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堂之上,李世民神色平和,向魏征询问科举之事。
“魏爱卿,昨日你言今日可呈上科举详细制度,缘何今日未见呈上?”
魏征闻言拱手施礼。
“陛下,科举制度之事,臣等已大体完成。
只是昨日突发变故,经反复斟酌,发觉其中尚有一些细节需精心打磨完善。
恳请陛下宽限三日,三日后定当呈上。”
李世民微微点头,温声关怀。
“嗯,魏爱卿为朝廷之事操劳,辛苦了,还需多多注意身体。”
言毕,望向戴胄。
“玄胤啊。”
“臣在。”
李世民满脸关切。
“爱卿,这几日你着实辛苦,既要协助魏爱卿撰写科举制度,又要操心关中灾民安置之事。
朕深知你肩上担子之重,多多注意身子,莫要过度操劳。”
戴胄拱手施礼,将怀里的奏折呈上。
“陛下,这是此次赈灾相关奏折。
关中灾民现已安置妥当,如今粮价已降至七十文,麸糠陈粮仅售二十文。
太义仓和济民仓依照以工代赈之法发放赈灾粮,如今灾民皆有营生可做。
待熬过冬天,便可为他们安排田地,让其从事农业生产。
”
李世民一边仔细翻阅奏折,一边关切询问。
“此次灾情,伤亡情况如何?”
戴胄神情肃穆,如实回禀。
“冻死饿死之人,约四千有余,多为年老体弱者,冻伤冻残者达一万余人。
对于死者,臣等已妥善安葬,残者则予以收容。
臣将收容的老弱病残之人,以合同吏薪的方式,编成社伍,分布于周边县城各地,安排他们负责街道卫生等事务,其营生以地方官田产出为供,足以赡养残生。”
李世民看着奏折中详尽的处理方法,频频点头,合上奏折后,龙颜大悦,赞道。
“以工代赈,残弱收编,国田供养,此三策堪称历史之典范,戴爱卿此次赈灾立下大功,大唐有你,实乃万幸。”
戴胄谦逊地拱手。