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引凤雏 > 第30章 戏说端阳

引凤雏 第30章 戏说端阳

作者:叫警长的猫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9 23:23: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随着老林小院儿最后一只舒雁被赵宗实手刃,时间也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五月。

“冰雪早无踪,丹若正当红。上课。”

头戴碧玺丝绦儒巾帽,一身玄青锦缎云纹儒服,手拿一把罗汉竹纸扇的荀司律嘴角微勾,眼睛眯了眯对众人说道。

“夫子好。”

同样换了一身春装儒生服的高正仪等六人向荀司律躬身道。

“坐吧。”

“谢夫子。”

对众人摆了摆手,荀司律来到座位坐下,带着调侃的语气对第一排的赵宗实说道,“六哥儿啊,昨天最后一只舒雁也遭了你的毒手了,短期之内可没糟鹅吃咯。”

“夫子莫要再取笑学生了。”

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赵宗实对荀司律拱了拱道。

狭促的荀司律放过了赵宗实,对着众人说道“呵呵好,言归正传,一晃你们都来庄子一个月了,过几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端阳了。正好你们也都在,今年为师就带你们过一个咱们读书人的端阳。”

“夫子,咱们读书人的端阳是什么样子?“

古灵精怪的高正仪举着胖乎的小手问道。

“既然郡主问了,那为师今日就和你们说说端阳。”

把手中折扇放到了桌子上,荀司律轻捋胡须,开始他的讲述。

“ “端”有“初始”之意,是仲夏的开端,盛夏的起始,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于是便有了“端午”之称,从这一天

开始温度逐渐升高,所以也叫“端阳。”

最早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

说到此处,荀司律略顿了顿,把目光投向了荀不言,“说到端午,言哥儿你可知道它的来历?”

“禀夫子,学生只知道战国时期的屈原在这一天听闻楚国灭亡,心灰意冷之下投了汨罗江,后人就把这一天定为了端阳来纪念他。”

荀不言淡定从容讲出了自己的见解,眼中满是自信的光芒。

“嗯,回答尚可,坐下吧。其他人也可以说说自己的见解。”

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荀司律又看向了其他人。

“夫子这个我也知道。”

这些日子吃的,越发胖乎乎的李秀容举起了手,期待的看向荀司律。

“呵呵,那小县君也说说看吧。”

看着李秀容清澈见底的眼睛,荀司律温和的说道。

“是夫子。每年这个时候会有好多的好吃的,有艾花,小银鼓,彩色小团扇、各种各样的“香糖果子”,还有又甜又糯的白团和五水团子。”

掰着自己胖乎白嫩的手指,李秀容一个一个数着,眼神亮晶晶的。

“嗯,真不错,小县君请坐吧。”

笑着夸了句李秀容,让她坐下,荀司律心里想的却是,“真是个小馋猫啊。”

李秀容得了夫子夸赞,笑嘻嘻的坐下了。一旁的高正仪也再次举起了小手,“夫子,这个我也知道。”

“那郡主就接着说说吧。”

嘴角微勾看着眼前的学生,荀司律颔首道。

“是,夫子。这一天的早上大家会穿上好看的新衣服,全家人开开心心的出去游玩,他们把这个叫做“走百病”。在午时之前回到家中,取井水或泉水,加入艾草、柳枝、葵花、蒲叶等材料煮沸后用来洗澡,寓意洗去一年的晦气。”

看着侃侃而谈的高正仪,荀司律颇感意外,今天高正仪居然一句美食都没提,难得呀。

“已经有三个人回答过了,剩下的三人为师可要挨个提问了。”

喝了口雨前龙井,荀司律的眸光在没回答问题赵宗实三人里来回游弋。

“六哥儿,你来说说吧。”

最后还是把目光锁定了赵宗实,荀司律含笑说道。

深施一礼之后,赵宗实态度恭敬的说道“是夫子,端阳这天,人们不光在身上佩戴上五色丝线编织成的百索,还喜欢用数种颜色的丝线编成丝条,缝成圆圆的镯子的模样,给孩子们戴在手腕、脚腕上,寓意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六哥儿也坐吧。不过说起百索和五彩线,为师曾听闻在辽国的东京和南京一带,在端阳当天,家中长辈会特意赠送一种食物给小孩子。”

拿起桌上的折扇转了几下,荀司律故意卖起了关子。

“夫子,到底送的是什么呀,您就别卖关子了。”

荀不言的眼中满是写满了好奇。

“你确定要知道?”

