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19章 酿桃山白酒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19章 酿桃山白酒

作者:踏七星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9:12: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大夏 172 年十月末,肖亲王离堡后的吴家堡,渐渐从婚礼的热闹中沉淀下来,却多了几分蓄势待发的活力。中枢府的堂屋里,暖炉燃着松木,桌上摆着一坛开封的 “闷倒驴”,酒香漫过窗棂,飘进庭院。叶青云、耶律娟、耶律鸿烈、袁七、李道然围坐桌旁,面前各放着一只粗陶碗,碗里盛着琥珀色的烈酒 —— 这场关于 “酿酒” 的议事,就从这坛北蛮烈酒开始。

“这‘闷倒驴’烈是烈,却也香得纯粹,” 叶青云端着碗,轻轻晃了晃酒液,“咱们吴家堡现在有商路、有产业,要是能自己酿出这样的好酒,既能供应堡内,又能卖到西域、北蛮,还能往中原州府送,又是一笔稳赚的营生。”

话刚落,耶律鸿烈就眼前一亮。他在北蛮时就跟着族里人酿过酒,对酿酒的门道熟得很:“青云说得对!酿酒是好营生,可这酒要酿得好,有两样东西绝不能马虎 —— 一是粮食,二是水。咱们北蛮酿‘闷倒驴’,用的是草原上的糜子、高粱,颗粒饱满,糖分足;水用的是雪山融水,清冽甘甜,没有杂味。缺了这两样,再好的手艺也酿不出好酒。”

袁七立刻接过话头,从怀里掏出粮田账本,摊在桌上:“粮食的事我早算过了。咱们吴家堡本部的粮田年产玉米、谷子十万斤,除去堡内三千人食用和野猪驯养场的饲料,能余出两万斤;桃山村的附属粮田更可观,那边地势平坦,种的全是耐旱的高粱、糜子,年产五万斤,村民自用后能余出三万斤 —— 加起来五万斤余粮,足够支撑一个中型烧锅了。要是再跟白狐部订些杂粮,还能再扩规模。”

“桃山村?” 叶青云看向袁七,“那边的粮田我去过,确实肥沃,余粮也足。只是水源怎么样?总不能让酿酒的水从吴家堡运过去,太远了。”

这话正好问到了耶律鸿烈的心坎里。他放下酒碗,语气笃定:“水是酿酒的魂!我前阵子跟商队去桃山村收粮,见过村后的桃园山,山里有股‘桃山泉’,泉水从石缝里渗出来,顺着山涧流下来,我尝过,比北蛮的雪山融水还甜,一点杂味都没有。要是把烧锅建在桃园山脚下,取水方便,水质又好,再合适不过!”

李道然也跟着点头,他常年跟土地打交道,对桃园山的情况熟:“桃园山我也熟,山脚下有片开阔地,约莫十多亩,地势高,不容易积水,建窖池、搭酿制棚子都合适;山上还有不少桃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环境也清净,不会打扰村民。”

“有粮、有水、有地,这三样都齐了!” 叶青云一拍桌子,眼里满是兴奋,“那咱们就定在桃园山,建一个十亩地的大型烧锅!袁七,你再算算,十亩地的烧锅,要分多少区域?窖池、酿制区、存储区各占多少地?还有酿酒的步骤,得让工匠们提前熟悉,可不能出岔子。”

袁七拿起炭笔,在账本空白处画起草图:“十亩地,按‘窖池占三、酿制区占四、存储区占二、通道占一’来分。窖池得建在地势最高的地方,用青石砌,防止渗水;酿制区靠近桃山泉,搭三个大棚子分工;存储区……” 他顿了顿,看向耶律鸿烈,“之前你说的钟乳石洞,正好当存储区,天然冰窖,酒存里面陈化快。至于酿酒步骤,得按‘泡粮 - 蒸粮 - 制曲 - 发酵 - 蒸馏 - 陈化’来,一步都不能错。”

耶律鸿烈接过话,掰着手指细讲:“第一步泡粮,得用桃山泉的活水,把高粱、糜子倒进大陶缸,水要没过粮食两寸,泡上三天三夜,期间每天换一次水,让粮食吸饱水,胀得饱满却不发芽。我北蛮酿‘闷倒驴’时,泡粮的水要是浑了,酿出的酒就会发苦,所以这一步必须盯着。”

“第二步蒸粮,” 他接着说,“泡好的粮食捞出来,沥干水,倒进大蒸锅。蒸锅得用厚铁皮做的,底下烧松木火,火候要‘先猛后稳’,初时大火把水烧开,蒸汽把粮食裹住,等甑篦缝里冒白烟了,再转中火慢蒸。蒸到粮食‘熟而不粘’,捏在手里能掐出印,咬一口带着甜香,才算蒸好。要是蒸太生,发酵时不产酒;蒸太烂,会粘成坨,堵住酒甄。”

叶青云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这些细节得记牢,回头让工匠们先练几次手,熟悉了再正式酿。制曲呢?酒曲是酒的魂,怎么制?”

