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一剑照汗青 > 第八卷正气长存以身正道 第5章正气传承8.兵出雁门关收复应州朔州

第5章 正气传承·8.兵出雁门关,收复应州,朔州

(一)七星阵初合,剑指应州尘

雁门关的晨霜还凝在箭簇上时,我已率七个大阵列在应州城外的平川。归一剑斜倚在马鞍上,剑鞘上的铜环随着马蹄轻响,像在应和将士们甲叶的碰撞声。远处的城楼上,木华黎的银盔在朝阳下闪着冷光——那老家伙竟亲率三万兵马列阵城外,黑风骑的铁蹄踏得冻土咔咔作响。

“将军,七星阵的天枢位已由郑云的水师营守住,”周福展开阵图,羊皮纸上的北斗星位被朱砂标得发亮,“郭虎的临安刀队守天璇,李铁的矿工营守天玑,都已到位。”我望着阵前的元军,突然发现他们的队列里混着不少汉人降兵,甲胄上还留着“宋”字的残痕。

玄鸟队的小白从空中俯冲,爪子里抓着块布帛:“木华黎让降兵举着‘归降免死’的旗子,想乱我军心。”我扯碎布帛突然大笑:“让玄鸟队把大同关帝庙的关公像拓本撒下去,告诉他们,忠义二字,刻在骨头上!”

巳时三刻,木华黎的黑风骑突然冲锋。那些骑兵的马靴都钉着铁掌,在冻土上踏出惊雷般的声响,降兵们则举着盾牌紧随其后,像道灰色的潮水。“稳住阵脚!”我勒转马头,归一剑在阳光下划出弧线,“天枢位突火枪准备,天璇位刀阵列开!”

黑风骑刚冲至百步之内,郑云的突火枪突然齐鸣。铅弹在元军队列中炸开血花,前排的骑兵连人带马栽倒,后面的梯队却踩着尸身继续冲锋。“天璇位,进!”郭虎的刀队突然变换阵型,临安刀在冻土上划出银线,竟将黑风骑的冲锋路线切成三段。

我踏着七星步走入阵心,丹田的金丹突然发烫。七个大阵的灵力顺着将士们的兵刃汇入归一剑,剑身上的“中华”二字泛出青光,与天上的北斗星隐隐呼应。“木华黎,你的死期到了!”我纵声长啸,举剑直指敌阵——那道青光突然暴涨,如银河倒悬般劈向元军中枢。

木华黎的银盔应声炸裂。老家伙捂着肩头倒飞出去,黑风骑的阵型瞬间溃散。我看见他坠马的刹那,怀里掉出块辽代玉牌,上面“西京留守”的刻字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疼——那是燕云十六州割让时,契丹人给他的先祖授的官。

(二)乘胜追穷寇,应州夜火明

黑风骑的溃败比雪崩还快。郭虎的刀队踩着冻土追杀,临安刀劈开甲胄的声响混着降兵的哭喊,在应州城外的平川上响成一片。有个汉军百夫长突然扔下长枪,跪在道旁捧着关公拓本:“将军,我们是被强征的,愿戴罪立功!”我勒住马缰,归一剑的剑尖在他头顶三寸停住:“去把城门打开,饶你们不死。”

暮色降临时,应州的北门突然洞开。百姓们举着灯笼站在道旁,为首的老者捧着武圣殿的青铜香炉:“将军,木华黎带残兵往朔州跑了,说要去搬速不台的援军。”我踏入城门时,发现宣慰司衙署的梁柱上还刻着“河东山西道”的字样,只是被元军的马蹄磨得快看不清了。

玄鸟队在城中心的辽代塔上发现了密信。“木华黎给速不台的信上说,愿献朔州为质,求他发西征军南下,”小白用爪子指着信上的朱砂印,“这是蒙古大汗的御印,看来他们是要孤注一掷了。”我望着塔壁上的佛像,那些被战火熏黑的脸庞,仿佛都在盯着我手中的归一剑。

三更的梆子刚敲过,城外突然传来号角。李铁的斥候来报:木华黎的残兵在朔州城外的恢河渡口烧船,想断我们的追击路。“让矿工营连夜造浮桥,”我把密信扔进火盆,“玄鸟队带手雷去烧他们的粮仓,就说——这是给速不台的见面礼。”

