他到任后,便把赣江漕运的过路费翻了三倍,商船若不交钱,就扣着货物不放。去年有个粮商不肯行贿,他竟说人家的粮食‘掺了沙土’,全给扣进了自己的粮仓,转头就高价卖给百姓,赚的钱又拿去给秦相送礼,好谋求更高的职位 —— 这便是个‘送钱升官、贪钱再送’的循环,把江西的漕运都快折腾废了。”

婉儿听得眉头紧锁:“竟有这样的贪官?那提点刑狱使呢?总该管管这种事吧?”

“提点刑狱使方文彬更荒唐。” 沈纤娘脸上露出几分鄙夷,“他本是临安城里的闲散公子,靠父亲给枢密院送了个歌姬团,才换来了这个职位。到了江西,他压根不管刑狱案子,整日在府里设宴听曲,还把犯了罪的豪强请到府中饮酒,只要对方送几个美人,就能把案子压下来。去年吉州有个恶霸强抢民女,百姓告到提点刑狱司,方文彬收了恶霸送的两个西域舞姬,竟说那民女‘自愿从良’,把案子驳回了。如今江西百姓都传,‘方提刑的案子,不如美人的曲子’,哪还有半点公正可言?”

“这两个已是蛀虫,那安抚使总该懂些军务吧?” 婉儿越听越气,指尖都攥得发白。 “安抚使陆景明?” 沈纤娘苦笑一声,“他倒是出身将门,可惜一身本事全用在了旁门左道上。据说他最擅长‘矢上雕花’,能在箭杆上刻出牡丹、莲花的纹样,刻得还极为精致,可偏偏不懂带兵打仗。去年金人袭扰江州,他竟让士兵们先把箭杆刻上花纹再出战,说‘军容要整,方能震慑敌军’,结果等士兵们刻完花纹,金人早就抢完粮食撤走了。他还常说自己‘文武双全’,可江西的军备被他折腾得连盔甲都凑不齐,士兵们私下都叫他‘屎上雕花将军’—— 这样的人掌兵权,江西路能不乱吗?”

廊下的风忽然变凉,吹得走马灯的影子晃了晃。婉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三个官,一个贪钱,一个好色,一个只会搞形式,江西百姓真是倒了八辈子霉!难怪朝廷没人愿去,这根本就是个烂泥坑!”

“也不是全无可取之人。” 沈纤娘忽然话锋一转,声音里多了几分惋惜,“现任提点刑狱副使秦正,倒是个难得的好官。他是行伍出身,早年在江淮防线抗过金人,身上还留着三处刀伤。后来因不愿给上司送礼,被调到江西做了副使,管着袁州、瑞州的刑狱事。”

她回忆着父亲当年的描述:“我父亲说,秦正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方文彬压下的案子全翻了出来,亲自去各县查案,有时为了找一个证人,能在山里走三天三夜。去年瑞州闹饥荒,他把自己的俸禄全拿出来买粮,还逼着当地豪强开仓放粮,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前两年朝廷派钦差来查江西的贪腐,也是秦正暗中提供了柳承业、方文彬的罪证,可惜钦差收了秦相的钱,最后不了了之。”

“这样的人,怎么没被重用?” 婉儿急道。

“就因为他太正直了。” 沈纤娘叹了口气,“官场里的人都爱互相宴请、送礼拉关系,可秦正从不参与。逢年过节,别人都给上司送金银珠宝,他只送自己写的《劝农书》;同僚请他喝酒,他总说‘百姓还没吃饱,我喝不下去’。久而久之,柳承业、方文彬他们都排挤他,把最难管的县分给了他,还处处克扣他的经费。可他也不抱怨,依旧任劳任怨,把分到的县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都叫他‘秦青天’。”

书房内忽然传来周羽的声音,似乎在问林文轩 “江西可有可用之人”。婉儿眼睛一亮,拉着沈纤娘的手小声说:“机会来了!咱们得把秦正的事告诉世子,这样的好官,可不能埋没了!”

沈纤娘却有些犹豫:“可…… 咱们这样偷听议事,再插嘴提建议,会不会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 婉儿拍了拍她的手,眼神灵动,“世子和军师议的是江西的事,秦正是江西的好官,告诉他们正好帮他们省力。再说了,咱们又不是要干涉军务,只是提供个有用的人选,这是帮他们,又不是害他们。”

她说着,便要推开书房门,却被沈纤娘拉住。沈纤娘指了指窗纸,轻声道:“先等等,听听他们怎么说。”

书房内,林文轩果然在回应周羽:“江西官场虽污浊,却也藏着些正直之士,只是多被排挤,难以施展。我已留意此类人物,若能找到可用之人,平定江西时便能事半功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枪定山河请大家收藏:()一枪定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得是。” 周羽的声音带着赞许,“孤家寡人难成大事,若能得本地贤才相助,既能少走弯路,又能安抚民心。只是不知,这样的人何时才能找到。”