“制曲得请专门的曲师,” 耶律鸿烈解释,“用小麦、豌豆按七三比例磨成粉,加桃山泉的水揉成面团,再用木模压成方块,每个曲块有巴掌大,然后放进曲房发酵。曲房要温暖潮湿,温度保持在二十度左右,地面洒些水,曲块码在竹架上,盖上麻布。发酵二十天,曲块表面长出黄绿色的霉斑,闻着有股清香,就是好曲。要是长黑霉,就是坏了,不能用。”

众人越聊越细,把烧锅的规划和酿酒步骤一点点完善,转眼就到了试酿成功的日子。

那天清晨,桃园山的雾气还没散,蒸馏棚里就飘出了浓郁的酒香。工匠们围着蒸馏设备,看着琥珀色的酒液从铜管里缓缓滴进陶坛,眼里满是期待。耶律鸿烈用瓷勺舀了一勺酒,尝了尝,咂着嘴赞道:“烈中带甜,还有股山泉的清劲,比‘闷倒驴’还多几分柔和,这酒成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一不留神就穿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叶青云也凑过去尝了一口,酒液入喉,暖而不燥,后味带着淡淡的粮香,心里顿时有了底。袁七笑着提议:“这酒是在桃园山酿的,又用了烧锅蒸馏,不如就叫‘桃山烧’?又好记,还能体现咱们这酒的工艺!”

这话刚出口,李道然就皱起了眉头,连忙摆手:“不妥不妥,‘桃山烧’这名字怕是不行。”

众人都看向他,叶青云疑惑道:“爹,这名字怎么不妥?”

李道然摸了摸胡子,语气诚恳:“咱们这酒不光要卖给北蛮、西域,以后肯定还要往登州府、青州府这些中原州府送。中原百姓对‘烧’字敏感,觉得‘烧锅酒’太粗犷,不像正经好酒,反而‘白酒’是他们对这种烈性子酒的常叫名,又雅致又好懂。你看咱们吴家堡的辣椒酱、牛肉干,名字都直白好记,‘桃山白酒’既点了产地,又说清了酒的品类,不管是北蛮的汉子还是中原的商户,一听就明白,也更愿意买。”

耶律鸿烈一开始还想反驳,觉得 “烧” 字带着北蛮酿酒的劲,可转念一想,要是酒卖不进中原,规模就扩不起来,便松了口:“李老哥说得在理。咱们酿酒是为了营生,名字得让更多人接受才行。‘桃山白酒’确实比‘桃山烧’更顺口,也更利于往外推。”

耶律娟也跟着点头:“我跟中原商队打交道时,他们说酒名越清楚越好,太生僻的名字不好记。‘桃山白酒’简单明了,他们肯定愿意带。”

叶青云见大家都倾向 “桃山白酒”,心里也有了主意:“那就听李叔的,叫‘桃山白酒’!既贴合产地,又符合各地的称呼习惯,以后咱们的酒就用这个名,让它顺着商路,飘到北蛮、西域,也飘到中原各州府!”

定了酒名,工匠们更起劲了。酿好的 “桃山白酒” 被装进粗陶酒坛,坛口先垫上三层粗麻布,再用红布扎紧,最后涂一层厚厚的黄泥密封 —— 这样能隔绝空气,让酒在陈化时更香醇。几个人抬着一坛酒,沿着石阶往钟乳石洞走,洞内寒气扑面而来,钟乳石上还挂着细冰碴,地面铺着平整的青石板,沿着洞壁搭好的三层木架空着,正等着这些酒坛 “入住”。

“这洞温度常年在三五度,酒存在这里,三个月就能陈出老味,到时候开坛,保管香飘十里!” 耶律鸿烈拍着酒坛,声音里满是期待。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把酒坛摆在木架上,一层一层码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坛 “桃山白酒” 也送进了石洞。叶青云站在洞口,看着石门缓缓关上,铜锁 “咔嗒” 一声锁死,心里满是踏实。身旁的耶律娟递过来一碗刚酿的新酒,笑着说:“以后咱们吴家堡,又多了个能让人记住的好东西。”

叶青云接过碗,和她碰了碰,酒液的暖意在心底散开。桃园山的风带着酒香吹过,远处的桃山村炊烟袅袅,烧锅旁的工匠们还在收拾工具,笑声顺着风飘过来。他知道,这十亩地的烧锅,这坛 “桃山白酒”,不仅是吴家堡的新产业,更是大家一起闯出来的新路子 —— 往后的日子,会像这酒一样,越陈越香,越走越顺。

酒头干烈,酒尾苦涩。桃山白必须要中间的好酒。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一不留神就穿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