黎明的第一缕光爬上朔州城墙时,玄鸟队的火弹已在北岸炸开。木华黎的残兵正抢着登船,却被从天而降的手雷炸得人仰马翻。郭虎的刀队踩着浮桥冲过河,临安刀在晨雾中连成银网,黑风骑的最后两千骑兵刚冲上北岸,就被埋伏的矿工营用铁链锁住马腿——那些铁链上还挂着元军的战旗,被风扯得猎猎作响。

(三)玉龙阵惊天,朔州汉旗升

朔州的城墙比应州厚三尺,砖缝里嵌着辽代的铁铆钉。我站在白登山的残垣上眺望,城楼上的“元”字旗旁飘着面狼旗——那是速不台的西征军旗号。“这老贼的骑兵队当年打到多瑙河,如今倒敢在朔州摆架子,”赵时赏的客家刀在石上划出火星,“让他尝尝玉龙阵的厉害。”

八万个将士列阵城外时,朝阳正好爬过恒山的峰峦。玉龙十二姝的银甲在阵前闪着光,她们手中的玉龙宝剑与归一剑遥遥呼应,阵脚的老兵们则将突火枪架在北魏时的箭垛上——那些箭垛上的斑驳痕迹,还是参合陂之战时留下的。

“结阵!”我踏着金丹后期的灵力纵身跃起,归一剑在空中划出圆弧。八万人的灵力顺着脚下的阵纹汇入剑体,剑身上突然腾起条玉龙虚影,鳞爪间的青光竟将朔州的城墙照得发白。木华黎在城楼咳着血大笑:“刘云小儿,这城墙是成吉思汗时修的,你破得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一剑照汗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没理会他的叫嚣,只是引剑指向城门。玉龙虚影突然俯冲而下,青光撞在铁皮包木的城门上时,竟没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那厚重的门板像被无形的手揉碎,化作漫天木屑飘向护城河。城楼上的元军都看呆了,连握弓的手都忘了拉弦。

“杀!”郭虎的刀队踩着木屑冲入城门,临安刀劈开瓮城的刹那,发现木华黎的银盔掉在地上,里面插着支玄鸟队的短箭。老家伙的尸体斜靠在武圣殿的柱子上,手里还攥着块被血浸透的辽代玉牌——那上面的“西京留守”四个字,终于被汉人的血染红。

(四)应州终光复,正气满山河

应州的光复比朔州晚三日。当郑云的水师营顺着浑河攻入南门时,守将刘整的降兵们正举着“汉”字旗跪在道旁。“将军,刘整在城破前**了,”亲兵捧着块烧变形的军符,“这是他当年在襄阳降元时,从咱大宋营里带走的。”我摸着军符上的“岳”字烙印,突然想起文天祥在赣州说的话:“正气所存,虽死不灭。”

整军那日,我在应州的辽代塔下清点兵马。七个大阵打剩五万余人,却收编了三万降兵,新兵营里的少年们正跟着老兵学劈刀,玄鸟队的小白则在塔尖练习俯冲,爪子里叼着新刻的“汉”字旗。“将军,大同的百姓派来了送粮队,”赵时赏指着远处的炊烟,“说要给咱们做抿尖面,庆功。”

暮色降临时,我登上朔州的城楼。恢河的流水映着残阳,像条金色的带子绕着城郭。周福在旁读着新刻的石碑:“元初十大名将,阿术死于剑阵,伯颜中箭毒亡,木华黎……”我按住他的手,望着天边的晚霞突然笑了:“该刻的不是他们,是那些守城的百姓,是那些战死的弟兄。”

玄鸟队突然从云中衔来片红叶,上面用朱砂写着“正气”二字。我知道,这是大同关帝庙的老道送来的——那座元代的武圣殿,此刻正飘着我们的“汉”字旗。远处的桑干河上,郑云的快船队载着新兵往漠北去,船头的突火枪在暮色中闪着冷光,像无数双眼睛,盯着北方的长夜。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一剑照汗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