看向自己儿子,荀司律一脸坏笑。

“夫子您就说说吧,我们都好奇。”

以荀不言为首的几个小的都一脸期待的看向荀司律。

“咳咳,那为师说了啊。”

充分满足了自己恶趣味,荀司律就不再吊着众人,“那就是五毒饼,他们也有叫五毒饽饽的。”

得到的答案令众人惊诧万分,眼中满是疑惑和震惊,而荀不言脸色苍白,嘴唇颤抖的说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啊,原以为毒腊八粥就已经够丧尽天良了,不成想这帮蛮夷更是丧心病狂,居然对家中稚子也如此歹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引凤雏请大家收藏:()引凤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哈哈哈,看来你们和为师当初的反应一样。”

看着一众学生的表情,荀司律哈哈大笑。

“当初从北边难民嘴里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为师也是义愤填膺,气的破口大骂。后来在人家解释过后才明白,五毒饼不是由五种毒物做成的食物,而是把饼子做成五种毒物的模样,用来给孩子以毒攻毒,祈求平安。”

顶着一众学生不解,质疑的目光,荀司律耐心的讲完了这件事。

“奥奥,原来如此,果真是学海无涯,我等受教了。”

率先反应过来的赵宗实再次在夫子面前卖了个乖,看的身后的高正仪直撇嘴,旋即眼珠一转,转身就对荀不言耳语了几句。

“放心…明白…”“交给我吧…”

二人不知嘀咕了些什么,对视了一眼,一脸坏笑的分开了。与此同时,前排的赵宗实突然打了个激灵。

“咳咳,好了,我们继续。”

轻咳两声,荀司律继续讲课。

“说到端午的习俗,前唐与本朝一脉相承,大致也都是一样的。但既然说到前唐,就不得不提到射粉团,斗百草和铸新镜。咱们先说这射粉团,这是一种起源于唐代宫廷的游戏。每年一到端阳节,宫人们就提前将黄米角黍或玉米团子切成小块,都放在了盘中,手拿小弓并瞄准它射箭,只有射中粉团的人才可以享用盘中美食。”

折扇轻轻敲击桌面,荀司律用那低沉的声音缓缓道来,而就在众人聚精会神之际,一道声音打破了宁静。

“幸好大表兄没生在前唐,不然以大表兄那‘十箭九脱靶,一箭奔老马’的箭法,端阳当天肯定会饿肚子。”

“荀不言,你闭嘴。”

“哥,谁是老马?”

赵宗实和高正仪的声音同时响起,荀司律也投来了警告的眼神,而作为始作俑者的荀不言只得乖乖坐好,用很小的声音说道,“老马就是报靶的人。”

“哈哈哈~”

“肃静,我们继续讲课。”

扫了一眼肩膀一抽一抽高正仪,荀司律板起了脸。

“说完了射粉团,接下来我们说说斗百草。就像白居易所写的那样,“抚尘覆斗草,尽日乐嘻嘻”。斗百草就是一种花草间较量的游戏。人们会去找一些韧性足的花草,打好结后再互相拉扯,在这期间,谁的花草先断谁就输了。”

复又扫了一眼笑嘻嘻的荀不言,荀司律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一种“文斗”。何谓“文斗”,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各自拿好自己的草,由一人报出自己的草名,其他人用自己草名对答,一旦被问住,就算输了。”

“那如果我去参加“文斗”,肯定不会输。”

了解了斗草“文斗”规则的高正仪突然自信满满的说道。

“这是为何?”

“回夫子,因为我身边的人几乎全部都是以草药来命名的。”

“……”

十分无语的看了一眼高正仪,荀司律接着讲课了“铸新镜呢,顾名思义,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将作监下辖的制镜工人都会在在扬州的长江中心的船上铸造铜镜,用来专门进贡给皇帝,被称为‘天子镜’。此外,在前唐的端阳节,人们还要饮菖蒲酒,悬挂艾草,以用于驱虫去邪。”

荀司律轻抿茶水,缓了缓嗓子道,“说完了前唐,我们再说本朝。除了我们之前讲过的几条,还有饮雄黄酒,挂艾草,食角黍,还会作端午帖子词,亲朋之间互相邀请,共进宴席。”

“我们先说饮雄黄酒,它是每年端阳节的重要的习俗之一。雄黄酒呢,可以用来驱赶虫豸化解五毒。而用饮用雄黄酒,则是可以祛毒解痒。除了这些还有人知道有什么别的习俗吗?”