婉儿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轻轻推开书房门,笑着走了进去:“世子,军师,你们要找的贤才,我和纤娘倒知道一个。”

周羽和林文轩皆是一愣,转头看向门口。只见婉儿牵着沈纤娘的手,站在门口,廊下的灯光映在她们身上,像裹了层暖纱。沈纤娘脸颊微红,却还是跟着走了进来,对着两人屈膝行礼:“见过世子,见过军师。”

“你们怎么在这里?” 周羽有些意外,随即笑道,“可是送宵夜来了?正好议事久了,也有些饿了。”

“宵夜在廊下的食盒里,让小翠看着呢。” 婉儿走到案前,目光扫过舆图上的江西路,“我们来的时候,正好听见你们说要找江西的贤才,便想着把知道的事告诉你们 —— 纤娘,你把秦正的事跟世子和军师说说吧。”

沈纤娘定了定神,将方才在廊下说的话,条理清晰地复述了一遍,从秦正的出身、履历,到他在江西的作为,再到他被排挤的缘由,一一细说,连他如何查案、如何赈灾的细节都没落下。

林文轩听得极为认真,时不时点头,待沈纤娘说完,他立刻看向周羽:“世子,这位秦正若真如沈姑娘所言,便是难得的栋梁之才!他行伍出身,懂军务;做过地方官,懂民政;还曾配合钦差查案,懂刑狱 —— 这样的全才,正是平定江西所急需的!”

周羽也眼中发亮,站起身走到沈纤娘面前,语气带着感激:“多谢沈姑娘告知此事!若真能请到秦正相助,平定江西便多了几分把握。文轩,便让吴远到江西路后,重点查探秦正的消息,务必确认他的品性与能力,若属实,便想办法与他接触,邀他共襄盛举。”

“是!” 林文轩拱手应下,看向沈纤娘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许,“纤娘,你有心了。若不是你知晓此事,我们不知还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找到这样的贤才。”

沈纤娘脸颊微红,轻声道:“我只是碰巧听过父亲提及,算不上什么功劳。秦正大人是难得的好官,若能为他提供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也是好事。”

婉儿笑着打趣:“你呀,就是太谦虚了。要我说,这就是你和军师的缘分 —— 你帮他找贤才,他帮世子定天下,以后你们夫妻同心,定能帮世子做更多大事。”

沈纤娘被说得更红了脸,低下头,攥着帕子的手指轻轻动了动。林文轩看着她的模样,眼底满是温柔,伸手轻轻拂去她发间沾着的一缕碎发,声音轻柔:“辛苦你了。等忙完江西的事,我再陪你好好逛逛乐河的夜市。”

周羽看着眼前的一幕,嘴角也露出笑意,转头对婉儿道:“今日多亏你们俩,不然还真要错过这个贤才。时候不早了,你们也早点回去歇息吧,明日还有许多事要做。”

“好。” 婉儿应下,拉着沈纤娘的手,“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们议事了,宵夜在廊下,你们记得吃。”

两人走出书房,廊下的走马灯还在转,暖黄的光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沈纤娘回头望了一眼书房的窗户,只见周羽与林文轩又凑在舆图前,似乎在讨论如何接触秦正,眼底不由得泛起期待 —— 她相信,有秦正这样的好官相助,世子和军师定能平定江西,文轩的梦想,也终有实现的一天。

婉儿见她望着书房出神,笑着戳了戳她的胳膊:“想什么呢?是不是在想军师什么时候能陪你逛夜市?”

沈纤娘脸颊一红,连忙摇头:“不是的…… 我只是在想,秦正大人若能来相助,江西的百姓就能少受些苦了。”

夜色渐深,廊下的走马灯转得慢了些,月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温柔又明亮。书房内的烛火依旧亮着,周羽与林文轩还在商议着后续计划,从如何接触秦正,到如何利用秦正掌握的江西官场罪证,再到如何说服秦正加入,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窗外,战马的嘶鸣声隐约传来,与远处运河的水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机遇欢呼。江西路的贪官还在作威作福,正直的副使还在默默坚守,而乐河的力量,已悄然将目光投向了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 —— 一场涤荡污浊、匡扶正义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沈纤娘回到婚房时,桌上还放着林文轩白天用过的折扇,扇面上 “愿得一人心” 的字迹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她走到桌前,轻轻拿起折扇,指尖拂过扇面,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 她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文轩在,只要世子在,只要像秦正这样的好官还在,总有一天,天下会变得清明,百姓会过上安稳的日子。

而此刻的书房内,周羽正提笔在纸上写下 “秦正” 二字,旁边标注着 “江西提点刑狱副使,行伍出身,正直敢为,任劳任怨”。他抬头看向林文轩,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文轩,找到秦正,便是咱们平定江西的第一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枪定山河请大家收藏:()一枪定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