重点关注了一眼调皮的高正仪和荀不言,随即荀司律又把眸光扫向了谢佳妤和范观音二人。

在课堂上自来是谨始虑终的谢佳妤破天荒的主动举起了手,在荀不言鼓励的眼神中,从容不迫的说道,“夫子我知道。家中如有未到饮酒年纪的稚子,他们长辈会仔细的给他们在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均匀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化毒防病,虫豸不叮。”

“嗯,说的很好,坐下吧。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满意的看着谢佳妤,荀司律又一次问道。

“正所谓‘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童们手中拿着艾叶,头上戴着菖蒲,额头上还用雄黄酒写上了一个“王”字,就可以辟邪防疫。”

“还有,还有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蛇虫,清洁我们的住所。”

清冷空灵的范观音话音未落,圆润可爱的李秀容又抢答了一句,逗得众人一阵大笑。

“哈哈哈~~”

“小县君也是有趣的紧呐,我们接着说说挂艾草。”

笑着夸了句李秀容,荀司律摇了摇扇子,往下继续讲着,“到了端阳当天,大家不仅会去采摘或者采买艾草用来驱虫,姑娘们还会挑选一根好看的艾草插在发髻上,并同时装饰上蜈蚣、蚰蜒、蛇蝎或虫草之类的饰物,装扮成张道陵的“天师”形象。以达到驱邪避灾的目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引凤雏请大家收藏:()引凤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夫子,为什么要装扮成张道陵‘天师’的样子啊?”

李秀容大大眼睛里满是疑惑。

“这个啊,要从他老人家学成道法之后说起,祂大战六天魔鬼,将其鬼众全部驱逐到了西北不毛之地,使民众不再受疫病之苦。所以,祂不光是一位道教领袖,更以降妖除魔、驱邪避凶而闻名。后来在端阳节期间,民间就有了悬挂张天师降五毒的版画亦或是办成祂的习俗,这主要是为了祛毒辟邪、保佑平安。”

“哦哦,多谢夫子。”

虽然没有听懂多少,但李秀容还感谢了荀司律的解惑。

“传道授业解惑本就是为师该做的,无须多礼。说到挂艾草,就不得不提艾草中的上品复道艾。这种艾草产于现在河南路汤阴县的复道镇,因为驱虫效果极好,所以大家又都称其为‘佛道艾’。”

温和的解释了句,荀司律继续耐心讲解着。

听到荀司律已经沙哑的声音,荀不言轻轻打断了他,插话道,“除此之外,百姓们还会将艾草编织成人型挂在门上来驱祟避害。并且这一天,亲朋故友之间还会相互邀请,共进宴席。”

虽然被荀不言打断,荀司律这次却没有生气,咕嘟咕嘟喝了几口茶,微瞪了自家儿子一眼,放缓语速道,“最后一条,也是你们最喜欢的一条了,那就是角黍了。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据说角黍早在春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等到了魏晋南北朝,角黍就正式成为了端阳的节庆之物。”

失笑的看了看两眼放光的高正仪和李秀容,荀司律摇了摇头,“到了前唐,角黍用米已是‘白莹如玉’,它的形状也已经出现了锥形、菱形,甚至还一路传到了千里之外的日本。而到了本朝,角黍更是大放异彩,它的外形不光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笔粽、秤锤粽…,更有汴京商家将其堆叠编织成了亭台楼阁、画舫香车的精美造型,极尽奢华,让人眼花缭乱。”

“夫子,夫子,角黍的馅料我知道。”

“我也知道。”“我也知道。”

“一个一个说,不着急。”

“有栗子的,枣子的,糖的,还有……”

“还有胡桃、姜、桂、麝香的。”

“我喜欢吃杨梅的,酸酸甜甜的,范姐姐喜欢吃五花咸蛋的。”

看着争先恐后的高正仪,李秀容,荀不言三人,荀夫子只得稍稍用力敲了敲桌子,“肃静,厨房已经提前准备了好多的馅料,还有宫里送来的,够你们几个吃到撑了,放堂。”

“耶,谢谢夫子。”

“爹最好了。”

几个小的嗖的一下窜了出去,直奔厨房。而此时,谢佳妤却在桌子上发现了一个,嗯,很丑的草蚂蚱簪子。

“丑死了。”说便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喜欢引凤雏请大家收藏:()引凤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